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改革的深层任务:革除社会发展障碍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发展论文,障碍论文,机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对社会结构形成了强大冲击,社会的各个层面得到重新调整组合,社会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改革开放越深入,社会发展障碍机制就会越来越显露出来,并成为社会发展的隋性力量。于是,根治社会发展障碍机制必然成为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被提上日程。
社会机制新陈代谢,基本矛盾永恒运动,这一历史规律,决定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与障碍机制的矛盾统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障碍机制突出表现为僵化的过于集中的体制,其弊端渗透作用于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
阻滞社会进步的障碍机制是什么?它产生的深层原因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须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加以考察。
在社会主义社会的运行过程中,社会内部各种消极因素、各种阻力相互作用,凝聚合流,形成阻碍生产力发展以及整个社会进步的矛盾运动,这就是阻碍社会发展的障碍机制。这种障碍机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
社会主义社会机体的新陈代谢、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障碍机制产生的主要原因和深层基础。在社会历史进程中,任何曾经是进步的东西,都会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得落后,这是新陈代谢规律在社会发展中的表现。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及其社会体制,凡是现实的,都有其合理性,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否则,它就不能存在;然而,凡是合理的,又都是具体的、历史的。当生产力的发展突破现有的生产关系、社会体制,曾经是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就会发生功能变异,出现惰性,甚至缺乏活力,这时,旧的体制就会形成一股巨大的障碍力量,从社会的一切领域阻挠生产力以及社会的发展。建国初期建立起来的曾经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随着历史的进程,逐渐蜕变为与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对立的因素,就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在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由于社会基本矛盾的不停顿运动,障碍机制必然不断产生,我们将面临不断克服障碍机制的任务,这是不依任何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
长期以来,社会主体对社会主义在观念上形成了一些错误认识,这种错误的社会主义观念又强行嵌入现实生活,这是社会发展障碍机制产生的直接原因。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在社会主义建设上,我们还有很大的盲目性。社会主义经济,对我们来说,还有许多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1〕从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 上升到社会主义自由王国,是一个逐步实践、认识,反复实践、认识的过程,是以理论指导实践,又以实践修正理论的过程。由于社会主义实践的探索性、复杂性,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难免发生错误。这种错误认识一经运用于指导实践,就会把一些非社会主义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固有的属性,把某些非本质的因素当作社会主义的本质因素,人为地扩大社会体制的弊端,使社会的消极、落后因素在新的形式下复活,必然促使障碍机制的稳固和放大。例如,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马列经典著作和原苏联经验作了教条主义的理解,形成了一些脱离实际的判断是非的标准,把某些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共有现象看作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加以否定和排斥;把公有制等同于“一大二公”,把社会公平等同于资本主义,把行政运行机制同经济自身固有的机制相混淆等等,致使社会主义本应具有的动力因素被排斥,而社会主义本应排斥的阻力因素却因此大大强化。
可见,障碍机制的产生有其客观必然性,是社会主义发展中所无法避免的。问题在于,这种客观必然性由于种种历史偶然性的补充,使障碍机制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作用机制和方式特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障碍机制突出表现为僵化的过于集中的体制,这种体制的弊端渗透在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其中国家所有、国家管理的产品经济体制,中央高度集权、党政严重不分的政治体制,以行政手段强求精神生活划一的文化体制,构成障碍机制的三个主干和运行主体。及时地克服障碍机制,不断推动社会体制的调整与更新,是遵循客观规律,自觉推进社会历史进程的重要的内容之一。
僵化的教条和模式,扼杀了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改革也是革命,革僵化教条的社会主义模式之命,革社会发展障碍机制之命,把旧体制以及赖以生存的障碍机制改到既定的死局。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通过改革,使上层建筑适应于经济基础的发展,使生产关系适应于生产力的发展,是革除社会障碍机制,使社会主义充满活力的唯一出路和选择。
任何社会革命最深刻的根源,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冲突,即生产关系不适合,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革命的目的,就是改变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我国的民主革命,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改变旧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那么,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以后,即新的生产关系确定以后,是不是还有继续解放生产力的任务呢?长期以来,我们对此认识并不清楚。1985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最早表达了这个思想,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就是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进一步解放仍然受到束缚的生产力,促进生产力进一步发展。”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又以高度精炼的形式重申了这一思想,提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重要论断。中共十四大确认了这一思想,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改革也是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是理论上的一个重要突破。
改革之所以也是解放生产力,根本原因就在于改革要冲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从根本上革除阻挠社会发展的障碍机制。我国旧体制的弊端,社会发展障碍机制,尤其是对生产力的阻碍作用早有明显的表现。我国的旧体制是在苏联传统模式的影响下,在革命战争年代逐步产生,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基本确立的。这种高度集中的体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到了五十年代后期,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时期,国内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高度集中的体制日益显得陈旧过时,本应对其进行逐步的改革,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但是,由于对社会主义的发展缺乏科学的认识,加上“左”倾路线的长期干扰,旧体制反而被继续强化。中央集权的,以指令性计划为核心的经济体制,政企不分,条块分割,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否定经济利益的差别,城市中,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农村中,生产形式单一,排斥市场的功能。这样的经济体制,压制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加剧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政治体制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只是表现形式不同罢了。邓小平曾指出:“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2〕这样的经济、 政治体制必然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产生矛盾。固然,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但僵化的管理体制减少了本应取得的更多的成就,有时甚至导致倒退的局面。深刻的教训启迪我们,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搞改革,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解放生产力。就发展生产力问题,邓小平进行了大量的深刻论述。他反复指出:“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3〕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 为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为了发展生产力,必须对我国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1985年9月, 邓小平根据改革的初步成效又及时指出:“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4〕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论断在实践中也得到生动体现。实践证明,改革是消除障碍机制,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手段,是使社会主义潜在优越性逐步变成现实优越性的根本出路。
新旧体制长期处于胶着状态,反映出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和障碍机制之间的较量,是一场持久的拉锯战。改革作为社会主义条件下一种新型的革命性实践,必须对障碍机制进行全方位的革命性变革,从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革除社会发展的障碍机制,是社会主义改革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改革对障碍机制的冲决程度,直接决定着社会进步的程度。社会主义改革对社会发展障碍机制的根治是多方面和根本性的。
第一,社会主义改革对障碍机制必须进行综合治理。构成障碍机制的各种惰性力量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交织,形成网络联系,从社会的各个方面,即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一切领域,干扰社会发展动力机制运行,全面阻碍社会的发展。同时,它们也不会各自单独地退出历史舞台,而是以整体效应抗拒动力机制发挥作用。因此,克服这种隋性力量,全面系统的改革才是唯一出路。改革是社会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的全面转轨,是社会整体的调整和转换,是对障碍机制的全方位冲击。对障碍机制的综合症,也必须进行综合性医治。
第二,社会主义改革对障碍机制必须进行长期的、渐进式的根治。障碍机制一经形成,就不会自然消亡。这种惰性综合症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地渗透于社会机体,寄居在社会机体的内部,物化为具体的社会体制,具有很强的抵制性,它们的某些外部症状能够得到抑制,但要真正根除却相当困难。我国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拉开改革开放的帷幕,到目前已有18个春秋,仍然处于新旧体制交错的胶着状态,这说明新旧体制的拉锯战是持久而反复的。很显然,要革除障碍机制,通过一次或几次爆发式群众运动、政治运动,是难以奏效的,必须通过渐进式的社会改革。改革不同于以往的社会革命,就是说不采用暴力、激化的革命手段,也不是变革社会根本制度。改革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一种新型的革命性实践,它意味着社会主义自身发展中的部分质变,意味着社会体制的重大变革,它是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党的领导与人民参与相结合的有步骤、有秩序的革命性变革。由于社会发展动力机制与障碍机制的矛盾运动,伴随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两者之间的较量是一场艰难而又反复的持久战,决定了改革必然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改革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和渐进式特点,对于革命障碍机制的惰性力,独具“对症下药”的功效,从而推动社会主义自身发展不断除旧布新,自我完善。
第三,社会主义改革必须对障碍机制的核心部位和骨骼系统进行革命性变革。障碍机制的形成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不仅仅是个人品质、素质,个别领导机关的工作作风问题,而是更带根本性的体制问题。因此,不能指望靠个别干部的撤换、思想作风的几次改进、体制的局部修补,就能轻而易举地消除整个障碍机制,而必须进行体制创新,从根本上克服社会主义制度与具体体制之间的深刻矛盾和背离倾向。改革的根本目标,就是克服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和环节,使生产关系适应于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和环节,使生产关系适应于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适应于经济基础的发展。我国改革的经济实质在于,革除以国家为主体的产品经济体制,建立以国家、企业和个人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促进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更加紧密的结合和个人、企业(集体)、国家三者利益的和谐结合,焕发社会主义的经济活力;改革的政治实质在于,革除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严重不分的政治体制,从间接民主为重心逐渐过渡到以直接民主为重心,寻求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人民群众的直接监督管理与党的正确领导结合的恰当尺度,更好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改革的文化实质在于,革除用行政手段划一精神生活的体制,实现以增强人的主体意识为中心的整个观念领域的更新,建立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文化。全面改革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进行社会骨骼系统的根本更新,就使障碍机制失去了依存和运转的支柱,而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和意义就在于社会主义制度内在的固有的动力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注释:
〔1〕《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29页。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7页。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6页。
〔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