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摘要: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我院于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对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试验组,选取45例健康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的变化。结果:试验组的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试验组治疗后的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治疗前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可以明显发现患者的病情,通过治疗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有明显改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临床意义
急性脑梗死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危险指标,在心脑血管疾病中药特别检测的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是发生炎症的重要生化指标,当人体的发生炎症或组织受到破坏就会出现超敏C反应蛋白。因此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经常作为检验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检验指标。我院于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对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对治疗前后的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检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汇总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对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过CT诊断均符合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为59.8±8.6岁;轻型急性脑梗死30例,中型急性脑梗死10例,重型急性脑梗死5例,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45例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
对2两组研究对象空腹抽取静脉血4 mL,提取血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测定采用化学发光法,所用的仪器为化学发光仪(北京市福瑞润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测定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由天津微纳芯公司提供的CelercareM1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比较治疗前后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SPSS13.0 统计学软件,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数据进行t检验,计数数据用例数和%表示,计数数据进行x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试验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比较具体见表1,由表1可知通过治疗,治疗前后的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数值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是反应患者身体变化的重要指标,在临床的诊断中常作为重要指标进行检测。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反应人体血管受到破坏的的氨基酸,此氨基酸浓度的加大,就会发生氧化应激反应破坏血管内皮细胞[2],逐渐发展到血栓的形成。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作为一种炎性反应的指标,此指标存在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整个过程,超敏C反应蛋白的存在可以证明患者存在组织的损坏,而且浓度的升高可以准确的诊断急性脑梗死的存在。关于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急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比较多,大量的研究[3-5]均证明了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升高可以加重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而且急性脑梗死越严重,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浓度就越高。本研究通过研究也证明了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是检验急性脑梗死的重要指标。
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与健康人群中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测定结果,可以明显的发现健康人群的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浓度均很低,均在正常范围,而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浓度要明显高于健康人群。通过对治疗前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通过研究发现治疗后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降低,降低到和健康人群的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基本一致,通过治疗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
综上所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可以明显发现患者的病情,通过治疗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有明显改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胡媚,李满连,文海军.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肌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2):65-66.
[2]龙璐,陶亚,王堃,等.同型半肌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检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J].实用预防医学,2013,20(5):599-601.
[3]王月银.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肤氨酸、C反应蛋白及D2聚体的变化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5):68-69.
[4]杜梅英,龙静,韦衍莉.同型半肤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在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热带医学,2014,14(02):227-228.
[5]田宇,赵刚.同型半肤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医学综述,2013,16(14):2233-2234.
论文作者:万娟,谢明,陈敏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6
标签:半胱氨酸论文; 蛋白论文; 水平论文; 患者论文; 脑梗死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临床意义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