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发展计算机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完善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在我国论文,对策论文,计算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准则缺乏可操作性
审计必须依法进行,计算机审计工作同样要依法进行,但目前我国计算机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特别是与电子商务、网络经济和计算机应用有关的法律法规。例如对联网审计中审计人员应具有的相应的权力和权限、被审计单位的义务、对数据的机密性和隐私性的规定等相关的立法还很欠缺。
2、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可审性不强
(1)不提供审计所需的数据接口,也不提供系统凭证、账簿和报表的文件结构及设置,很难进行审计取证工作。虽然我国软件协会财务及管理软件分会曾对财务与管理软件的数据接口提出了标准要求,但许多财务与管理软件都没有执行;有些系统的数据库还加了密,使审计软件无法访问系统的资料。
(2)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开发上没有考虑在应用系统中嵌入审计模块以对系统的交易进行连续监控,方便审计证据收集。
(3)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功能设计上也没有很好的考虑审计需要,为计算机审计留下足够的审计线索。如保留足够的操作日志、留下经济业务的详细记录,而不是只保留更新后的当前余额等。
(4)由于保密等原因,厂商或者使用单位一般不提供详细的系统开发资料(如数据库表结构、系统设计说明书),这样不利于审计人员对系统软件进行整体评价和有效地采集、转换数据。有效的数据采集和转换建立在对信息系统的有效分析和研究上。
3、审计软件的实用性与通用性不强
首先是实用性不强。国内审计软件的功能虽然比前几年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从总体上看,国内通用审计软件的功能还比较简单,数据分析功能较差,相当一部分辅助审计的软件实用性不强,功能不完善,无法与被审计单位数据连接,运行容易出错,使用效果不够理想。部分审计软件鉴定通过后,真正用于审计一线的不多。其次是通用性较差。我国部分较实用的审计软件是针对特定的信息系统或某一类型的数据库来编写的,这些软件的适用面很窄。目前,国内市场上的通用审计软件主要是针对用友、金蝶、安易等市场上流行的财务软件提供数据导入程序,用户如需针对其他财务软件的数据导入程序,则要通过订制开发方式来提供,这种方式极其影响效益。
4、信息系统审计尚未被业界所接受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信息系统审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与信息系统审计相关的专业组织也越来越多,有关职业资格的标准日趋完善。但是在我国,信息系统审计尚未被业界所接受,主要原因有两点。
(1)缺乏相应的信息系统审计标准。我国目前还没有正式的信息系统审计准则,而原有的审计准则已不能完全适应信息系统审计的需要。目前国内开展信息系统审计主要是参考ISACA信息系统审计准则,但由于国内信息系统集成程度不高、客观应用环境的差异以及法律法规不完善等原因,在国内开展信息系统审计工作还不能完全按照此标准,处于起步阶段的国内信息系统审计工作必须尽快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信息系统审计标准体系。
(2)缺乏全面开展信息系统审计业务的人才。信息系统审计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通晓信息系统的软件、硬件、开发、运营、维护和管理,对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等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对财务会计和单位内部控制有深刻的理解,而且还必须能够利用规范和先进的审计技术,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有效性进行审计、检查、评价和改造。目前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抢手的高级人才,虽然我国已经开展了相关的培训和认证考试,但是规模较小,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因此,我们必须加强专业审计人员的培养,尽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信息系统审计师队伍。
完善的对策
1、加强计算机审计立法
计算机审计立法是保障计算机审计正常发展的关键性措施。新的《会计法》已增加了有关网络财务的内容,《电子商务法》起草工作正在加紧进行之中,但上述法规都不是针对计算机审计而发布的,不能够满足网络审计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加快网络审计立法工作的进度,使人们在开展网络审计工作时有章可循。如对电子证据、电子签名、电子合同、电子货币等网络经济工具的合法性及其使用规定都需要由立法加以明确,使得网络审计工作尤其是进行合法性审计时有法可依。
2、制定计算机审计准则
审计准则是审计工作应遵循的规范和尺度,是评价审计工作质量的权威性规则。计算机审计在对象、线索、方法、流程、结果等方面相对于传统审计都发生了变化,以往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已经不能完全适用,所以应加快新的审计标准和准则的制定,以指导网络审计工作实践的深入。如规范对网络审计人员的一般要求,制定网络系统安全可靠性评价标准及网络系统内部控制准则等。
3、大力推行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提高计算机审计水平
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主要指审计软件和数据测试技术。面对日益先进和复杂的审计环境和对象,传统的审计方法已经远远不能达到现代审计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革新审计手段、大力推行计算机辅助审计、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无疑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美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成熟,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其中的经验之一就是政府绩效审计的科技含量很高。美国政府非常重视数量分析方法和决策模型研究,将一些科学理论,如将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概率论、数理统计等运用到绩效审计中,使得计算机等信息技术不仅运用于计算过程,而且运用于绩效审计的计划、分析、管理等方面。
4、加快计算机审计人才的培养
与传统审计相比,计算机审计在审计线索、审计内容、审计风险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掌握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审计方法。因此,从长远看,培养一大批能够独立开展计算机审计业务的专门人才是解决我国计算机审计人才匮乏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