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今建筑行业发展多样化,建筑工程企业也越来越多。如何确保建筑企业的发展以及如何抢占建筑市场,除了企业自身具有强大的实力外,还需要该企业施工的建筑工程具有强大的质量保证,其施工质量管理也势必非常强大。目前,建筑行业也如同经济全球化发展一样,走出国门,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进一步提升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本文从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三要素入手,着重阐述了施工质量管理的具体内容和控制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对策
引言: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是非常复杂的工作,其所涉及的范围覆盖了整个施工的过程,并需要众多的人力、物力共同作用完成。一项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这该建筑企业的发展,甚至影响到国家的发展。具有劣质质量的工程项目不但需要大量的人工、资金、材料等用来额外修补、加固劣质建筑,减少建筑的应用时间,浪费成本,而且还会影响到使用建筑的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强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
一、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的三要素
这里所指的三要素是指施工质量管理的特点、原则以及重点。详情如下:(1)特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管理与其他产品相比,难度更大、更加复杂。主要表现在:第一,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多。建筑工程本身的施工过程就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施工过程中的每一点均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第二,质量波动大。施工质量的标准依照每项工程的具体要求而定,并不是所有建筑工程的质量标准一样,波动较大。第三,质量的隐蔽性。建筑工程的质量并不是像其他产品清晰可见,有些质量问题非常隐蔽。(2)原则。实用性原则、成本全面控制原则、动态控制原则、目标管理原则以及节约原则。(3)重点。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并不是单单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而是贯穿于整个工程的事前、事中以及事后控制。
二、影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因素
能够影响施工质量管理的因素有很多,这里主要从人的因素、材料因素以及技术因素三个层面进行分析。(1)人的因素。人的因素占质量管理中的重要部分。人在施工管理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更是以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等为中心的。人的素质高低、技术高低、意识高低,直接影响到质量的优劣。(2)材料的因素。建筑是由各种材料通过施工而形成的,材料是建筑的基石,材料的质量决定着建筑的质量。加强对材料的质量管理,可避免因材料问题造成的质量损失。(3)技术因素。技术因素也是制约质量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技术水平的低下限制了施工的水平,也降低了施工人员的施工能力,导致了施工质量无法达到预期的标准。
三、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内容
质量的优劣决定着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以及建筑工程的可使用性。一项建筑工程从设计到完成验收需要经过很长时间。多人员的参与、时间之长决定了项目工程质量的管理需要认真、积极对待,以保证工程项目的安全实用。具体的施工质量管理内容如下所述。
1、工程图纸的质量管理
工程图纸是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的主要依据,也为施工中各项环节的开展提供了标准,是众多的专家学者根据工程的建筑目的、施工环境以及施工成本等实际情况,以专业的知识和先进的技术共同设计完成的。工程图纸的质量把握是整个工程施工质量的保障。工程图纸的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有:(1)认真审阅、检查工程图纸。当获得图纸的第一时间,需要认真检查图纸,看其是否与工程的实际要求相符,设计结构是否合理。(2)认真熟读图纸,仔细记录每个细节,避免施工中因图纸不熟导致质量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建筑原材料的质量管理
建筑的原材料是施工的基础,保障管理原材料的质量也是管理施工的质量。建筑工程往往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整个工程所用的原材料种类非常的多,即使同种类的原材料在进行不同施工时所用的型号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管理,避免错误的运用原材料导致质量问题。主要质量管理措施有:(1)在选购原材料的时候,认真检验所要采购材料的质量,并相互对比,选出质量优、性价比高的原材料。(2)进场前认真抽检,避免因存储不当等因素导致的原材料质量问题。(3)进行施工时,认真检验每个环节所要用到的原材料,避免出现拿错型号不符合的原材料,导致整个工程质量被降低。
3、施工方案的质量管理
施工方案是建筑工程的根本,也是该项工程能否顺利进行、安全进行、高效进行的基础。施工方案的质量好坏对工程的质量,甚至工程能否完工均具有重大影响。具体的施工方案质量管理的措施如下:(1)制定施工方案前,认真进行实地考察,确认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自然条件是否符合建筑的要求。(2)认证考察周边的建筑物、交通、供电、供水等情况,是否有利于工程的开展。(3)认真考察周围的人文历史条件,是否会破坏历史文明遗址,避免工程被叫停。总之,施工方案的制定必须建立在认真考察之后,以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施工方案的制定,确保其质量。
4、人为因素的管理
人作为施工的主体,对人的因素的管理就是对工程的管理,提高人的质量就是提高工程的质量。对人为因素的管理主要体现在:(1)人员素质的管理。这里的人员包括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监督人员以及其他辅助人员。人员的素质决定工程是否能够高效、文明施工,决定施工人员拿什么样的精神进行施工。只有高素质的人员才能积极、认真的投入到施工中去,确保施工的质量。(2)人员技术的管理。在施工前对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使人员充分在掌握新工艺、新技术,避免施工时出现技术的失误,导致施工质量受到影响。在施工时,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为合适的技术方案,在提升施工效率的同时,保障施工质量。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案甚至可以提升整体的施工质量。
四、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控制对策
(1)事前质量管理控制对策。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事前质量管理控制,主要是指在正式施工之前进行质量控制,在控制的过程中主要是做好施工准备的工作,可以将施工项目准备工作贯穿于全过程当中。事前质量控制首先应组织施工图纸审核及技术交底、核实资料、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确保工程质量的必要试验设施。在审查过程中假如发现不合格者,坚决不能够上岗。同时,应确保现场准备工作以及材料设备供应工作的质量控制符合相关要求,建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体系。(2)事中质量管理控制对策。主要有:质量预控有对策、工序交接有检查、技术对策有交底、施工项目有方案、设计变更有手续、质量处理有复查、隐藏工程有验收、质量文件有档案。工序的质量控制主要是在每一道工序开始和施工中都要对影响工序的各个因素进行控制。在每一道工序完成之后都应该对其认真检测,充分确保达到预期的日的。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人员一般采用的检查方法有目测法、仪测法、试验检测法等。在施工当中,应该重点进行各个方面的检查,检查范围主要包括:施工操作质量检查。对于违章操作或者不符合要求的应该及时给予纠正;工序质量交接检查主要是指在前一道工序检查合格之后,才能够进行以后工序的检查。对施工过程中的监控,对于一些重要的分项工程应加强预检和复检。(3)事后质量管理控制对策。第一,竣工验收资料,组织自检和初步验收;第二,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第三,组织竣工检验。
参考文献:
[1]卢仕明.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9)
[2]刘晶晶.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6(3)
[3]赵世金.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措施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8)
论文作者:张金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质量管理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工程论文; 因素论文; 原材料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