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四川泸州646000)
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应用于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有效性。方法:研究时间段选自2018年11月-2019年6月,研究样本选自于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患者,依照病患者先后住院顺序,分为两组,参照组与干预组,参照组行普通护理,在此之上干预组行心理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措施应用价值及有效性进行评估。结果:较之参照组,干预组病患者的焦虑情绪更为稳定数据差异数据对比,P<0.05。结论:在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患者护理期间采取心理护理措施,不仅仅有效实现改善病患者心理问题的目的,而且实现提高病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提高的目的,故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心理护理;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应用价值;有效性
脑部疾病中脑出血发病原因往往是因实质性外伤性创伤引发,而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作为临床中病情危急、威胁病患者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如果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救治,就会造成病患者生命的流失。但是就目前的临床情况来讲,如果仅仅使用药物治疗,临床疗效并不理想[1]。与此同时,因病情的危害性,病患者往往容易产生恐惧、焦虑等情绪,甚至部分病患者因情绪过于激动导致病情进展加快,不利于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因此,为了改善此种现象,临床比较重视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配合,但以往的普通护理比较重视流程化服务,而过于机械化的护理服务更以增加他们的负性情绪,鉴于此,故治疗期间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患者采用心理护理,以便保证临床疗效,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6月作为研究时段,以此时段内接受本院急性脑出血脑血管疾病病患者为样本,共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参照组行普通护理,病患者25例,年龄区间21-69岁,平均(45.03±3.26)岁,男女病患者比例13:12,基底节区、丘脑、小脑、脑干比例6:7:6:5;干预组行普通护理上心理护理,病患者25例,年龄区间21-70岁,平均(45.51±3.32)岁,男女病患者比例14:11,基底节区、丘脑、小脑、脑干比例5:8:6:6。基础资料经过临床数据差异对比检验,P>0.05,具有可比性。
入选标准:经头颅CT等影像学确诊;家属与病患者已对研究内容全熟知,且在研究同意书上签名。
排除标准:免疫性功能异常者;合并心脏、肝肾脏功能异常者;血液、传染疾病者。
1.2护理方法
参照行普通护理,引领他们正确认识药物,饮食和运动康复措施的重要性[2]。
干预组:在普通护理上心理护理,措施:依照病患者的文化程度,合理制定疏导方案;同时因他们日常医学意识低等因素的干扰,对病症的错误认知往往将他们拉近误区,从而产生恐惧、焦虑情绪。基于此,责任护士先给后他们简单的医学知识普及,待他们认识到自身错误意识后,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分析病症,从而缓解恐惧、焦虑情绪;之后针对他们关心的病情治疗进展进行简单结石,并告知好消息,规避坏消息,促进情绪的进一步改善;再次,病房环境作为影响他们情绪的主要因素之一,每日按时通风,更换室内空气,同时可适量摆放一些简单的绿植,使患者提高对护理人员的亲和度,保持良好的心态[2]。除此之外,在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测观察后,第一时间告诉他们指标正常,反之用和蔼的语气交流,鼓励他们积极治疗,之后将不良信息告诉家属,让他们协助护理工作,减少自身与患者心理压力;但因病情,开展患者心理工作的同时,做好家属心理工作,防止因家属增加患者心理压力的现象。不同的情绪变化的针对性解决方案不同,故此心理工作需要立足于病患者个性基础上,每周2-3次心理指导,不过注意过犹不及和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而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3]。
1.3观察指标
对护理实施后的焦虑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焦虑情绪评估可应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共14小项,划分为五级,每项最低分0分,最高分4分,重度焦虑分值超过29分,21-28分值范围处于明显可见的焦虑状态,14-20分值范围代表处于轻度焦虑状态,7-13分则表示可能存在焦虑情绪,分值处于7分以下表示正常。在患者住院时和出院时发放评估。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检验系统选取SPSS20.0,焦虑情绪是计量数据,检验用t检验,用()表示,数据差异检验,P<0.05,统计学价值存在。
2.结果
住院时心理状态变化差异较小,出院时干预组焦虑评分低,数据差异对比P<0.05,报道如表1。
3.讨论
脑部疾病中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临床作为常见的病症,该病症与血流动力学异常性障碍有关,导致颅内因出血发生短暂性脑组织正常平衡状态被破坏的现象,进而引起急性出血。与此同时,目前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基础治疗仅采用药物治疗,但想要减少保证患者的安全性,患者的心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给予此类患者心理护理,在以往普通护理实施,结合以往情况、临床病患者状态、家属配合度、实际需求状态,使他们的日常行为举止改善,并及时提供给他们帮助,实现尊重患者个性的同时,正面让他们应对焦虑情绪[4]。除此之外,给予患者和家属心理护理期间需要注意家属心态的变化,甚至当患者出现疑惑,及时鼓励他们讲出自我疑惑,提高治疗信心的同时,从而实现自我情绪调节的目的,促使临床护理质量得到保障。
综上所述,在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护理期间给予心理护理,不仅可以调解他们自身的情绪,而且还能够实现保证护理服务优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桂枝. 心理护理在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 基层医学论坛, 2017(36):5117-5118.
[2]辛晶莹. 探讨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7):249-250.
[3]王传霞. 对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J]. 智慧健康, 2018(22):78-80.
[4]高志远. 92例ICU脑出血术后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分析[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 24(4):66-67.
论文作者:刘鑫 熊光,朱木林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7月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病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焦虑论文; 血性论文; 患者论文; 情绪论文; 脑血管疾病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7月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