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综合护理在外伤性颅脑血肿清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外伤性颅脑血肿患者12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4)和对照组(n=65)。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综合护理;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围手术期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3-0225-02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traumatic brain hematoma removal
Han Tongli.
Operation room,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Luzhou 646000, Sichuan,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traumatic brain hematoma. Methods 129 cases of traumatic brain hematoma in our hospital during Dec 2013~March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64) and control group (n=65).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mprehensive nursing.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complication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car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nursing; Traumatic intracranial hematoma; Removal; Perioperative period
外伤性颅内血肿是指颅脑损伤引起颅内出血,血液积聚在颅腔的一定部位,形成的占位性病变[1]。临床治疗多采用颅内血肿清除术和骨瓣减压术,但这两项手术均具有着非常大的风险大、并发症多、恢复时间长等特点,因此,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转归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我院2013年12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外伤性颅脑血肿患者129例,分析探讨综合护理在外伤性颅脑血肿清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2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外伤性颅脑血肿患者12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中男38例,女26例。年龄19~59岁,平均(35.39±6.38)岁。格拉斯哥昏迷指数[2]评分6~12分,平均评分(8.29±1.68)分。血肿部位:32例为硬膜下血肿,17例为硬膜外血肿,15例为脑内血肿;对照组患者中男40例,女25例。年龄17~63岁,平均(36.97.±7.03)岁。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7~12分,平均评分(8.59±0.99)分。血肿部位:34例为硬膜下血肿,17例为硬膜外血肿,14例为脑内血肿。所有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常规护理 (1)保持患者所处环境干净整洁,通风良好。(2)术前术后定时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或发生变化则立即报告主治医师进行处理。(3)术后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4)患者出院后,指导患者的复查注意事项。
综合护理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添加(1)心理护理: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易出现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对患者接受治疗和预后效果会产生不利影响。对此,医护人员术前指导患者了解外伤性颅内血肿的基础知识、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能有效缓解患者恐慌等情绪。术后,患者需长时间卧床休养,易烦躁、不安。对此,可鼓励患者进行小范围的肢体锻炼,转移患者注意力,帮助其建立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2)体征检测:术前排除患者的手术禁忌证,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评估病情和手术风险,完成术前准备。术中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配合医师手术操作。术后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神经系统、血压、脉搏等。(3)并发症的护理:加强对患者皮肤的护理,指导家属定时帮助患者做肢体被动训练,预防感染、压疮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3]。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定时询问患者是否感到明显不适等情况。若患者出现上诉异常则立即上报主治医师进行处理。
1.3 并发症
记录术中和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数和并发症类型。
1.4 治疗有效率
参考《神经外科学》[4](1)治愈:患者临床和体征完全消失。(2)有效:患者临床和体征基本消失。(3)无效:患者临床和体征无变化或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使用率(%)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64例患者,治愈34例,有效26例,无效4例,治疗有效率93.75%(60/64);对照组65例患者,治愈26例,有效30例,无效9例,治疗有效率86.15%(56/65)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64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出现压疮、2例患者出现高热、6例患者出现感染、2例患者出现应激性溃疡、1例患者出现低颅压,共14例患者出现明显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2.00%;对照组65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出现压疮、3例患者出现高热、8例患者出现感染、1例患者出现应激性溃疡、2例患者出现低颅压、1例患者出现癫痫发作、1例患者出现再出血,共21例患者出现明显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2.31%。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综合护理将护理程序系统化,在多个方面都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优质护理。综合护理从患者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各种方式调动患者的积极性,提高患者的配合度,从而使治疗效果达到最佳[5,6]。
心理护理指医护人员通过不同状况下患者的心理状态的变化针对性的提供不同的心理开导。如在治疗前期,患者主要的心理情绪是疾病本身带来的恐惧,此时医护人员可通过向患者解释该疾病的基本知识、治疗措施颌治疗效果等方法缓解患者情绪,提高其治疗配合度。而在治疗后,由于必须长时间卧床休养,大部分患者会产生烦躁、易怒等不良情绪,医护人员可通过转移注意力和鼓励患者等方式帮助患者建立良好心态,研究发现,良好的心理状态能促进患者伤口的愈合速度和质量,对患者的转归有重要作用[7-9]。体征检测贯穿综合护理始终,在手术前,医护人员需时刻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为其进行手术做好准备,术中,体征检测能为术者提供准确和实时的参考数据,保证术者为患者提供最合适的治疗。术后体征检测提供了患者最新的生理变化,为医护人员预防并发症发生和紧急救治提供了依据。并发症的护理则通过各种措施避免或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如指导患者做肢体运动或为患者按摩能显著加快患者的血流速度,降低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相对于常规护理,综合护理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氛围和更优质的治疗。在本文实验结果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艳红,唐志清.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护理[J].医药前沿,2016,6(15):326-327.
[2]李功科.重型颅脑损伤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80例病因及预后分析[J].贵州医药,2015,39(7):604-606.
[3] Kang J,Hong S,Hu C,et al.Clinical Analysis of Delayed Surgical Epidural Hematoma[J].Korean Neurotrauma.2015,11(2):112-117.
[4]陈仕明,金涛,李东波等.着力部位硬膜外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对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的疗效[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 22(3):254-256,260.
[5]王大芬,王强,周定耕等.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变化与预后的关系[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3):387-389.
[6]程秀琼综合护理在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1):76-77.
[7]王筱红.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再发血肿的相关因素及预后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4,16(2):211-212.
[8]凌飞燕.综合护理在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5,8(8):780-782.
[9]廖伟华,李秀葵.综合护理在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3):1997-1998.
论文作者:韩童利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0
标签:患者论文; 血肿论文; 并发症论文; 体征论文; 颅脑论文; 有效率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