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韦联合双环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疗效论文_赵永芳

赵永芳

上海市奉贤区古华医院内一科

【摘要】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双环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上v海市奉贤区古华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在保肝、改变生活方式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恩替卡韦联合双环醇治疗;对照组只加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4周前后生物化学各项指标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80例患者生物化学应答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双环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恩替卡韦;双环醇

慢性乙型肝炎是危害全球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目前我国慢性乙型肝炎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已成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非酒精性脂肪肝主要以脂质代谢紊乱,导致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过多的一种病理状态。近年来,脂肪性肝病也成为无症状性肝酶增高的常见病因,其发病率逐年升高,被誉为第二大慢性肝病,仅次于病毒性肝炎 【1】。我院应用恩替卡韦联合双环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80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例均来自我院传染科2015年1月—2017年12月的住院患者,诊断均符合2015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及2010年“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病诊疗指南”【3】 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男性52例,女性28例,年龄29-65岁平均42.5岁。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及用药方案的不同将其均分至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临床症状、病情程度等一般信息,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24周内均予以调整饮食结构:提倡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糖、低脂肪饮食,适当增加运动,促进体内脂肪消耗。

治疗组:给予患者每天口服0.5mg恩替卡韦一日一次(博路定,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237)联合双环醇25mg一日三次(白赛诺,北京协和药厂,国药准字H20040467)治疗。

对照组:单纯采用口服恩替卡韦进行治疗,所有药物产地、批号及用法用量同治疗组。

两组均进行为期24周的治疗,对比分析不同用药方案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临床疗效差异。

1.3观察指标

对不同用药方案下两组患者的肝功能、血脂(我院采用罗氏Cobas c501)和肝纤维化指标(安图A2000)腹部 B 超(飞利浦EPIQ5)等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1.4 肝脏瞬时弹性值(LSM)

依据文献标准 【4-5】 乙型肝炎患者行 FibroScan检测所得正常上限值为 7.2kPa,肝硬化的界值为12.5~75.5kPa。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对不同用药方案下两组患者的各指标数据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与卡方检验对比分析治疗组、对照组两组临床效果差异,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如纳差、乏力、恶心、肝区不适、腹胀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PCⅢ、LN、HA、Ⅳ-C均有改善,治疗组中治疗前后比较t=5.078~27.28,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t=3.10~4.65,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比较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改善肝纤维化指标差异有显著性。详见表1:

与治疗前后组内比较t=5.078~27.28,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t=3.10~4.65,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变化差异有显著性。

2.3治疗24周时治疗组ALT、TBil、GGT水平优于对照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455,5.268,6.6792,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05,2.191,3.326,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 TC、T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2432,2.6983,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56,0.9248,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58,2.486,P<0.05)。详见表2:

2.6安全性评定

两组各40例患者,在治疗 24 周期间,所有病例均未见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出现。

3.讨论

我国是慢性乙肝高发流行区,大约有1800万慢性乙肝患者【6】。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我国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在5.2%-8.4%之间,并且发病年龄有越来越小的趋势【7】,因此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尽管非酒精性脂肪肝是良性疾病。但无论成因如何均有部分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可发生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慢性乙肝 和 非酒精性脂肪肝 均是导致肝硬化、肝癌病变的最常见的肝脏基础性疾病。

恩替卡韦属脱氧鸟嘌呤核苷类似物,是强效的、选择性的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是目前临床用来治疗慢性乙肝药物中疗效较为肯定、广泛被应用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动物实验研究证实【8-9】,双环醇为联苯双酯类似物,通过对细胞内的自由基进行有效的清除,从而维护细胞生物膜结构的完整性,保护肝细胞膜和线粒体,可有效规避肝细胞核 DNA 的破坏、减少其凋亡,减轻肝细胞的炎性损伤,进而有效避免肝脏细胞进行性损伤,减少合成和分泌胶原,同时可促进胶原降解及吸收,有效的抑制了肝纤维化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可以增强肝脏蛋白质的合成,促进肝细胞再生,从而起到保肝作用。

本研究对双环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合并 非酒精性脂肪肝 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有 显著的保护作用,不仅可以降低血清转氨酶的升高、抑制肝脏甘油三酯及胆固醇蓄积,还可显著改善肝脏纤维化等病理改变。

参考文献:

[1]徐成润,张闽峰,郑瑞丹,等. 4200 例肝穿刺活检组织病理与临床分析[J]. 肝脏,2008,13(2):115-117.

[2]2015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华肝脏杂志,2015,23(12):888-905)

[3]《实用内科学》(第1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及《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

[4]温欣,王学梅,王炳元. Fibroscan 对肝纤维化诊断价值的研究进展[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17(31):3223-3228.

[5]苟艳子,杨苏亚,张方信,等. FibroScan 在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1,27(8):813-817.

[6]王陇德,我国重大传染病控制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医学杂志,2004,84(23):1944-1947,4、

[7]刘秀娥,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药治疗文献分析分类号:2010年 R256.49

[8]张志沛. 双环醇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观察[J]. 首都医药,2012,19(8):34-35.

[9]巨煜华. 凯西莱联合双环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研究[J]. 内科,2012,7(5):461-463.

论文作者:赵永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4月上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4

标签:;  ;  ;  ;  ;  ;  ;  ;  

恩替卡韦联合双环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疗效论文_赵永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