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的研究论文_王星

基于BIM的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的研究论文_王星

身份证号码:43018119820606xxxx

摘要:国内BIM技术的发展与西方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随着BIM技术在各项建筑中的应用和在应用中的成就,以及技术人员在不断实践中的研究,都让我国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新发展。BIM技术给建筑工程带来的不仅是一次创新,更是一次建筑史上的伟大改革,是让建筑行业愈发成熟的重要技术。基于此,以下对BIM的建筑工程设计管理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BIM;建筑工程;设计管理

引言

BIM技术指的是建筑结构设计当中的建筑信息模型构建,通过BIM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让相关的工作人员在房屋设计阶段,利用虚拟结构信息模型构建,对自己需要设计的建筑结构和功能进行更加合理的模拟,这样一来能够给建筑相关部分的结构、功能带来更加合理的设计,保证其功能性的正常发挥。

1概念

BIM技术的理念可以追溯到Chuck Eastman教授于1975年提出的建筑描述系统(Building Description System)——可以对建筑物进行智能模拟的计算机系统,随后又经历了产品信息模型(Product Information Model)、建筑模型化(Building Modeling)。在对BIM技术的界定中,选取如下有代表性的概念进行分析:欧特克公司认为,BIM(建筑信息模型)是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智能流程,能让建筑、工程和施工(AEC)专业人员深入了解项目并使用相关实用工具,从而更加高效地规划、设计、建造和管理建筑及基础设施。

2BIM技术在建筑设计应用中的优势

(1)将建筑方案的设计从二维平面转换为三维模型。通过模型模拟整个项目的施工过程,方便设计人员,尤其项目负责人对整个项目的预期效果、施工周期、关键节点和最终完成度的把控;(2)以BIM技术为主的建筑设计,具有独立性。该模型呈现分布式结构,需要多种类型的BIM软件协同完成。因而在项目设计周期中,各部门人员可独立设计模型,并在统一的模型数据库中显示所有专业的设计成果。通过核查、碰撞检测等软件功能,检查整个项目中各类管线的交叉重合情况、梁柱与墙体分布、管道井的上下贯通等传统设计方式中不易发现的问题。在图纸设计阶段提前发现和解决上述问题,避免施工过程中的临时调整和返工,节约成本缩减施工周期;(3)BIM技术应用于建筑设计中,有诸多技术手段,如数据传递、协同工作。模型分级等,可满足多元化建筑工程的设计需求。

3BIM技术的特征

3.1操作可视化

在之前的建筑结构设计中,相关设计人员只能通过传统的CAD技术,来交出相应的2D的图纸。而BIM技术的出现,则为图纸的可视化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方向,使得项目设计、建造等方面的工作都可以在可视化的状态下进行,这对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及工程质量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3.2验证建筑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所有的设计方案最终都要付诸实践,但是存在失误的设计方案进入施工阶段,会给建设过程带来巨大难题,尤其在重点环节,即使是微小的参数错误,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在施工建设之前一定要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验证。BIM具有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尤其是能够实现施工过程的模拟,并将建设过程展现出来,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提示,大大增强了设计方案的有效性,保障了建筑的质量。BIM的运用提高了设计的纠错修改能力,对于某一项参数或结构的修改,系统能生成修正后的方案,大大提升了修正效率,能够对设计方案进行多次修改,满足用户需求。

3.3信息的协调性

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过程中,业主以及施工单位彼此间做好相应的协调配合工作时必不可少的。而此时BIM技术既可以在数据间建立好相应的关联性,使得在完成信息化建筑工程模型设计的工作后,一旦对模型中相关数据进行修改时,就能够在相关地方及时反映出来,从而减少不同视图间的差异的出现,如此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使得工程质量得到了很好的保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BIM技术也可以在各个实体间,能够出现关联性显示与智能互动,从而保证好模型中的各个构件间都拥有极好的协调性。

4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4.1BIM技术在建筑方案设计创作中的应用

以BIM技术中的3D软件作为设计主体,将设计内涵在软件中加以阐述,并以此阐述作为设计基础和后续设计形成建筑信息模型的关键信息。设计统分为设计模型、分析可行性、模型审核。设计模型是设计方案的核心,分析和审核则是在模型中输入研究成果信息,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其中审核和分析还包括对建筑工程结构信息、MEP等的审核和分析,但设计创作只是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的第一步,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形成数据库,对3D模型及其他元组件的各项信息进行关联处理,才能真正发挥建筑信息模型的作用。

4.2在建筑项目设计前期实地环境勘察阶段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中建筑地点选用后,对其周围实地环境开展勘察工作是进行建筑结构设计必不可少的环节。而运用BIM技术的可视化的功能,就能很好地对具体环境进行详细的分析,使得相关设计人员可以很好地依据实地环境的地形地貌、自然环境等环境状况,以一种更为科学客观的角度来对具体建筑结构如何有效地进行相应的分析,并且还能够做到对建筑结构的空间布置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使得建筑结构的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4.3BIM技术对抗震因素进行分析

现阶段对建筑要求中,其中建筑具有较高的抗震强度是相对重要的,因为建筑施工单位十分重视这一点,而BIM技术却在此方面尤为突出。若是建造模型被建立完成,就能够精准的分析出外加力对其造成的相关影响,这一分析是以往二维平面设计难以科学展示的。同样的计算工程材料所需用量早建筑设计阶段也是十分重要的,对于正常的平面图主而言,其能够通过对面积的计算去了解工程材料的实际用量,而通过BIM技术形成的3D立体结构,可以直接的准确的掌握工程材料用量。

4.4工程专技分析

工程专技分析,主要是对建筑结构,建筑内照明、能源使用、机械性能等进行具体分析。建筑信息模型根据设计创造和专业技能作为分析基础,研究专业技能应用在建筑工程作业中的可行性,并整理出具体信息,让业主和营运者对建筑系统中的能源使用、建筑结构等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分析能够改善能源消耗问题,BIM技术中的数据储存库也能够供后续参与建筑的业主与投资者参考。

4.5BIM技术可以对建筑所有部分进行剖析

BIM技术不只可以借助三维形态去显示建筑模型,其还以对已经形成的三维形态进行剖析,从而把建筑模型进行细节化处理,这样一来有关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可以精准在任意细节上展开相应的工作,能够提高对建筑结构的了解程度。通过细节性的分析十分有利于机电安装以及燃气管道安装等工程施工,此外还能够降低失误将损失缩减至最低。无论失误情况如何都可以借助3D模型,把错误原因准确的找出,也可以提高发现问题的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目前的建筑设计阶段,BIM技术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种技术,相关从业人员一定要熟练掌握BIM技术,才能满足用户的现代化需求,从而提高建筑设计质量和设计效果,促进建筑市场更加有效的发展,给建筑设计工程提供更加有效的工作效率保障。

参考文献:

[1]何志发.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居业,2019(05):63-64.

[2]姜文化.基于BIM的建筑工程设计管理初步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8(12):44-46.

[3]乔兵兵.简析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03):91.

[4]乔丽梅.浅析基于BIM的建筑工程设计管理[J].居舍,2018(26):184+239.

论文作者:王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5

标签:;  ;  ;  ;  ;  ;  ;  ;  

基于BIM的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的研究论文_王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