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临床应用论文_黄慧荣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530022

【摘 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与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及Fegl-Mevye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患者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有助于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关键词】早期护理干预;脑卒中;康复护理

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的突然破裂或者堵塞而造成的,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肢体运动障碍、感觉障碍等,该病好发于老年人,具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1-2]。该病临床治疗常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患者术后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康复训练。因此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与手术治疗相结合,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就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在45-75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60.12±2.03岁。在所有患者知情同意的基础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与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情况方面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等。给予观察组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主要包括:(1)心理干预:由于脑卒中发病较突然,患者常常伴有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介绍疾病的发生机制、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缓解其内心的压力,尽量满足患者合理的要求,教会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方法,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2)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急性期的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肢体的良肢位,避免患肢发生萎缩、脱位和畸形。健侧卧位与患侧卧位交替进行,减少对患者肢体的压迫。健侧卧位时,应保持患者健侧在下,患侧垫软枕,患侧肩前屈90°。每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一次,预防压疮的发生。(3)指导患者进行坐位与站位的训练,坐位时,告知患者患侧肢体放于桌面上,微屈肘关节,掌心向下,保持手指伸直,身体微向前倾,在背后放一软枕,保持身体重心在臀部,小腿与足保持垂直。站位时,护士应站在患者的患侧,引导患者向患侧移动,同时保持健侧手指与患侧手指紧扣,抱于胸前,稍分开足尖,告知患者尽量保持身体平衡,训练过程要循序渐进。(4)指导或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锻炼,能够借助支撑物进行翻身、起床、移动等动作,同时加强健侧手带动患侧手运动,教会患者穿衣、刷牙、洗脸等日常活动,逐渐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1.3护理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Barthel指数和Fegl-Mevyer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其中Barthel指数的评价标准[3]是:60分以上表示生活能够自理,40-60分表示需要帮助,40分以下表示不能自理。Fegl-Mevyer评分的评价标准[4]是50分以下表示严重运动障碍,计为Ⅰ级,50-84分表示明显运动障碍,计为Ⅱ级,85-95分表示中度运动障碍,计为Ⅲ级,96-99分表示轻度运动障碍,计为Ⅳ级。满意度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问卷为本科室自制,80分以上表示满意,60-80分表示一般,60分以下表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的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随着康复医学在临床的广泛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通过加强患者的心理干预、康复训练、肢体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干预,使患者能够正确认识疾病,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从而最大限度的恢复其肢体功能[5]。脑卒中患者的病程较长,因此护士应该教会患者及家属自我康复的锻炼方法,做好日常的各项训练,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本研究中,给予观察组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其Barthel指数及Fegl-Mevyer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患者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给予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有助于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谭少允,宁向君,寇瑞玲等.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致残患者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14):243-243,245.

[2]刘潇潇,耿娜.对脑卒中后发生肢体运动障碍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3):85-87.

[3]臧璐,肖艳,辛海燕等.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4):129-130.

[4]冯鹏雄,陈剑媚.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3):142-143.

[5]孙耀霞,周艳伟,常田田等.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9):132-133.

作者简介:

黄慧荣(1989-),女,广西河池。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二区,护士,研究方向:神经内科护理方向

论文作者:黄慧荣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6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临床应用论文_黄慧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