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研究论文_王丹枫

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研究论文_王丹枫

诸城长运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 潍坊 262200

摘要: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能有效满足车辆通行需要,便利人们出行。然而,部分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中存在偷工减料现象,未能有效保障道路桥梁施工效果。再加上通车运营后,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降水、暴雨等自然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可能导致道路桥梁出现沉陷、裂缝等质量病害。沉陷、裂缝作为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类型,一旦出现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工程外形美观,还降低工程质量,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修复措施,让道路桥梁更好发挥作用。

关键词:桥梁工程;常见病害;施工处理

引言:近年来,我国交通事业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代。但对于桥梁工程,其却因车辆荷载的长期作用而产生桥头受损、地基不均匀沉降和开裂等病害,继而降低了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危及到了行车人员的安全。可见,在全面分析桥梁工程常见病害的基础上,提出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据此,本文主要探讨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

1道路桥梁工程中病害分析

1.1裂缝问题

道路桥梁在进行施工时期较易产生裂缝问题,施工过程中也会有很多不稳定的原因出现:一是温度所引起的,因为道路桥梁工程在施工中主要采用沥青混凝土材料,只有这种材料才能对行车的需要大大满足,但由于沥青混凝土在养护环节有较高的要求和标准,若养护工作尚未做到符合标准,便会从内到外出现裂缝问题;二是荷载所导致的,由于车辆在行驶中出现超载或急刹车的行为,荷载桥梁自身重量以及行车荷载,自重是没法改变的,无法控制的;若行车荷载过大,已经超出荷载的能力,路面、桥面产生裂缝,从而造成道路桥梁工程出现质量问题。

1.2端头局部破损

端头局部破损是指在桥梁的端部位置出现的损坏以及破裂的情况,若此端部遭到损害就会导致桥梁的两端塑封出现变形,从而使桥梁的原有组织和结构受到严重破坏,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了。端头局部出现破损或出现病害的重要原因就是在设计时出现不合理、不符合标准以及使用质量差的材料所导致的。

1.3路基沉降病害

道路桥梁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路基沉降是最为典型的一种形式,进行道路桥梁施工中,若有软土和粘性土的出现,首先要采取换填进行加固,若在换填中,对原有土壤并未进行挖除,便会有不均匀的沉降问题,其中沉降病害中最典型就是桥头跳车。施工人员进行施工过程中使用材料采取偷工减料,工程质量达不到标准,满足不了施工要求,导致道路桥梁地基出现沉降问题。

1.4钢筋锈蚀

钢筋是道路桥梁施工非常重要的材料,为确保工程质量,首先应该确保钢筋质量合格,加强防锈工作。但在施工中,部分施工人员忽视钢筋防锈,或者钢筋长时间暴露在空气当中,与空气中的水分发生化学反应,容易出现锈蚀现象。钢筋锈蚀后体积会膨胀,引起道路桥梁路面开裂,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最终降低道路桥梁使用年限,影响道路桥梁通行能力。

2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处理技术分析

2.1使用科学的裂缝修补法

采用科学的裂缝修补方法是防止道路桥梁出现病害最为有效的措施,方法如下:第一,实施道路桥梁表面修整技术,施工人员需要确定裂缝的准确位置,对表面进行科学清理,同时在裂缝上实施涂抹施工,在此过程中一般采用水泥、环氧胶泥等进行涂抹,在完成涂抹后需要及时将沥青、油漆等有较强防腐性质的材料涂抹在道路桥梁裂缝的表面处。并且在处理过程中还需要对路面的承载力进行分析,根据承受力情况制定科学的修补方案;第二,采用科学的灌浆、封堵技术,在使用此处理技术时需要与整体施工情况相结合,在对裂缝部位清理后,对裂缝实施封堵,封堵时需要凿出一个干净的沟槽,然后采用防水材料对裂缝进行封堵,材料一般采用聚氯乙烯胶泥丁基橡胶以及聚合物水泥砂浆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地基沉降的处理技术

控制路基施工质量和路桥过渡过程的施工质量,可以对地基出现沉降的情况做出有效的防护措施。以项目设计规范和现实的状况作为准则,使用相对合理的施工工艺,然后最大限度地加强地基的承载能力。在后台实施填筑的过程中,要防止面层厚度与面层构造发生不统一的情况,还可以大大地减小沉降差。在台背回填土的项目中,要与相邻的路基同时施工,同时,台阶要逐层加宽到10cm以上。众所周知,在道路桥梁控制路基施工方面上,地基是施工时道路桥梁项目中的基础,其关系着道路桥梁的承载能力。在施工的过程中,过渡路段路基的沉降量一定要把控好,控制好路桥中间地段的沉降差。

2.3桥头破损的处理技术

锚喷施工技术是修复桥头破损的施工技术,其具备凝结快、稳固功能高的特征,是处理桥头破损常使用的一种施工技术。详细的技术方法是利用锚喷设备超强的喷射力向裂缝位置喷射一定数量的硅胶材料,然后用模板加固,用硅胶材料把桥体有效地黏结在一起。在强度、硬度和柔韧度上硅胶材料都是材料中的首选,其在桥梁模板的作用下会起到非常好的衔接作用。

2.4锚喷施工技术

进行锚喷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对出现的破损问题进行合理地解决,道路桥梁的整体质量才能提高,使用此种技术时,凝固的时间上所有减少,并对自身的稳定和安全性也有好处。为此,此项技术在桥头出现破损的时使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方式。

2.5后期养护

当下,道路桥梁在进行施工时常出现没有后期养护工作,然而养护工作是施工中最后一个环节,也是至关重要的。进行路桥养护时,若出现养护不到位不及时的情况,变会导致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病害。为此,在施工结束后,要采取及时的养护工作,才能有效地防止病害出现,避免路面有破损等,与此同时,要采取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施工工艺才能使道路桥梁的病害达到可控性。

2.6钢筋锈蚀处理技术

加强钢筋质量控制,严格检测与验收。重视钢筋防锈,按要求涂刷防锈层,保证钢筋防锈层有效发挥作用。加强钢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按要求绑扎钢筋,保证钢筋质量合格,使其有效发挥作用,切除多余的钢筋接头。此外还要重视锈蚀钢筋的保护与处理,选用防锈蚀水泥基材料处理钢筋表面,刮除锈迹并清理干净,减缓钢筋锈蚀速度,使其有效发挥作用。

3 工程防病害维护建议

为降低工程病害发生概率,保证桥梁道路工程正常使用,有关部门需要加大对各项病害的防治力度,一方面要在工程施工结束之后,施工方要与业主一起合作,对施工路段采取交通管制,确保工程在未成型之前不会有任何车辆通过,施工基础质量进行保证;另一方面要指派专业人员对工程使用过程中所出现的打滑、裂纹以及波浪等方面情况进行检查与处理,并要对工程所存在的数据指标不合格问题进行消息记录,要对道路桥梁工程实施有效保护,并要及时对维护计划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与完善,维护的管理方式使用动态化,道路桥梁工程的过度使用才能得到改善。与此同时,针对来往车辆采取限行,保证没有带钉轮车辆运行,才能确保工程的使用寿命以及延长。

结语: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质量病害的发生会影响结构外形美观程度,降低结构稳定性与可靠性,甚至不利于车辆通行。从长远来看,也加大养护维修难度,增加不必要费用。因此,养护施工人员要认真进行现场调查,详细掌握工程基本情况,落实预防性养护维修理念,注重对质量病害的预防和控制。一旦道路桥梁出现沉陷、裂缝等问题,养护施工人员要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健全的修复措施。把握质量控制要点,加强每个环节质量控制,提升道路桥梁工程质量和施工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惠清.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江西建材,2016(20):137-138.

[2]徐焱明.试析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6(34):262-263

[3]王拴保.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5(12):58-59.

论文作者:王丹枫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

标签:;  ;  ;  ;  ;  ;  ;  ;  

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研究论文_王丹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