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路基作为公路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整个公路的使用质量的影响直接且巨大。在本文中通过对公路路基路面破损的原因、公路路基路面破损的种类以及对公路路基施工质量通病的处理对策等三个方面做出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公路路基;成因;对策
公路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建成并投入使用之后,外界自然原因、作用力等因素极容易导致公路工程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影响到公路工程的正常使用。因此我们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合理的处理,以提高公路工程的使用质量,促进我国道路事业的健康发展。
1.公路路基路面破损的原因
1.1 基层
公路的基层质量较差或者路基铺设的不合理,就会导致路基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因此,一旦在外力的作用下,路面就非常的容易出现局部破损的现象,进而影响整个公路的质量。在公路施工工艺符合路面设计施工要求的基础上,导致半刚性路面结构损坏的位置,大多是处于行车道的轮带上。这种结构损坏一般会进一步的导致轮带上产生纵向的裂痕,然后,就会导致横向裂痕,最后,就发展成为公路重大变形等质量问题。因此,基层质量问题和施工问题是影响路基路面质量的因素之一。
1.2 填土地基
填土的路基一般容易出现纵向不均匀的沉降现象,从而会引起路面顶面不平整等问题。导致路基不均匀沉降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第一,原土地基出现固结变形,尤其是在完成了填筑路基施工后,在外力的作用下,原土地基就很容易出现压缩变形等诸多问题;第二,路基填土的性质、高度和压实度,都会影响路基的固结和变形。因此,填土地基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路基路面的质量。
1.3 不良地质在公路中的存在
在进行公路的施工过程中,有的使用了不良地质作为路基,这些不良地质的使用会导致水文地质等发生变化,有的还会在软土地基层由于长时间的固结而出现沉降的现象,从而,引起路面沉陷等质量问题。因此,不良地质在路基中的存在也是引起公路路基路面破坏的原因之一。
2.公路路基路面破损的种类
2.1 变形类问题
当填土类的路基通行车辆后,由于会受到外力的作用,路基就容易出现不均匀而导致沉降现象,从而会在路面平顶上出现不平整等诸多的质量问题。当然,在没有进行路堤建筑施工前,地基基本会保持平衡的状态,但是,在路堤建筑施工之后,在一定的作用力下地基就会出现固结而变形,地基会到达另一种新的不良平衡状态。当然,地基发生固结而变形的程度与填土的性质和压实度等存在很大的关系。很显然,路面变形是公路路基路面损坏的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类型。
2.2 松散类问题
路面结构出现松散类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是由于水的影响。首先,沥青混凝土空隙较大;其次,在公路施工时,片面的追求路面平整而以路面的松散度为代价;最后,沥青混凝土搅拌不均匀。由于以上原因的存在,一旦有雨水降临后,雨水就会通过路面的一些裂缝进入到公路的路基之中,从而引起公路的质量问题。
2.3 裂缝类问题
裂缝是公路路基、路面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质量通病其贯穿于路基、路面。造成公路路基、路面出现裂缝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主要有:施工人员没有对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析,水文地质条件勘察不到位,遇到软土地基也没有进行合理的处理,这就导致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最终产生裂缝而影响到行车的舒适度与安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与作用力的影响,致使路基土壤含水量大,或者对路面产生较大作用力,这就导致其出现裂缝影响到公路工程的质量,且不利于行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2.4 车辙
车辙是公路路基路面质量问题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形成车辙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高温的作用,路面沥青混合材料的劲度会大量下降,导致钢筋的抗剪切变形的能力不足,尤其是在高负载的作用下,就形成了车辙。因此,车辙也是公路路基路面破坏的常见类型。
3.公路路基施工质量通病处理策略分析
公路路基施工期间为避免质量通病的产生,不断提高路基施工质量,确保公路工程的良好运行,因重点从设计以及施工两个方面入手,制定科学可行的处理策略,以及时应对公路路基各类质量通病,确保路基稳定良性运行。具体可分析如下:
3.1公路路基施工设计策略
在公路路基施工前,设计人员需要对施工路段进行现场勘查,了解当地的气候变化、水文、地貌地质等自然情况,并进行记录和统计,以不良地质路段为调查重点,通过试验的方式以掺入一定比例的水泥、石灰或换土的方式达到加固地层的目的。同时,设计方案中应当确保公路路基最小填筑高度,避免受地下水、地面水或冻胀等因素导致路基稳定性受到影响。若公路路基填筑高度无法满足预期要求,则应通过换填法(如石渣、砂砾等)或修筑地下渗透沟的方式避免路基内部浸入积水,进而达到提高公路路基土体强度以及稳定性水平的目的。在此基础之上,还应对公路路基排水设计方案进行完善,综合考虑路基排水方案以及排水效能,避免因雨水或地表水长期浸泡导致路基出现沉降变形的缺陷。若公路路基路段偏低,则在排水方案设计时候可通过增设砂砾层、渗水盲沟、加大加深边沟等方式提高路基排水性能。最后,在公路路基设计中还应加强路基防护方面的措施。设计人员必须在将多种因素作为路基施工设计条件的前提下,对公路路基的构建物和衔接部位进行设计,然后根据公路路段的实际情况对相关的施工人员进行合理分配,并在施工时不断的进行指导和完善,做好路基施工地区的监督管理,再结合实际情况,对路基施工设计不断的修改并加以完善。
3.2路基施工策略
施工单位在对公路路基施工时,必须详细的了解施工的整个过程,根据实际情况对路基设计方案不断的进行修改和完善,为施工做好充足的准备。施工单位在了解施工方案细节后,需要对各路段的工程项目要求,需要的回填材料和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和勘查,不同的地段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案和回填材料,尽可能的保证工程质量达到最好。如果发现实际情况与设计资料出现偏差,需要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反应,并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解决。
其次,在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场地以及周边区域临时排水设施的建设,确保排水通畅,以保证路基经常处于稳定、干燥且坚固的理想状态。同时,路基顶面应形成横坡(坡度在1.5%~4.0%之间),以确保地表水能够及时排出。
最后,在公路路基填筑施工前,应当对两侧纵横向排水系统进行疏通,避免地表水长期浸泡路基。特别是针对以黏土、黄土为主的地基土工程,在干燥状态下结构强度高,承载能力大,长期浸泡容易导致路基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降或翻浆问题。同时,工作人员还应通过对土质、CBR、标准击实等参数的深入分析,合理确定路基填料用途,以确保路基填筑效果的理想。
4结语
在公路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详细的了解路基施工中的质量通病和特点,找出导致路基通病的原因。施工人员在了解这些的基础上再进行施工,能够更好地找出解决这些通病的办法,并且在施工中,也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这些通病的出现。
参考文献:
[1]王可心,肖红.论路基工程质量通病的成因及处治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7).
[2]熊 淼.公路路基常见病害问题分析及控制措施[J].科技资讯,2010.(18):106-107.
[3]毛仁宗.浅谈建筑工程中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及控制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2.(14).
论文作者:祁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7
标签:路基论文; 公路论文; 路面论文; 通病论文; 质量问题论文; 质量论文; 地基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