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论述评_李清照论文

李清照词论述评_李清照论文

评李清照《词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李清照论文,词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她天资聪颖,博学多才,词、诗、文兼长并工书善画。奠定她在我国文学史上光辉地位的,当然是她的词。李清照的诗与词在风格上有着显著差异。其词清新婉丽,脍炙人口,在意境和风格上都有独到之处。后人尊她是婉约派代表,称其词为“易安体”。她的诗,雄俊开阔、豪放超逸。不少诗表现了议论时政、评说社会的重大主题,抒发了她强烈奔放的爱国情思。其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及“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等,都是气势非凡的。李清照诗、词所表现的不同内容和风格,体现了她在诗词创作方面的不同理论和不同主张。李清照对词体和诗体有着严格的界定。她正是在这样的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把目光投向了文艺批评领域,写出了令世人瞩目的《词论》,在词创作评论这块新土上,表述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们知道,文艺批评和文艺创作是密切相关的。正确的文艺批评,可以推动文艺向健康方向发展。因此,对出自宋代女词家李清照之手的这篇《词论》,我们尤应予以充分重视。

李清照的《词论》,全篇仅六百余字。用语简括,内容丰富,陈事析理,精辟泼辣。其主要内容:一是,简述唐、五代以来词的发展和演变,叙述了慢词兴盛后的词坛状况,指出词到宋代发展到颠峰状态。二是,评析词家及其词作品,重点对宋代词家及其作品进行了评价,并对前代和宋代的一些诗词名家,进行了直接坦率的批评。三是,申明自己对创作诗词的主张。作者通过评述诸家的词作品,阐释了自己在词创作方面的理论观点,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主张。归结起来,《词论》阐明了以下几个要点:

(一)词在形式上应保持其个性,词体、诗体应严格分开。词须“协音律”、“能歌”。《词论》开篇便讲了个李八郎歌擅天下的故事。在一个众人同李八郎不相识的宴会上,尽管他“易服隐姓名,衣冠故敝,精神惨沮”,但是,“及转喉发声,歌一曲,众皆泣下”。用以说明了音乐的力量,强调了词应具有的音乐美,由此道出了词体的基本特征和要求。紧接着作者通过对南唐君臣和宋代名家作品的分析,指出了词的创作要求,特别是在音律上词必须保持“协律”,必须把词体与诗体、文体严格区别开来。李清照明确反对“以诗为词”、“以文为词”。她批评晏几道、欧阳修和苏轼等人的词为“皆句读不葺之诗”、“又往往不协音律”。批评王安石、曾巩“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作者对词的“协音律”、“能歌”的特点,叙述非常详细、具体。她指出:“盖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有些词“本押仄声韵,如押上声则协,如押入声,则不可歌矣。”可见作者对词的特性不只是有所认识,而且是有比较深入的研究,观点鲜明,论述系统,读来令人能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使读者能够从宏观和整体上理解她的观点。这正是作者的成功之处。

(二)词在内容和语言上应当做到典重、高雅。李清照在词的内容方面,有自己的见解。她提倡“典重”、反对颓靡。对一些不好的词作提出了非议。她批评中、晚唐“郑、卫之声日炽,流靡之变日烦”;批评南唐君臣李璟、李煜、冯延巳等,虽“尚文雅”,有“小楼吹彻玉笙寒”、“吹皱一池春水”等佳句,“语虽奇甚”,但终究是“哀以思”的“亡国之音”。对与她同时代的柳永,在“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方面的成就,是给予了肯定的,但其词却“词语尘下”。而贺铸之词“苦少典重”。她研究了别人创作的长处和不足,总结了自己的创作经验,形成了个人在词创作方面的理论观点。而且,她还在创作中实践了这些理论观点。她在创作内容方面推崇典重,主张诗作要风格豪放,表现重大题材。她的《夏日绝句》(亦题作《乌江》)、《题八咏楼》、《咏史》等,都写得充满豪气,活脱自然。而记梦诗《晓梦》,更表现了作者的丰富想象和浪漫色彩。她通过记梦,描述了仙人们逍遥自在的仙境,表现了诗人对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的向往。读来令人感到心怡神旷。她的《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用概括的诗句分析了唐朝发生安史之乱和唐王朝官军一败涂地的原因。表现了对北宋末年朝政的担忧,并想以此作为对宋朝统治者的劝诫。她的《上枢密韩肖胄诗》(二首),全篇充满爱国主义激情,表现了诗人反击侵略、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申述了对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原人民的关切和怀念。最后,她用“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作结束,表达了诗人的殷殷心愿。这些诗表现了诗人性格的另一个重要侧面,是不应忽视的。对她的词作,人们通常将其划为婉约派。但只要具体分析,也不难发现其风格是多样的,内容是健康的。她的词不象柳永那样一味描写市井烟花青楼生活,而是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感。她虽写愁,但不同于李煜的亡国之音。她前期作品中所写的愁,主旨是描写夫妻间的纯情挚爱;后期作品写愁,不仅是对家亡的叹惋,而且更是对国破的哀思。因此,对李清照作品中的离情愁绪,看作仅是对月伤怀、临风流泪和无病呻吟,是不合事实的。她的诗词创作实践,同她在《词论》中的主张是相一致的。

(三)词在创作上应当做到情致与故实的合谐统一。她认为词创作仅偏重情或仅偏重实都是不可取的。在这里,她提出了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内容与表现手法的关系问题。一定的健康内容只有同较高的艺术表现手法达到合谐统一,才能成为一篇成功的作品。她以秦少游、黄庭坚为例进行比较,指出:“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又指出:“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暇,价自减半矣”。在创作方法方面,她总结了北宋诸名家的技法,主张要善于“铺叙”,做到“浑成”。认为晏几道“苦无铺叙”;张先、宋祁“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家”。这些观点和主张,都是给人借鉴、发人深思的,对当时和以后的词创作有着启迪作用,发生了深远影响。

历代对李清照《词论》的专题评论文章并不多,全面公正地分析《词论》得失的文章更少。而对李清照在《词论》中表现的大胆批评的精神,却引起不少评论者的非议,有些甚至近乎人身攻击。与她同朝代的胡仔,曾引用韩愈的诗讥讽李清照说:“退之诗云:‘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正为此辈发也。”①清代也有人说:“易安自恃其才,藐视一切,语本不足存。第以一妇人能开此大口,其妄也不待言,其狂亦不可及也”。②这些批评,不乏偏颇之处,更包含着对妇女本身的一种藐视。因此,今天我们应当用新的观点,对《词论》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并对其作出公正的评价。

《词论》是词发展到宋代这样的颠峰状态时的必然产物,它所表述的主要观点是有创见性的,对词坛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在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是应当予以充分肯定的。

(一)《词论》开了对词作品进行全面研究评论之先河。有人推论,《词论》可能作于北宋政和年间。③《词论》成稿之前,已经有不少作家写过文论、诗话等一类文章,有些诗话也涉及到对词人、词作的评论。但象《词论》这样涉及词的发展、词的文学批评、词的创作方法等多向的全面评论文章,尚属仅见。李清照的贡献,就在于她能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对词这一文学形式,从理论上进行全面、具体地研究探讨。当然,对于诗和词的关系,在宋代文坛上就曾有所争论。“苏轼说:‘词为诗裔’。而晁无咎、陈师道批评苏轼的词‘不协音律’‘要非本色’,都是站在音乐的观点,说诗词应当异路”。④李清照的《词论》,接受了晁、陈的观点,并在研究大量作家、作品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加全面和精到的见解。词发展到今天,大家习惯于从文学的角度来研究它。但从历史的观点看,词应当是“协音律”并“能歌”的。李清照偏重于从音乐的观点立论,也是合乎当时的历史要求的。就是在今天,歌词和一般白话诗之间,也还是存在差别的。在这方面,应当说李清照是功不可没的。就诗和词的形式和作用讲,二者是应当有不同的。《词论》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也是应当予以肯定的。

(二)《词论》论述系统,包罗宏富,陈事析理,见解精辟。虽然篇幅不长,但却论述了诗词创作领域中一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叙述了唐、五代以后词的发展,反映了词坛“变旧声作新声”,演慢词,以及慢词兴盛后的词坛状况。其论述涉及到词创作的诸多方面,比如词的内容,词的特征,词的语言,词的风格,以及词的谋篇、布局、构思和写作技巧等。在这些方面,李清照在《词论》中,都提出了自己的鲜明主张。在内容上,她提倡“典重”,反对颓靡。在特征上,她主张词“别是一家”,坚持诗、词分离,强调词必须“协音律”、“能歌”,要求词应当保持其歌唱性、音乐美的特点和魅力,以能达到“转喉发声,歌一曲,众皆泣下”的效果。在风格上,她主张变革“旧声”,推崇翻为“新声”。在语言上,她对“词语尘下”由衷生厌。在谋篇、布局和创作技巧方面,她也表述了自己的美学观点。她推崇善于“铺叙”,重视“情致”和“故实”的自然交融,合谐统一,等等。这一系列创作主张,表现了李清照在词创作方面的独到见解和良苦用心,是对诗词理论的发展和丰富。说明李清照不仅在诗词写作方面独辟蹊径,享誉文坛,而且在词作理论研究方面也深有造诣,“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李清照《词论》中提出的这些基本观点和方面,即使在今天看来,不少方面,仍是值得诗词界加深研究并认真思考的。

(三)《词论》在写作上,表现了崇实、泼辣的文风。实践证明,在文学界只有重视并开展认真的文学批评,真正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才能促进文学创作的健康发展。而要真正把文学批评开展起来,就必须依靠一批对文艺创作感觉锐敏,敢于并善于开展批评的人。《词论》正表现了作者敢于争鸣的精神。她以大胆、明朗的语辞,直面现实,针砭文弊,言别人所未敢言,直抒自己的真实思想和感受。她以一弱女子之身,面对名人权威,敢于居高临下,纵论词坛,直言大家、名人的不足,气势酣畅,毫无顾及。这种无畏精神,从一个女词人身上表现出来,更是难能可贵的。它使我们从另一个侧面认识了李清照。使我们透过李清照在词作品中所形成的纤弱形象,看到了一个大胆泼辣、直言不讳的古代妇女的刚强形象。李清照在文艺批评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这种敢于争鸣、敢于直言的精神,对于有意献身于文学事业的人来说,确是非常需要的。这或许也是我们在《词论》本身直接叙述的内容之外,所能得到的另一方面的启示。

李清照的《词论》,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和不足。

一是,词“别是一家”,是《词论》中一个重要的论点。这个论点主要是针对苏轼等人“以诗为词”、“以文为词”而发的。根据这一主张,李清照要求在艺术创作上要保留词的特点,要求协音律、有情致,这都是对的。问题是她没有看到欧阳修、苏轼等在词创作方面的革新精神,这就未免保守了。欧阳修、苏轼等,是宋代提倡词风革新的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们冲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意识,拓宽了词作品的题材,形成了词不仅清新婉丽而且豪放雄浑的风格。他们主张词应当与诗一样具有咏怀言志的作用,从而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形成了词的豪放风格。这无疑是代表着先进方向的。其后,辛弃疾、陆游等继续前进,为词的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在这方面,李清照是有局限的、保守的,不合潮流的。并且,她的这种主张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她的创作成就,使她在词创作方面,没能冲破一些传统观点的束缚,也就没能攀上更新的高度。

二是,《词论》无所顾及的直言批评是非常可贵的,但失之于正面说理少,批评指责多。凡批评均点名划类,这就必然伤人过多,使批评者处于被动地位。加之当时妇女的社会地位低下,所以便被时人和后人视为“谤伤”,批评为“妄不待言”、“狂不可及”。这些评论虽不完全公正,但也说明《词论》所运用的批评方式是有缺憾的。再是有些批评也不无偏颇之处。在当时条件下,印刷、传递落后,就李清照所批评的作家而言,她也难于对这些人的全部作品进行深入研究,这就容易使其批评产生“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甚至“挂一漏万”的弊端。因此,其结论难于使人心服,也易使人视她为狂傲。

综上所述,《词论》是我国宋代一篇著名的论词的文章,作者在该文中提出了自己的鲜明见解,这能出自一位负有盛名的女词人之手,更显得难能可贵。这篇文章,是作者吸取前人的创作经验,并依据自己的写作实践,提炼成理论文章的。这篇文章有不少观点,见解独到,极有见地。所以有的专家称赞《词论》的见解在“李清照之前,未之或闻”。⑤因此,《词论》在我国文学批评史上应当占有重要地位。它对后人研究词的发展过程,了解宋代词坛状况,评品词家、词作的长短得失,借鉴名家写作的宝贵经验,都具有重要意义。在《词论》的写作上,作者所表现出来的敏锐深刻的洞察力和率直泼辣的文风,也是值得称道的。我们应当肯定《词论》的积极方面,正视其缺憾和不足,加深对这篇古代文献的研究,并从中找出更加闪光的东西来。

注释:

①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第三十三。

②冯金伯:《词苑粹编》。

③黄墨谷:《重辑李清照集》。

④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

⑤夏承焘:《月轮山词论集》。

标签:;  ;  ;  ;  ;  ;  ;  

李清照词论述评_李清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