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智能制造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论文_叶亮

试析智能制造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论文_叶亮

(靖江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江苏靖江 214500)

摘要:本文首先从两个方面分析了智能制造的概念,然后阐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概况,最后分析了智能制造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与应用:传感技术的应用;数控生产中的应用;工业智能机器人;自动生产线与自动机械的应用。

关键词:智能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

机电一体化也被称为机械电子学。当前,机电一体化具有着诸多的共性,其中主要是能够综合多种技术,并且实现技术的应用。纵览当前的重要高校的各个专业,其中几乎每一所大学都有开设与机械设计相关的的专业,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在机械技术方面有着诸多的进步。如今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种集机械与微电子技术于一体的新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给制造行业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而且还使制造行业步入智能化发展水平。

一、智能制造的概念

所谓智能制造主要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便是指智能制造系统,此种系统主要是由智能机器人和人类专家组合而成的一体化智能系统。整个的制造生产的过程之中,能够以具有着极高的柔性和集成度不高的方式运行,并且借助计算机能够模拟出人类专家相关的智能活动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智能系统能够形成整个的判断和构思,并且做出较好的决策。与此同时,贮存、共享和收集数据,并且在此基础之上能够发展人类专家一般的智能。智能制造系统能够在整个智能制造技术的基础之上,再次借鉴较新的高端科技技术等,实现信息技术的广泛的应用。在国际标准以及互换性的工作集合的前提下,实现网络、自动化一体的制造系统,最终实现整个子系统的智能运营和发展。

其二,就从内涵来看,智能制造技术的重点便是指关于工程技术人员相关的能够实现计算机模拟制造,并且针对系统进行简析、判断和逻辑推理。由此,能够在智能活动之中,经由特殊的方法和智能机器相互融合,进而应用于整个制造企业之中。就这个角度分析,当前智能制造的技术的优点便是能够节省一部分人力,技术人员只需要借助计算机便能够实现数据的存储、分析和传送。由此,提升了制造业的生产的效率。

智能制造系统以当面是智能制造模式展现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还是集成应用的主要场所。由此,为了能够实现诸多的设计,其中需要借助计算机能够将人工智能得到相应的控制,进而实现控制管理、流程顺畅和加工的多样性。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概况

此项技术在上世纪的中期便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一开始人们将机电一体化划分成两个层面:一是电子技术;另一个是机械技术。在发展的初期,机电一体化的技术便是通过电子技术在制造行业的发展,进而提升了制造加工的效率。但是,当时此项技术并为与电子技术并为完美融合,进而发展受到了一些限制。

机电一体化技术主要是集合了电子、机械等新型技术,并且伴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加快,此项技术得到了不断的推动和促进。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人工智能独立决策的能力的结合,进而将可操作的过程由复杂变成了简单高效。

当前,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发展,工业生产的能力提升逐渐成为了重要的问题。从而,机电一体化具有了新的内涵。远程控制技术以及远程监视技术能够逐渐被应用到机电一体化技术之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顺应科学技术需要,并且能够突破企业自身的发展生产模式,构建成模块化集成生产模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智能制造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一)传感技术的应用

近些年来,我国工业生产之中随处可以见到智能制造技术的影子。智能制造技术给工业生产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契机。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将制造行业的应用从一般性的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和机械手发展到当前的无人生产车间以及将制造、管理、销售集合一起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其中重要的技术便是传感技术,此项技术具备着高度敏捷性和精准性的特点。此项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外界信号对于生产之中的设备的侵扰。

(二)数控生产中的应用

机械制造业不仅在整个国民经济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对于我国的工农业的发展也有着重大的影响。当前国内大型的机床厂,所应用和使用的数控机床的结构类型主要是总线模式和CPU形式。此种模式能够经由在线诊断和模糊智能的控制,提升制造业生产的设备的精准性。

(三)工业智能机器人

工业智能机器人主要是将计算机、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学科的相互进行交融。并且,机器人技术能够综合计算机、机构学、传感技术和信息等多种样的学科构成高新的技术。工业智能机器人有着诸多的优点,主要具备以下几个优点:1、能够自动识别并且获取有效信息的资料;2、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具有着较复杂的技术要求的工作流程;三是具有着高度的准确性质,在建筑、军事等行业具有着极高的价值,并且得到了大众的认可。

(四)自动机械与自动生产线的发展与应用

自动机械与自动生产线,这个系统的重点是能够借助电子技术全面控制系统的操作流程,并且这种技术的发展较为普遍,比如在进行小零食包装的生产线的运作上有着诸多的优势。柔性制造系统,主要是指能够利用计算机的自动化制造系统技术,进行生产要素的统一整合,实现生产模式的网络化与动态化,满足各部门要求。 结束语 伴随着机电一体化化技术的发展应用的范围逐渐扩大,提升了生产的效率。为了能够节省企业与员工的时间和精力,整个技术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关注并且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对于智能制造企业具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可以促进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壮大,提升工作的效率,加深工业产业的改革,提升工业产品质量,为社会的全面发展作出重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彭忆炎,孔建寿,陈轩等.面向智能制造的作业车间调度算法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1(3):322-329.DOI:10.14177/j.cnki.32-1397n.2017.41.03.008.

[2] 张青杰,张连正,窦永香等.基于CiteSpace的智能制造研究现状分析[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6,(11):39-43.DOI:10.19287/j.cnki.1005-2402.2016.11.006.

[3] 鲍世赞,蔡瑞林.智能制造共享及其用户体验:沈阳机床的例证[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7,22(3):77-82.DOI:10.19495/j.cnki.1007-5429.2017.03.011.

作者简介:叶亮(1989-06),男,汉族,籍贯:江苏靖江,当前职务:无,当前职称:助理工程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技术

论文作者:叶亮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0

标签:;  ;  ;  ;  ;  ;  ;  ;  

试析智能制造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论文_叶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