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村文化产业视角的经济发展探究论文

基于农村文化产业视角的经济发展探究论文

基于农村文化产业视角的经济发展探究

秦燕华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

[摘 要]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对于农村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进行改造,将其和现代化元素结合起来,开发出更多的创意文化,这样既能让农村的民俗文化传承和发扬,又能吸引更多的人去农村体验文化,拉动消费,这也是农村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是农村脱贫致富的主要手段。文章主要对农村文化产业视角下的经济发展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对新农村建设起到参考价值。

[关键词] 农村;文化产业;经济发展

农村加强文化产业建设,不但可以提高农村的整体文化素质,还能充分开发和利用农村特色文化资源,将其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更快地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农民脱贫致富,这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目标。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农村经济发展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增长,经济和文化相辅相成,农村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只有将这些文化资源整合到一起,然后有效开发和利用,形成富有特色的文化产业,才能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从农村文化产业的视角去研究经济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以文化产业为着手点,拉动经济的发展,这是农村经济建设的新思路。

1 农村发展文化产业积极作用

1.1 传承和开发农村文化

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丰富多彩,具有深厚底蕴的历史和文化。我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世界上唯一文化没有中断的国家,文化的形式多样化,具有很多地域特色文化,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农村文化资源十分多,比如古镇、历史文化遗迹、传统手工艺品、文人景观等,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可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目光追逐的是高科技产品,忽视对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承,导致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得不到发扬,有些优秀文化逐渐消失在大众视野中,造成了巨大的文化损失。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数量众多,传统文化资源多,并且具有形式多样性的特点,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发展文化产业,将农村的文化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这样就能在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让文化价值造福农村,发展和农村文化有关的产业,拉动农村文化经济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录音是整理的母本,而为了录音,很多段落的演唱需要重复录十多遍,像演电视剧一样。郭晓炜介绍说,有时,歌手对演唱内容并不是很熟,或者即使熟悉内容,也会在演唱时掉句,所以需要反复录,再挑出最好最完整的一次。

1.2 推动新农村建设

国家重视农村发展,在2005年的时候就提出了建设新农村,这也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新农村要立足于农村实际情况,提高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优化农村环境,打造文明乡村,让农民过上富裕的生活,一步一步推进农村的发展。新农村建设各个目标看似相互独立,但是内在联系紧密,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缺失,因为其对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可以促进农村全面发展。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不但要重视经济增长,还要加强文化和政治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将农村建设得更好。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和经济建设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农村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充分的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不但可以起到保护文化资源作用,还能让文化资源效能发挥出来,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也是农村创收的一个主要途径。此外,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可以改掉农村不良风气,农村的文化水平也会提高,个人素养也会提升,发展观念会转变,这样就能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最终实现农村和城市共同富裕。

1.3 促进经济增长

我国农村发展资源分配不均衡,发达地区的农村文化建设要明显优于落后地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比较滞后,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支持农村文化建设,农民的思想比较保守,农村生活环境差,仍然保留着糟粕文化。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发展,各项方针和政策在不断向农村倾斜,力求打造富裕美丽乡村。所以,地方政府要加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农村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措施,有针对性的指导农村文化建设。农村文化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地方政府觉察到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优势,逐渐加大了对农村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地方财政对文化产业的投入越来越多,物力、人力、资金投入都在增长,同时还为农村文化产业构建了绿色通道,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会创造经济效益,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目前,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没有形成一定规模,市场影响力小,文化产业不能创造良好经济效益,很容易被市场所淘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要远远落后于城市,人才都流向城市,农村缺乏高素质人才,科技水平也比较低,这就给农村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带来了难度。在以农村文化为依托,发展文化产品的时候创意不够,属于经验型加工,制作水准比较低,文化产品相互模仿的现象严重,原创性文化产品少,独特产品少之又少,市场吸引力不够。也就是说,农村文化产业采取的是粗放型发展模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农村文化产业要促进经济发展,就必须要转变发展模式,发展具有独特风格的文化产品,提高文化产品科技含量,同时还要丰富文化产品类型,服务水平也要提升。农村文化产业要避免抄袭,发展创意文化产品,不断地分析和研究文化产业市场发展情况,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然后结合自身文化产业资源,调整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这样就能让文化产业发展更具有前瞻性。创新是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农村要加大对人才吸引,不断地创新产品,满足现代人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2 农村文化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有效途径

2.1 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2013年,由同济大学图书馆牵头,上海高校图书馆成立了非正式的馆际合作组织“上海高校展览资源共建共享联盟”,目前成员馆包括复旦大学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同济大学图书馆(含博物馆)、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等10所机构。该联盟在高校图书馆文化展览中深入合作,及时分享展览信息,互换展览资源,抱团对外谈判,共同制作展览等,有效解决了各高校在独立开展文化展览活动方面所遇到的资源短缺、特色单一等不足,实现了资源共享最大化,丰富了校园文化艺术氛围,收到了良好成效。[3]

2.2 加快文化产业创新

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不能墨守成规,而是要突破旧观念的束缚,树立创新的理念,在文化产业发展中不但要重视有文化产品,还要提升服务质量,将有形的文化资产和无形文化资产结合起来。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既要运用地域性的文化资源,又要做好创新工作,将传统优秀文化和现代审美元素相结合,开发出具有良好经济价值的文化产品。只有独特的和个性鲜明的文化产品才能吸引消费者目光,让文化产品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市场占有率会扩大,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农村文化产业就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比如农家乐,属于农民自己筹资形成的文化产业,在利用乡村资源的同时,抓住了城市人回归自然心理,推出了一系列的体验项目,除了为游客提供当地特色美食之外,还发展了果园采摘项目,让游客参与当地的文化活动,感受风土人情,这样的体验对于游客来说是新鲜的,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同时还能体会到不一样的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花哨的宣传,完全是靠乡村独有的文化特色吸引游客。游客会消费,农村收入会增加,提高了服务质量,游客会口口相传,更多的游客会慕名而来,在这里旅游和消费,这样就能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测点分别布置在板簧、车架、驾驶室悬置、驾驶室地面(脚垫)和座椅支撑面(座垫)等位置处(见图4).在每个工况下分别进行两次测试,以确保测试后获得的信号正常有效,其试验场地如图5所示.

2.3 发展旅游业

农村要发展旅游业,利用独特的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农村旅游要充分整合和利用优秀传统文化,除了要让游客欣赏田园景观,品尝野味美食,还要将风俗文化融入到旅游业中去。农村旅游业要避免照搬照抄,而是要充分结合当地的文化古迹、风俗人情、人文景观等,做好旅游规划,打造创意旅游,增强景区的吸引力。

3 结论

总而言之,农村文化产业是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农村在发展文化产业的时候要结合地区实际情况,整合文化资源,开发具有创意性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参考文献:

[1]徐世平,陈绍山.农村文化产业典型模式研究[J].蚌埠学院学报,2018(4):75-76.

[2]解丽君,韩忠治,刘曼.河北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产业化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8(6):138-139.

[DOI] 10.13939/j.cnki.zgsc.2019.32.059

[作者简介] 秦燕华(1984—),女,汉族,湖南衡阳人,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硕士学位,讲师,主要从事文化文学研究。

标签:;  ;  ;  ;  

基于农村文化产业视角的经济发展探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