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引导、教育和培养的结果,其所表现出来的,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意识和能力显得尤其重要。文章就从历史解释素养培养的背景和历史解释素养培养的途径等方面来阐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 培养途径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区别只是在于解释的正误、深浅。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地接近历史真实。“历史解释”建立在“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理解”等核心素养的基础之上,同时为形成“家国情怀”这一核心素养创造条件。因此,它能综合体现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一、历史解释核心素养培养的背景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中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第四点中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过程与方法”第五点中初步掌握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力求在表达自己的见解时能够言而有据、推论得当;学会与教师、同学共同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与讨论,能够积极地汲取他人的正确见解,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习心得和经验。
学生是否具备“历史解释”这一核心素养的重要标志,有没有具备“历史解释”的意识。当学生阅读历史教材或其他历史文本某一内容时,如果马上思考“编撰者(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解释?”“还有其他不同解释吗?”这说明他已经具备“历史解释”的意识。“历史解释”素养的关键是“解释”,是学生基于对史实的理解作出自己的解释。教师要鼓励学生以史实为依据,在历史叙述和历史理解中,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就是优秀的“历史解释”。让学生分清“历史史实”与“历史结论”是“历史解释”的前提。“历史解释”可归纳可演绎,从“史实”到“结论”用归纳法,从“结论”到“史实”用演绎法。
二、历史解释核心素养培养途径
1.探究历史变迁、解释和判断历史
历史是一个有机整体,历史知识是彼此相关的。教学中,探究运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延续与变迁等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解释和判断是非常重要的。
如:福建省2017年中考试卷历史试题,第32题阅读材料。
材料一:长城怒跃黄河吼。眺中华,平型猎豹,台庄擒狗。胜利凯哥奏响起……。
材料二:中国《人民日报》社论:前程无限光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诞生四万万七千五百中国人民来自己当权管理国家,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揭开了历史的新史册。
材料三:是4副图片,前两副是1977的福建某城市和深圳的图片,后两副是2000年该两地的新图片。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概括我国城市建设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除了图表资料外,还可以通过哪些类型的资料呈现这一时期的历史变迁?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的知识,总结20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近年来,中考试题侧重于揭示政治制度、经济、思想文化发展的纵向演变过程,特别是政治制度的变异、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思想文化的演变、社会习俗制的变迁等,这个趋势是明显的。变化即是呈现因果。这是复习备考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新动向。
2.客观评价“一物两解”
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的解释,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评析和价值判断;能够客观地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
如:在福建省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中,题型示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三:对工业革命的评价,张芳和李亮的观点截然不同。
根据材料三中的图示,指出客观评价历史事件应遵循的标准。
为什么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呢?由于史观、论述者立场的差异,历史材料的丰富性和时代的变迁,人们对历史材料的解读是存在很大的差异。
一是史观差异:如阶级斗争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的评价差异。
二是论述者立场的差异:受论述者的时代、阶级立场、文化素养的局限导致的评价差异。
三是历史材料的丰富性的差异:官方史料更加严谨,更多指向本质特征和基本趋势;民间史料更加生动,更多指向历史细节和真实面貌。由此,历史材料形成宏观和微观,整体和局部,趋势与细节的差异。
四是时代的变迁导致的差异:对同一历史问题,在不同的时代,基于不同的时代环境和价值观念,由此带来的评价差异。
上面的问题通过提供直观形象的卡通图片,设置评价工业革命的问题情景,把原来较为繁杂的问题以生动形象、直观明了的卡通图文方式呈现出来,有利于学生明了题意,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为学生解题作答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以学生认知分岐较大的“工业革命与人们生活质量”这一问题为载体,在观点碰撞中,引导学生掌握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学会学习,学以致用。
3.理性分析、辩证看待和评判历史
引导学生面对历史、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如:在学习《鸦片战争》一课时在分析“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中,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结合《英国鸦片走私船》、《炮子歌》和《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等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归纳鸦片输入对中国产生的严重危害。在课堂探究时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鸦片战争惊醒中华”——阅读材料: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1)材料中“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你如何理解?材料认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2)你认为要实现这一历史使命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最后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比较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上的不同,理解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理性分析西方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双重性——既有侵略性又促进了中国的开放。
4.主动探究、分析评判历史
历史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历史学习的一个最基本的能力就是历史的主动探究能力,以及对历史史料的解读分析评判能力。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史料问题讨论探究交流就成为历史课堂的常规教学。
在学习人教版七上《三国鼎立》中,是这样设计合作探究教学过程的:
“主动合作探究,分析评判历史”设计一:
师:出示视频和材料:
材料一:《三国演义》片头视频。
材料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白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蒿里行》
阅读史料回答下列问题:
(1)视频和材料描述了什么时候,怎样的社会情景?
(2)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情景?
(3)假设大家都是东汉末年的老百姓,面对这种艰难的生活状况,你们的愿望会是什么呢?
生:阅读视频和史料,小组合作探究问题,然后总结交流展示。
师:点拨。
“主动合作探究,分析评判历史”设计二:
师:出示材料:毛玠(曹操的大臣)语太祖(曹操)曰:“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织,蓄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太祖敬纳其言。——《三国志》
根据这段话,说说曹操为什么能够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
生:解读历史史料,小组合作探究问题,然后总结交流展示。
师:点拨。
“主动合作探究,分析评判历史”设计三:
学习完曹操一生后,掩卷长思,曹操的形象逐渐清晰起来,曹操是个怎样的人?自古以来众说纷纭:“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罗贯中”,“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陈寿(西晋史学家)”。我们该如何评价曹操?什么才是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
生:解读历史史料,小组合作探究问题,然后总结交流展示。
师:点拨。(指导学生材料分析题的解题关键)
在这节课中,为了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三次“主动合作探究,分析评判历史”,提供了大量的历史史料,通过对材料的阅读分析,完成相应的问题,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要求,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把课前预设的三维目标落到了实处。提升了学生在主动探究中,分析评判历史的能力,从而不断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探究运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延续与变迁等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解释和判断,培养“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环境;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评析和价值判断这一“历史解释”核心素养;引导学生面对历史,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究中,分析评判历史,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总之,培养历史解释核心素养,不仅是解决历史问题,更是要凭借学生所形成的历史意识,来解释、解决现实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余文伟 《“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及其意识的养成》.历史教学,2016年,上半月刊,第3期。
[2]虞文琳 《“历史解释”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历史教学,2016年,上半月刊,第3期。
[3]童绥宝 魏志刚 《指向学科素养的历史解释的基本特征与教学路径》.历史教学,2018年,第19期。
论文作者:陈良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7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1
标签:历史论文; 鸦片战争论文; 素养论文; 材料论文; 史料论文; 这一论文; 核心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7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