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建安医院 河南省许昌市 461000
摘要:目的:探讨中学生焦虑状况与其影响因素的应对方式。方法:采用《特质焦虑影响因素问卷》、《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对519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八个特质焦虑因子中、学业压力因子(28.62±9.83)占第一位,男女生在不良环境影响因子上存在较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男生高于女生。中学生采用最多的应对方式为解决问题,其次为寻求社会支持和积极的合理化的解释。结论:学校、家庭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焦虑的发生,培养学生采取正确的方式积极应对。
关键词:中学生;焦虑;应对
为了解本校学生焦虑状况和应对方式的选择,于2009年6月对本校51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为提出干预措施提供了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许昌市第七中学选取初一、初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初一、初二共527名学生,本着自愿原则,本次调查本校共发放问卷519份,收回问卷511份,涂改、缺失项大干5%的问卷予以剔除,最终得到有效问卷455份,有效回收率89%。
1.2工具和方法
1.2.1特质焦虑影响因素问卷采用李焰编制的《中学生特质焦虑影响因素问卷》,此问卷从青少年意识层面上探讨当代青少年焦虑的影响因素。该量表共有44个项目,共分为八个因子,它们分别是:因子1是学习压力、因子2是不良环境影响、因子3是自卑倾向、因子4是适应不良、因子5是内向性格、因子6是身体虚弱、因子7是人际关系困扰,因子8是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由应试者就近来心理状况的真实情况进行自评,评分标准按五级评定法进行。将研究各项目和因素按压力程度之大小,分为“无”、“轻度”、“中度”、“偏重”、“严重”五级,分别记分1,2,3,4,5分。分值越高,表明特质焦虑越强。
1.2.2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本量表的编制以Folkman等人提出的相互作用理论和行为的自我调节理论为基础的。根据Folkman提出的应对两大功能:指向问题的应对和指向情绪的应对。该量表共有36个条目,“指向问题的应对”包括“问题解决”、“寻求社会支持”和“积极的合理化的解释”3个因子;另一个是“指向情绪的应对”,包括“忍耐”、“逃避”、“发泄情绪”和“幻想否认”4个因子。每个因子由几个条目组成,条目为4级评分,“1=不采用;2=偶尔采用;3=有时采用;4=经常采用。”因子分由条目分相加即可,属于同一分量表的因子相加即分量表分数。一般不计量表总分。应用价值:①可以作为中学生群体应对行为研究的标准化工具之一;②可以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维护工作提供依据;③可以用于心理障碍的应对方式研究,为中学生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提供指导。
1.2.3质量控制
①预先对调查者进行讲解,统一要求和指导。
②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由调查者现场发放,当场收回问卷,问卷回答用时约20分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③向调查对象阐明调查目的、意义和内容,取得良好配合度。调查过程中遵循知情同意和匿名无关联原则,匿名填写问卷。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统计方法是t检验、方差分析、秩和检验。
2.结果与分析
2.1特质焦虑因子分析
学业压力是引起中学生焦虑的第一影响因素。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生理、心理能量,会带来疲劳和紧张。其次是自卑倾向,中学生产生自卑感的原因很多,从客观环境上看,由于中学学生压力的增长,家长、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和要求,有时超越了学生自身的能力,使学生每天生活在竞争、受督促、受批评的环境中,久而久之,就产生了自己不行的悲观情绪,形成自卑感。
2.2不同性别焦虑因子分析
根据性别分组后,经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各焦虑因子均服从正态分布,经t检验得出学业压力,自卑倾向,适应不良,内向性格,身体虚弱,人际困扰,教养方式7因子均无统计学差异。
2.3应对方式的因子分析
初中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采用最多的应对方式为解决问题,其次为寻求社会支持和积极的合理化的解释。大量研究表明,遇到困难后积极主动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应对策略,可有效缓解焦虑情绪,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
3.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所感受到的焦虑主要来自学业压力和自卑倾向、适应不良。在性别维度上,本研究表明,不良环境对焦虑的影响男性高于女性。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与传统观念有关,由于男、女生的社会角色定位不同,社会期望也有很大的差别,因而男生往往被寄予更大的期望。现在的初中学生不仅承受着繁重的学习压力,而且正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期,在探索人生的道路上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应激性事件,若个体不能良好地应对,将会引发一系列负性情绪和行为问题。
父母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也有影响,如父母采用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等教养方式都不利于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若父母采用情感温暧、沟通理解等教养方式则对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利。因此,学生父母更多地运用民主、平等积极的教养方式对待孩子,给孩子更多的尊重和理解;减少干涉、惩罚、拒绝、否认等不良养育方式,使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坏境中成长,能极大地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4.结论
八个特质焦虑因子中,依次为学业压力、自卑倾向、适应不良,人际困扰、内向性格、不良环境影响、教养方式、身体虚弱,学业压力是引起中学生焦虑的第一影响因素。男女生在不良环境影响因子上存在较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男生高于女生。学校、家庭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焦虑的发生。学生的应对方式是以指向问题的应对为主。初中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采用最多的应对方式为解决问题,其次为寻求社会支持和积极的合理化的解释。我校学生采取的是积极正确的应对方式。
参考文献:
[1]陈奇.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和焦虑的关系[D].浙江大学,2017.
[2]梁若枫,郑磊磊.中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概念、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3):441-442.
论文作者:付团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因子论文; 焦虑论文; 方式论文; 中学生论文; 问卷论文; 学生论文; 教养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