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沛县人民医院外科 221600
摘要:目的:比较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与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治疗甲状腺结节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接收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中,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治疗的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并应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比较两组治疗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住院天数均比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应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较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应用。
关键词:小切口;甲状腺结节;疗效
女性患甲状腺结节的数量比男性高,临床上通常应用手术方法治疗甲状腺结节,但是传统甲状腺切除术造成的创口较大,不易愈合,且容易引发感染等并发症,不利于患者恢复[1]。随着医学水平和微创技术的不断提高,临床上逐渐使用小切口切除术来治疗甲状腺结节,该方法不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创伤,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2]。现对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与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治疗甲状腺结节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对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接收的甲状腺结节患者48例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其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接收的甲状腺结节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24例。在观察组中,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23~58岁,平均年龄(40.35±13.67)岁,病程5个月~6年,平均病程(2.77±1.35)年,8例右侧结节,10例左侧结节,6例双侧结节,在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24~56岁,平均年龄(40.19±13.25)岁,病程7个月~5年,平均病程(2.43±1.12)年,7例右侧结节,9例左侧结节,8例双侧结节。两组患者的病程、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差异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应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该组患者全身麻醉后,保持仰卧姿势,施术者应用传统方法切除患者的甲状腺结节。应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手术步骤为:患者麻醉后保持仰卧姿势。施术者在患者胸骨切迹上方2厘米处行一切口,该切口的长度为4厘米左右,并切口颈白线部位,显露出甲状腺,之后用手指探查甲状腺结节部位。确认甲状腺结节位置后,结扎患者病变侧气管的前血管,切开峡部,将甲状腺游离出来,之后切开并离断甲状腺的动脉、静脉,将被膜保留下来。切除完毕后,施术者妥善放置引流管,并对切口进行缝合。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切口大小、住院天数,并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1个月,观察并技术患者疼痛、吞咽、切口愈合等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住院天数均比对照组小,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观察组患者中,1例吞咽困难,1例疼痛,1例切口粘连,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对照组患者中,4例吞咽困难,2例疼痛,2例不适感明显,2例切口粘连,并发症发生率为41.67%,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小,两组数据差异显著,X2=6.25,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患者的抵抗能力较弱或机体炎性反应较严重时,容易发生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结节的病程较长,该结节的表面光滑,边界清晰,不会与周围组织粘连,能够随着吞咽动作而发生移动[3]。通常情况下,女性发生该疾病的比例比男性略高,且常见于青年女性群体。根据疾病发展情况,甲状腺结节可分为恶性结节和良性结节,而良性结节的发生率比较高,如甲状腺囊肿瘤、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等[4]。目前,临床上通常应用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来治疗该疾病,其目的均是将结节清除,以达到解决压迫的目的。但是,甲状腺位于人体颈部,距离器官、食管等重要组织结构较近,且该器官附近的供血血管和神经组织较多,使得切除甲状腺手术的难度较大[5]。施术者切除甲状腺时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大出血等情况。但是,临床上应用微创技术治疗甲状腺结节后,手术的安全性得到明显提高。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住院天数均比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较好。传统甲状腺切除手术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创口,且游离的范围较大,需要横断处理颈前静脉、肌前肌群,不仅不利于患者术后切口的愈合,还有可能引发吞咽困难、切口粘连、不适应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恢复情况,弱化了治疗效果。而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甲状腺周围组织结构的影响较小,损伤甲状旁腺、食管、器官等结构的机率并不大,无需进行大范围地的游离操作,减少了术后疼痛的发生。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中,由于手术时间较长、失血量教大,术后患者通常会出现器官、神经组织受损的情况,情况严重时,可能引发患者窒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不会对患者的甲状腺上、下极血管进行结扎,不会将颈前肌和胸锁乳突肌切断,有效减少了创伤,减轻了机体的炎性反应。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的切口长度并不长,切口大小一般为3~5cm,且使用可吸收线对切口进行缝合,能够有效减少疤痕,促进患者尽快恢复。不仅如此,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花费的时间并不长,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失血量不大,住院时间短,有效强化了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康复。综上所述,临床上应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较好,切口的长度较小,愈合后不会出现明显影响外观的瘢痕,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伟雄,李苑敏,温永锋.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与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临床对比分析[J].当代医学,2013,18(11):33-34.
[2]刘静.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与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3(26):5416.
[3]梁博.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比较探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20(10):1213-1214.
[4]吴伟刚.两种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15(330:19-20.
[5]冯为艳.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对比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12(14):1907-1908.
论文作者:袁念永,王立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2
标签:甲状腺论文; 患者论文; 切除术论文; 切口论文; 小切口论文; 统计学论文; 并发症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