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州市普通初级中学 262500
主题班会是班级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是班主任根据教育教学要求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主题、围绕主题开展的一种班会活动。通过主题班会来澄清是非、提高认识、开展教育,对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树立人生观都起着作用,是学生的必备课。一堂成功的主题班会,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次心灵的净化,接受一次灵魂的洗礼;它对学生人格的健全、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主题班会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主要类型有:指导学生类、思想教育类、生活指导类、审美娱乐类、综合类。主题班会的形式同样是多种多样的,经常采用的有:一是漫谈、座谈、讨论;二是演唱、讲故事、朗诵;三是参观、访问、瞻仰;四是报告会。主题班会的基本流程:班主任导语,点出活动的主题——主持人上台、布置本次活动相关事宜——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专家、名人、英雄模范人物介绍事迹、谈感想——学生辩论并发言——班主任寄语等。一堂优秀的主题班会应当遵循哪些原则呢?
一、强化主体参与原则
主体参与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具备自己学习、自己查询相关资料,围绕教育目的自己选择主题,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发展学生自学成才的智力品质,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主体参与意识与能力的养成在于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实践,主体意识与能力作为主体的人在实践活动中所具有的本质属性,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中自身素质结构所产生的功能表现,这不是先天具有的,只能在参与过程中体现、形成和发展。要发展学生的才智,光靠教师灌输是不行的,要调动学生作为主题班会活动的主体参与者的积极性,同时要保证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另外还有不断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质量。
二、分类指导原则
分类指导是指教师在活动中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有针对性地指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主题班会活动中,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确立不同的活动目标,选择不同的活动内容,形成多种既能使学生喜闻乐见又能适宜各类学生主动参加的、寻到角色位置的丰富形式,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促进、有所提高。
三、激励评价原则
在活动过程中要采用评价激励机制。评价是对学生各方面状况所做的价值判断,强调激励评价是以尊重学生人格和自尊心为前提。针对初中学生心理特征,要用激励的语言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
主题班会到底有哪些作用呢?我作了一下归纳:
一、提高学生思想修养,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班级凝聚力
主题班会的主要作用就是帮助学生分辨是非善恶美丑,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主观世界,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陶冶学生高尚纯洁的情操。我们可以用打开心扉的方式让学生畅谈曾帮助过谁或谁帮助过自己,使学生感受班集体温暖,明确遇事先人后己、互相关爱、共同进步的重要性,为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动力。我们还可以通过歌舞、演讲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使他们在活动中受到感染,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促进他们的交流,使他们感受班级温馨气氛,明确一个优秀班集体来自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以此提升班级凝聚力。
二、培养学生主持管理能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和途径
作为教育主阵地的主题班会,同时也是学生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一个绝好舞台。教师应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培养学生自己主持开展主题班会活动的能力,通过主题班会使学生自行处理班级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针对班级中的现象及自己的困惑等加以讨论、争辩,还可以就争论的焦点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拿出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及应对措施。同时,可通过活动让学生明辨是非善恶,懂得什么应该做、什么应该摒弃,从而使学生养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加强班集体建设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要通过多种活动来实现,而主题班会就是一项重要的活动。组织得当的主题班会能产生凝聚力,起到促进班级学生团结的作用。主题班会也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它能加深彼此了解,成为密切师生关系的一条纽带。好的主题班会能触及学生的灵魂,为他们的成长注入营养,在他们饥渴的时侯得到甘露,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记忆,终生不忘。
四、主题班会可以营造一种民主、自由、轻松、和谐的氛围
这种氛围,能够消除学生表达中的胆怯心理,使其情绪获得缓解,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出发,从生活中的小事出发,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使他们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有话愿说,便于相互间的情感交流,不知不觉中进行口头语言的表达与训练。由于人少,每个同学都必须参加,参加的次数多了,学生自己都感到胆子大了,上台敢说话了,自信心也增强了。
五、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采取讨论、辩论、演讲、唱歌等灵活多变的主题班会形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抓班会主题、找议题中心的能力。可让学生通过听来比较哪位同学说得好、好在哪里、为什么这样说好、如果让自己说应如何来说等,借以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敏捷性,语言表述的准确性等,从而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论文作者:韩东涛 董秀会 马永强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7月总第24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2
标签:学生论文; 班会论文; 主题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班级论文; 他们的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7月总第24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