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农业劳动力转移特征研究_长江论文

长江经济带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特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长江论文,劳动力转移论文,特征论文,农业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长江经济带是中国宏观经济布局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经济发展轴带,自90年代以来,在中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重要。在体制转轨和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以至现代化进程中,长江经济带农业劳动力转移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到200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宏伟目标,而且更关系到能否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引擎”。由于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和1998年长江全流域历史罕见特大洪水的影响,长江经济带能否带动全国实现上述战略目标面临严峻的挑战。这就使得研究和解决长江经济带庞大的农村人口、农业劳动力及其转移问题更加重要和紧迫。

农业劳动力转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经济累积发展过程。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所出现的问题,一方面表明农业劳动力转移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同时也表明农业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最终需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特征既是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协调与否的反映,又是制定促进农业劳动力顺利转移宏观调控政策的依据。因此,研究长江经济带农业劳动力转移特征的意义重大。

1.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涵义

农业劳动力转移是指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分离出来,向非农业劳动力转化的劳动力资源再配置过程。农业劳动力转移包括边际生产率等于零的显性剩余劳动力和边际生产率大于零小于其消费额的隐性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两方面。它不仅包括“刘易斯转折点”以前的农业劳动力有限供给阶段(农业劳动力显性和隐性剩余阶段),也包括转折点以后劳动力有限供给阶段。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农业剩余劳动和农业剩余产品不断增加。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为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基础。农业劳动力转移包括产业转移和地域转移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在农业劳动力转移进程中,均要经历在产业转移上由兼业型向分离型的转变,由主要为工业吸收到主要由服务信息业吸收的变化;在地域转移上由分散转移到积聚转移的变化。目前长江经济带农业劳动力转移正处于兼业型、工业吸收为主的分散转移阶段。具体而言,长江经济带农业劳动力以农业产业化和农村非农产业转移为主。

2.长江经济带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分析

2.1

产业特征——农业劳动力转移中产业选择以农村非农产业为主

发展农村非农产业,是中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一条成功之路。它适应了中国劳动力剩余、资金短缺这一典型的农村劳动剩余的国情。就长江经济带而言,虽然90年代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经济开始向“高效益、高质量、高产出”的综合经营方向转变。但是,由于农业生产性资金投入不足,造成大部分高附加值农业经济项目缺乏发展后劲,无法大量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

过去一直作为就业主渠道之一的国有企业,由于结构大调整,其吸纳就业的能力已经饱和,城镇集体经济的发展又面临着许多困难,一时无法形成更大的就业规模。城市本身的下岗人员日益增多,使得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市镇转移的可能性减少(见表1)。

表1长江经济带城镇单位使用的农村劳动力 万人

年末人数占全部职工的百分比

1995 1996

1995 1996

全国1430.5 1264.5

9.6

8.5

经济带

472.4 419.5

9.11 8.11

直接从农村招收的人员农转非的劳动力

1995 19961995 1996

全国 161.89147.54 138.84 120.2

经济带38.89 38.78

45.62 42.32

资料来源:根据1996年、1997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计算得到。

尽管乡镇企业由于受国家连续几年适度从紧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加之有机构成和吸纳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其在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情况下依靠投资的外延扩张吸纳农业劳动力的能力有所下降,但在目前的经济和政策环境下仍为长江经济带吸纳农业劳动力的主产业(见表2)。 1996年长江经济带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占乡村劳动力比重达28.67%, 低于全国1.16个百分点,但是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非农业劳动力的比重达46.05%,高于全国8.48个百分点。

表21996年长江经济带乡镇企业从业人员情况 万人

乡镇企业非农业乡村劳动力全社会非农业

从业人员(A) (B) 劳动力(C)

全国 13508.29 45288 35940

经济带 5434.13 18954.711800.5

A/B(%) A/C(%)

全国 29.83 37.57

经济带 28.67 46.05

资料来源:1997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

根据劳动经济理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要信号是资源和收入。就耕地资源而言, 1996 年长江经济带农民家庭平均每人经营的耕地为 0.084公顷,仅为全国的54.8%。耕地的严重短缺和众多农业劳动力的矛盾,是促使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内因”。就收入而言,由于农村内部农业与非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是导致其收入“势差”的根本原因,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农村内部农业与非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情况(见表3),了解农业劳动力在农村内部的转移趋势。由表3看出,90年代较高的非农业与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比值是促使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外因”。

表3 长江经济带农村内部农业与非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

就业结构(%) 产值结构(%)

农业非农业 农业非农业

1990年

78.3921.61 43.1156.89

1993年

72.7127.29 24.5875.42

1996年

68.9331.07 22.5477.46

比较劳动生产率

农业(A)非农业(B)B/A

1990年 0.55 2.63 4.79

1993年 0.34 2.76 8.17

1996年 0.33 2.49 7.62

资料来源:根据1991、1994、1997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得到。

长江经济带以农村非农产业为主的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产业选择特征,导致其相关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兼业性。据四川省统计,在转移出省的劳动力中,常年性的占40%,季节性、临时性的占60%;在省内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700多万劳动力中, 常年性和季节性大体各占一半。

2.2 地域特征——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仍处于起步阶段

农业劳动力转移是一个经济累积发展过程,是一个首先由产业转移开始,进而过渡到空间转移的时空上对立统一的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工程。这种转移的核心是非农化,转移的目标模式则是城市化。因此,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数量及比例是农业劳动力转移地域特征最重要的测度指标。

湖南省是长江经济带中农业较为发达,乡村劳动力位居中等,城镇体系较为完善的省份。据此,我们以湖南省为例,大致分析长江经济带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地域特征。湖南省发达的农业和巨大的农业人口的压力以及众多的城镇为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提供了基础。但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数量和比例却很低(见表4)。90年代以来, 转移最多的1995年,仅为4.27万人,占乡村劳动力转移总量的0.67%。数量与比例如此之低,说明湖南省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大规模的农业劳动力城镇化转移尚未开始。

表4 湖南省农业劳动力转移情况 万人

年份转移到城镇乡村非农就业农业劳动力转移总量

19903.78 340.8 344.58

19954.27 641.4 645.67

19963.13 676.4 679.53

资料来源:《湖南统计年鉴》,1997年。

长江经济带大规模的农业劳动力城镇化转移尚未开始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城镇结构调整及城镇本身巨大的就业压力,城镇能够吸纳农业劳动力的行业和部门极少。而能够吸纳农业劳动力的只能是那些所谓的非竞争性的第二、第三产业中的空位,即城镇第二产业中建筑、冶金、机械、化工等有毒有害工种以及技术要求低的繁重体力劳动岗位,第三产业中城建、环卫等苦脏累行业。除此之外,过多的对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行政干预也是影响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2.3

规模与速度特征——农业劳动力转移规模和速度总体上不一致,近期均呈下降趋势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是社会经济规律在劳动力转移上的数量表现形式之一。一方面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反映,另一方面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又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产生深刻影响。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适度规模和速度问题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核心问题。适度规模和速度的农业劳动力转移既有利于农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的健康发展,巩固和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也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并带动整个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协调化。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分为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前者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后者为农业劳动力转移数量占总劳动力比重。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分为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

由表5可看出,长江经济带1986~1996 年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农业劳动力由13199.8万人增加到13258.8万人,净增加59万人,年均增长速度为0.04%,占总劳动力的比重由62.32%下降到52.91%;非农业劳动力由7981.1万人增加到11800.5万人,净增加3819.4万人, 年均增长速度为4.0%。占总劳动力的比重由37.68%增加到47.09%。 尽管非农产业劳动力绝对规模和增长速度都高于农业劳动力,但是农业劳动力绝对规模仍然最大,表明长江经济带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压力依旧很大。与全国比较,就历年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而言,长江经济带均高于全国;而非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则相反。反映了长江经济带农业劳动力转移潜力是很大的。

表5 长江经济带劳动力转移规模和速度状况万人、%

年份 农业劳动力

数量净变化 发展速度 比重

1986 13199.8—

— 62.32

1987 13389.1

189.31.0161.49

1988 12116

-1273.10.9054.11

1989 14101.3 1985.31.1661.91

1990 14401.8

300.51.0262.07

1991 14655.6

253.81.0263.01

1992 14477.7 -177.90.9960.21

1993 13856-621.70.9657.08

1994 13567.2 -288.80.9854.90

1995 13413.9 -153.30.9953.55

1996 13258.8 -155.10.9952.91

年份 非农业劳动力

数量净变化 发展速度 比重

1986 7981.1 — — 37.68

1987 8386 404.91.0538.51

198810275 1889 1.2345.89

1989 8677.1 -1597.90.8438.09

1990 8799.3122.21.0137.93

1991 8603.1

-196.20.9836.99

1992 9569.6966.51.1139.79

199310417.9848.31.0942.92

199411144 726.11.0745.10

199511634.6490.61.0446.45

199611800.5165.91.0147.09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得到。

由图1(曲线1、2、3分别为农业劳动力总量、发展速度、所占比重;曲线1'、2'、3'分别为非农业劳动力总量、发展速度、所占比重)看出,长江经济带农业劳动力转移规模和速度相互关系的特点是:

第一,曲线2与曲线3相比较,曲线2波动较曲线3要大,农业劳动力总发展速度(为100.04%)是增长的,但同期总相对规模却(由62.32%下降到52.91%)是下降的。这种规模与速度的不一致性, 一方面反映了长江经济带农业经济活动人口的不断增加,更重要的是反映了长江经济带基期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规模较低。

第二,曲线2与曲线2'比较,两曲线(尤其从1991 年起)具有不对称之特点,反映了长江经济带农业劳动力与非农业劳动力变化状况的差异。原因在于,1986~1990年农业劳动力净增加1455.8万人, 1991 ~1996年则净减少1396.8万人;而非农业劳动力同期均净增加。

第三,曲线1与曲线1'以及曲线3与曲线3'两两相比较,尽管均呈对称特点,但是并不表明非农产业劳动力增加量全部由农业劳动力转化而来。事实上长江经济带1986~1996年劳动力净增量为3878.4万人,其中农业劳动力转到非农业的(农业劳动力净转移量)为2669.9万人,适龄劳动力投入为1208.5万人。

曲线1、2、3分别为农业劳动力总量、发展速度、所占比重;曲线1' 、2'、3'分别为非农业劳动力总量、发展速度、所占比重。

图1 长江经济带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与规模

2.4

效益特征——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宏观经济效益呈上升趋势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宏观经济效益是指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后,其创造的收入高于农业,不仅增加了农业部门的收入,而且增加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收入,促进了农业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经济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农业经济、二元经济和现代经济三大经济时期,而农业剩余劳动力也相应呈现出显性、隐性、置换三种剩余形态。刘易斯(Lewis)二元经济理论认为, 二元经济时期由于边际生产率大于零,农业劳动力转出农业会导致转移的机会成本上升。钱纳里(Chenery )在《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中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机会成本也在上升,导致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宏观经济效益下降。

长江经济带目前仍为较典型的二元经济,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工业迅速发展,二元经济结构有较大的削弱,但是城市—工业和农村—农业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城乡收入的反差是长江经济带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动力。90年代长江经济带进入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新的历史时期,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宏观经济效益明显提高(陈吉元主编,1993)(见表6)。由表6看出,由于农业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使农业部门的GDP减少了0.64%,而第二产业的GDP增加了0.96%,第三产业的GDP增加了4.66%。因此,由于农业劳动力转移,1993 年GDP 比1991年增长了4.98%。1996年GDP较1993年也增长了5.34%。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宏观经济效益在90年代呈上升趋势。

表6 长江经济带农业劳动力转移宏观效益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1991年GDP结构百分比

27.80

46.70

1991年就业结构百分比 61.82

21.72

1993年就业结构百分比 57.50

22.28

1993年GDP变化百分比

-0.640.96

1993年GDP结构百分比

20.30

47.40

1993年就业结构百分比 57.50

22.28

1996年就业结构百分比 52.90

22.31

1996年GDP变化百分比

-0.540.05

第三产业 GDP总变化百分比

1991年GDP结构百分比

25.50

1991年就业结构百分比 16.46

1993年就业结构百分比 20.22

1993年GDP变化百分比4.66

4.98

1993年GDP结构百分比

32.30

1993年就业结构百分比 20.22

1996年就业结构百分比 24.78

1996年GDP变化百分比5.83

5.34

资料来源:根据1992、1994、1997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得到。

2.5

时差特征——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滞后于农业生产发展过程

目前,长江经济带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农业经济地带,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生产又是基础的基础。纵观其国民经济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到长江经济带国民经济周期性波动与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的周期性波动息息相关。农业劳动力转移作为一个经济社会累积发展的过程,更是与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发展过程关系密切。农业劳动力转移不仅具有周期性波动的特点,而且与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根据长江经济带农业劳动力转移和粮食产量发展速度(见表7), 利用STATISTICS统计软件包进行曲线模拟(见图2), 模拟方程分别为:

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y=0.1256022sin( x -0.5816553 )+ 1.127873

粮食产量变化过程:y=0.0198146sin(x+1.4243784)+ 1.0103054

因此,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长江经济带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和粮食产量变化过程具有相同周期,均为6.28年。

第二,长江经济带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曲线之相位为x-0.5816553,初始相位为-0.5816553 ; 而粮食产量变化过程曲线的相位为x+1.4243784,初始相位为+1.4243784。二者的相位差为2.006。表明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滞后于农业发展过程(主要为粮食生产发展过程)约2.006年。

第三,长江经济带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曲线之振幅为0.1256022, 而粮食产量变化过程曲线之振幅为0.0198146,前者为后者的6.34倍。 表明长江经济带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变化幅度要比农业生产变化幅度大得多。相同的周期,较大的振幅差距,说明了在一定时期内,长江经济带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的年际变化比农业生产发展过程的年际变化剧烈。

表7 长江经济带非农劳动力和粮食产量发展速度

年份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A 1.39

1.61

1.12

1.07

1.06

0.97

1.01

B 1.06

0.95

1.04

1.00

0.97

1.04

1.03

年份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A 1.03

1.11

1.15

1.08

1.05

1.02

B 0.95

1.04

0.99

0.99

1.05

1.04

注:A代表农村非农劳动力发展速度;B代表粮食产量发展速度。

资料来源:据历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计算得到。

——农村非农劳动力发展速度曲线; - - -粮食产量发展速度曲线

图2 长江经济带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和农业生产发展过程变化

2.6

结构变动特征——第一产业劳动力结构转移仍滞后于产值结构转换

90年代以来,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保持了经济带整体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经济总量不断增长,形成了以第一产业为基础,第二产业为支柱,第三产业为龙头的新型的产业结构。然而,在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中,普遍存在偏重产值结构的调整,忽视就业结构转换的倾向,导致就业结构的转变和层次严重滞后产值结构的转变。表8表明,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速度严重滞后于农业产值份额的下降速度。

表8长江经济带就业结构和产值结构的演变%

年份产值结构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99127.80

46.70

25.50

199320.41

48.15

31.44

199620.30

47.40

32.30

年份就业结构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99161.82

21.72

16.46

199357.50

22.28

20.22

199652.91

22.31

24.78

资料来源:根据1992、1994、1997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得到。

为了进一步说明长江经济带这种滞后程度,我们利用结构偏差系数公式:

S[,i]=S[,pi]/S[,li]-1

式中,S[,i]为i部门结构偏差系数,S[,pi]为i部门产值构成,S [,li]为i部门就业构成。当S[,i]=0时, 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处于均衡状态;当S[,i]〉0时,就业结构的变动超前于产值结构的变动;当S[,i]〈0时,就业结构的变动滞后于产值结构的变动。据此,我们计算出不同年份长江经济带结构偏差系数(见表9)。

由表9看出:长江经济带第二、第三产业结构偏差系数均大于零, 而第一产业则小于零,表明长江经济带第一产业劳动力的结构转移比之产值结构的转换严重滞后。第一产业结构偏差系数1991年为-0.55 , 1993年为-0.64,1996年为-0.62。说明90年代,尽管1996年较1993年的结构偏差系数略有降低,但是这种滞后恶化状况还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表9长江经济带结构偏差系数

年份

长江经济带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991 -0.551.150.55

1993 -0.641.160.55

1996 -0.621.120.30

年份 全国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991 -0.59

0.970.77

1993 -0.65

1.120.54

1996 -0.59

1.080.18

资料来源:同表4。

与全国比较,长江经济带1991~1993年的结构偏差系数小于全国,但1993~1996年却大于全国。因而,从发展的观点看,长江经济带不仅纵向上第一产业劳动力的结构转移比之产值结构的转移严重滞后,而且横向上第一产业劳动力结构转移与产值结构转换的相互关系方面也滞后于全国。对于这一点,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3.结论

第一,长江经济带农业劳动力转移仍以就地向农村非农产业转移为主,向城镇转移仍处于起步阶段。这是长江经济带“近期以农业产业化和农村非农化转移道路并重,中长期以城镇化转移为主”农业劳动力转移方针政策制定的基础。

第二,尽管长江经济带农业劳动力转移规模和速度近期呈下降趋势,但是由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经济效益仍呈上升趋势,因而,随着长江经济带在全国宏观经济布局和对外开放中战略地位进一步提高,以及国家产业政策进一步向长江经济带的倾斜,长江经济带大规模的农业劳动力城镇化转移将比全国更早开始。

第三,长江经济带第一产业劳动力结构转移滞后于产值结构的转换,以及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滞后于农业生产发展过程,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年际变化比农业生产发展过程的年际变化剧烈。这进一步向我们展示出:必须加快农业劳动力转移,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从而加快农业生产的发展,加强农业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基础和支撑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农业劳动力顺利转移,预防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剧烈的起伏波动,促进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协调发展。

标签:;  ;  ;  ;  ;  

长江经济带农业劳动力转移特征研究_长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