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论文_冯超,谷彬,刘洪沛,刘红瑞

浅谈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论文_冯超,谷彬,刘洪沛,刘红瑞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临泉县供电公司 安徽阜阳 236400)

摘要:电网信息化改造需要正确的系统和硬件设施的组建,因此在整个系统的建设上就需要进行全面的筛选,选择合适的方式去对整个电网系统的输配电生产进行协调和统一管理。积极构建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为输配电网际电力通信网的安全运行提供可靠的保证,全面提高输配电生产管理的有效性,因此积极探讨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关键词: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

1管理系统建设理念和目标

1.1构建基本理念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电力工业逐渐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产业,并且在社会服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满足社会共同需求作为基本目标,有助于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推进电力工业的稳定、持续、健康发展,从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电力公司管辖着城市电网和农网,其生产运行管理同时具备对输电网和配电网(包含电缆)的管理职能,而在地域上的集中和密集分布,又使其有别于独立的输电、配电管理模式。在这里输、配电管理的耦合度大大增加。针对这一特点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的构建,应当以生产运行管理为基本职能,并具有管理输电网和配电网的职能,在地域上实现集中和密集分布,但与独立的输电与配电管理模式相比,又存在一定独特性。

1.2电网信息

电网信息是指对所管辖电网在资产、网络拓朴、设备属性、实时和空间共五个纬度的全信息完整描述。基于电网信息能够将输配电生产管理所面对的信息进行合理分类,主要包含两大类,一是用户信息,是指供电区域内用户资料信息以及用电信息等。二是业务信息,是指业务活动中所保存的信息。可汇报记录等工作具体包括调度日计划管理、交接班管理、调度。这些信息都各自有其空间位置属性,用户信息与电网信息亦通过供电连接关系。而关联业务数据则由各种管理业务产生、依存于电网和用户信息。

1.3系统建设目标

就电力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构建的具体情况来看,系统建设主要以持续可靠供电作为电力系统的首要任务,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用电需求为基本目标,这与电力工业自身性质存在密切的联系。就具体化实施而言,主要以建立全公司范围内完整的生产管理,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换,实现管理的现代化,实现系统覆盖输电及配电的变电、线路、电缆、继保、远动及通信等专业领域服务为目标。建立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实现对信息的有序交换和共享,从而促进输配电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确保系统有序覆盖输配电各专业领域,更好地为电力企业及其生产运行业务部门提供高效服务。

2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的相关基础问题

2.1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构建的理念及目标

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的构建上需要注意以下的问题,生产运营管理问题以及配合输电以及配电网问题,要实现合理集中并密集的网络和独立的输电以及配电线路不同,相对耦合度增加,将不同地方管理单位的设备进行组织形成一张完整的配电网络,这些信息也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关系,相反的是互相关联的。 对于其目标,首先是要基本保障社会的相关需求,能够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除此之外,还要准备好应对飞速发展的社会,能够保证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便于修缮和进一步更新,实现对国家现代化的强有力支持。

2.2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建设内容及成效预期

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的建设包括地理图、电系图以及设备管理等。地理图能够准确地表示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的各种电气设备的实际地理位置以及用户所在地。电系图能够准确地表示出变电站外线路的设备分布情况,还有逻辑图形系统的表示。设备管理主要包括设备台账管理和设备缺陷管理,前者是利用GIS图形,利用提供的快捷键来操作相关的台账录入机器,使得其工作效率加快;而设备缺陷管理是抓设备流程上以及报表管理等,有多种手段。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的成效是想要通过集合专业的PMS系统,进一步提高电力公式的输配电能力和对输配电线路的进一步管理水平,利用PMS系统,可以进一步地实现将电网的静与动态信号结合,为实用化 建设提供了真正的建设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业务流设计

拥有自主设计工作流引擎以及优秀的消息管理机制的PMS系统是一大突破,这个专业的系统能够减少数据的传递错误,也就保证了相关数据的安全以及可靠性,同时该系统比较的灵活,能够减少重复工作,提高了管理水平。这样优秀的系统需要配合良好的业务流设计才能够发挥出来,关于输配电业务流的设计主要从使用和使用者的安全出发,“使用”是指输配电能够满足我国国民的生产发展要求,并能够适应相关要求变化,业务主要从电网建设的管理出发,设计经济合理的工程管理,利用专业的系统配合,提供稳定的输配电网络;“使用者”是指从人的角度出发,保证基础的输配电系统的安全,保证经济性并合理地分配,例如要尽可能地缩短停电时间,将必要的检修停电工作调到深夜进行,可以不影响用户的使用,实现变电线路与电缆等专业性质的管理之间的业务流运转。

3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安全管理的途径

3.1建立健全日常管理机制

完善的日常管理机制是输配电及用电工程顺利展开的重要前提。相关单位应当进行必要的沟通,保证工作可以协调展开,制度当中应当明确各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保证权责清晰、分工明确,避免出现混岗等不良情况。各单位应当加强对施工队伍建设,保证人才的工作素养等能够满足现实的需求,使员工能够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

3.2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

工作人员是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因而其数量与能力将会对工程建设质量造成较为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安全管理当中,应当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首先,应当积极引进高技术人才,保证人才的素质与能力可以满足实际工程建设的需求;其次,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帮助其解决工作与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工作人员感受到认同与尊重,继而使工作人员积极投入到工作中;最后,应当鼓励新老员工配合展开工作,提高老员工的思想认识与能力,并使新员工增加工作经验。

3.3对工程文件展开全面的管理

工程文件管理也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人员应当做好全面的考察工作,合理设计施工图纸,避免反复修改。如果文件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则应当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核与批准,所有施工环节都需要做好相应的记录,包括施工时间、施工人员、施工流程、文件审批时间、修改时间、修改原因等。同时建立人员要时刻参与到项目管理中,对工程建设以及工程文件进行必要的监督与管控,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3.4对施工现场展开规范化管理

在输配电与用电工程开展以前,应当积极做好安全规划,考虑到工程建设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做好预防工作,制定解决预案。各项工作都应当由专人负责,保证职责清晰,一旦有问题发生,会有专人负责解决。设备是施工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设备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施工建设的安全性、效率以及质量,工作人员应当加强设备管理,定期检查设备的使用情况,如果设备出现质量等方面的问题,要及时进行维修、维护或者更新。

4结论

近年来,供电工作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为人们提供充足的电力支持,输配电及用电工程逐步展开,但是在工程建设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问题,如管理工作较为混乱、高技术人才较为匮乏、运维工作不到位、施工现场管理不规范等。因此必须加强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建立健全日常管理机制,其次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再次对工程文件展开全面管理,最后对施工现场展开规范化管理。

参考文献:

[1]谢延冰,付英卫.输配电工程中的现场管理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30):96-97.

[2]陈丽君.谈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的构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3):109.

[3]王正芳.试论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安全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6,(26):240-241.

[4]王国伟.浅析输配电工程施工管理[A].今日财富杂志社.2016年第二届今日财富论坛论文集[C].今日财富杂志社:,2016:1.

论文作者:冯超,谷彬,刘洪沛,刘红瑞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2

标签:;  ;  ;  ;  ;  ;  ;  ;  

浅谈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论文_冯超,谷彬,刘洪沛,刘红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