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海恒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23060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各种建筑工程的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建筑行业的地位稳步上升,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放在了建筑工程上。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一大内容。本文主要对施工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创新思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精细化;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现状
1.1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精细化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是每个建筑企业最重要的基层环节,现场管理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状况。现如今,步入正轨的建筑企业,能充分做到人员调配及让其术业专攻,大幅节省人员控制成本,提高各岗各员的工作效率,提高建设速度,增强建设效果。但在人员的资源利用中仍存在分配不均,监督力度依旧存在缺陷,仍不能做到完全的精细化管理,但精细化管理是提升建筑企业竞争力必不可少的一环。
1.2建筑施工技术管理
技术员是施工现场必不可少的重要管理人员,随着我国步入新时代元年,新的城市规划及新的技术操作,各技术人员的配备不仅给企业带来先进的技术,也让建筑工程企业在很大程度上超越原有的效率,让企业从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好的技术管理,让企业在飞速变化的发展中屹立不倒,使经济效益稳步增升。如何更加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地进行管理,是现阶段创新探析的重点方向,这不仅能降低人工成本,也能节约原材料的铺张浪费,更能让企业更好地留住技术性人才。
1.3可调配与可随时调动的管理新方向
现如今各大企业所承包的项目众多,但在这众多的项目中实现了线上及线下管理,避免了各项目之间的小团体化,充分地保证了企业大团体化,根据各项目的实际情况调动更换及提升项目总经理。使各项目做到公平公正,高效发展。但也存在如何调动更合理的问题,每次的调换难免会发生不配合情况,容易使项目工程发生滞后及滞停的状况。
1.4建筑施工安全的重视
越来越多建筑企业对施工安全给予高度重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均配备了专业的安全员进行现场监督与指导,让现场施工做到安全并有序不稳的生产,在保证了产量进度的同时也保证了现场劳务人员的生命安全。但在监督的过程中存在着监管力度不强,指导时间不及时,安全员监督力度不够等施工安全的潜在问题,使一些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
1.5规范生产
现今,建筑由简单追求建筑物的适用转变为造型美观适用,这对建筑施工技术有更高的要求,大多数建筑企业能做到合理规范的生产,但在复杂且繁琐的施工技术上仍存在施工不规范,致使建筑物后期出现与施工图上设计不相符的情况。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探析创新方法的必要性
2.1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科学化创新的必然性
原有的科学化管理只是针对性的提高建筑施工的管理力度,减少人员管理成本,提高原材料的利用,从而减少原材料的浪费情况,已不能满足我国建筑行业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为满足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生活环境且有更高要求的人们,建筑工程技术管理须走科学化创新管理的新道路,以创造出更好的建设环境。
2.2管理者实践的缺乏,劳务者理论的缺失
在当今人才济济的时代,理论大于实践,许多管理者在很多现场化管理中不了解,具体操作不清楚。而大多年长的劳务者却能轻松完成任务量,但其多却只会书写自己的名字。长此以往理论管理者越增越多,而劳务者却越来越少,直接导致生产力度不足,管理制度闲散怠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企业内运转经济与施工现场经济所导致的施工滞后
建筑行业在项目承包制与分包制的管理体系下,有效而合理地避免了一家独大,垄断建筑市场的局面,但也导致了建筑行业生产须以垫付的形式进行施工,虽以招投标形式进行承包与分包,有效避免建筑生产混乱的局面,提高了各生产保障,使行业更加的透明化、公平化、公正化、真实化,但也增加了建筑企业经济负担。在承包制与分包制的体系及招投标制度的形势下,其生产成本经济是由建筑企业全权垫付,以生产量作为工程款申请依据,有效避免了拿款走人事件发生。但也导致部分建筑企业资金运转不周,施工现场实际经济用度超出企业运营周转备用金,导致材料购运不及时,人工费用发放不及时而产生生产滞停,如何让建筑工程企业避免施工现场经济与企业运转经济的矛盾,进一步推动了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创新。
3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的发展趋势
3.1建筑施工技术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信息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建筑施工技术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必然,建筑施工技术实现信息化还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上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大量的建筑施工技术应用了计算机信息化,使建筑施工技术呈现信息化管理的模式,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许多细节问题上也发挥了优势,为建筑施工行业提高了很多的技术方便。
3.2建筑工程施工创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最重要的就是通过提高工程的建设质量来获得市场的认可。因此,进行施工技术创新工作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建筑施工技术中之所以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还是由于建筑施工技术不精,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建筑施工创新技术,能有效地避免建筑施工中常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以及建筑施工中不必要的生命财产损失。如逆作法施工的技术,逆作法根据建筑结构等环境的不同,分为全逆作法、分层逆作法等方式,不仅降低施工的风险,并且对于周围的影响很小,积极地迎合了国家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安全施工等原则。
4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创新的方法
4.1强化树立创新施工理念
建筑企业想要具有持续性发展,不仅须以资本作为基础,还须建筑工程中各项技术作为支撑。在扩大自身资本运作实力和强化资源积累的同时,坚持创新施工的理念作为引导,加强建筑施工基础管理,促进施工环节技术创新。强化树立并坚持高效率的创新施工理念,这种高效率不仅表现在技术创新的能力强,速度快,而且表现在技术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强,速度快。
4.2设立专门控制企业方向团队
根据国家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结合自身的施工环境和经济等方面情况,设立施工技术管理的计划。积极聘用有经验和年轻的管理人员,在制订制度的同时,加入创新的管理方法,成立专门控制企业方向的团队,可由材料、人事、财务、审计,档案管理等部门人员组成,线上线下充分交流,有效增强人员积极性,提高企业的营业性,及发展方向。
4.3树立与时俱进的管理观念
随着“十三五”的良好开局,树立新的管理观念与“中国化”新时代元年俱进,有利于促进企业的长期性,可持续性,可发展性,以及可扩大化性。
4.4现场安全管理的创新
安全是科学生产的重要方针之一,安全是整个项目得以推进的基础,也是施工人员的生活生产的保障。故在安全监管上,须在开工前进行安全评估与实际考察,派专人实际执行,在施工中装置临时监控,从而达到随时监控现场安全状况,实现真正的现场动态掌握,以便及时纠正。
4.5管理人员培训创新
管理人员培训是各大企业必不可少的,以往的管理人员培训只针对于理论化,线上管理操作的培训,这导致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的脱节化,以至于产生相互不信服心理,从而导致不必要麻烦。要改变这种现象,须加大管理者对实际操作认知的培训,同时加强劳务人员安全的认知及操作的规范化意识,以避免因施工中产生不必要的分歧。
5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建筑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进行科学合理的创新是建筑行业必行之路,以不变应万变,以新颖应发展,从上至下贯穿新时代创新思想,更好地提高工程质量,企业效益,从而更好地为新时代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黄友江.关于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技术的几点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6(25):160–161.
[2]沙金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探究[J].江西建材,2015(3):277–278.
[3]李楠.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方法[J].科技展望,2014(21):12.
[4]胡志正.浅谈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创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8):31–32.
[5]秦超.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管理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4):255.
[6]王文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现状和创新方法探析[J].黑龙江科学,2014(7):55.
论文作者:袁玉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4
标签:建筑论文; 企业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技术管理论文; 现场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