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热电厂发电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但是热电厂的安全事故也越来越高发,本文基于试析热电厂安全管理的问题及优化途径展开论述。
关键词:热电厂;安全管理的问题;优化途径
引言
热电厂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必须对自身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优化和调整,这既是对企业员工的负责,也是对社会电力热源供应保障工作的负责。
1贯彻落实热电厂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
据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1-6月份,我国电力安全生产形势较好,电力安全事故(事件)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统计显示,1-6月份,我国共发生30起电力安全事故(事件),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8起。但中电传媒电力传媒数据研发中心跟踪数据显示,在我国电力安全生产事故(事件)大幅度下滑的同时,而机械伤害类事故呈现上涨的趋势。由此可以看出,贯彻落实电厂安全管理工作仍具有重大意义。
电厂的日常运行和发展离不开管理人员对每一个工作环节的具体把控,并在此基础上对基层操作人员的工作行为做出规范要求,在保证人员人身安全的同时,减少由于误操作对机械设备和电力生产线造成的损害和不良影响。如果电厂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就很可能会导致电力供应出现不可预期的问题,轻者出现断电、停电现象,重者会导致大面积供电瘫痪,甚至因此引发恶性事故,所以将电厂安全管理向精细化方面转变可以较大程度地改善现场工作中隐藏的各种安全问题,通过更加细节更加严格的排查与规范措施,将会有效地保证每一个工作环节都处于安全保护之下,如此一来,就既保证了人员安全,又提高了电厂的经济效益,使电厂真正成为社会的保障事业,且能健康的向前发展。
2热电厂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2.1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热电厂开展安全管理工作首要依托于制度的建设,如此工作人员才能真正做到各司其职,明确自身工作要求,并保证每项作业行为符合安全规范。但现实是,目前一些安全管理制度还存在未能及时跟进新时代安全管理特点的情况,实际工作中还有许多管理细节模糊不清的地方,这就导致热电厂内部存在诸多安全管理隐患,影响了企业的安全管理实效。制度建设工作需要专业人员尽可能全面考虑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宏观上包括生产责任制度、生产工作管理规定等,微观部分包括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制度、厂区交通安全管理制度等。就这些安全管理制度而言,首要问题是制度规定内容太过宽泛,对生产过程的细节操作缺乏必要的规范说明,这导致制度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效果;其次是制度内容不够科学精确,对于一些工作环节无法做到及时地预防与补救;此外,安全管理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执行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没有严格贯彻落实,进而导致了安全管理制度的约束力大大下降,既影响了工作效率,又对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了威胁。
2.2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治理不能有效结合
虽然很多企业开展了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工作,但辨识内容较为简单,管控措施不够具体,和隐患排查没有交接,也没有落实到工作中去的途径,无法对实际工作产生指导作用。
3热电厂安全管理优化路径
3.1建立安全风险管控制度和实施方案
建立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制度,可以让企业员工明确各自职责,掌握辨识方法和相关流程、要求,能够更好地指导企业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安全风险管控方案应首先成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有效发挥领导作用,然后明确工作流程:由各岗位员工对本岗位责任范围内的风险点进行风险评估,制定管控措施,形成风险管控清单逐级审核上报汇总;经领导小组审核评定后形成公司级安全风险管控手册。从而确保企业从基层员工到最高层管理者都参与其中,确保风险管控措施持续有效,涵盖企业管理、活动、安全设施、设备系统、和区域等各方面,贯穿企业安全生产全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重视和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全员安全意识
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软实力的内在体现。(1)开展“安全为了谁,谁来管安全”全员讨论,实现由“要我安全”的被动式强制执行,向“我要安全”的主动式自主管理的根本性转变,树立“自己的安全自己管,依靠别人不保险”的理念。(2)强化安全培训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活动,促进员工端正态度,规范作业。组织事故反思教育和案例分析座谈,通过事故回顾、情景模拟、深度汇谈、多向交流等形式,持续提升自主安全意识。(3)借助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介,利用微信、QQ等平台,广泛宣传安全文化知识,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浓厚文化氛围。
3.3对热电厂生产系统和设备的检查
在热电厂的日常运营过程中,需要运用到大量的机械设备,而这些机械设备在长期服役过程中,也容易出现一些故障现象,若任由故障发展下去,势必带来严重的安全事故。可见做好机械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工作,能够有效避免因机械设备导致的重大安全事故。因此探究热电厂机械设备检修和维护十分必要。精细化安全管理执行过程中必须要强调生产系统的日常检查,特别是对于一些机械设备而言,由于长时间的服役很可能发生内部构件的损坏。为此,就需要制定合理的检查方案,检修作业人员应将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等方式列入工作计划中。此外,还需要加强员工的检查意识,并培养他们的操作检查水平,尽可能及时排查出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
3.4建立动态风险管控模式
通过每年开展风险辨识活动,不断对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开展辨识,完善动态风险管控模式。结合隐患排查治理,检查电厂设备设施的安全性能,及时地预见和消除电厂的不安全因素。对已经变动的安全风险,及时地进行分析及评价,制定管控措施。有条件的企业可通过安装安全生产风险动态监管系统,智能化的统计、查询、分析和预警等机制,实现企业各层次、全方位动态监控。
3.5强化安全生产措施,开创安全发展新局面
习总书记“对易发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的重要指示,是防范安全事故的重要举措,也是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1)构筑“管控源头风险、治理事故隐患”双重安全防线,提升重点危险源管控,抓住关键环节、重点区域、重要岗位,等危险作业审批,(2)实施热电厂安全管理动态管控,保障热电厂全过程各类安全风险有效受控,对施工队伍要明确资质审查、准入门槛、安全交底、现场督察,明确施工队伍引进和使用单位的安全责任,杜绝以包代管、以罚代管、包而不管。(3)完善全员管理、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和应急五大管控措施,提高重大危险源和高危作业的风险级别和管控层级,结合专业性、季节性、综合性等检查模式,合理确定各层级的隐患排查责任和频次,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得到提升。
结束语
为满足社会需求的目标,特别是在企业生产的安全管理方面,首先需要完善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安全教育和监督考核工作,使每一个员工在每一处工作细节都能保证自身和生产安全,进而最终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高效率高价值的供电供热服务。
参考文献:
[1]曹航,李刚.热电厂安全管理的问题及优化研究[J].科技风,2017(21):170.
[2]张珂.热电厂锅炉检修特点及其安全管理问题研究[J/OL].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12):109-110[2019-05-29].https://doi.org/10.13535/j.cnki.11-4406/n.2017.12.056.
[3]李大勇.关于热电厂管理相关问题的思考[J].中国房地产业,2015(08):209.
[4]杨帆.行为安全管理在B热电厂生产中的应用[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5]王兆臣.热电厂锅炉检修特点及其安全管理问题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01):2.
论文作者:王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8
标签:热电厂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风险论文; 工作论文; 电厂论文; 作业论文; 企业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