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体态律动;方法研究
在国家教育部针对小学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的兴趣课在不断的被重视,尤其是小学音乐、美术等科目。目前的教学方式与之前的方式相比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变,之前的教学方式是很“死板”的,只是一味的要求学生在下面听,老师在讲台上讲,这种填鸭式教学如果是一个讲课生动的老师那么学生很容易就接受,但是如果老师的方式过于枯燥的话,学生不仅不会从这40分钟的课堂上学到一点知识,还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况。面对这样的情况,就有很多专家一致认为应该在小学的音乐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的教学方式。
1.体态律动这一教学方式的优点
1.1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优势
体态律动这一教学方法是由以为瑞典的音乐学家提出来的,该方法一经提出就在绘画、舞蹈、音乐等多种艺术方面广泛运用,这种教学方式是与之前传统的教学方式大有不同,之前是以主讲人为一个主体,学生只是作为一个参与者。而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则是将自己作为一个主体,让学生在自己身体的律动种不断掌握该门课程的学习内容,随着形体方面的改变不断做出跑、跳、下蹲和敲打等多种动作,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音乐对他们身体的改变,这样的教学方式极大的推动了自己对音乐的兴趣。
1.2体态律动能活跃气氛,提升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是学生时代中最活泼的时间段,不像幼儿园那种年幼无知,也不像初中、高中为了中考和高考努力学习的用功,他们就是在无忧无虑的学习中度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主课的学习老师往往会采用最传统的教学方式来授课,让他们在课堂上中规中矩的学好这门课程,而在兴趣课的学习上如果还是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很难引起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对此应运而生的体态律动教学方式能巧妙的讲小学生的身体与音乐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形体变化中逐渐掌握对音乐节拍和旋律的认识,这样的方式不仅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学习到音乐并且能有效的提高他们对于音乐课的兴趣,不断提升小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同时这样的教学方式还能锻炼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因此这样的学习方式是非常值得在小学生的音乐教学中推广。
2.体态律动在小学中运用的具体方法
2.1体态律动主要表现在形体的变化
如果一个人有很好的节奏感,那么他对于音乐的学习是非常简单的。但是如果学生没有很好的节奏感,那么对于音乐的学习来说是非常难的。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说,主要是现在有老师在讲台上弹唱运用多次弹唱的方法,让学生们跟着一起唱这样的方法,让那些节奏感不强的学生很难跟上老师的教学进程。而老师严并没有对学生的学习结果,所做到严格的要求,在带领学生一遍一遍的演唱之后,最后结尾的方法通常是由全体学生合唱这样就会让那些没有音乐天赋的学生,没有学习到这节课的内容,而学生对于这种一遍一遍地跟唱很容易就产生厌烦,而现在的体态律动教学方式,在小学生音乐学习中的运用,不仅能让学生。通过自己身体形态的变化来学习这首歌的旋律和节奏,同时也能让老师通过学生身体形态的变化来了解到,跟学生是否掌握了这首歌的旋律和节奏。就像在小路学音乐人教版教材中的那首《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时学生的身体律动感应该是非常强的,因为他们如果能够听得懂这首歌的节奏,他们就会以欢快的动作来表达出他们内心听到这首歌时的想法。而对于那种比较嗨的哥来说,它的节奏较快,并且是以那种高亢的情绪来表达这首歌学生的动作会幅度较大,并且节奏变化较快,身体律动感比别的歌都会加快很多。
3、结束语
通过体态律动这一教学方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来看,他对于小学生的音乐学习中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如果在小学的别的兴趣课程中,也运用到体态律动这一教学方式的话。相信,学生对于兴趣课的学习兴趣会比之前有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同时体态律动这一教学方式学生,不仅掌握了音乐的节奏,还能帮助学生。了解对于音乐的认识和音乐鉴赏能力。只有真正了解了这首歌进入到这首歌所表达的故事时那么学生,对于这首歌的学习也会逐渐加快。同时,如果掌握了这首歌所要表达的感情,那么对于学生在对于音乐的学习来说是非常简单的,这种看似不是很正式的上课方式。才是对于小学生的兴趣课学习来说最有帮助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华蕾.让孩子们真正"动”起来[J].艺术教育,2012,?05:?40-42.
[2]王玲玲.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4,?05:?215.
[3]陈瑶.?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育学模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5.
论文作者:蒲俊竹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9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
标签:体态论文; 音乐论文; 律动论文; 学生论文; 教学方式论文; 这首论文; 小学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9月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