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的大兴安岭成矿带是我国金、银、铜、铅、锌等多种有色金属的重要产地,有着广阔的找矿前景。虽然在该地区已经勘测到大量的大中型金属矿床,但相较于邻区仍存在极大差异。当前,影响本地区找矿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于该地区地质工作薄弱、综合研究程度较低。因此,本文在加强该地区成矿条件、成矿作用研究基础上,将该地区划分为三个成矿带,并对其成矿潜力与成矿特点进行了研究,总结出本地区找矿工作的重点,为本地区矿业发展打下了理论基础并提供了理论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成矿带;地质特征;找矿潜力;内蒙古
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地区蕴含着丰富的金属矿资源,是我国金、银、铜、铅、锌等多种有色金属的重要产地。该地区北邻蒙古共和国,西临俄罗斯,东北毗邻我国东三省,南部和河北省接壤。地区内基础地质、矿产勘查程度处于较低状态,当前的勘查工作都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1∶20万化探扫面,重要成矿带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基础上进行的[1]。因此,本文在内蒙古中东部成矿条件、背景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划分了三个成矿带,分析了其找矿前景,指明了今后找矿发展的重点,为今后的勘查工作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借鉴。
1.成矿带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
1.1二连-东乌旗-梨子山成矿带
二连-东乌旗-梨子山成矿带地处大兴安岭中部地带,由北向南分布,在地理构造上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的扎兰屯古生代陆缘增生带,南部为西伯利亚板块、华北板块,当前,已经在成矿区发现了火山热液型金属矿床;东乌旗则勘测到多种类型的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梨子山成矿带向西延伸到蒙古共和国境内[2]。梨子山成矿带晚古生代中-酸性岩浆活动较为频繁,花岗岩、花岗斑岩以及花岗闪长岩等较为发育,从而为古生代大型斑岩型以及矽卡岩型矿床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研究认为,该地区是寻找块状硫化物型铜等金属矿床的最佳地带。
1.2突泉-林西成矿带
突泉-林西成矿带位于大兴安岭的中南地带,东西向分布,在地理构造上位于华北板块北部古生代陆缘增生带,中生代则是对大兴安岭火山-岩浆岩带的叠加,是蒙古自治区东部主要矿床地带。其在乌兰浩特附近分布着丰富的金、银、铜、铅、锌等有色金属,岩浆活动极为频繁,为铅锌银铀钼矿床的生成提供了条件[3]。
该带的二叠系海相中性-中基性火山岩极为发育,为海相火山沉积-喷气型铜多金属矿床的生成打下了基础。且中生代陆相火山岩也较为发育,次火山岩型金矿床、火山岩热液型银、铜多金属矿床都有较为广阔的找矿潜力。大兴安岭主脊成矿地带,铁、锡等金属矿有较大成矿潜力,而在东坡地带主要以铜等金属矿找矿为主,西部主要以铅锌等金属矿找矿为主。
1.3华北地台北缘东段成矿带
就地理构造而言,华北地台北缘东段成矿带地处华北陆块北缘、燕山期金银铜铅锌、东段早前寒武纪、印支期等有色金属的成矿带。太古宙变质岩系和中生代花岗岩类岩体接触带,生成了较大规模的金属矿床,表明在我国大兴安岭地区,拥有较大的热液型金-铜矿床的找矿潜力。
通过对三个成矿带的综合研究,成矿带地质背景、环境以及成矿特点较为相近,究其原因,在亚洲洋成矿域上存在太平洋成矿域的叠置,是多种成矿叠加导致的,被人们称之为大兴安岭成矿带。当前,该地区已经勘察到多种金属矿床,这和中生代岩浆活动频繁有着直接关系。所以,主成矿期就可以被视为中生代,根据多年的找矿经验,该地区位于古亚洲洋成矿区域的东部地区,古生代不仅是重要成矿地区,同时古生代、元古宙双层含矿为矿区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矿质储存[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内蒙古中东部找矿思路
2.1全面提高基础地质工作程度
调查发现,内蒙古中部大兴安岭地区基础调查勘察工作程度较低,当前,该地区的地质勘察都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编制的1∶20万调查资料,内容有待更新,专题性、综合性、战略性和区域性等基础工作处于空白状态。1∶5万调查工作完成度较低,大比例尺物化探工作未能展开,部分矿化较好的地区,虽然已经被勘察过,但勘察力度较低,未能对各主成矿带进行综合性研究,对成矿地质背景缺乏认识,对找矿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制约和影响。
所以,应当加强基础性地质勘察工作和综合性地质研究,以填补大比例尺地质勘察工作方面的不足;且加强成矿远景区大比例尺物探勘察工作,对研究成矿背景、解决构造环境问题、成矿条件以及控矿因素等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为找矿发展打下了基础。
2.2加强重要成矿区带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
战略性矿产调查勘察到众多的预查矿区以及找矿靶区,通过预查矿区矿产资源,并找到新的矿产成矿区域,提交一大批找矿潜力较大的成矿区域,为金属矿床的开发提供依据。
主要找矿思路:以隐伏矿、半隐伏矿、大矿、富矿为主要找矿方向,并通过地质、物探、化探等多种先进的技术,形成一套完善的内蒙古自治区隐伏-半隐伏矿找矿勘察技术,找到一大批优质的金属矿区,促进找矿工作发展。
2.3加强勘查技术方法研究
总的来说,还要进一步加强勘察技术方面的研究。造成内蒙古自治区金属矿产勘察力度较低的原因在于:首先,基础地质工作程度较低;其次,勘察技术未能获得改进和更新。在勘察工作中,主要勘察对象为地表出露、浅部矿产,显然不适用于隐伏矿、半隐伏矿等的找矿工作。
随着矿区勘察技术的不断提升以及勘察工作程度的不断深入,关于隐伏矿、半隐伏矿,要求采用更具针对性的找矿技术,才能取得较好的找矿成果,如对剥蚀程度浅,显示重要矿床类型等有关信息提取方式,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对矿体定性、定位以及物探技术的检验、验证、推广,都要求物探技术的综合应用。
3.结语
在当前国民经济、现代化社会迅速发展背景下,能源短缺问题越发显著。但我国矿产地质勘察技术仍处于落后状态,通过对矿产勘察技术的分析并加强新型勘测技术的研发,对提升勘察效率、保证找矿工作成效有着极大意义和作用。只有各方面通力协作,才能促进我国地质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使其更好的适应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现状,缓解我国资源短缺的压力。
参考文献
[1]刘建明,张锐,张庆洲.大兴安岭地区的区域成矿特征[J].地学前缘,2004,11(1):269-276.
[2]芮宗瑶,施林道,方如恒,等.华北陆块北缘及邻区有色金属矿床地质[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
[3]李述靖,张维杰,耿明山,等.蒙古弧地质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概论[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
[4]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局.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
作者简介
毕明光(1982-2-19),男,汉族,山东荣成人,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地质工程。
论文作者:毕明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成矿论文; 地质论文; 矿床论文; 大兴安岭论文; 工作论文; 金属论文; 地区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