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根河市供电公司 内蒙古根河 022350
摘要:现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的提高。对电能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尽管科技的进步大大提高了用电设备的节能性,然而,电力线路依旧存在受自然因素影响、电量损失等问题。电网运行逐渐迈向高效化与安全化,及时检修控制电力线路运行问题,降低电力损耗率,有助于提升全民用电质量与供电可靠性。该研究主要分析与探讨电力线路运行中存在的主要故障,并探讨电力线路运行中有效的检修控制及管理措施。
关键词:电力线路;运行检修控制;管理措施探讨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用电设备也开始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家用小电器开始走入千家万户,人们生产生活所需电量不断增加,这就要求人们要不断完善配电运行设备,为保障配电设备安全运行,需要对配电运行设备不断检修与维护,出现问题及时解决,以确保配电运行的设备安全可靠平稳运行,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的电力供应。因此为了保证配电运行设备平稳运行,需要我们对配电运行设备的检修与维护能力不断加强,提高设备的安全水平。
1电力线路运行存在的故障
1.1线路短路故障
电路系统运行比较常见的故障之一就是线路短路,短路会改变电量,对人员和电器造成严重危害,导致线路短路的主要原因通常是电线绝缘体被破坏引发电流过大。同时也存在人为因素影响,工作人员判断失误或者操作不当造成的外力影响,导致线路短路故障。比方说,电力线路维修期间,很多维修人员会在拆除电源线后,未用绝缘胶带包裹拆除的电线,造成线缆金属部分出现外漏的情况,外力作用下往往会在移动线缆期间出现短接现象,最终引发线路短路。
1.2接地故障
接地故障指的是导体和大地连接导致电力供应系统中断,具体表现为单相接地与电弧接地。接地故障发生的主要因素包括:导线断线落地导致多相或单相接地;同杆架设导线脱落;电力系统线下生长绿植接触导线导致接地等。保护接地其实就是为了避免间接触电而展开的接地连接,比方说,用电设备外科接触其它物体时极易出现触电。所以,为防止发生触电现象,应该选择主动接地法避免发生电力安全事故。
1.3线路最大载荷量故障
高压输电线路各个组成部分,因为工作之需,线路物理尺寸与材质会受特定影响,线路工作特性不同,其最大载荷量也存在很大差异性,各部分正常运行与否,和高压线路工作质量产生直接性影响。超负荷情况下,电阻会产生热量,且热量与电流呈现正相关性。因此,超负荷状态产生的大电流会将绝缘体与导线外皮烧坏,甚至会引发火灾,对大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
2配电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2.1电力线路问题
就整个配电运行系统来说,电力线路是基础,电力线路的分布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网,离开电力线路,就不存在配电网了。从这一点上来看,电力线路是电力能够形成系统的基础,因此要重视电力线路的问题,而电力线路经常出现的问题有触电、高空坠落等问题,一旦出现这些的话,就会使整个电网出现问题,更不用说配电运行系统的运行了。
2.2变压器问题
在配电运行过程中,变压器的运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产生了涡旋电流、线圈电阻的问题以及变压器长久地运行出现的损耗问题。电力运行过程中,电离子不断运动,致使变压器的温度逐渐升高,在高温的环境下电力的高速运行,加速了变压器的老化与磨损。就整个配电运行系统而言,变压器是该系统的核心,一旦变压器出现问题,就会使供电系统出现问题,供电受阻,严重的话可能会使局域供电系统瘫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互感器问题
上面提到说变压器是整个配电运行系统的核心设备,那么互感器就是确保配电运行系统安全平稳运行的关键,一般来说,互感器主要是易出现设备漏油、渗油、绝缘子有污点放电、还有短路等问题,而且一旦互感器出现了问题,不仅会影响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与质量,严重的话还可能会出现烧焦的现象,致使与互感器相关设备烧毁。
3电力线路运行检修控制及管理对策
3.1电力线路运行检修对策
采用相关维修措施,保证电力线路稳定运行,有助于保障大众的生产生活。电力线路运行检修过程中,主要是对短路、接地以及电流过载等问题进行识别与检修,明确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与电力系统载荷最大值,再对造成电流过大与发热产生的源头进行检测,以制定针对性检修措施。接地与短路故障主要是对线路安装规范与否进行检测,避免在恶劣天气中安装,检测线路老化与绝缘体腐蚀与否,通过总结问题,便于检修人员在检修过程中判断失误。
3.2电力线路管理对策
在管理电力线路方面主要包括:首先,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应该总结经验,通过科技手段对电力线路存在的问题进行检测,并采取相关措施规避电力系统管理带来的隐患;故障发生状态下,应选择规范性补救措施,选择预测性方法筛选存在问题的部分,同时在电力系统安装、运输过程中,根据相关规章制度,确保线路高效运行,以达到对电力线路有效管理的目的。此外,检修期间,应该通过绝缘电阻表测量线路绝缘电阻值,电力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期间,会限制元件回路,所以在检修期间应该寻找故障发生范围,进而寻找线路准确故障点,也可选择万用表的方法寻找故障发生点。
2.3自然和人为因素检修及管理对策
首先,自然因素检修及管理对策。因为设备使用、线路安装与设备运输等会受资金与技术等环节的制约,因此制定优质、合理制度达到节约人力与物力的目的极为重要。设备运输前,应该先考察施工区域,对是否多雨、地形交叉与否等情况,均必须安装保护设备,以有效规避安全隐患,尽量延长线路使用使用寿命,严格根据规章制度,全面挖掘线路可塑性,如果在应用期间遇到恶劣天气,必须及时选择有效的安全管理与检修措施。其次,人为因素的优化。首先,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实地经验考察和专业知识掌握等都必须有。当前,区域分化比较明显,对电力检修与安装部门,多选择实战经验薄弱和专业技能较低的工作人员,虽然可有效处理常见问题,然而,检修方法单一、缺乏规范性,遇到问题无法及时性处理,造成线路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对电力线路工作者展开技术检测与培训,严格遵循考核制度,录用安全理念强、技术规范以及考核及格者,在工作,借鉴经验丰富者所提出的检修方案,确保实战不足的员工能够学习与借鉴,以提升自身线路检修技能。其次,施工部门应该定期检查电力线路施工现场,开展重复排查与检修工作,避免由于外物强力摧毁、自然灾害等因素对电力线路造成的影响,并依照要求严格执行。此外,还应该做好监督机制,因为监督手段的缺乏,在施工区域,尽管存在严格制度,然而,很多工作人员并没有严格执行,造成线路监管不力。因此,电力部门为确保电力线路有效管理与高效运行,应该创建科学监督管理体制,惩罚违反安全用电的规章制度,确保电力线路能够实现安全运行。
结语
电力高效供应直接影响着社会的整体生产与生活,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一方面会严重威胁线路安全,另一方面还会给高压供电线路运行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电力线路检修与管理能够有效规避电力线路故障的产生,必须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及时处理安全隐患,并强化电力线路安全质量监督,为供电线路可靠、安全运行提供重要保障,进而实现大众安全用电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家军,陶凯,杨帆,等.基于手持设备的电力检修作业地线挂接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5,31(9):49-55.
[2]姚忠祥.供电企业配电线路状态检修技术管理分析[J].通讯世界,2014(23):75-76.
[3]钟波.浅谈供电企业配电线路状态检修技术的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16):100-101.
论文作者:霍震霖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5
标签:电力线路论文; 线路论文; 故障论文; 设备论文; 变压器论文; 电力论文; 互感器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第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