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老工业基地与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_农业论文

振兴老工业基地与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_农业论文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商品粮基地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品粮论文,基地建设论文,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商品粮基地建设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一个区域概念,而不是产业概念,因此,就区域经济而论,商品粮基地理所当然是涵盖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范围之内。在中央的战略部署中,明确提出商品粮基地建设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应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谋划中把商品粮基地建设的内容进行通盘的考虑。

(一)商品粮基地是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优化的资源基础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就其目标来说,应包括两大方面。其一,产权结构改革,即改变国有经济比重过高的现状,建立一个多元化的产权结构;其二,产业升级与结构优化,即在对东北现有重工业进行技术改造的基础上,构建东北重加工业的新优势,同时,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注重发展吸收剩余劳动力功能较强的轻型工业。就后者来说,尽管东北具有十分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特别是丰富的粮食资源,但工农业之间却缺少应有的产业关联,农产品加工业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未能得到应有的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要重视现有工业结构的调整,发展启动资金少、吸收劳动力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业。

(二)建设东北商品粮基地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举措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粮食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商品粮生产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的商品粮生产区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吉林和黑龙江两省是我国粮食商品率和人均粮食占有量多年来排在全国第一、第二位的主要商品粮生产省份。在2001年全国4个农村住户平均每人出售粮食超过500公斤的省份中,3个是东北的3个省,其中吉林和黑龙江是仅有的两个超过1000公斤的省份。东北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7,出售的商品粮数量占全国商品粮总量的1/3。伴随着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耕地资源将继续出现下降的趋势,影响粮食总量的增长。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的商品粮供给仍是一个比较紧张的格局。巩固东北的商品粮基地,将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依托。

(三)粮食生产是东北农业的核心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要解决东北的农业发展问题,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会有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粮食生产是东北农业的核心和主体,发展东北农业必须要从根本上解决东北的粮食问题。可以说,东北农业的发展是喜之于粮,忧之于粮,强之于粮,弱之于粮。20世纪80年代,东北的粮食生产给农民带来许多喜悦,使农民人均收入以较快的速度增长。而后来,卖粮难及粮价的起伏波动既给农民带来许多烦恼,也给地方政府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国家的粮食安全战略和东北地区的农业自然条件,决定了东北农业必然是一种粮食型的农业,东北农业应当走出一条以粮兴业,以粮强省的路子,从商品粮基地区域经济的角度审视粮食生产及其发展,通过商品粮基地的发展与振兴,实施国家的粮食安全战略。

表1 2002年全国各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元)

地区 纯收入 位次 地区 纯收入 位次 地区 纯收入 位次 地区 纯收入 位次

全国 2476

-  山东  2948

8

江西  2306

16  宁夏  1917

24

上海 6224

1

 辽宁  2751

9

河南  2216

17  新疆  1861

25

北京 5389

2

 河北  2685

10  山西  2150

18  青海  1668

26

浙江 4940

3

 湖北  2444

11  安徽  2118  19  云南  1608

27

天津 4279

4 

海南  2423

12  四川  2108

20  陕西  1596

28

江苏 3995

5  黑龙江 2405

13  重庆  2098

21  甘肃  1590

29

广东 3912

6 

湖南  2398

14 内蒙古 2086  22  贵州  1490

30

福建 3539

7 

吉林  2361

15  广西  2013

23  西藏  1463

31

数据来源:2003年《吉林省统计摘要》

二、解决商品粮基地内在矛盾

(一)提高粮食生产规模效益与土地集中缓慢的矛盾 从农业的人地比例关系看,东北农业的人均土地占有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东北的作物类型属于土地密集型(玉米、大豆等),对土地经营规模的要求较高,规模效益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较大。在一定意义上说,东北地区近年来的粮食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规模效益的制约。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东北的劳动力转移速度较为缓慢,农业规模经营的变化速度明显低于发达地区。1982-2001年吉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为15.64%,全国为22.71%,明显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对严峻的国外农产品的竞争,提高粮食的竞争力,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高粮食生产的规模效益。

(二)提高粮食生产投入水平与农民收入下降的矛盾 回顾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粮食生产发展的历史,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主要是靠政策的推动力,联产承包制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增长。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出现徘徊的状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农民收入在1984年曾一度排在全国的第4位和第8位,而到了2002年,则分别下降到了第15位和第13位(见表1),农民对粮食生产的投入能力开始下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粮食市场价格的波动,商品粮基地粮食持续增长的能力受到了挑战。

(三)鼓励粮食生产与卖粮难的矛盾 从1983年开始,我国开始实施商品粮基地建设的政策,其宗旨是增加粮食生产。而从这一年开始,东北地区就面临着较为突出的卖粮难的问题。在接下来的20年间,除了个别减产的年头外,几乎始终面临着卖粮难的问题。到2003年初,仅吉林省的粮食积压总量就达到了450亿公斤,相当于吉林省两年的产量。卖粮难问题的存在,一方面损害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制约了商品粮基地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上述三个方面的矛盾,说到底是与东北工业化进程滞后直接相关。新中国成立后,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特别是重工业比较发达,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东北的城市化在改革开放之初在全国具有较高的水平,达到40%以上,远远高于全国20%的水平。从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看,在全国的比较中也具有较强的优势,人均占有耕地水平较高,从这个意义上说,东北地区更具有农业规模经营的基础。然而,较好的资源条件只能是规模经营的一个基础,规模经营实现的根本性条件是工业化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东北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明显落后了。一方面,大量的国有企业背着沉重的计划经济时代留下的包袱,大批产业工人下岗;另一方面,东北的民营经济发展落后,至今尚未改变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工业化进程明显滞后。这种状况必然造成农业劳动力转移门路狭窄,农业规模经营发展缓慢;农民收入结构单一,粮食再生产投入乏力;工业本身对农产品的转化加工能力不高,农产品的中间市场较小。从而制约了商品粮基地的进一步发展。

三、实施工业化设计: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建设基点

所谓对东北商品粮基地进行工业化设计,从根本上说,就是要通过工业的发展拉动粮食生产的发展,以工业化构建商品粮基地发展的内在机制。对商品粮基地建设实施工业化设计,包含四个方面的含义,其一,以丰富的商品粮资源为基础,发展以粮食为初始原料的农产品加工业;其二,通过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实现粮食资源的转化增值,把粮食生产的低值效应转化为高值效应;其三,以农产品加工业及其他工业的发展为依托,大量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推动土地的相对集中,扩大土地规模经营,提高粮食生产的规模效益;其四,围绕商品粮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加快农业生产资料工业的发展,为商品粮生产提供质优价廉的生产要素,降低粮食生产的物质成本,最终达到提高粮食生产竞争力的目的。伴随着商品粮基地建设的发展,商品粮生产越来越表现出对工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依赖性和共生共进性,在今天,商品粮基地的建设与发展,绝不仅仅限于农业的内部,农业外部经济的发达程度,直接决定着商品粮基地的竞争力。因此,应从产业政策的角度进行调整,建立工农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

(一)可持续发展目标 商品粮基地的可持续发展直接涉及到国家粮食安全,东北商品粮基地在国家的粮食安全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能否实现商品粮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的实现程度。商品粮基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农户层面来说,主要是使农户在收入水平提高的基础上,具有正常的再生产的投入能力。从东北商品粮基地农民收入现状来看,农民收入结构单一,工资性收入比重低是制约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而工资性收入偏低的实质是工业化滞后。对商品粮基地建设实施工业化设计的内容之一就是要通过工业化的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扩大土地以外的收入增量。商品粮基地可持续发展目标就地方政府角度来说,主要是优化商品粮基地的产业结构,加快工业化进程,改变商品粮基地农业产业比重过高的现状,通过工业化的发展,形成较强的地方财政的转移支付能力,以形成较强的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粮食生产,特别是对于东北的玉米和大豆生产来说,其单位面积产出创造的经济效益具有明显的低效益特征,增加对粮食生产的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是稳定粮食生产、降低生产成本的必要途径。近年来,我国经济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在为粮食生产提供补贴和公共产品方面的差异,恰好说明了商品粮基地建设与工业化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无可置疑,商品粮基地如不实现工业化的突破,就不可能实现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的增长。

(二)价值实现目标 作为商品粮基地,粮食的商品率高和商品粮总量大,是其必备的基本属性。从而使商品粮生产对市场有较大的依赖性,流通环节是否畅通,是否有利于商品粮价值的实现,直接制约着商品粮基地的发展。然而,20年来的商品粮基地建设,恰恰是在粮食流通领域存在较多的问题,商品粮价值的实现成为制约商品粮再生产的瓶颈因素,农民卖粮难问题历久不衰,给商品粮基地的农民和地方财政带来了较沉重的负担。因此,作为商品粮基地建设必须要解决好商品粮的流通问题,建立良性的生产与流通的关系,保证商品粮价值的顺利实现。就东北商品粮的区位来说,存在相对不利的条件,具体表现在:我国目前的粮食、特别是玉米,主销区在长江以南,而东北距主销区的流通半径在2000公里以上,过长的距离不利于降低流通成本,因此,新的背景下的商品粮基地建设,应注重扩大商品粮的本地市场,形成一个立足于本地的中间产品市场,以工业的发展拓宽农产品的市场空间,发展当地以玉米和大豆为原料的转化产业,主要是畜牧业和玉米大豆加工业,变单一形态的商品粮输出为以原粮形态和转化加工形态并重的多形态输出。这种价值实现方式,实际上是将以往商品粮通过不同空间的同一形态商品的转移完成价值实现的过程,转变为同一空间不同形态产品的转换完成价值的实现过程,转移了粮农的市场风险,起到了稳定商品粮生产的作用。

(三)转化增值目标 在农作物生产中,粮食几乎是经济效益最低的产品,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看,使商品粮基地保持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必须使这种低效益的产品产生价值增值效益。现代农业发展的历程已经证明,具有多重功能的粮食产品是可以产生良好的增值效应的。东北商品粮基地的主产品为玉米和大豆,既是优质的畜牧业原料,又是具有深度加工价值的加工业原料,因此,作为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就不仅仅是粮食本身生产能力的建设,同时也应包括粮食后续产业的发展与建设。如果说,商品粮基地建设政策实施之初,主要表现为增加商品粮供给的一元化政策目标的话,那么在今天,商品粮基地建设应当演进到以粮食为主体、注重综合发展,以实现粮食转化增值的多元化目标。这种多元化目标应当如何设计,要结合不同的商品粮基地具体情况来确定。东北商品粮基地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以玉米大豆为主体,玉米和大豆的加工转化功能决定了东北的商品粮基地同时也应是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畜产品加工业基地。后两个基地的建设直接决定了商品粮市场规模、产业链和价值链。以多元化的思路和工业化的设计实施商品粮基地建设,将在客观上产生巨大的价值增值效应,为东北商品粮基地展现更加广阔的前景。

(四)规模经营目标 东北农业是典型的土地密集型产品生产,规模因素对成本的形成至关重要。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土地密集型产品明显地失去了竞争优势,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农业的经营规模过于狭小,规模效益太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东北农业具有较为有利的资源优势,户均经营规模可在1.5公顷以上,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但与农业现代化国家的经营规模相比,则是非常狭小的。因此,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要把提高土地经营规模作为重要的内容和目标。尽管就目前而论,提高土地经营规模具有相当大的难度,而且是一个较为长期的目标。但东北具有较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基础,城市化率达45%,远远高于全国30%的平均水平。现有农业人口5700万,如果把其中的3700万农业人口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就可使现有土地经营规模扩大两倍,达到户均经营4.6公顷的规模水平,在这个平均水平之上,意味着会出现一批10公顷以上的规模经营户,这将大大提高粮食生产的市场竞争力。实现这一规模目标,关键是取决于东北的工业化进程。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加快工业化进程提供良好的机遇。如果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能够比较顺利地实现,使目前的土地经营规模扩大两倍以上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过程中,除了发挥原有的重工业优势外,应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为商品粮基地农业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提高土地经营规模效益创造外部条件。发展轻工业,最重要的是发展以粮食为原料的农产品加工业,这是对商品粮基地建设实施工业化设计的核心内容。要坚定不移地把农产品加工业做大做强,形成农产品加工业的优势产业地位。

标签:;  ;  ;  ;  ;  ;  ;  

振兴老工业基地与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