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功夫、境界”的合一-牟宗三对儒家“道德”的重建论文

“本体、功夫、境界”的合一-牟宗三对儒家“道德”的重建论文

“本体、功夫、境界”的合一
——牟宗三对儒家“道德”的重建

张 新

(河北大学 政法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摘 要: “道德形上学”是牟宗三重建儒家体系的理论基础,基于儒家一脉相承的内圣心性之学重塑儒家的“道德”体系,基本理路包含儒家的本体论、功夫论和境界论。与康德建构的道德神学不同,牟宗三关于儒家“道德”的重建是通过探讨道德的根源、道德的践履,最终达到成德即成人的境界。儒家独特的天人合一观贯穿儒家“道德”重建的始终,给现代人的生命关怀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关键词: 道德重建 本体论 功夫论 境界论 天人合一

儒家经典文本《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强调人道既源于天道又根植于人的人性之中,一方面使人的存在具有一种超越的依据,另一方面要求人在契合天的过程中得到一种内在的确认,儒家这种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被现代新儒家继承并发展。然而,如何使儒家文化在现代的语境中得以阐释,如何真正认识儒家文化过去、现在与将来的前途,如何应对西方文化尤其是宗教对儒家文化发起的挑战,是现代新儒家亟待解决的问题。牟宗三认为:“了解西方文化不能只通过科学与民主政治,还要通过西方文化之基本动力——基督教来了解。了解中国文化也是同样,即要通过作为中国文化动力之儒教来了解。”基于这样的时代问题,以牟宗三为代表的现代新儒家试图从中国文化最基本的心灵出发,探究内在的宗教精神,牟宗三通过研究儒家的心性之学和西方的康德哲学从而重建儒家的“道德”体系,实质即为“道德宗教”的建构。关于牟宗三重建儒学“道德”体系的理论前人学者已有一定的关注,写过一些著作,如程志华的《牟宗三哲学研究——道德的形上学之可能》、颜炳罡的《整合与重塑——牟宗三哲学思想研究》、闵仕君的《牟宗三“道德的形上学”研究》等,也有很多相关的论文如段吉福的《论牟宗三道德的形上学建构与其宗教性的贯通》、苗润田的 《牟宗三儒学宗教论研究》等。前人的研究价值主要集中在将牟宗三哲学“放置”在中、西、印哲学或者世界文化的大背景下,衡定其理论得失,系统地阐释牟宗三“道德形上学”的理论建构。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本文试图从儒家的本体论、功夫论和境界论出发探讨牟宗三道德重建的理论体系,展现儒家文化“成德即成人”的终极境界。

一、本体论——道德的根源

探讨道德的根源,就是通过追问和探寻道德的来源,以此讨论道德之所以可能的先验根据,关于道德本体论的探究,牟宗三的理路是:一是打通康德建构的“哲学原型”,认为其理论只是对于道德的探讨,并未涉及本体的内容;二是从儒家文化的视域出发探讨心性问题,从而建构包含本体论和宇宙论的“道德的形上学”。

李勇强调,一是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成绩,深刻认识外部环境的常态化特征,充分挖掘和发挥人才、资金、项目优势,凝心聚力、共度时艰,确保打好年度收官之战。二是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升级工作,正确处理好“稳与进”关系,在打牢“稳”的基础上,强化“进”的担当,在各业务板块领域有所作为、有所突破,推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切实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坚持刀刃向内、勇于自我革命,时刻对标找差,敢于向矛盾和问题“叫板”,严控经营风险,打好企业改革攻坚战。

首先,牟宗三吸收和借鉴康德哲学关于本体论的探讨,牟宗三认为康德在建构其“哲学原型”时以认识论出发,从哥白尼“日心说”的思路中获得灵感,提出让对象符合认识即让经验符合主体固有的认识形式,从而化解近代西方哲学在此前提出的关于经验论与唯理论之争。此后康德在继承近代西方思辨哲学和实践哲学的基础上建构了 “理论理性”和“思辨理性”,具体来说“理论理性”探讨的是“是什么”的问题,称之为“自然哲学”;“实践理性”讨论的是“应当是什么”的问题,因此可以称之为“道德哲学”,康德以“道德哲学”作为最终目的对前者予以统摄,以此概念为基础称之为“哲学原型”。通过以上对于康德哲学的探讨,我们发现康德哲学建构的庞大体系实则是在知识层面,对于知识论、认识论的探讨,他所完成的是对于知识系统的统一,并未涉及关于本体的探讨。牟宗三认为“西方哲学传统所表现的智思与强力自始即无那道德意识所贯注的原始而通透的自悟,一切哲学活动皆是特定的现象或概念,如知识、自然、道德等,而予以反省,施以步步分解而建立起来的,这特征也很鲜明地表现于康德的哲学中”。由于康德哲学存在的理论局限,牟宗三试图从儒家文化中寻求解决之道。

其次,牟宗三认为儒家文化从“天命”“本心”“性体”出发就已经涉及了本体的问题,牟宗三说:“依宋、明儒之大宗说,道德性的天理实理是本心性体之所发。本心性体或于穆不已之道德性体是寂感真几,是创造之源,是直贯至宇宙之生化或道德之创造。”在儒家文化的视域中“道德”不是一个单独的概念或者理念,不同于康德的认识论以分解的方式为进路,而是以儒家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观为进路。“道德”自始就是一种通透的、具体的圆熟智慧,来源于先秦儒家之原始智慧。在传统儒家中,道德与天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牟宗三说:“依儒家传统、性体所展现的道德法则,其先验性与普遍性,是随着天命之性而当然定然如此的,这是不待辩解而自明的,这是由于精诚的道德意识所贯注的那原始而通透的智慧随性体之肯定而直下肯定其为如此的。”牟宗三认为儒家完整而纯粹的道德是浑然天成的,它把自然生命的特性人格化,同时转化为既超越又内在、既普遍又特殊的道德之心,因此儒家讲的道德不是来自于经验世界,不是用康德“超越分解”的理路去探析。儒家强调的道德实则是“道心”抑或“心体”,如此道德与“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如何理解这种境界呢?牟宗三认为这种境界在先秦儒者身上已经开始彰显,孔子教人作“仁者”;曾子以慎独、自觉地进行道德实践,成就“成德即成人”的精神境界;孟子以存心养性、尽性知天的道德实践展现“成德即成人”的境界;《周易·乾·文言》所指出的“大人”的境界即为“成人之教”之最高表现。这种“成德即成人”的境界,毋宁说,它是作为一种形上学,以道德的进路接近形上学即“道德形上学”。这种以“道德”作为终极实在本体,不仅在圣人身上得以呈现,而且具有普遍性与主体性,即每个人通过自觉的道德实践,呈现本真的、实在的性体抑或心体,就能达到“成德即成人”的境界,从中国哲学的语境来看,这种境界带有“天人合一”的意蕴。那么普通人能否察觉到内在的“德性”,并将其发挥,最后“成人”呢?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首先承认人性是圆满自足的,每个人都具备的,这就为个人的道德践履提供了本体论的基础,然而“求则得之,舍则失之”。这种“德行”能否融入个人的主体性中取决于个人自己的选择,圣贤的超人之处在于他们将内在的道德实践作为一种对 “天”义务的履行,同时又是对自身义务的履行,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天”赋予每个人“性”,但是圣贤把修“天道”以遵循天所赋予的性,作为他们的使命与责任,即《中庸》所说的“自明诚,谓之教”。在此,“明”涉及功夫论,“诚”涉及本体论,这种以本体论和功夫论为进路的道德,实则是儒家所说的通过道德的自我修养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一境界体现的是“天道”之实然与“人道”之应然,“天道”落实在主体身上,主体通过反思“天道”以体现“人道”,这一过程达到的境界也可以称之为成德即成人的境界。

②⑨牟宗三.牟宗三先生全集卷5[M].台湾:台湾学生书局出版社,1994:97,18.

二、功夫论——道德的践履

从功夫论层面讲“道德”,就是探讨道德实践所以可能之先天根据,依着儒家说就是探讨道德的践履问题。在牟宗三哲学中,本体是唯一的和形而上的,在不同的语境中,本体有多种名称,如“自由无限心”“良知”“性体”“道体”“心体”等。那么本体如何呈现呢?回答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从两个视角来探究:其一,牟宗三融摄康德哲学,得到实证本体的方法和过程,牟宗三称之为智的直觉和逆觉体征;其二,从儒家的功夫论着手,通过道德实践来呈现本体。

牟宗三建构的“道德宗教”包含了本体论、功夫论、境界论,在此我们需要理清这三者之间即内在又超越的关系,按照道德实践的理路就是理清主体性与道德性、性与天命、主观性与客观性等问题。

那么按照儒家的功夫论,本体是如何呈现的呢?孟子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是求之在我者也。”“求之在我者”是儒家道德践履的本质,这也点出道德实践之先天的根据,就是由“内在体征”显现“本体”,这“本体”即是超越的道德心。牟宗三认为:“儒家讲‘践仁尽性’的实践功夫,这是一种实践的亲证,不只是对‘知性之知’的实践,还有对‘德性之知’的实践;不只是思辨地讲理性之实践使用,还有实践地讲理性之实践使用;不只是外在的解悟,还有内在的证悟。”按照牟宗三的理路这种实践的亲证包含两个层面,对于“知性之知”的证悟属于自然界,对于“德性之知”的证悟属于价值界,然而打通自然界与价值界的核心即在人的主体性,这便是儒家主张的“躬行践履之学”即诉诸主体实践的证悟功夫。儒家的功夫论,从先秦来说,《大学》主慎独;《中庸》主诚;《论语》中曾子主“吾日三省吾身”;《孟子》主“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易经·系辞传》主“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从宋、明儒家来说,程朱主敬,王阳明讲致良知,刘缉山讲诚意慎独。这些都是儒家经典所讲的有关功夫论的内容,从儒家的“敬、义、诚、慎独”等归纳起来看,儒家的功夫就是从自己的“道德心”入手感通一切,此“道德心”即可表现为“仁”的特质,如宽容、和润、德性等;又可以表现为“义”的特质,如是与非、立界限、正大等;又可表现为“智”的特质,如聪慧、明觉等;也可以表现为“礼”的特质,如诚敬、庄严等,所有这些都是从心性入手做实践功夫,靠自己诚实无妄的“道德心”呈现出来的。如此我们发现,儒家的实践功夫从先秦发展至宋、明,其核心都是围绕主体性、内在性、自觉性而践履的。牟宗三阐释儒家功夫,其内在理路是从儒家心性着手,紧扣道德实践以成圣之相应功夫论,即内圣功夫。

4.遵守党的优良传统。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培育起来的体现党的性质、宗旨的做法和习惯,是党保持自身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外在表现。因此,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就是要进一步发扬光大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形成浩然正气并使之在党内蔚然成风。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坚持和发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民主集中制等优良传统。”[1]

三、境界论——成德即成人

关于境界论,牟宗三所要建构的一种“成德即成人”的儒家道德体系,这一理论是在儒家文化的语境下论证的,牟宗三认为儒家强调的“道德”不仅仅是一种工具价值,即维持社会秩序稳定的力量,更重要的是一种内在价值,即如何通过自觉的道德实践呈现本心,达到成圣成贤的境界,儒家称之为“内圣之学”亦曰“成德之教”。牟宗三说:“成德之最高目标是圣、是仁者、是大人。而其真实意义则在于个人有限之生命中取得一无限而圆满之意义,此则即道德即宗教,而为人类建立一道德的宗教也。”可见人的生命与道德行为是有限的,然而其所依据之本体则是无限的,此成德之过程亦是无穷无尽的,这种以“有限”通“无限”的过程,称之为圣人的境界。

①语言意识、认知功能障碍者;②合并心、肝、肾等严重器官疾病者;③过敏体质、妊娠者;④无法全程参与本课题研究者。

再次,牟宗三建构道德本体论,实则是探讨儒家的心性问题,儒家主张“尽心、知性、知天”,根源在于肯定作为道德主体的人;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人不仅能认识现象世界,而且能呈现本体世界。如此,在儒家文化里面“人道”不仅仅限于社会性的伦常道德,更是在与“天道”的互动中达到人通神性的宗教境界。因此,从严格意义来讲,天人关系并非是一种创造与被创造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忠诚的关系,人知天的唯一方式,就是把天融入自己的存在根基中。那么存在于人心的“道德”就具有两层属性,即“道德”下落便为实然层面,上提则为超越层面,成为普遍道德法则和道德理性之表现的本质,在“上提”于“下落”的过程中人的主体性得以凸显,牟宗三说:“天命与天道既下降而为人之本体,则人的真实的主体性立即形成。当然,这主体不是生物学或心理学上所谓的主体;即是说,它不是形而下的,而是形而上的,体现价值的,真实无妄的主体。”牟宗三认为,研究中国哲学进路的重点在主体性与内在德性,儒家传统所说的“道德”“本心”“仁”等内在道德性是通于天道、天命,不但直下是道德,而且是本体宇宙论层面的道德,是转化而为既超越又内在、既普遍又特殊的道德之情与道德之心。按照儒家的话来说,牟宗三建构的道德本体实则就是“心本体”或者“性本体”。关于本体论的探讨,牟宗三以儒家文化独特的天人合一观为进路,强调“道德”来源于天,又根植于人性之中,此过程彰显的正是在人与天关系的和解中实现生命与神性的合一。

牟宗三阐释的功夫论是会通中西的,他的功夫论具有若干含义:其一,牟宗三吸收西方哲学的思辨传统和分解的尽理之精神,以认识论、方法论为进路论证智的直觉、逆觉体征,以此呈现本体;其二,牟宗三认为儒家功夫是“自觉地求实现”之功夫,以呈现生命之清澈;其三,儒家功夫是尽性即尽心的功夫,“尽心”就是将心德性体具体融入全部生命中而朗现出来的过程,具有普遍性与主体性,是人人都具有的,它的终极目的是成圣,因此可以称之为成圣之性之功夫。牟宗三探讨功夫问题,所要解决的是道德实践所以可能之主观根据,同时解决了本体问题即由自觉地做道德实践通过反省以呈现本体,此一过程即本体即功夫,这一思维范式也是牟宗三重建道德形上学或者重建儒家道德体系的关键。

那么人何以达到成德即成人的境界?在儒家文化视域下所说的“人”其实是一种道德的存在者,现代新儒家试图建构成为“道德”的人的儒家路径,这一路径即每个人在进行“自我超越”时不断地、充分地将自我内在的潜能展现出来,实现人作为终极的自我转化的过程。此过程不是超离人性,而是将人性充分展现出来,充分实现作为天自身之终极转化的人性,那么自我转化的过程是个体的精神成就呢还是群体的道德理想呢?在儒家文化里“人”不是由单独的、孤立的“精神的我”组成,而是每个个体都被镶嵌在特定的时空,特定的社会关系中,这些综合因素构成了“我”。因此,“人”通过践行“天道”以成就“人道”的自我努力,是“天道”与“人道”达成的相互忠诚的契约,这是群体的道德理想。基于这一前提,儒家思想中成德即成人的境界就是时时自觉不歇地做成德的功夫,以显现“道德心”,使其永远呈现,片刻不离自身,这谈何容易?故成德之教所达到的成德即成人的境界实则是一种圣人的境界,它将人有限的生命无限地拉长,去成圣、成贤。在这一过程中本体论、功夫论、境界论实现上下贯通、圆融如一、一体两面、相互印证,实则是本体、功夫、境界“三而为一”的过程。

如此,我们总结牟宗三所建构的“成德即成人”的儒家道德体系,具有的内涵有三个方面:其一,成德即成人的境界是形上境界与圣人境界的合一,即牟宗三称之为圆而神的境界;其二,成德即成人的进路是在本体论、功夫论、境界论“三而为一”相互圆融的过程中呈现的;其三,成德即成人体现的是“道不可须臾离也”的境界,具有不断的、自觉的践行功夫,当下即呈现,具有无限延展的意蕴。

当代社会致力于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与包容性增长,因此,社会治理追求的价值目标不是单一的,面对着人本、公正、效率、秩序、法治等多元价值,必须合理调适价值冲突,努力实现价值平衡。“大调解”体系建设作为一项社会工程,也面临着价值选择与协调的问题。“枫桥经验”导向下的诸暨市的相关探索与实践,为此交出了一份比较理想的答卷。

四、总结与反思

关于认识本体的方法,康德提出“智的直觉”并加以论证,其结论是本体不可知,智的直觉属于上帝,熊十力先生提出“性智”的概念,他认为识得本体的方法就是“性智”,也可称之为“体认”和“体会”,在承袭两位大师的基础上,牟宗三在中国哲学的语境下,提出“智的直觉”的理念。牟宗三认为智的直觉就是无限心底明觉作用,他认为:“本心仁体之明觉活动反而自知其自己,如其为一‘在其自己’者而知之证之,此在中国以前即名曰逆觉体征。此种逆觉即是智的直觉,因为这纯是本心仁体自身之明觉活动故,不是感性下的自我影响。”在此本心仁体是体,智的直觉是用,依着中国的传统,牟宗三又论证了人可有“智的直觉”,在论证的过程中牟宗三将“智的直觉”转变为价值领域中的范畴。牟宗三认为道德与智的直觉紧密相连,本体即“良知”通过智的直觉决定道德,而道德的存在则是“智的直觉”的表现。在实践方面,牟宗三说:“当本心仁体随时在跃动,有其具体呈现时,智的直觉即同时呈现而已可能矣。”在牟宗三哲学中,智的直觉作为一种方法论或者认识论来体征本体、呈现本体,在中国哲学的语境中智的直觉即为逆觉体征。

牟宗三认为 “中国哲学特重主体性与内在道德性,中国思想的三大主流,即儒释道都重主体性,然而只有儒家思想这主流中的主流,把主体性加以特殊的规定,而成为内在道德性,即成为道德的主体性。”在牟宗三哲学中主体性与内在德性都是通过生命得以彰显的。即言生命,我们有必要探讨性与天命的关系,牟宗三说:“在中国思想中,天命、天道乃通过忧患意识所生的敬而步步下贯,贯注到人的身上,便作为人的主体性。”在牟氏哲学的语境中,性与天命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的关系,实则是二而为一的过程。那么如何理解主观性与客观性呢?牟宗三认为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原则是遥契“性与天道”的方式,在界定主观性与客观性时牟氏用“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加以阐释、说明,牟宗三认为:“主观性原则即从自己生命的主体出发、从真实无妄的内心出发、以智圣开始向外通、在践仁尽性的道德实践中体现主体性;客观性原则即为道的客观性,它客观地存在于天地之间,需要人的践仁功夫去充显与恢宏。”在儒家的道德观中,人能弘道是人主体性的充分彰显而明朗。通过回答上述三个关键的问题,我们发现牟氏重建的儒家道德体系体现了形而上的道德与作为功夫修养的道德践履二者合一的独特思维方式。

市政管网中的固体物质,一部分随水流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预处理,另一部分通过管(渠)清淤的方式被清理出来[4]。在欧洲许多国家,市政管(渠)清淤物若不经过预处理就不允许进行填埋处置。清理出来的淤积物质理论上也可以运往市政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但实际上许多污水处理厂内并没有条件进行通沟污泥的协同处理。因此,可选择合适处理工艺,单独建造通沟污泥处理站对其进行专门处理。

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即是儒家内圣之学,它是本体论、功夫论、境界论三而为一的转化,关键在于心和性,亦可称儒家的心性之学。心性之学正视人的生命,关注生命的方向问题,它视人生为一成德的过程,终极目的在成圣成贤。这里的“成圣成贤”并不以有限的人为本,而是以人的创造性本身抑或超越的道德心为本体,成德的过程就是在道德践履的体证中呈现此本体,此本体的朗现不仅仅限于人类而单为人类之性体,而是主体觉悟通达天地之性,而是宇宙万物之性体,此体具有绝对的普遍性和必然性。牟宗三重建的儒家道德体系,即成德之教,通过功夫论即道德践履使本体具体融入全部生命而呈现出来,并扩而充之,以至其极,充塞宇宙天地,达到贯通天道与人道的圣人境界。这一过程是本体论、功夫论、境界论“三而为一”的全部朗现,这便是儒家语境中的成圣成贤。这种天人合一、人通神性的儒家道德理性人格,同时具有道德宗教的意蕴,对于现代人生命的终极关怀无疑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注释:

①⑬⑲⑳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4:12,328,328,328.

可见,牟宗三重建儒家的道德体系,探讨道德的根源,将康德认识论的理念统摄于儒家的心性之学。从本体论层面看,此“道德”具有三义,源于天道又贯注于人身,因此“道德”既是超越的又是内在的,此第一义;它以儒家心性之学为进路,“心”为道德心,同时亦为宇宙心,它将一切外在的对象收摄于内心,因此“道德”具有主体性,此第二义;它融摄康德关于“道德”概念的解析,强调道德性的心体性体具有创生义,可以打通道德界与自然界、现象界与本体界,因此“道德”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此第三义。由此观之,本体层面的“道德”想要在具体生活中呈现,还需要主体实践的工夫,即儒家所言“尽心”的功夫。

ηljkmin、ηljkmax——分别表示两个地区之间的下限系数和上限系数,可结合区域社会综合发展规划,通过专家咨询予以确定,本文取ηljkmin=0.8;ηljkmax=1.2;

③⑦⑩程志华.牟宗三哲学研究——道德的形上学之可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48,471,183.

④⑤⑥⑭⑰⑱牟宗三.牟宗三先生全集卷5[M].台湾:台北正中书局出版社,1968:119,120,123,174,8,195.

⑧㉑㉒杜维明.中庸——论儒学的宗教性[M].北京:三联出版社,2013:8,91,95.

⑪⑫牟宗三.牟宗三先生全集卷20[M].台湾:台北正中书局出版社,1968.5:252,250.

⑮⑯㉓㉔㉕牟宗三.牟宗三先生全集卷28[M].台湾:台湾学生书局出版社,1996:116,116,4,16,46.

9月26日,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在陕西西安举行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水利部部长陈雷、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陕西省省长赵正永发来贺信。

标签:;  ;  ;  ;  ;  ;  

“本体、功夫、境界”的合一-牟宗三对儒家“道德”的重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