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不同调水规模对汉江中下游影响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汉江论文,南水北调论文,中下游论文,中线论文,规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于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与耕地和用水状况十分不匹配,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特别是黄淮海平原,水资源已成为制约区域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因此,南水北调工程成为解决我国水资源矛盾的重大战略措施,中线工程由于水质好、自流和供水覆盖范围广等优点而倍受关注。但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调水将使下泄水量过程改变,对汉江中下游的水文情势和水资源利用带来影响。[1]
1 汉江中下游区域概况
汉江是长江中游最大的支流,干流全长1577km,流域面积15.9 ×10[4]km[2],其中丹江口以上为上游,长925km,集水面积95 200km[2];丹江口至钟祥为中游,长270km,流域面积46800km[2]; 钟祥至汉口为下游,长382km,增加集水面积17000km[2]。 汉江天然径流量为591 ×10[8]m[3],其中丹江口以上411×10[8]m[3],丹江口以下180×10[8]m[3],占30%[2]。
汉江中下游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好,土壤肥沃,多年平均降水量900mm~1200mm,无霜期约240天~260天,年均气温16℃ ,是全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江汉平原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农作物以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为主,其次是棉花,复种指数达1.5~2.4。
汉江中下游是湖北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1990 年统计耕地面积62.27×10[4]hm[2],占湖北省耕地总面积的26.5%,灌溉面积53.33× 10[4]hm[2],总人口901×10[4]人,其中城镇人口208×10[4]人,工业总产值(1980年不变价)139×10[8]元,农业产值44×10[8]元。 汉江中下游是湖北省国土开发的三大重点建设区之一,区内已经形成以机械、电力、建材为主的工业体系。襄樊的轻纺,老河口的建材、化工、机械,丹江口的能源、机械及荆门的石油化工,应城的盐化工、 石膏, 钟祥的磷矿都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2]。
汉江是我国内河航运的重要干线,是沟通陕西、河南和湖北三省的重要经济纽带,其交通运输线是联结南北、贯通东西的重要通道。汉江中下游干流航道全长649km,呈南北走向, 是规划中的京广大运河的一段,也是我国北煤南运和南粮北运的重要中转和集散地。目前,汉江丹江口至襄樊117km段,能通航100t~300t级船队,襄樊至利河口138km河段经过整治,能通航300t~500t级船队,利河口以下至汉口可通航500t级船队。1990年汉江干流水运量970×10[4]t, 其中大部分在丹江口以下。根据交通部门预测,2000年汉江水运量将达3900×10[4]t,2020年将达7000×10[4]t以上。位于襄樊市南的余家务煤港是我国北煤南运铁水分流的中转中心,已投入运行能力500×10[4]t,至2000年将达 1000×10[4]t。
汉江中下游干流用水范围耕地面积的极大部分分布在沙洋以下。据统计[3],中游干流供水灌溉面积为8.87×10[4]hm[2], 灌溉面积5.67×10[4]hm[2],仅占中下游干流用水范围耕地总面积和灌溉总面积的14.24%和10.68%;荆州地区(除钟祥外)干流供水范围内耕地面积达31.4×10[4]hm[2],灌溉面积26.33×10[4]hm[2]。该区为平原区, 有效库容较小,灌溉用水主要从汉江干流引用,区内现有罗汉寺、兴隆、谢湾、泽口四个大中型灌区,规划修建王家营灌区和兴隆二灌区。四个已建自流引水灌区的闸首,由于丹江口水库的修建,清水下泄,引起河床冲刷,水位下降,引水条件逐步变差。另外,孝感地区(含沉湖农场)干流供水范围内耕地面积15.6×10[4]hm[2],灌溉面积15×10[4]hm[2],武汉市干流供水范围内约有耕地1.73×10[4]hm[2],灌溉面积1.33 ×10[4]hm[2]。孝感地区和武汉市的水资源丰富,当地径流量大,仅在干旱季节和干旱年,才从干流取水。
汉江中下游现有大型水库7座,中型水库32座,小型水库563座,湖泊7个,总兴利库容24×10[8]m[3]。干流两岸现有城镇水厂及工业自备水源约150个,农业灌溉引提水闸、泵站约310座,总引提水能力约为1 630m[3]/s,总装机12×10[4]kW。 一般年份可供水量(含部分济航水量)约为56×10[8]m[3],中等干旱年约63×10[8]m[3],特干旱年约65×10[8]m[3]。1990水平年农业灌溉需水量,50%年约为52×10[8]m[3],75%年约为72×10[8]m[3],95%年约为79×10[8]m[3];现状水平年工业需水量约13×10[8]m[3],城镇生活需水量约3×10[8]m[3]以上, 农村人畜需饮水量约4×10[8]m[3]。按照农业灌溉发展规划,汉江中下游干流用水范围及邻近地区到2000年及更远水平年的灌溉面积约75.33 ×10[4]hm[2],农业灌溉需水量一般年份约63×10[8]m[3], 中等干旱年约74×10[8]m[3],特干旱年约89×10[8]m[3]。根据工业发展预测, 2 000年工业需水量约20×10[8]m[3],2020年约43×10[8]m[3];城镇生活用水2000年将达4×10[8]m[3],2020年将达6×10[8]m[3];农村人畜饮水2000年将增至10×10[8]m[3],2020年约达12×10[8]m[3]。
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不同调水规模评述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不同调水规模是指丹江口水库不同规模和汉江中下游不同补偿工程而导致的丹江口水库的不同可调水量。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具有防洪、供水、发电、航运和养殖的综合效益,1973年完建初期规模,正常蓄水位162m,总库容174.5× 10[8]m[3]。若完成后期规模,正常蓄水位将提高至170m,总库容达290.5×10[8]m[3],兴利库容为162.6×10[8]m[3]~190.5×10[8]m[3], 防洪库容为111×10[8]m[3](注: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汉江可调水量分析补充复核,1993。)。目前,规划的中线工程有不同调水规模,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三个方案,即调水60×10[8]m[3]、调水150×10[8]m[3] 和调水230×10[8]m[3],还有现状条件下的调水15×10[8]m[3](表1)(注: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汉江中下游梯级渠化时序研究,1995。)
表1 丹江口水库不同调水规模水量参数
Tab.1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water transfer scales from the Danjiangkou Reservoir
调水规模
15×10[8]m[3] 60×10[8]m[3]
实际北调水量(×10[8]m[3])
9.24
86.43
中下游需水量(×10[8]m[3]) 174.57 174.57
水库下泄水量(×10[8]m[3]) 374.80 300.24
水库弃水量(×10[8]m[3])
106.52
69.44
发电量(×10[8]kW·h) 38.859 32.420
调水规模
150×10[8]m[3]230×10[8]m[3]
实际北调水量(×10[8]m[3]) 149.57 219.95
中下游需水量(×10[8]m[3]) 174.57 174.57
水库下泄水量(×10[8]m[3]) 234.74 163.64
水库弃水量(×10[8]m[3])38.55
43.41
发电量(×10[8]kW·h) 31.587 20.315
调水15×10[8]m[3]是在丹江口水库初期规模下, 向清泉沟灌区调水,不向黄淮海平原调水,即所谓的“现状”条件,实际不进行南水北调,我们假定此方案为各方案比较的基准方案。清泉沟渠首引水能力为100m[3]/s,2020水平年多年平均调水量约为15×10[8]m[3 ](实际调度调水9.24×10[8]m[3])。
调水60×10[8]m[3],即是在丹江口水库初期规模下,2020 水平年,向清泉沟灌区和黄淮海平原多年平均合计供水60×10[8]m[3] (实际调度供水86.43×10[8]m[3]),汉江中下游不修建任何补偿工程,下泄过程按需水下泄,丹江口水库降低死水位至135m~140m,此方案的最大优点是丹江口水库不加高,没有淹没损失,但可调水量较小,不能满足北方需求,也不提高汉江中下游的防洪标准。
调水150×10[8]m[3],是在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的前提下,对汉江中下游实施局部补偿,在2020水平年向清泉沟灌区及黄淮海平原多年平均调水150×10[8]m[3](实际调度调水149.57×10[8]m[3])。 此方案为各方推荐方案,丹江口水库按需求向中下游放水, 最小下泄流量为490m[3]/s。此方案的优点是加高大坝,可调水量增加较多, 汉江中下游的防洪标准可提高至百年一遇,但淹没损失较大,搬迁人口达22×10[4]人以上。
调水230×10[8]m[3],是在丹江口水库后期规模下,汉江中下游全部渠化和修建江汉运河补水工程,2020水平年向清泉沟灌区和黄淮海平原多年平均调水230×10[8]m[3](实际调度调水219.4×10[8]m[3]),丹江口水库的最小下泄流量为200m[3]/s。此方案尽管可调水量大,但补偿工程投资巨大,近期恐难以实施。
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不同调水规模对汉江中下游影响分析
不同调水规模对汉江中下游水位、流量、航运及灌溉用水的影响有很大差别。下面以调水15×10[8]m[3]方案为比较基础, 分析其它各方案在2020水平年对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及用水的影响, 比较时段为1956年~1990年35年系列,共1260旬。 计算采用的丹江口水库入库流量过程线是由长江规划委员会提供。
3.1 水位流量
水位、流量影响选用汉江中下游丹江口水库坝下、襄阳、皇庄和仙桃四个点说明(表2)。
表2 不同调水规模对汉江中下游水位流量影响(不补偿)(注: 文中水位流量下降均以15×10[8]m[3]方案作为统计基数。)
Tab.2 Effects of different water transfer scales on water tables and stream down the Danjiangkou Reservoir
方案×10[8]m[3] 15
60
站名 流量段历时
历时
流量下降 水位下降
(m[3]/s)
(旬) (旬)
(m[3]/s)
(m)
≥3000 107 68 551.53 0.22
1 500~3 000 182 96 619.15 0.38
坝下800~1 500 142122 441.39 0.35
490~800804947 153.02 0.16
<490 25 27 87.19 0.16
≥3000 107 69 551.84 0.25
1 500~3 000 170 91 700.37 0.59
襄阳800~1 500 120103 410.60 0.45
490~800197189 331.53 0.44
<490 666808 112.99 0.24
≥3000 135 99 641.21 0.24
1 500~3 000 195111 585.00 0.54
皇庄800~1 500 142144 476.41 0.54
490~800514617 145.46 0.23
<490 274289 38.83 0.08
≥3000106 81 437.39 0.50
1 500~3 000 158 95 538.90 0.91
仙桃800~1 500 140102 468.45 0.99
490~800169181 256.47 0.62
<490 687801 86.02 0.24
方案×10[8]m[3] 150
站名 流量段历时流量下降水位下降
(m[3]/s)
(旬)(m[3]/s)
(m)
≥3000 33 1 204.58 0.47
1 500~3 000 46 1 470.67 0.74
坝下800~1 500 79
721.24 0.52
490~800 1065
371.46 0.34
<490 37
124.41 0.23
≥3000 37 1 306.73 0.52
1 500~3 000 42 1 433.98 1.05
襄阳800~1 500 58 1 072.98 0.98
490~800
219
740.68 0.85
<490904
256.15 0.47
≥3000 60 1 469.07 0.51
1 500~3 000 72 1 604.28 1.09
皇庄800~1 500 149
933.54 0.97
490~800
680
298.51 0.42
<49029963.01 0.14
≥300046 1 070.20 1.14
1 500~3 000 65 1 282.71 1.96
仙桃800~1 500 81 1 113.29 2.11
490~800
203
433.98 0.99
<490865
181.81 0.48
方案×10[8]m[3]230
站名 流量段
历时 流量下降水位下降
(m[3]/s)
(旬)(m[3]/s)
(m)
≥300037 1 281.65
0.50
1 500~3 000 50 1 193.92
0.64
坝下800~1 500 51 1 183.24
0.85
490~800
70808.83
0.79
<490 1 052588.20
0.85
≥300040 1 257.38
0.50
1 500~3 000 44 1 275.52
0.99
襄阳800~1 500 45 1 325.80
1.25
490~800
48940.44
1.14
<490 1 083583.25
2.54
≥3000 67 1 323.18
0.48
1 500~3 000 64 1 763.48
1.20
皇庄800~1 500 78 1 297.60
1.35
490~800 106869.68
1.26
<490
945474.04
1.31
≥3000
45880.93
0.91
1 500~3 000 62 1 345.01
1.99
仙桃800~1 500 71 1 066.29
2.06
490~800
51 1 151.79
2.49
<490 1 030462.70
2.17
60×10[8]m[3]方案坝下流量时段表明,大于3000m[3]/s 流量历时比15×10[8]m[3]方案减少了39旬;1500m[3]/s~3000m[3]/s 减少了80旬;800m[3]/s~1500m[3]/s流量减少了20旬,而490m[3]/s~800m[3]/s流量增加143旬。这说明下泄水量历时存在逐步由大流量段向小流量段移动的趋势,移动幅度约150旬。流量减少量以1500m[3]/s~3000m[3]/s段为最大,旬平均达到619m[3]/s。水位下降幅度均小于0.40m,最大仅0.38m,最小仅0.16m。襄阳、皇庄和仙桃流量变化也较少,由丰中水时段向中低水时段移动约100旬~150旬,各流量段平均水位变幅均在1.0m以下,以仙桃段最大,各流量段流量减少量均小于时段平均流量的1/4。
150×10[8]m[3]方案相对于60×10[8]m[3]方案, 影响幅度明显加大。150×10[8]m[3]方案中丰水流量历时比15×10[8]m[3]方案少约 200旬,坝下大于3000m[3]/s流量段历时仅33旬,比15×10[8]m[3] 方案少74旬,1500m[3]/s~3000m[3]/s流量段历时仅46旬,比15×10[8]m[ 3]方案少136旬,800m[3]/s~1500m[3]/s流量段历时仅79旬,比15×10[8]m[3]方案少43旬,而490m[3]/s~800m[3]/s流量段历时从804旬增加到1065旬,小于490m[3]/s流量段历时从25旬增到37旬。襄阳、皇庄、仙桃流量历时变化也呈以上规律,大于800m[3]/s流量历时减少,小于800m[3]/s流量历时增加。150×10[8]m[3]方案的水位流量下降值也明显比60×10[8]m[3]方案大。大于3000m[3]/s流量段平均流量减少量均在1000 m[3]/s以上,最大达1469m[3]/s,水位下降在0.47m~1.14m;1500m[3]/s~3000m[3]/s流量段流量减少也在1000m[3]/s以上,最大达1604m[3]/s;水位下降在0.74m~1.96m;800m[3]/s~1500m[ 3]/s流量段流量下降也在700m[3]/s~1150m[3]/s之间,以仙桃最大,水位下降在0.52m~2.11m;490m[3]/s~800m[ 3] / s 流量段流量下降在300m[3]/s~740m[3]/s,水位下降在0.34m~0.99m;小于490m[3]/s流量段水位下降0.14m~0.23m,流量下降60m[3]/s~250m[3]/s。 因此,150×10[8]m[3]方案对汉江中下游的影响以丰水时段为大,中水时段次之, 枯水时段影响最小。
230×10[8]m[3]方案是在仅满足汉江中下游用水量而不保证用水水位的条件下实施的。在现有工程条件下,对汉江中下游的水位、流量的影响十分严重。230×10[8]m[3]方案坝下下泄大于3000m[3]/s 流量历时仅37旬,比15×10[8]m[3]方案少70旬,1500m[3]/s~3000m[3]/ s流量段仅50旬,800m[3]/s~1500m[3]/s流量段仅51旬,减少91旬,490m[3]/s~800m[3]/s流量段仅70旬,减少734旬,合计四个流量段减少1027旬,汉江中下游流量将有83.5%的时段处于枯水期。同样,襄阳、仙桃和皇庄各点小于490m[3]/s流量历时都在950旬~1100 旬之间。
以上各调水方案的水位流量变化说明,在60×10[8]m[3]、 150 ×10[8]m[3]和230×10[8]m[3]之间,60×10[8]m[3]方案相对15×10[ 8]m[3],主要北调大于490m[3]/s(以坝下为标准)的流量段, 对枯水的影响较小,对洪水的影响也较小;150×10[8]m[3]方案北调大于490m[3]/s流量段水量,大于3000m[3]/s流量段调水量明显增加, 而小于490m[3]/s流量段增加较小;230×10[8]m[3][4]方案主要北调小于3000m[3]/s流量段水量,特别是小于800m[3]/s流量段,由此对汉江中下游的枯水影响十分严重,洪水流量历时同150×10[8]m[3]方案相比反而增加。由此显示,在三个不同量级的调水方案之间,随可调水量增加,丹江口水库首先北调中水时段,然后调洪水时段,当可调水量达到230×10\+8m[3],就开始调枯水时段水量, 对汉江中下游水位流量的影响也在这些时段之间过渡。对于防洪,以中间方案最佳,即调水 150×10[8]m[3]。
3.2 灌溉
丹江口水库调水对灌溉的影响主要涉及下游罗汉寺、兴隆、谢湾、泽口四闸,以及依赖于东荆河的灌区(表3)。
60×10[8]m[3]方案对汉江中下游灌溉的破坏状况比15×10[8]m[3]方案略有加重。罗汉寺闸引水破坏率从6.4%增加到8.9%,年平均引水量从4.49×10[8]m[3]下降到4.42×10[8]m[3],占年均需水量的92.7%;兴隆闸破坏程度由11.7%上升至19.4%,年均引水量由1.17×10[8]m[3]下降到1.11×10[8]m[3],占年均需水量的86.0%;谢湾闸破坏程度由21.4%上升至30.6%,年均引水量由0.70×10[8]m[3]下降至0.60 ×10[8]m[3],仅占年均需水量的63.8%;泽口闸破坏程度由17.6 %上升至24.4%,年均引水量由6.60×10[8]m[3]减少到6.18×10[8]m[3],占年均需水量的79.5%。东荆河口年均分流水量减少11.24×10[8]m[3],减少了28.11%,将给依赖东荆河用水的灌区带来影响。
表3 不同调水方案对汉江中下游主要闸(河口)灌溉破坏状况(不补偿)
Tab.3 Effects of different water transfer scales on irrigation
年均15×10[8]m[3] 60×10[8]m[3]
总需
闸河口 需水量 年均引水量 年均引水量
水旬 破坏旬破坏旬
(10[8]m[3])(10[8]m[3])(10[8]m[3])
罗汉寺7194.77 46 4.4964 4.42
兴隆 4791.29 56 1.1793 1.11
谢湾 6870.94147 0.70
210 0.60
泽口 7217.77127 6.60
176 6.18
东荆河 39.99
28.75
150×10[8]m[3]230×10[8]m[3]
年均引水量年均引水量
闸河口
破坏旬破坏旬
(10[8]m[3])
(10[8]m[3])
罗汉寺 76
4.35 255 3.41
兴隆
130
1.04 293 0.60
谢湾
268
0.51 520 0.32
泽口
218
5.18 490 3.57
东荆河 17.48 18.40
150×10[8]m[3]方案灌溉取水破坏状况有所恶化。相对于15×10[8]m[3]方案,罗汉寺闸破坏率增加到10.6%,年均灌溉引水量减少0.14×10[8]m[3],年均供水满足程度由94.1%下降至91.2%; 兴隆闸破坏程度上升至27.1%,引水减少0.13×10[8]m[3],供水保证率下降至 80.6%;谢湾闸影响较严重,破坏旬数达260旬,比15×10[8]m[ 3] 方案多113旬,占总需水旬数的37.8%,引水量减少0.19×10[8]m[3],供水保证率由74.5%下降至54.3%;泽口闸破坏也较严重,破坏程度上升至30.2%,引水减少0.79×10[8]m[3],供水保证率由84.9%下降至 74.8%。同时150×10[8]m[3]对东荆河口的分流量影响很大,年均引水减少22.51×10[8]m[3],仅为调水15×10[8]m[3]方案的43.7%。
230×10[8]m[3]方案对汉江中下游灌溉破坏十分严重。罗汉寺闸破坏255旬,占总需水旬数的35.47%,多年平均引水量3.41×10[8]m[3],比15×10[8]m[3]方案少引1.08×10[8]m[3],占需水量的71.49%; 兴隆闸破坏程度上升至61.17%,引水比15×10[8]m[3]方案少0.57×10[8]m[3],仅0.60×10[8]m[3],只占年均需水量的46.51%; 泽口闸破坏520旬,破坏率达75.69%,年均引水量仅0.32×10[8]m[3], 仅占需水量的1/3,引水将严重破坏;谢湾闸破坏490旬,占总需水旬的67.96%,多年平均引水量仅占需水的45.95%。同时, 东荆河口的分流水量也将减少20×10[8]m[3]以上。因此调水230×10[8]m[3], 若不对中下游进行全面补偿,汉江中下游的灌溉用水将严重破坏。
以上数据表明,各调水方案对汉江中下游各闸灌溉用水的影响,以罗汉寺最轻,兴隆次之,谢湾闸和泽口闸严重。对汉江中下游灌溉用水的影响随调水量增加而加重。
3.3 航运
根据汉江1968年~1985年的实际航道状况,在90%~95%保证率下,整治后,汉江丹江口至襄樊通航300t级的通航流量为391m[3]/ s ~292m[3]/s,襄樊至利河口通航500t级的流量为470m[3]/s~344m[3 ]/s,利河口至泽口通航500t级的流量为337m[3]/s~238m[3]/s, 泽口至汉口段通航500t级的流量为279m[3]/s~194m[3]/s[4], 下面分别以各河段流量的上限,即各河段通航流量为391m[3]/s、470m[ 3]/s、337m[3]/s为界,分析调水对汉江中下游航运的影响(表4)。
60×10[8]m[3]方案和15×10[8]m[3]方案比较,丹江口至襄樊河段的通航破坏状况没有变化,襄樊至汉口河段破坏状况变化也极小,35年破坏在25旬~26旬之间,仅增加2旬~3旬,说明60×10[8]m[3] 对汉江中下游确保保证率的航运几乎没有影响。但中水流量历时(以丹江口水库下泄800m[3]/s~3000m[3]/s为标准)从324旬减少至218旬, 对航运效益略有影响。
150×10[8]m[3]方案的航运破坏状况,并无严重恶化。丹江口至襄樊河段航运破坏状况与15×10[8]m[3]方案相比,维持原状, 其它河段增加10旬~15旬,并不严重,但河道中水流量历时大幅度减少,达 273旬。
230×10[8]m[3]方案对汉江中下游航运的影响十分严重,除丹江口至襄樊河段破坏仅37旬外,其余河段均在800旬以上, 襄樊至利河口段最大,达888旬,因此,可以认为,若不对汉江中下游进行补偿, 调水230×10[8]m[3]将使汉江中下游航运彻底萎缩。
表4 不同调水规模汉江中下游航运破坏状况(不补偿)(单位:旬)
Tab.4 Effects of different water transfer scaless on navigation
15×10[8] 60×10[8] 150×10[8] 230×10[8]
(m[3]) (m[3]) (m[3]) (m[3])
丹江口~襄阳
37 3737 37
襄樊~利河口
25 2637888
利河口~泽口
22 2534802
泽口~汉口 23 2637866
4 补偿工程分析
调水60×10[8]m[3]对汉江中下游灌溉及航运用水的影响较小, 可基本不予补偿。结合中长期汉江中下游灌溉发展需要,只要修建兴隆枢纽可补偿调水对汉江中下游罗汉寺、王家营及兴隆闸的引水影响;但不容忽视的是,东荆河口分流量减少很多,将使依赖东荆河灌溉的农田供水保证率下降很多,需另建工程解决。
调水150×10[8]m[3],汉江中下游的补偿工程仍应以解决灌溉用水为主,即修建兴隆枢纽,满足其库区内三大闸的引水要求,但谢湾、泽口两闸及东荆河灌区的补偿需修建泽口枢纽或江汉运河。
调水230×10[8]m[3]对汉江中下游的影响十分严重。若对此进行补偿,不仅需补偿由于调水引起的汉江中下游河道水位的不足,而且要补偿流量的不足。为保证航运,汉江中下游兴隆至丹江口河段必须全部渠化,以改善汉江的航运状况和兴隆以上各大灌区的灌溉用水,兴隆以下河段河道内外用水需从长江干流解决,以改善兴隆至汉口的航运状况和谢湾及泽口两大闸的引水条件,依赖东荆河用水的灌区也应从长江干流引水解决。
5 结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可调水量,从影响及补偿工程的分析,近期以调水150×10[8]m[3]为宜,否则调水对汉江中下游的影响过大,补偿工程也过多,投资很大。随着汉江中下游梯级的逐步修建,可考虑适当扩大丹江口水库的可调水量至200×10[8]m[3]或稍多,以满足北方地区的用水要求。若考虑经济或淹没因素,不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调水,尽管其对汉江中下游发展条件下的用水影响不大,但可调水量较小,可能满足不了需求,建议慎重考虑,同时此方案对汉江中下游的防洪没有明显作用,仅能维持现状水平。
中国科学院“九·五”重大项目资助,编号KZ951-A1-203( The KeyProject of Chinese Acaderny of Sciences)。 作者感谢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湖北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和丹江口水利枢纽管理局提供资料。
标签:丹江口水库论文; 农业灌溉论文;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论文; 汉口水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