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难治性抑郁症使用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患者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35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11例,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29%(33/35),观察组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使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效果良好。
【关键词】艾司西酞普兰;抑郁症;难治性抑郁症;临床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4-0096-02
难治性抑郁症是指抑郁症经过2种以上的不同作用的抗抑郁药进行足量、足疗程治疗,但效果依然不佳的症状[1]。若难治性抑郁症长期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将会导致患者的社会功能受损[2]。本文着重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临床资料70例,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35例。其中,观察组男17例,女18例;年龄25~46岁,平均年龄(34.25±3.75)岁;病程6个月~3年,平均病程(2.35±0.57)年。参照组男16例,女19例;年龄27~47岁,平均年龄(35.74±3.45)岁;病程6个月~4年,平均病程(2.83±0.46)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服用文拉法辛(国药准字H20094118,四川川大华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75mg/次,1次/d。若失眠症状严重,则加用氯硝西泮(国药准字H31022079,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2~4mg/次,1次/d。持续服药28d。
研究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患者进行7d药物清洗期后,给予服用艾司西酞普兰(国药准字J20100165,H.LundbeckA/S),起始剂量为10mg/d,4周内逐渐加到20mg/d,早上饱腹服用。若失眠症状严重,则加用氯硝西泮,2~4mg/次,1次/d。持续服药28d。
1.3 观察指标
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测评,评分降低幅度在75%~100%之间为治愈;在50%~75%之间为显效;在25%~50%之间为有效;<25%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以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若P<0.05 ,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33/35)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7.14%(27/35),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n(%)]
3.讨论
抑郁症是大众所知的一种精神疾病,在临床上患病率和复发率都较高,患者通常会产生悲观厌世情绪,自杀倾向较强[3]。现阶段,临床上治疗难治性抑郁症主要以合并用药、药物合并其它治疗手段、使用增效剂等方式进行治疗,但无论使用哪一种方式,都是以抗抑郁药物为主。
临床上,西酞普兰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抑郁症药物,其不仅能提高一定的临床效果,还能起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而艾司西酞普兰是西酞普兰的一种异构体,其在西酞普兰的各类成分中发挥SSRI药理活性,是一种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具有起效快、剂量少等优点,不仅可以促进中枢神经的5-羟色胺能,还可以对中枢神经末梢的5-羟色胺再摄起到不错的抑制作用。这种双作用机制,在临床中有着良好的抗抑郁作用。在本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予以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7.14%。这一结果与张显明[4]、温昱[5]的研究相吻合,再一次说明了难治性抑郁症使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效果明显。由于受到时间与样本的限制,有关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
综上所述,将艾司西酞普兰应用于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波婷,钱俊,林兆煌,等.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81):118.
[2]朱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3):172-174.
[3]商月骄.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5):59.
[4]张显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4):91.
[5]温昱.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研究[J].医疗装备,2016,29(12):99.
论文作者:杜志国,王爱华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普兰论文; 抑郁症论文; 难治论文; 患者论文; 羟色胺论文; 病程论文; 两组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