大跨径连续钢构梁施工控制技术探讨论文_李雁飞,华帅

大跨径连续钢构梁施工控制技术探讨论文_李雁飞,华帅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总承包分公司 北京 100024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路桥建设工程也随之越来越多,其中桥梁施工中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成为目前桥梁建设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但是我国的桥梁施工中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应用仍然存在许多的不足。基于此,本文对桥梁施工中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难点及技术进行了归纳,以助于桥梁施工中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桥梁施工;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应用

1前言

随着我国工程项目建设的发展,桥梁的种类和数量也越来越多。钢构桥梁属于桥梁工程的一种,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加强技术的监控,确保质量达到施工要求。特别是要加强其施工过程的控制,实现对施工所有参数信息的检测和控制,并且实现整个建设过程中的指导和管理,确保建设完成之后的质量,防止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2大跨径连续桥梁技术的特点和难点

2.1地形复杂,支架基底处理难度大

桥梁工程的施工一般处于地形相对比较复杂的沿河地段,常常会因为地势变化比较大造成支架安置难度大。 桥梁施工地段大部分处在坡度较大的滑坡上,而且地段很不稳定,因此在坡度较大的滑坡上进行支架安置难度极大。 特别是采用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 复杂的地形将会给桥梁施工带来更大的麻烦。

2.2高支架搭设难度大

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在进行支架安置过程中的另外一个难点就是高支架的搭设难度大, 而且跨河道的支架比较多。 造成支架搭设高的主要原因是桥梁施工地处滑坡地段,而河道又比较深从而导致支架的搭设高度较高, 这就使得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难度增加。

2.3挠度变化大,梁体线形难控制

在桥梁施工中由于预应力很复杂, 因此在应用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时,常常会导致桥梁的挠度变化很大,在进行施工时桥梁的线形难以控制,使桥梁的施工难度变大。

2.4预应力体系复杂,管道长而曲线多

在桥梁施工的过程中预应力的体系相对比较复杂, 同时管道不仅长而且管道应力比较多, 从而造成了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难度加大。 此外,一些桥梁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安装索道管,但是索道管的位置定位难度比较大,这也使得大跨径连续梁的施工难度加大。

3线形控制

3.1立模标高的设定及计算

施工过程或桥梁建设材料,在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下,参数均会有变化,因此桥梁每段的最后高度与立模标高存在许多差距,在施工是因考虑预留拱度,给予工程一定的调整空间,使施工中出现的挠度被抵消掉。立模标高计算公式为:

Hi=H0+∑fi1+fi2+fi3+fi4+fi5+f0(1)。

其中Hi表示i节段立模标高,H0表示i节段设计标高;∑fi1表示该段及其后全部节段作用于i节段后的挠度变形;∑fi2表示为此施工节段垂直预应力束张拉后对i节段的作用力;fi3为混凝土扩张、收缩等张力的变化对i节段作用后出现的挠度;fi4表示i节段在施工荷载作用下出现的挠度;fi5表示i节段在使用荷载的影响下出现的挠度;f0则表示在混凝土或其他材料的重力下发生的变形幅度。对整个桥梁进行均匀的外力作用,使之的位移值达到一定设计值的情况下,桥梁的每一个节段控制测试点的位移值,该值即为附加预拱值。

3.2立模标高的具体控制步骤

立模标高控制的具体方法分为选取参数检测点、确定桥梁主的参数、设计控制方案、标高测试与最后结果等一系列步骤,具体情况如下:

(1)选取监测点在箱梁的顶部和底部,和施工单位的监测点位置一致,可以互相作为参照点。在桥梁的每个节段的前端部分,根据工程要求,选择一个适当位置,作为监测点。被选取的检测点底部使用模板,将其抵住,并接焊于钢筋笼上。

(2)确定参数悬臂浇筑的混凝土梁的参数需要确定,及参数控制的目标需明确,参考我国《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中的相关规定;

(3)设计方案根据桥梁的规模、施工环境、各种参数及其他确定或不确定的因素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方案,有计划的进行施工控制;

(4)标高测试在施工过程中同步配合标高测试,即完成一个环节的施工,进行一次标高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制作出浇筑混凝土后的理论与现实图形、预设应力张拉后的主体梁柱挠度理论及现实图形,该两种图形可作为的测试结果的重要依据,测试环节包括:主梁每段混凝土浇筑、主梁每段预应力束张拉、各个跨合龙前后、各个跨径底板二次预应力束张拉、桥梁路面铺设前后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

4.1地基处理

在桥梁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事先对施工地带的地基进行处理, 主要是对施工地带进行平滑处理, 清除施工地带中的杂物。 因此,在进行大跨径连续梁施工技术的应用时,需要提前对施工基地进行平滑处理来保证支架的稳定安装, 增大其承载能力,为后续的施工提供牢固的基础。

4.2模板支设

在应用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进行桥梁施工时, 模板支设是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关键因素。 模板支设需要注意的是:①铺设模板时一定要根据桥梁的中心线来进行。 ②模板必须与桥梁的边线垂直,还要注意保证模板接缝的高度无误,只有经过校正后才能进行支架的固定。 ③模板的平整度是保证大跨径连续桥梁外观的基础, 而其光滑度是为了保证梁体不产生裂缝,因此必须要保证模板的平整和光滑。 所以,在应用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时要保证模板的接缝不变形。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保证桥梁的施工符合设计的标准,保证桥梁施工的质量。

4.3钢筋工程

钢筋工程是目前桥梁施工中的主要项目之一, 尤其是采用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桥梁施工, 其对钢筋的使用量越来越大,同时对钢筋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钢筋工程的质量至关重要。 为保证钢筋工程的质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采购人员在进行钢筋采购时需进行抽样检查,保证钢筋的质量。 ②钢筋在使用过程中施工人员仍然需要进行二次检查,确保钢筋的质量符合要求。 ③在进行钢筋弯曲成型处理之前,需要对钢筋进行调直和除锈等处理。 ④严格按照设计的要求对钢筋进行摆放,并且对摆放后的钢筋进行认真的检查。 ⑤受力的主钢筋,在进行摆放时要错开布置。 ⑥按照规范设计对钢筋进行绑扎,并固定绑扎之后的钢筋,确保钢筋安放的位置准确无误。

4.4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的浇筑质量直接关系到桥梁的安全质量, 因此桥梁施工中浇筑混凝土前,需要对模板、支架及钢筋等进行严格的检查。 目前,我国桥梁施工中常用的混凝土浇筑方式为泵送混凝土的浇筑方式。 施工现场人员需要对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检查,保证混凝土的各项性能符合设计的要求,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在浇筑混凝土时应该从下到上进行浇筑,同时混凝土的浇筑过程需要连续施工不能间断施工,确保浇筑质量。

4.5梁体混凝土养护混

凝土浇筑之后,其质量并没有达到设计的要求,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及时的养护, 而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由于是跨河道的高速公路施工,因而不能采用常规的洒水保养,这样容易使水聚集在桥梁的表面,影响桥梁的正常施工。 可以采用先进的混凝土内养护措施或者是通过铺设湿润的材料进行养护。

4.6预应力筋的张拉

预应力筋的张拉是桥梁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尤其是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 由于值跨度大对预应力筋张拉的要求更加严格。 因此在进行预应力筋的张拉时,需要事先对张拉设备进行标定和校准, 确定张拉设备和压力表之间的关系,配套使用。 同时,在使用张拉设备时,还应该有专业的人员进行控制和管理,并且随时对张拉设备进行校准,保障张拉设备的正常运行。 预应力筋的张拉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待梁体混凝土浇筑完成尽量完全凝结并达到相关规定强度之后进行预应力筋的张拉。 ②进行预应力筋张拉时保证钢筋的伸长量。③严格按照对称的原则对钢筋进行张拉操作。④张拉完成后的预应力筋若处于同一梁体后还需要对其进行编号,防止混乱,方便后期检查。 ⑤预应力筋筋在张拉过程中出现中断,需重新进行张拉。

4.7孔道压浆及封端

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后,需要对孔道压浆并及时封端。 ①孔道压浆。 在张拉钢筋完毕之后即开始孔道压浆操作,在压浆的同时应该在其中掺加一定的膨胀剂,保证浆体完全填充孔洞。②封端。 压浆完成之后要及时进行封端,保证浆体不外流,封端之前需要提前将端口附近的浆体灰尘等清除干净, 特别是对钢筋的除锈处理非常重要。 封端结束后,一定要检查密封程度,防止桥梁出现漏水漏浆现象。

4.8拆模和落架封端

结束后, 桥梁施工并未结束需要继续做一些后续的工作,主要是拆模和落架。①拆模。拆模之前,需要对混凝土的强度和硬度进行检测,在其达到规范要求之后方可拆卸,特别是对于承受重力的底模, 一定要在其强度达到能够承受梁体的重量时才能进行拆卸。 ②落架。 落架需要注意的是:a.预应力施加完毕并达到设计要求后才可对支架进行拆卸。 b.支架的拆卸一定要按照顺序进行。 一般是按照从外侧向梁体底模的方向进行拆卸。 由于梁体的底模承受大跨径连续桥梁的主要重量,最后才拆卸底模处的支架。

5结束语

总而言之, 桥梁施工中应用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非常困难, 因此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大跨径连续桥梁的施工质量,一定要把握施工的重点,采取合理的措施来提高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的质量。 所以,在进行大跨径连续梁的施工时一定要合理的安排施工计划,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蒋峰.桥梁施工中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运用探析[J].科技展望,2015(06)

[2] 段文秀.桥梁施工中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4(18)

[3] 刘鑫.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科技,2015(2)

[4] 刘利民.大跨径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精细控制方法[J].建材世界,2014(03)

论文作者:李雁飞,华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9

标签:;  ;  ;  ;  ;  ;  ;  ;  

大跨径连续钢构梁施工控制技术探讨论文_李雁飞,华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