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土地资源即为人类可利用的、未利用的土地,自然范畴带有自然属性,经济范畴亦有社会属性。土地资源是人类长久生存的基本资料,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城市化建设。现阶段所面临的土地资源稀缺问题,如未得到很好的解决,未来可能愈演愈烈。土地整治成为必然,在明确目标的指引下分析土地整治对水土保持的影响,通过了解现实意义,继续提升整治水平,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让人万分期待。
关键词:土地整治;水土保持;影响与意义;探析;思考
引言:土地整治指的是在一定范围内规划好、利用好土地资源,并且采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推进工程建设的重要工作。土地整治与专项规划,坚持“综合整治”“合理开发”等原则,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不断改善生态环境的过程就是土地资源利用价值也在提升的过程。土地整治还包括土地整理,土地开发等,对于水土保持而言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具体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意义是深远的还是可忽视的,这些都需要做好进一步的研究。
1、土地整治和水土保持的现状
我国土地资源的整治现状不容乐观,因为一部分土地资源的整治活动存在着“有名无实”的现象,这样的土地整治绝不是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改善土地资源紧缺问题而开展起来的,不够符合国家在《全国土地整治规划》中再三强调过的基本治理要求。要知道,过度重视土地整治也会引发一系列的生态问题,有关部门意识差,各部门之间没有做好沟通工作,所选用的“土地整治”“土地利用”等措施和开发整治项目本身差距就很大,实际的整治效果越变越差,严重的管理问题频繁出现。其实,在一般的土地资源开发和整治项目中都制定出了水土保持的相关对策,但由于具体内容阐述的并不细致,所以在整治项目实施过程中就给水土保持带来了不好的影响。此外,按照土地开发整治规划设计规范,其中有对生态环境保护和防护林的规定,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也会制定相应的方案,所以就不会再专门填报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或编制水土保持方案。而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水土保持措施难以得到有效落实,水保部门不仅很少参加,甚至对项目进展及运营了解过少[1]。简言之,只有加强了土地整治项目部门与水利部门、水保部门的沟通协作,依据土地整治的实际提出水土保持的有效方案,才能把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设计思路应用于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中,进而实现保持水土、提高土地质量等目标。
2、土地整治对水土保持的不利影响及重要意义
2.1不利影响
在土地整治的全过程中,无论是土壤结构的改变,还是土壤质地的改变,亦或是水文结构、区域水资源分配、水环境质量的改变等,都会对区域水土保持带来影响。第一,土壤结构和土壤质地改变对水土保持的影响。土地整治会引起土壤结构改变,例如荒地垦殖改变原有土层结构,坡地开垦扰动地表、坡面,筑路及村镇建设机械压实土壤等,这些都会导致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加剧,给水土保持带来不利影响。土壤质地也会因土地整治而发生改变,例如对土壤表层的开挖,土层平整后的回填等,会使得地表土层土质疏松和粒度细化。很明显,土层土质疏松和粒度细化,加之后期耕种对土地的翻挖,极易导致山地的水土流失,水土不易保持[2]。第二,水文结构改变对水土保持的影响。土地整治过程中,农田灌溉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以及梯田建设、坡地垦殖等都会对地表水系的网络结构产生作用,改变生态环境及类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混凝土灌溉水渠的修建,一方面便利了水流输送,另一方面也使得区域水源难以涵养;某些河流上游建立堤坝,导致下游河道干涸;坡地垦殖增加了土壤侵蚀的危险,并阻止了流域水资源的补给过程;大面积耕地开发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植被的生理性干旱状态更加严重。第三,区域水资源分配和水环境质量改变对水土保持的影响。土地整治项目,会发生植树种草活动、拓展耕地活动等,这些活动对水资源的要求较高,会对区域水资源的分配带来不利,影响区域内其他地方水资源的利用和水土保持。土地整治中对工矿企业的安置、新集镇的建设等,会产生较多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影响到区域的水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的下降会导致区域的水土保持措施难以顺利实施。例如,上游地区安置新的厂矿企业,那么下游区域的居民用水、农田灌溉等都会受到影响。
2.2重要意义
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在给水土保持带来不利影响的同时,也有一些作用和意义不容忽视,主要体现在土地整治过程中所实施的农业水土工程和防护林工程对水土保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农业水土工程对水土保持的意义。通过土地整治中各项农业水土工程的实施,可以实现节约水资源、降低水能损耗的目标,有利于区域水资源的保持与分配。(1)山沟治理工程能有效减少水土泥沙含量,对山洪和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具有防御作用。沟头防护工程、谷坊工程以及各种淤地坝、拦砂坝等,既减少了径流的泥沙含量,可以有效减少洪水灾害,又可以对基本农田进行保护。(2)山坡治理工程的设施,能改变局部地形,进而提高土壤的蓄水、含水量。排水设施和支撑性建筑的修建,可以解决水流速度过快、水流过量而引发泥石流、水土流失等灾害,有利于水流下渗以增加土壤的蓄水量,提高土壤的湿度。(3)小型水利工程中的引洪灌地、小型蓄水塘坝、引水上山设施、小型水库等,能起到拦截坡地径流等水土保护作用,提高土壤的含水蓄水量。(4)农业种植结构和灌溉方式的改变,有助于提高土壤保持水分的能力,发挥水土保持的最大效能。例如高横条间栽技术、植物种植种类的特定选择等,可以提高植物的抗风能力和保持水土能力;灌溉方式改为滴灌式,不仅能扩大灌溉面积,便于农作管理,而且也能起到节约水资源和水能的作用。第二,农田防护林工程对水土保持的意义。增加值被是土地整治项目的重要内容,通过防护林的种植,一方面对农田的防风沙、保护沟堤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另一方面,防护林的增加,对于区域水土保持意义重大[3]。(1)土地整治项目中广泛营造和保护人工植被,利用植被对土壤水分的蓄纳作用,可以减少水土流失、留住更多雨水,增加土壤中的含水量。(2)土地整治中的土地平整等工程,通过在鱼鳞坑、水平梯田植树造林,能有效发挥水土保持的作用。(3)在山坡地表种植树木草皮,在陡坡山顶密植树木,能对地表起到较好的加固作用,降低山洪和滑坡等危害,减少降水径流的快速流失。总之,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后,不仅能优化项目当地的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而且能改善生态环境,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在大的格局上降低了水土流失的风险。
结束语
现阶段,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在发生着变化,城镇化建设、粮食安全保障、人口增长、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等都需要土地资源,所以土地整治已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平台,事关国土规划全局。防治水土流失是土地整治项目的重要内容,在土地整治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土地整治对水土保持的不利影响和意义,扬长避短,认清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施要点、总结出科学的水土保持方案,以促进区域间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春芳,薛淑艳,乌亚汗.土地整治的生态环境效应:作用机制及应用路径[J].应用生态学报,2018(12)50-51.
[2]王敏.浅议水土保持在水利工作中的作用[J].水土保持学报,2017(22)199-199.
[3]李华,孔冬艳,陈会广.自然灾害与土地整治研究动态[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8(10)44-45.
论文作者:贾秀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水土保持论文; 土地论文; 土壤论文; 水土论文; 水资源论文; 项目论文; 区域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