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脏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探讨论文_杨云艳

杨云艳

永州市中心医院(南院)超声科 湖南永州 425001

【摘 要】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脏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肝脏恶性肿瘤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上述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及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以及超声检查表现。结果:①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脏恶性肿瘤的检出率为73.2%,MRI诊断肝脏恶性肿瘤的检出率为78.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原发性肝脏肿瘤患者病灶部位血流信号丰富,呈网篮状、分支状以及条状分布,高速高阻,特别是块状肿瘤的血流信号尤为丰富,呈现五彩镶嵌或树枝分支状血流信号。转移性肝脏肿瘤患者以结节为主,呈牛眼征、靶环征,边缘比较整齐、清晰。病灶中的血流信号杂乱或不明显,血流速等于或低于正常肝脏血流速度。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脏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MRI检查;肝脏恶性肿瘤

临床上,肝脏恶性肿瘤是发病率较高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在我国发病率仅次于胃癌与食管癌。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激增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近年来我国肝脏恶性肿瘤发病率显著上升[1]。肝脏是不会说话的“哑巴”,早期无疼痛等症状,一旦确诊即为晚期肝脏恶性肿瘤,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2]。早期诊断与治疗是提升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率的重要途径。为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脏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本文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肝脏恶性肿瘤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肝脏恶性肿瘤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上述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肝脏恶性肿瘤[3]。②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同意。③上述患者自愿接受临床研究。与此同时,排除不配合、资料不全者。其中,男36例,女20例,患者年龄在39-78岁之间,平均(58.6±4.8)岁。临床表现肝区疼痛、消瘦、腹胀、腹泻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显著,患者AFP升高、肝功能异常,体格检查发现黄疸、肝脾肿大。

1.2检查方法

1.2.1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选择GE LOGIQ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进行肝脏切面检查,探头频率3.0-5.0MHZ,患者取仰卧位、侧卧位等进行检查,全面观察患者肝脏组织形态、大小、边缘、数目、周围组织、腹腔积液、回声、肝内胆管走行、门静脉有无癌栓、管腔等情况。需注意,右后叶膈肌很容易被肺组织系统遮盖,然后使用彩色超声检查患者病变部位以及周边部位的CDFI血流信号,然后使用脉冲多普勒检测患者阻力指数、最大血流速度等参数,然后综合分析所得资料[4]。

1.2.2观察组 选择XGYOPER35以及GEHDE1.5T磁共振仪器对患者进行核磁诊断,开展常规加权扫描,自患者膈顶到肝右叶下缘进行扫描,7-8mm层厚,1-2mm间隔,使用高压注射器将钆喷替酸葡甲胺对比剂自肘静脉团注,进行三期扫描。

1.3观察指标

1.3.1比较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

1.3.2统计两组肝脏肿瘤的彩色超声与MRI临床表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综合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脏恶性肿瘤的检出率为73.2%,MRI诊断肝脏恶性肿瘤的检出率为78.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2.2肝脏恶性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与MRI临床表现

肝脏恶性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原发性肝脏肿瘤患者病灶部位血流信号丰富,呈网篮状、分支状以及条状分布,高速高阻,特别是块状肿瘤的血流信号尤为丰富,呈现五彩镶嵌或树枝分支状血流信号。转移性肝脏肿瘤患者以结节为主,呈牛眼征、靶环征,边缘比较整齐、清晰。病灶中的血流信号杂乱或不明显,血流速等于或低于正常肝脏血流速度。

肝脏恶性肿瘤的MRI检查:T1WI均匀性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边缘强化42例,延迟扫描均匀性强化10例,动脉期明显强化、延迟扫描不强化4例。

3讨论

肝脏恶性肿瘤慢性炎症病理化刺激与肝脏恶性肿瘤有直接关系,早期患者无显著特征,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就已经发展为中晚期,进而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由于肝脏恶性肿瘤的影像学检查与瘢痕组织增生、胆管纤维化影像学结果很相似,故而,临床容易将肝脏恶性肿瘤误诊为单纯性胆道疾病,临床诊断误诊率较高[5]。

MRI技术是通过磁共振方式获得病灶信息的影像学检查方式,也是临床判断多种疾病的重要方式,MRI技术通过平扫以及动态扫描能够获得完整的多方位、多结构影像。MRI技术不仅可进行动态扫描,还可提供压脂,T2WI信号情况[6]。在本文研究中,本文研究显示:T1WI均匀性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边缘强化42例,延迟扫描均匀性强化10例,动脉期明显强化、延迟扫描不强化4例,提示MRI诊断能更清晰的观察肿块组织情况,还可观察到是否出现胆管扩张等问题。

彩色超声一方面具备二维超声结构图像的特点,一方面可提供丰富的血流动力学信息,能详细显示肝脏组织的内部结构回声、病变部位形态、腹腔积液等情况,还能使用彩色超声检查患者病变部位以及周边部位的CDFI血流信号,是临床检查肝脏肿瘤的重要手段。有研究学者指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脏恶性肿瘤的特异性较高,彩色多普勒成像和频谱能全面、准确的显示出血管内部的血流变化情况,对肝脏恶性肿瘤定性有重要价值,可全面提升肝脏恶性肿瘤的诊断率[6]。本文研究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脏恶性肿瘤的检出率为73.2%,MRI诊断肝脏恶性肿瘤的检出率为78.6%,两种检查结果无显著差异,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简单、方便、费用低廉,更适合临床推广。通过超声检查发现,原发性肝脏肿瘤患者病灶部位血流信号丰富,呈网篮状、分支状以及条状分布,高速高阻,特别是块状肿瘤的血流信号尤为丰富,呈现五彩镶嵌或树枝分支状血流信号。转移性肝脏肿瘤患者以结节为主,呈牛眼征、靶环征,边缘比较整齐、清晰。病灶中的血流信号杂乱或不明显,血流速等于或低于正常肝脏血流速度,上述这些指征均可为临床诊断肝脏恶性肿瘤提供可靠依据。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脏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显著,准确性较高、依据可靠、经济,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贺晓.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在婴儿肝炎综合征和胆道闭锁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研究[D]. 郑州大学,2014:1-120.

[2]刘松. 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与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联合靶向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D]. 2014-02-13 11:00:07.533000000,2013.

[3]冯群群. 超声造影对门静脉栓子性质的鉴别及肝脏肿瘤超声造影非典型表现的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2013:1-51.

[4]陈晓梅.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颈动脉CTA分析颈动脉粥样斑块特征的对比研究[D]. 天津医科大学,2016:1-71.

[5]张平.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与多层螺旋CT对直肠肿瘤诊断的对比研究[D]. 河北医科大学,2013:1-54.

[6]普佳华.超声多普勒成像在肝癌及肝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D].中外医学研究,2018(5):94-96.

论文作者:杨云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9

标签:;  ;  ;  ;  ;  ;  ;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脏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探讨论文_杨云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