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学生的性观念与性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性教育论文,中学生论文,当代论文,性观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性观念的变化不仅反映出一代青少年身心的成长状况,同时也预示着不久的将来社会—家庭结构变迁的可能倾向。也就是说,一代未成年人的观念不仅仅是他们个人的事,它将影响到家庭结构状况和社会稳定程度。目前的中学生不出十年就会大批组成家庭,这些年轻的家庭将构成我国21世纪上半叶最活跃最有震撼力的单元,研究他们的性观念特点,加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一项意义重大的跨世纪工程。
本文拟对广州这一开放城市中学生性观念两次调查的结果,结合社会—家庭发展变迁和当代城市中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进行研究,就他们的性观念变化、特点和原因,提出我们的一些教育对策。
一
90年代以来,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先后对本市中学生进行了两次抽样问卷调查。前测于1991年,抽取普通中学初高中生1040人,其中男生524人,女生516人;后测于1997年,抽取初高中生共433人, 其中男生207人,女生226人。两次调查项目相同。通过部分数据的比较分析,并参阅和对照了有关文献,大致可以得出广州城市中学生性观念开放进程中的如下特点。
1.能以较为健康、开放的心态面对“性”。这首先表现在对自身生理变化的反应上。在调查中,对自己身体发育变化“感到高兴,觉得自己长大了”的男女生前测分别为50.19%和40.04%,后测则为77.50 %和70.50%;而感到“不安、苦恼”的,后测男生仅有3.50%, 女生为10%。这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今天的中学生较之数年前对自身生理成熟变化更能持坦然、积极的态度。他们渴望对自身成长的知识有正面的、科学的了解,在“对学校开展青春期性教育的看法”上, 前测有 53.78%的人认为“每个学期都应结合实际讲几个专题课”, 而后测持这一主张的学生上升为85.56%。 他们能从情感而非道德的角度来进行自我行为的抉择。被调查的中学生大多数认为在学期间谈恋爱“不适宜”,在“目前你对待爱情的态度是……”的选项中,持“暂时不考虑”态度的,两次调查所得较为接近,都占了绝大多数。
2.崇尚个体感受,性法制性道德观念趋向淡漠。中学生中很大一部分人对性问题持较高的宽容度,在调查中,对有关的一系列问题,后测均较前测有所加强。他们中不少人把性行为视为纯个人的私事,认为“只要两厢情愿,他人就无权过问,即使是法律也不应干涉”和“只要不是性犯罪,个人性行为就无需顾忌什么道德规范、社会舆论”,持这两种看法者,前测男生为32.51%,女生为24.26%;后测男生为40.70 %,女生为25.50%。即使对同学与异性发生性关系,后测有20.20%的男生(前测为11.34%)和9.8%的女(前测为5.99%)认为“无可指责”;19.50%的男生(前测为12.96%)和9.60%的女生(前测为8.68%)表示“可以理解”,均较前测有明显增长。对于婚前同居行为,持赞成、可以试试或无所谓态度者,前测男生为35.59%,女生9.63%; 后测增至42.60%,女生15.30 %。 认为对性欲望“应及时满足”的男生为18.50%,女生为10.20%,均较前测增长了一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性自由、性解放”、婚前两性关系上要否讲点贞操、婚前同居等问题上,表现“无所谓”或“说不清楚”的人都占了相当高的比例,这反映出许多中学生在放弃了传统的性道德观后的一种失范心态,他们对性问题的宽容态度往往也是建立在这种非法制非道德的前提下的。
3.大众传媒仍是中学生获得性知识的主要渠道。中学生性知识主要源自两个方面:一是人的方面,如父母、教师、朋友和同学等;二是文化传媒方面,如书报刊、影视广播等。知识来源直接影响着观念意识的形成。随着社会工业化的迅猛发展,文化传播媒体日益发达,其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也在持续加强,对中学生性意识性行为的影响,文化传播媒体近10年来一直处于优势地位。1988年在全国普及青春期教育之初,由国家教委领导的全国五省市“青春期教育研究课题组”的调查显示,各种文化传媒是青少年性知识的最重要来源,其中男生为74.60%,女生为70.10%。(注: 刘达临主编:中国当代性文化。上海三联书店(1995)。第61页。)1990年完成的“中国‘性文明’调查”表明,经过努力, 学校教育对青少年性知识传播的情况有了大的改观, 其影响从1988年调查的2.70%(男)和3.80%(女)上升为34.40%和39.60%;但文化传媒影响仍是重要方面,男生为61%,女生为56.50%。(注:刘达临主编:中国当代性文化。上海三联书店(1995)。第62—64页。)我们的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结果。在“中学生性知识主要来源”中,来自书报刊和影视广播等文化传媒的,男生为69.81%,女生为67.53%;来自学校和教师的,男生17.05%,女生11.47%;来自同学朋友的,男生11.57%,女生9.83%;来自父母亲人的,男生仅1.57%,女生11.17%。值得引起注意的是,父母亲人对青少年性知识的传播始终极为缺乏,1988年“青春期教育研究课题组”的调查也显示,性知识源于父母的男生仅为2.90%,女生6.30%。在我们的后一次调查中,仍有77.50 %的被调查者说父母“从不把性知识告诉我”。从上述可见,一直以来,通过学校、家庭进行的严肃、科学、系统的性知识传播明显不足,而大众文化传媒这种带商业化的、常常通过非科学载体进行的性知识传播一直居优势地位。
二
近十年来,青少年有关性的问题的各种变化中,性观念的变化是最突出的变化。观念是一种经过文化积淀、锻造的心理。当代中学生对性问题持更健康更开放的态度,是与改革开放深化发展的大势所影响的社会文化趋向相吻合的。他们与过去的年轻人谈“性”色变、视窥探性知识的奥秘为卑劣龌龊之事、对自身生理变化惶惑不安等反应已大不相同。他们的生理发育期情绪过渡显得平稳安定得多,对有关自身成长的知识持较为科学的态度,较少以往青少年那种不安、掩饰甚至怀有负罪感的表现。他们甚至对学校这方面的教育份量不足,对父母这方面的指引缺乏表示不满。如果说,当今普遍存在的性发育提前现象反映了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和社会信息影响持续加强的话,中学生性观念的开放率则反映出社会开放和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他们对个体选择有较大相容度的特点也反映出社会对个人尊重的增强。他们所持的各种观念非自己的独创,这些观念首先产生并流行于成人社会,大众传媒的开放更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然而,这种开放的观念和对个体感受的充分尊重是一柄双锋剑,它在诱导人们追逐“充分自由”的同时也会导致许多人漠视道德、法律和社会舆论,这样,它在给予自由的同时也许也剥夺了人们已拥有的那些珍贵的东西,如群体的温暖、爱与被爱、亲情等等。那么,当代中学生在性观念开放和自我意志高扬的时候,必将面临两个现实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他们将面临一个家庭稳定性很差的时代。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家庭的基本功能大多已消失或改变,旧时代对家庭稳定性形成强有力制约的经济、政治、宗法等因素如今已基本不起作用,生儿育女的功能也并非维系家庭的不可动摇的纽带,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和“丁克”家庭(不育家庭)。随着社会进一步发展,家庭功能外移的状况将更甚。“病人去了医院,孩子上了学校,夫妇上了电影院,老人上了养老院”,家庭不再依靠其成员发挥的功能来维系,而是靠脆弱的心理纽带来维系,而这种纽带十分容易突然断裂。(注:[美]阿尔温·托夫勒,海蒂·托夫勒:创造一个新的文明——第三次浪潮的政治。陈峰译。
生活·读书·新知上海三联书店(1996)。第83页。)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门的统计,全国夫妻离异的人数呈逐年上升之势,已从1990年有80万对增至1994年97.1万对,1995年105.5万对,1996年113万对。(注:转引自:羊城晚报,1989年2月11日(13)。肖瑞: 婚姻观念在改变。
少年儿童研究(北京)。1997年4月(23)。 苗野:单亲——一种心路历程。
刘达临主编:中国当代性文化。上海三联书店(1995)。第61—63页。)这一趋势还在加速发展,家庭小型化、核心化、松散化和多元化在未来将更普遍。
另一个问题来自中学生自身。当代中国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中,青少年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家庭的教养观念和方式已成为主流,以至一般经济条件还过得去的家庭,无论是否只有一个孩子,都有着很相似的地方:对孩子呵护宠爱的多,磨炼和协作教育少;注重物质欲望的满足,忽视精神上的沟通理解;过多强调社会竞争和个人强出头的一面;在家庭中缺乏同侪相处和服务他人的机会,在人际间把他们置于众人爱护的中心,等等。在这样的教养条件下成长的青少年得到太多的爱却不懂得回馈爱,得到太多的关注却不懂得关心他人;他们往往合群性差、以自我为中心、任性自私、对别人索求责备多而反躬自省少,缺乏调谐折衷和共同生活的能力。他们的这些特点如果与自我意志高扬、极端个人主义的性观念相糅合,可以想象,在未来主要以情感来维系的婚姻家庭中,他们将会是一种怎样的状况。
上述的两个问题是当代中学生所必须面对的,它们将把一代人的生活逼进一种特殊的困境。在调查中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学生在性行为问题上拒绝法律、舆论的干预;更多的人把性行为视为纯个人私事,早恋和性行为的制约准则从问卷上反映出来的仅以“只要两厢情愿”、“只要不是性犯罪”、“不影响学业”为度,明显缺乏对社会、对他人应有的责任感。在这种看似洒脱自由的观念支配下,以独生子女为主流的一代中学生步入社会后将会无根可依!
大众文化传播媒体的巨大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性知识的载体形式和传播中的偏向性都会给性观念的形成造成严重影响。我国目前通过大众传媒进行有关性知识的科学、伦理普及宣传还很不够,中学生获得的性知识有许多来自文艺作品、商业广告等非科学载体。这引起载体传输的性知识往往有片面性,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观念也难免存在缺陷。文艺作品如大量的流行小说、电视剧与其说是生活写照毋宁说是成人童话,理想化的描写表述的是作者的寄托,未必都与现实有缘。有研究表明,过于相信这种“童话”的人在爱情生活中大都很失意,它容易把人导向对人对生活苛求,不能保持应有的现实态度和道义感。不少经济回报很高的作品、节目为追求商业性效果,在传播性方面的信息时常常夹杂着大量的污秽。商业广告,即使是推介一些保健药品、用品时,也常常在观念上造成误导,如对某些生理现象、形貌体态等的渲染,以广告的频繁密集足以干扰社会视听,影响人们的性伦理、性审美和自我的观念。无论文艺不是广告其主要功能都不在教育,也不在传播知识,一般情况下,我们很难去指责这些信息载体的偏颇,而理应承担起教育责任的主要是学校与家庭。但是,本文上述各项调查均显示,这两个主渠道教育功能发挥很不够。中国人“羞于言性”的传统在执行教育的人群中还普遍存在,青春期性教育课程在许多学校并没有真正讲好,不少教师草率应付课程,更多的情况是除了讲授性生理知识外,往往忽略了更为重要的性文化、性伦理、性角色、性责任和自我观念等的深入引导。许多中学生在粗知了性生理、性欲、异性相吸等合乎人性的正常现象时,对性的社会性一面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教育主渠道的片面与不足,使许多中学生受大众传媒杂乱的信息所影响,造成观念的偏颇、混乱和矛盾。
三
青少年性观念引导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和观念形态的正确形成对他们的一生和对社会都有极大的影响。教育理应针对他们的实际,调整性教育的观念和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1.加强家庭与学校的配合,强化优势互补的青春期性教育主渠道。未成年人的成长中,家庭、学校是他们活动的主要背景,父母、教师是对他们实施影响的主要人员,如果不能从这些人中获得正确的科学的信息,中学生就会在琳琅满目杂乱无章的传媒中去寻觅、捕捉他们所需的信息,由此形成的知识体系和观念体系难免混乱矛盾。因此,父母、教师理当承担起这个责任。然而,就目前国民整体素质而言,要求广大家长都掌握系统的性知识性文化并能科学地传授之,这显然是不实际的;同时,东方人有东方人的风格,家长在孩子面前耻于谈性既出于尴尬也出于尊严,因而中学生性知识源于父母的比例最小,这种现象不仅中国,亚洲的一些国家也一样。1987年日本第三次青少年性行为调查也反映了该国青少年性知识源自父母的,男生仅0.90%,女生1.95%。与其要在短期内改变这种状况,不如争取家—校配合发挥各自的教育优势。学校是知识系统传授的主要场所,对性知识的系统教育也责无旁贷;而家长更主要的是应从情感、心理上关注孩子青春期成长变化所引起的震荡和焦虑,从亲职角度上及时给予关怀和抚慰,同时应以自己的良好行为,夫妻间的和睦协调,从伦理道德、家庭责任感和相处技巧上为孩子作出表率,从观念形成和心理成长上给予引导。学校的知识传授与家庭的亲职影响相得益彰,则更易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2.加强性伦理道德和性社会意识的指导。在青春期教育中,敢于谈性、能坦诚地面对性生理知识已是向尊重科学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能解决中学生性成长中的所有问题。在重视科学的性知识传授,让中学生对自身生理变化有科学的了解的同时,更应从中帮助他们认识到“性”是人生成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生不同阶段中的不同性意识和性行为标志着人的社会化成熟程度,应建立起自我性角色观念并明确在不同阶段中的责任。在打破性问题上的好奇心与神秘感的同时,还必须认识自我,认识人生,伴随生理成熟的过程培养起全面的健康的人格来。“性”无疑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对个体的感受应有充分的尊重。但“性”从来都不完全是个人的事,人类的性问题与社会问题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因此,社会对个人性问题适度的正确的控制是必要的,个人接受社会的这种规范也是一种义务。加强中学生有关性的伦理道德和社会意识培养,可使他们的性观念更符合自然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规律,也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幸福和社会正常发展。
3、加强责任意识培养,学会关心,学会共同生活。 当今世界尊重多元选择,充满竞争变化,个人的生活状况和感受很难保持以往社会那种长期持续不变的超稳定状态,各种变迁都会直接折射到脆弱的两性生活中。根据当今中学生的特点和社会变迁的趋向,教育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正如“德洛尔报告”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时指出的那样,学会共同生活,以避免或消弥潜在的冲突。共同生活的必要前提是对他人的感知能力和适应能力,不能只强调自我中心,要对群体——哪怕是“二人世界”——负有适应、调谐和保持稳定的责任。在未成年时,教育就应使学生学会发现他人,懂得人类的相似性、多样性和相互依存性。要针对当代学生个性强、重个体感受的特点,引导他们认识这种尊重个性、个人感受是与对多元性的充分尊重互为因果的,引导他们认识自己与他人的依存关系,认识自己在群体、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认识自己的特点以至缺点,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反躬自问、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的反应。在性教育中,渗透相互了解、相互依存、相互尊重的精神,培养情感同化的能力,提高对他人对社会的关怀和责任意识,会对形成人的正确观念和一生的社会行为产生积极影响,并将直接影响个人的生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