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出版前文摘规范化分析_学术价值论文

社会科学出版前文摘规范化分析_学术价值论文

社科学刊文前摘要规范化论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刊论文,摘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08)11-0268-05

社科学刊是传播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主要载体,是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也是透视学术发展、把握学术前沿的窗口。社科学刊这一系列职能的发挥,文前摘要起着不可或缺的媒介作用。为使文前摘要标准化、规范化,1986年,原国家标准局下发了《文摘编写规则》(GB6447-86,以下简称《规则》),并于1987年6月1日起实施[1]417。如今,20多年过去了,在《规则》的引领与指导下,文前摘要从无序走向有序,从多样化走向统一,不仅使社科学刊版式编排更加规范,更重要的是彰显了所发论文的学术价值,并使之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由于缺少刚性约束条款,或者说缺少刚性约束机制,《规则》执行不力,文前摘要的失范现象在相当一部分社科学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鉴于此,本文就文前摘要的内涵、特点及内在要求;文前摘要失范的主要表现及成因;文前摘要规范化的保证、功能与效益,作以如下探讨。

一、社科学刊文前摘要的内涵、特点及内在要求

所谓摘要,亦称文摘,英文为abstract。国际标准化组织在《ISO214-1976文献工作[E]》中给出的定义为:“对原文献内容准确、扼要而不附加解释或评价的简略的表述。”[2]国家标准对摘要的解释为:“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1]417可见,关于摘要的内涵,无论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表述,还是国家标准的要求,都无一例外地强调了它对原文献内容的不解释、不评价。为使这一主旨得以有效地贯彻实施,学界还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形成了摘要的不同分类方法。目前,较为普遍采用的是国际标准组织推介的“三分法”,即报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和报道/指示性摘要。这其中,报道性摘要尤其强调对原文献内容既不解释,亦不评价,它是作者在经过资料检索、确立选题、布局谋篇、写就脱稿等一系列过程之后,以“局外人”的眼光,对论文进行重新审视,并以洗练的语言进行高度概括,从而确切地报道了论文选题的由来及其研究主旨、路径、结果与结论。因此,它具有与原文献同等的信息价值量,使读者不曾读原文,就可以掌握论文的全部精华所在。由于它侧重于研究成果的如实表述,尤其要向读者传递论文的新发现、新发明、新创造以及这一新成果的获得是如何“独辟蹊径”的,加之它可以代表原文,常常只字不动,就可以被二次文献所使用,因而成为含金量足、用途宽阔的摘要类型,并为《规则》指定社科学刊采用。在学刊论文的编排格式上,由于报道性摘要置于论文题目和作者姓名及其所在单位之后、正文之前,所以又称文前摘要,一般说来,其篇幅在300-400字之间。

尽管文前摘要字数不多,但却具有下述特点:

1.客观性。文前摘要的撰写必须以原文为蓝本,做到所述思想观点出之有据,所述研究路径觅之有踪,所呈结果结论言之凿凿。因此,在撰写过程中,以对原文的忠诚度为最高准则,并实行“三不主义”,即不夸大其词,不节外生枝,不自我评价。所谓不夸大其词,该一是一,该二是二,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原文进行忠实的反映;所谓不节外生枝,即原文不曾涉及的内容,即使可以对原文锦上添花,也不为之心动;所谓不自我评价,即摘要不带有作者任何主观色彩,既不自吹自擂,也不自卑自谦。受这种客观性所决定,阐述中要注意主语的选择,尽可能不用“本文”、“文章”、“笔者”、“作者”等词作为主语,旨在回避解释性、介绍性、评价性的语言。

2.凝练性。文前摘要作为论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之同时刊发,并先于论文,成为读者的第一阅读对象,读者是否肯于阅读全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摘要的“先声夺人”。受其篇幅小、文字少所限,要概括出全文的主要观点并突出闪光点,是对作者语言表达力、驾驭力的检验。若使摘要的语言表达简洁凝练,必须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力求炉火纯青;相反,对于全文思想主干可有可无的细枝末节,拖泥带水的拉杂语句,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言辞则是摘要之大忌。同时,作为一篇短文,起承转合要衔接紧凑,力求前后融会贯通。

3.等值性。如果说,客观性是对思想内容的要求,凝练性是对语言形式的把握,那么,等值性,则是对摘要较之原文献在价值上的衡量。尽管摘要从原文献的母体中脱胎而来,在文字量上无法与原文献相比拟,但是,在价值含量上,与原文献却是等同的。国际标准要求:“文献应该具有自含性,但必须保持原文献的基本信息与格调。”[2]国家标准亦要求,“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报告、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1]447。这里的“基本信息与格调”、“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它的等值性。鉴于此,文前摘要的内容应包括论题(选题)、观点(独到之处)、路径(研究方法)、结论(有时通过观点托出),尤其是论题、观点和结论,不可或缺。所以,较之原文献,摘要不可丢三落四、“短斤少两”,否则,出现了“价值差”,摘要的功能与作用就遭到了削弱。

4.协调性。所谓协调性,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做出的摘要从思想内容到文字表述,与原文献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是就二者的关系而言。另一方面,就摘要自身而言,要在客观叙述原文献主要观点的同时,突出其闪光点,即突出原文献的创新点,尤其是结论上的创新。这就要求在摘要的撰写上,通过内容的阐述,使新思想、新见解、新成果得以自然流露,而非过分渲染给人以刻意张扬之感。并且,创新是学术之生命,就学刊而言,传播学术创新成果是其价值所在,也是读者追逐的焦点。因此,做到客观叙述主要观点与突出闪光点的自然、协调、融洽,才能收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二、当前社科学刊文前摘要失范的主要表现及成因

当前,社科学刊文前摘要失范的现象不容忽视,个别期刊几乎比比皆是。为使社科学刊切实发挥立足学术前沿、传播学术信息、交流学术成果、传承人类文明的载体职能,也为了使作者、编者引以为戒,笔者对失范现象进行了梳理,其表现形式可归纳为:

1.本末倒置式。主要表现为:用论点之“末”替代结论之“本”。一篇学术论文,经过论点的提出、论据的分析,其主要观点及其闪光点往往都集中于它的结论部分,因此,文前摘要应立足于结论这个“本”。然而,有的文前摘要却舍本逐末,致使摘要内涵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即结论“之本”严重缺失。例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苏州外贸的影响与对策》的摘要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形成苏州的外贸发展带来了机遇。近年来,苏州市与东盟国家在贸易、投资、工程承包和旅游等方面的经贸合作已取得了良好的进展。苏州的轻工、纺织、家用电器等产品在东盟国家市场十分受欢迎,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但与此同时,苏州的外贸也受到一定的挑战。如何利用自贸区的有利条件更好地发展苏州与东盟的外贸关系,是本文所要探讨的核心问题。

从文章的题目来看,旨在论述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之后这一新的外贸形势下,苏州如何应对;从文章的内容来看,不仅阐述了自由贸易区和苏州外贸的发展现状,而且以50%以上的篇幅分析了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苏州外贸的影响,最后,就如何扩大苏州对东盟的贸易提出了建议。由此不难看出,摘要仅仅是提出了文章的论点,而文章的精华所在,即“影响与对策”,尤其是读者如饥似渴般地追逐的“对策”则成为缺憾。这种本末倒置式的摘要,挂一漏万,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与效益。

2.秘而不宣式。表现为:把文章的主要观点及其闪光点紧紧地包裹起来,甚至到了严严实实、密不透风的程度,像“迷”一样。似乎掩藏得越深,越能吸引读者迫不及待地读下去。例如,《中国将迎来劳动力供给的“刘易斯转折点”吗?》,其摘要为:

当前我国很多地区出现了农民工招工难的现象,针对“民工荒”现象及其争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何谓“刘易斯转折点”?在劳动力供给上,中国能否迎来这个转折点?尤其是文章以疑问句式命题,更为读者留下了悬念。通读全篇,才恍然大悟:所谓“刘易斯转折点”,简单说来,即从劳动力无限供给向劳动力短缺转变。作者通过对我国人口增长、城市化、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等基本国情的论述,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供给总量依然很充裕,我国劳动力供给的“刘易斯转折点”不可能在“十一五”期间到来。应该指出,学刊上的学术论文并非戏剧,依赖悬念设置吸引受众,而是凭借坦陈豁达赢得读者。倘若秘而不宣,则形同虚设,失去了文前摘要存在的意义。

3.蜻蜓点水式。表现为:摘要的内容停留在文章的表层,而文章所凝聚的文化底蕴、深邃内涵、创新路径、价值含量等等,并未得到应有的体现。典型的例子,当属《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其摘要为:

社会建设新理论正在形成之中,将随着实践的深入逐步完善。社会建设内涵丰富,内容广泛。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要像抓经济一样,抓好社会建设。

当我们通读了长达万言的全文,才切实感到,摘要与正文的价值含量实在不成比例。文章以“社会建设”为着眼点,由这一新概念提出的时代背景、含义、主要内容、实践上的总体思路等诸多方面,翔实透彻地论述了社会建设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既为理论研究深入开展构筑了一个新的基点,也为政府宏观决策提出了良好建议。然而,所有这一切,都是通读全篇之后获得的,肤浅的摘要将使绝大部分读者与之擦肩而过。

4.自我标榜式。表现为:多以“本文”、“作者”或者“笔者”的口吻抽象地介绍文章的观点,然后即进行自我评价。本意或在于肯定选题的时代意义,或揭示文章的前瞻性,或触及理论的创新点,或展现成果的应用价值,不经意间,变成了自我标榜。例如,《立足现代追求卓越——弗莱克斯纳的现代大学理念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建立》一文,其摘要是这样的: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创始人弗莱克斯纳经过多年对各国高等教育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并由此孕育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雏形。本文考察了弗莱克斯纳的教育理念和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创立,对于今天学术机构的建立和发展将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通读全篇,文章分为弗莱克斯纳对美国高等教育的贡献、他的现代大学理念和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创办这样三部分,其中,贯穿全篇的一条主线,即“追求卓越”。弗莱克斯纳在美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建树与成就,恰恰是他刻意追求卓越的结果:他的现代大学理念追求的是人才卓越,他创办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追求的是学术卓越。依愚之见,假如围绕这条主线拟出摘要,则既能彰显文章“追求卓越”的结论,又能有效地避开自我标榜之嫌。摘要的客观叙述与自然流露,其传播效果更令人信服,况且,学界同仁对于考察成果的价值所在还是独具慧眼的。

5.虎头蛇尾式。表现为:摘要的开头“轰轰烈烈”而来,可谓引人入胜,结尾却冷冷清清,黯然离去。伴随行文的发展,读者的阅读兴趣也顿时锐减。以《美国著名研究型大学院系领导岗位设置研究》为例,其摘要为: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办学质量与水平比较高,学院管理的发展相对比较成熟,因而,研究其先进的学院管理经验,对于我国研究型大学“上水平、创一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论述了美国著名研究型大学院系主要领导(院长和系主任)的任命与职责定位,并给出了几点启示。

此文的选题定位于美国研究型大学的院系领导岗位设置,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特别是摘要对选题价值的阐述简明扼要,可谓点燃了读者的阅读激情。遗憾的是,摘要阐述了论点之后,却以“给出了几点启示”仓促结束,又使读者大失所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发达国家学院管理经验的考察与研究贵在给予我们的“启示”,这是全篇的精华,是读者获得教益之所在。然而,摘要的虎头蛇尾,使作为摘要内涵重要构成要素的结论十分苍白干瘪,它缺少的是血肉丰满,是具体翔实,自然辜负了读者的企盼与期待。试想,若把“蛇尾”变“凤尾”,才能切实收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应该看到,目前,上述失范现象在相当一部分社科学刊的文前摘要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它们或避重就轻,并未全面呈现论文的主要观点及闪光点;或夸大其词,使摘要的报道与论文的内涵不等值;或草率行事,将论文的深邃内涵遮蔽于摘要的轻描淡写之中;或拖泥带水,拉杂的语言破坏了社科学刊流畅明快的传播风格。不管失范现象以何种形式出现,归根结底,失却的是文前摘要应有的作用,削弱的是学术论文的价值,甚至有损于期刊的品牌形象。

那么,造成失范的原因在哪里?

一是《规则》普及不到位。这是造成文前摘要失范的主要成因。实现文前摘要规范化,普及《规则》是前提,只有使《规则》的内容与要求为作者和编辑所掌握,才能保证不失范。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不要说许多作者对《规则》不了解、不熟悉,即使许多学刊的编辑包括主编在内,不知道《规则》者也大有人在。何以见得?翻阅一下学刊,那些以“本文”作主语,对论文的思想内容进行解释、介绍和评价的文前摘要就足以证明。倘若掌握、贯彻并认真执行《规则》,失范现象也就不存在了。可见,普及推广《规则》,使之为作者所遵守并成为学刊编辑编发文前摘要的准则,还须加大力度,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二是部分作者混淆了摘要的类型与用途。国际标准组织之所以将文献的摘要划分为报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和报道/指示性摘要,在于不同类型的摘要具有不同的用途:报道性摘要是用于向读者忠实地传达论文在特定学科领域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所以体现出客观性、等值性等特点;指示性摘要主要是对论文的研究对象、范围、目的、方法和结论进行介绍性说明,为读者查询和检索起到提示和引领作用;报道/指示性摘要在对论文基本框架作报道性介绍的同时,更侧重于对研究结论的阐述,使读者在对论文的研究成果全面掌握的同时,也对研究路径有一个总体透视。由于作者对三种类型各自的用途知之甚少,没能把握社科学刊文前摘要的内涵、特点与具体要求,在实践中难免张冠李戴,稿件投出后自然难以得到学刊编辑的青睐。

三是个别编辑心地浮躁不作为。如果说,作者对《规则》不了解、对摘要的类型及用途不掌握尚可理解,那么,作为社科学刊编辑不了解、不掌握,就有些难脱其咎了;倘若学刊编辑既了解、又掌握了,却使失范的摘要堂而皇之地跃然纸上,则是不作为的结果。应该看到,将失范的摘要矫正过来,或拾遗补缺,或剔赘裁冗,必须以全面透彻地把握文稿的总体脉络为前提,既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更需要责任意识与奉献精神。尤其是奉献精神,对学刊编辑来说十分重要。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人们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的今天,懒惰、不负责任者有之,对失范的摘要乔装打扮一番敷衍了事者有之,心地浮躁,也是致使学刊文前摘要未能规范化的原因之一。

三、实现文前摘要规范化的保证、功能与效益

撰写规范的文前摘要,必须严格执行《规则》,这是衡量文前摘要是否规范的准绳。《规则》强调:要客观、如实地反映一次文献,切不可加进文摘编写者的主观见解、解释或评论;要着重反映新内容和作者特别强调的观点;要排除在本学科领域已成常识的内容;不得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要合乎语法,保持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尽量同作者的文体保持一致;结构要严谨,表达要简明,语义要确切,一般不分段落;要采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包括地名、机构名和人名),尚未规范的词语,以使用一次文献所采用者为原则;采用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处必须加以说明;采用国家颁布的法定计量单位;要注意简化字和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1]418,等等。这是撰写文前摘要应坚持的标准,应遵循的原则,也是实现规范化的保证。

也只有实现规范化,才能充分发挥文前摘要的功能:(1)尊重读者的选择。读者在阅读正文之前,必然首先阅读摘要,以决定是否阅读全篇。规范化的文前摘要节省了读者的宝贵时间,使之迅速判断论文全部内容对他的有益性。尊重读者的选择,是作者与编者的文明之举,也是作为文献生产者与传播者应有的风范。(2)为文献的再传播奠定良好的基础。规范化的文前摘要所具有的特性,使之成为原文献的浓缩,从而为文献型检索工具的编制做好了准备:有的可以一字不动,拿来就用;有的可以以此为基础,稍加改动。由此,文前摘要成为检索工具的最佳媒介,成为拓展传播广度、开掘传播深度乃至应用于社会实践的枢纽。(3)为文献存贮手段的现代化创造了条件。现代社会,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如火如荼,学术成果层出不穷。鉴于此,国家数据库以及文献信息中心对论文的计算机存储大多是输入摘要而非全文,可见,规范化的文前摘要适应了现代化存贮手段的需求。

在有效地发挥上述功能的基础上,实现文前摘要规范化,还有助于所刊发的学术论文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1.提高了阅读率。规范化的文前摘要集客观性、凝练性、等值性和协调性于一体,它可以清晰地向读者呈现全文的基本观点和中心内容,因此能够帮助读者做出该篇论文是否具有阅读价值的判断,有效地避免了“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况;同时,规范化的文前摘要突出了文章的创新点和闪光点,可以激发读者阅读全文的兴趣,进而提高论文的阅读人次。

2.提高了引用率。笔者认为,可以把“引用”划分为“正引用”与“负引用”两类。所谓正引用,既是论文前沿性、深邃性和创造性的体现,也是对论文的学术价值的进一步验证。所谓负引用,是对论文观点的质疑、商榷乃至批判。就正引用而言,或作为立论的依据,或增加研究的可信度,或提升结论的权威性,都是引用者对所引用论文的认可和肯定;对引用者而言,他在获得有益启示之后,将学术探索、学科发展又向前推进一步。即使是负引用,在今天讲究“三不主义”,学术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下,通过学术争鸣,明辨是非、坚持真理、纠正谬误,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可见,无论是正引用还是负引用,都促进了学术的繁荣与发展。而产生如此社会效益的前提,正在于规范化文献摘要的引领。

3.提高了转载率。这一点较之引用又提升了一个新层次。学术论文的作者,无不期盼自己的学术成果能为学术文摘类报刊所青睐、所转载,无论是全文转发,还是论点摘编,甚至一个篇目辑览,都是值得欣慰的。不仅作者,作为首发期刊的责任编辑,也以此为荣,因为这是对他在堆积如山的来稿中,慧眼识珠、沙里淘金的辛勤付出的有力肯定。而一本学刊要提高所发论文的转载率,同样有赖于规范化的文前摘要。据报载,2007年,全国共出版哲学社会科学期刊2339种[3],而其中的文摘类学刊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并且,其编辑人员数量也十分有限。在这种状况下,若不是规范化的文前摘要先声夺人,被文摘类期刊编辑所发现继而阅读全文,一篇论文能够被论点摘编或全文转发,又谈何容易!

总之,文前摘要是论文的浓缩,是论文的精华,它犹如一张名片,使读者对全篇论文的主要观点及闪光点有一个总体把握;它是论文得以再传播、产生良好社会效益的桥梁和纽带。无论是论文的作者,还是学刊的责任编辑,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为提升文前摘要的规范化而努力。

[收稿日期]2008-09-18

标签:;  ;  ;  ;  ;  

社会科学出版前文摘规范化分析_学术价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