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文深层次启发式教学的方法与规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文论文,深层次论文,启发论文,中学语文论文,规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启发式教学是与填鸭式教学相对立的:填鸭式教学的基本特征是把教学目标定在讲清课文的内容与艺术,在这一过程中把知识灌输入学生的头脑;而启发式教学则把教学目标定在引导学生学会思索,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认识规律性东西的能力。深层次的启发式教学应是在控制论与系统论指导下,通过启发学生思维而让学生主动接收知识、发展能力的高妙的教学艺术。中学语文课文的引导法与讨论式教学,是着眼素质教育的启发式教学的常规方法,本文根据作者的经验与研究,介绍中学语文课文引导法与讨论式教学的方法和规律,掌握这些方法与运用这些规律进行教学,将能较好地通过教会学生学会思索而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一、引导法教学的方法与规律
引导法教学主要适用初中生的中学语文课文的教学。因为初中生知识基础比较差;思维能力不强,因此进行深层次的启发式教学还只宜引导,只能通过引导法的教学去教学生学会思索。它的主要方法和规律是:
1.以明确的科学的教学目标形成启发式教学的思索主线
与初中语文课文填鸭式教学相伴随的,是一种程式化的教学,它把教学内容机械地划分为几个千篇一律的框框,拼积木式地填塞入一些生硬的内容,这与启发式教学是格格不入的。这种程式化教学的根本问题,在于不能很好地根据课文的个性与教材的总体要求,科学地确定明确的教学重点,并以此作为教学目标统率整个课文的教学,因而只能按模式去拼凑教学。深层次启发式教学要求确定好课文的教学重点,把它作为进行深层次启发式教学的目标,以此去指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突出重点,而突出重点就不能不有所舍弃。因此,中学语文课文的深层次启发式教学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强调“一篇一得”或“一篇两得”,不搞面面俱到。并且在教学时以教学重点贯串整个讲述,让所有的讲述紧扣教学重点,努力把重点讲深讲透。这样,由于教学的口子开得比较小,就使学生在集中突破中获得强烈的效应;还由于每篇课文的个性与教学重点各不相同,使得每一篇新的课文的讲述吸引着学生进入新的思维天地。
教学目标的确定还必须依照系统论的观点按教材的规定进行。每篇课文的教学目的,必须在初中六册语文的大系统、每一册语文的子系统、每一个单元的小系统中恰当地“定位”,而不能搞主观随意性,不能跟着感觉走。这样我们在讲课文时虽是“一篇一得”“一篇两得”,但这篇是按计划安排的这“一得”,那篇是按计划安排的那“一得”,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确定教学重点很有讲究。例如教学初中语文第一册《小桔灯》一课:从初中语文教材的整体来看,第一册重在帮助学生认识学习语文与生活的关系,而《小桔灯》所在的第三单元的五篇课文,描绘了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刻画了几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因此此课的第一个教学重点就应定在“如何通过描绘社会生活,刻画性格鲜明的人物”上。还有《小桔灯》所在的第三单元,以“说话要有条理”作为本单元教学语文知识的重点,因此结合课文的实际,此课第二个教学重点就应定在“如何巧妙地以物作为贯串线索组织叙写、刻画人物”上。只有这样确定各课的教学重点,才能使各篇课文的“辐条”指向了单元的“轴心”,使各个单元的“辐条”指向了整个教材的“轴心”。
2.借助导读提纲建立起师生共同的思维空间
深层次启发式教学强调学生主动地通过自己的思索接收知识,而学生的思索必须与教师的教学目标合到一块去,这就需要借助提问进行引导。但提问不能是乱问,必须有合理而科学的安排;并且由于学生对课文的教学目的及内容重点常不能很好把握,必须使学生对讲课的思路有所了解。为此,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常借助导读提纲去建立师生共同的思维空间。确定课文的教学目的,这是要求教者善于抓出总的问题,以此去总领课文的讲述与学生的思考;编导读提纲,则要求教者善于分解问题,有步骤地在各部分讲述前把小问题提出来,以此统领一个部分的讲述与学生的思考;总的问题与各部分的问题合起来,就形成了一条科学的思路,从而使学生的思索合理而有效。
编写导读提纲强调符合以下要求:第一,突出思考的主线。导读提纲全部问题的设计必须根据教学目的及教学重点确定,问题不能旁生枝节。第二,让思考形成“阶梯式”的前进。不但要分阶段地设计出教学每一阶段上的问题,而且问题与问题要形成内在的深入与发展,从而使学生的思考造成一种“阶梯式”的前进。第三,问题的设计要少而精。“少”指讲授的每一个阶段只宜设计一个问题(可形成相关的几问),“精”是指问题要问到课文内容与艺术的“点子”上。第四,导读提纲可作为一种副板书,用小黑板写出悬挂在黑板的左侧,也可在讲授的过程中分别由教师用口头提出。
例如《小桔灯》一课,就可根据前述教学目标编出以下导读提纲:(1)课文通过小姑娘的故事描绘了什么样的社会生活?它反映了哪两个方面的社会情况?(2)课文怎样从所叙说的社会生活内容中刻画出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性格?(3)课文中有一个怎样的物在连接着整个记叙?它是怎样巧妙地贯串在记叙中的?(4)作者细致描写这个物的用意是什么?它怎样对表现小姑娘的性格发挥着作用?由于有这样一个导读提纲,师生就能纽结在一起进入共同的思维空间,并且能使学生在这种思考的反复训练中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运用巧妙的板书艺术展示启发式教学的思路
初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因此中学语文课文的深层次启发式教学一定要紧密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进行;并且初中语文课文包含的内容丰富而复杂,初中学生常不能自然地把课文的内容合理地联系起来进行思索,这就需要巧妙地利用“物化”的板书进行诱导。
深层次启发式教学的板书必须科学而合理:一不能乱,整个板书必须根据教学目的作通盘的考虑与安排;二不能多,初中学生笔记能力差,一般一堂课只宜写一黑板。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常把深层次启发式教学的板书设计为相互配合的“一主三副”:
“一主”,即写在黑板中央的主板书,主要根据教学目的展示教学的思路,逐步地条分缕析而又言简意赅地写出课文的有关内容,主板书的内容要巧妙地显示着所要总结的规律性东西。
“一副”,写在黑板左侧的副板书,主要写导读提纲,导读提纲的问题要与主板书所展示的内容相互配合。
“二副”,即写在黑板右侧的副板书,主要写教学目的外而又重要的散见于课文中的“字、词、句”及相关的语文知识,这种补充使课文的教学既突出了重点又兼顾了全面。
“三副”,讲述时使用过小黑板的可写在小黑板的反面(讲时翻过即可),主要写该课文讲述在最后总结出的规律性认识。
例如《小桔灯》的主板书设计(见下页):
主板书的中线(从“回忆”到“怀念”)是课文内容的脉络;中线上方展示的是课文如何从所叙说的小姑娘的故事中刻画出人物鲜明的性格;中线下方所显示的则是课文如何以物为贯串线索组织叙写、刻画人物的。由于讲课的思路与课文的有关内容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就很好地发挥了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
4.教学的落脚点在于把思考引向规律性的认识
填鸭式教学其落脚点在于把知识灌入学生的头脑,如果说有思考,也只是引导学生思考把握对于课文内容与艺术的结论,这样的教学既没有意义,又没有效果——试想一个初中生三年学了近三百篇课文,又怎能记住关于课文的那许多大“一、二、三”、小“1、2、3”的结论呢?深层次的启发式教学其落脚点在于把学生的思考引向规律性认识。初中语文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范文,因此课文本身不应是目的,目的在于讲清课文是如何很好地起到示范的作用。这种示范作用是通过规律性的认识来显示的。语文是一种有规律可循的现象,“文成而法立”,“法”即规律,优秀的文章显示着语文规律,找出这种规律,并按规律办事,这是语文学习的根本。一篇课文的讲述成功与否就看是否把这种规律性的认识讲清,让学生通过思考真正掌握,并进而能在实践中运用从而转化为自身的能力。因此教师的所有讲述都要求紧扣这种认识,而学生进行的思考核心也就是认识这种规律性东西。
怎样从所教的课文找出规律性的认识呢?(1)要能透过课文中具体材料的现象与过程,把决定着事物面貌的本质的东西抓出来;(2)既是规律就不仅只存在于这一篇课文中,在同类的其它课文中也能得到验证,它也不仅停留在已有的课文中,它将能在未来的语文实践中得到验证。在深层次启发式教学中总结规律性的认识,要求:(1)紧扣前面的课文讲述(特别是已有的板书)得出;(2)着眼于总结课文所显示的艺术创作经验;(3)采用“条述式”,一条条地把规律性认识的要点讲清楚。
例如《小桔灯》一课,就可紧扣主板书的内容由前面的讲述总结出以下的规律性认识:一、怎样通过描绘社会生活刻画性格鲜明的人物?(1、把人物置身在典型环境中;2.细致地描写人物的行动;3.从人物的故事与行动中显示出人物的鲜明性格。)二、怎样巧妙地以物作为贯串线索组织叙写、刻画人物?(1.在记叙中自然巧妙地引出物;2、在记叙中具体生动地描写物;3、运用象征手法由物抒发出深刻的感情。)深层次启发式教学就在对这种举一反三的规律性的讲述与思考的过程中,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地达到教学目的。
二、讨论式教学的方法与规律
初中高年级和高中语文课文深层次启发式教学,与初中低年级语文课文的深层次启发式教学,在原则上是一致的。但由于初中高年级学生和高中生知识基础好一些,思维能力已有增强,再较多地“牵着走”就成了一种束缚,这时深层次的启发式教学就宜采用“讨论式”。“讨论式”是一种思想的碰撞,在讨论中能活跃思维,通过讨论把认识引向深入,它符合当前倡导的素质教育的要求。
1.讨论要有科学的理论的指导与武装
讨论不是信口开河,讨论也不能无风起浪,糊里糊涂地讨论一气是达不到教学目的、收不到好的效果的。例如教学朱自清《荷塘月色》,组织学习与讨论,就必须交两个方面的理论:
第一,关于文学作品的内容。作家绝不是纯客观地反映生活,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客观因素,即作品所写的人、事、景、物;二是主观因素,即作者的思想感情。由此可使学生认识散文中的写景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而是通过描写荷塘月色的景象,抒写作者矛盾而苦闷的心情。这样讨论的方向就明确多了。
第二,文学作品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受社会与历史的制约。不同社会、不同时代的作家会带着不同的思想感情去反映所写的生活,是“社会→作者→作品”。因此了解、认识作品的内容必须有“社会→历史”的观点,由作品再去追溯作者、社会,了解作品是在什么社会背景与思想背景下写作的。如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就必须了解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国社会,了解朱自清这一类典型的知识分子当时的思想状态,由此可引导学生去思索作品通过描写荷塘月色的景象,所抒写的矛盾而苦闷的心情的内蕴,这样讨论的方向就更明确了。这种理论的武装与指导,就成为了打开作品思想与艺术宝库的一把钥匙,它本身就是一种思维科学化的训练。
2.讨论要以理清思索的主线与课文脉络为前提
讨论不能搞天南地北,它必须根据教学目的确定讨论的中心,形成一条思索的主线。特别是一篇课文有两个以上的教学重点时,讨论就不能时而这,时而那,乱“谈”一气,使教学内容成为杂乱的堆砌,那样达不到启发式教学的目的。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其突出的特点有三:一是通过荷塘月色的景物抒写作者矛盾而苦闷的心情,二是景物描写的生动优美,三是博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如果按课文的内容见什么讲什么,这样讨论一定会散乱。这时讨论就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居主导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主要矛盾解决得好,次要矛盾就能迎刃而解。在《荷塘月色》的三个特色中。“一”是主要的,因为“二”的景物描写是服务于抒写作者心情的,“三”则是服务于“二”的写景,抓住“一”,“二”“三”也就有了归属,讨论就形成了一条思索的主线。
讨论也不能脱离课文的实际,它必须在了解课文的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这就需要理清课文脉络。课文脉络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它必须与因教学目的而定的思索主线相适应,教学目的定得不同,课文脉络也有异。如果《荷塘月色》一文的教学目的定在讲景物描写,那课文的脉络就是:
关于荷塘的景物描写及博喻、通感手法的运用只能依附于这条思索主线与课文脉络中“荷塘”这个部分上,于是散文的三个特色就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了。
3.讨论必须抓住问题的症结充分展开
讨论不但必须有武装、有中心,而且应谈到“点子”上。这个“点子”应是了解课文内容与艺术的关键点,是宣泄思维洪流的闸门。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讨论题就应抓住这样的“点子”拟定:(1)在散文中作者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问题的答案是作者的心情经历了“抑——扬——抑”的变化,变化的原因就在作者在现实中找不到出路(抑),而想到大自然中去寻求解脱(扬),然后作者又不能不回到黑暗的现实中来(抑)。(2)作者怎样描写了荷塘月色的景色?荷塘月色的景象为什么能给作者带来淡淡的喜悦?前问的答案是:
讨论问到“点子”上不能是点到为止,而应充分展开。怎样充分展开,真正讨论起来?这是一门颇费心思的艺术。有经验的教师常作这样努力:(1)一定要设法引出认识的对立面。没有认识的对立面就没办法讨论起来,学生的思想只会是一边倒,形成“一言堂”。例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一文,对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就可引出学生这样可能存在的认识作为对立面:“作者长期伏案笔耕,呆在屋子里自然闷,到了大自然中,心情自然舒畅,因此要到大自然中去。”对荷塘月色的景色为什么能给作者带来淡淡的喜悦,就可引出学生这样可能存在的认识作为对立面:“是因为荷塘月色的景色美,是自然的美使作者产生热爱喜悦之情。”(2)由课文引向写作实践。语文知识的学习全在于运用,要通过实践而让知识转化为能力,而实践的过程就是一个深入的思索的过程。例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一文,就可引导学生这样思考:a、设置一种景象,请学生写出自己的心情;b、设置一种心情,请学生选择恰当的景物抒写;c、设置不同的景象,抒写不同的心情;d、设置不同心情,选择不同的景象抒写。这样讨论也就展开了。(3)讨论作品的艺术缺陷或思想局限。例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一文,就可进一步讨论:a、作者为什么会出现矛盾的心情?(答案:不满于现实而又找不到出路。)b、作者为什么会在现实中看不到出路?(答案:因为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武装。)c、现实的正确出路在哪里?(答案:武装斗争,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井岗山之路,去建立一个新的中国。)这样讨论也就深入了。
4.讨论要有一个科学的总结
像打鱼一样,网撒开了,鱼进来了,不等于打到了鱼,还得收网。总结就是收网的功夫。
这种总结一是边讨论边总结。这适宜于对具体的局部的问题的讨论。例如教学朱自清《荷塘月色》一文,前面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讨论,都应以正确的答案进行总结,并分析不正确答案、认识的错误所在。
这种总结另是全课讨论的总结,这种总结是至关重要的,它关系到教学的落实。这种总结可抓两个方面:
第一,关于课文中显示的语文知识的规律性认识。例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一文,就可总结这样的规律性认识——怎样借景抒情:(1)景为写作的主体,并且要“文中有画”,描绘出景物的动人图画;(2)情为写作的主旨,要“画中有诗”,在景物中揉入作者的思想感情;(3)要情景交融,要使“文中有画”与“画中有诗”形成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既要巧妙地以景写情,又要巧妙地缘情绘景。
第二,关于思想方法的归纳。例如从本课的教学中就使学生认识与掌握了:(1)从现象到本质的挖掘思索(《荷塘月色》的景物实是在抒写作者的心情);(2)联系思维(把作品与作者的思想经历、所处的社会时代联系起来认识所写出的作者的心情);(3)换位思索(我处在荷塘月色景象中会有怎样的心情)。
中学语文课文深层次启发式教学是一门高妙的教学艺术,不能把上面介绍的方法与规律也变成模式,而要根据具体的课文与教学对象进行创造性的运用,教师的创造性思索本身就能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索,而学会这种创造性思索正是启发式教学的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