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网调控是电力系统运行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对电力系统运行进行风险性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其安全性的促进及保障供电可靠性、保障电力人员的安全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电网调控 安全风险分析 对策研究
1 引言
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电力设备的安全性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若电力设备的安全性遭到破坏,必然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裕度。由于电力安全调控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的基本举措,因此加强电网的安全调控,降低可能发生的风险,对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积极的作用。
2 电网调控运行体系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已然进入了“大运行时代”,为了适应经济大发展,必须化解电力系统存在的内在风险与外部风险,将电力系统安全风险降至最低限度,才能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同时,由于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电网调控运行体系亟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以便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3 完善电网调控安全风险管理
电网调控过程中,存在不同层次、不同结构的风险。加强电力系统安全风险管理,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保证电网的合理运行、安全调度,提高应急突发事件的解决能力并完善相应的应对措施,对于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将着重论述电力调控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及其管理。
3.1电网调控内部风险及其管理
电网调控运行风险的内部因素包括:硬件因素、电网管理因素及系统运行因素。内部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电网运行的安全裕度。各种内部因素的相互交织,进一步增加了电网安全管理的难度和电网调度的风险性。其中硬件因素,是电网运行的基础条件,缺乏完备的硬件设施,电网的安全运行会受到根本性的威胁。硬件因素主要是指硬件本身存在的安全风险,比如服务器、断路器以及二次设备等需不间断运行的设备,这些设备一旦发生安全问题,必然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当前电网的硬件设施普遍存在使用时间长、老化、带病工作等问题,进一步增大了电网调控潜在风险。极大部分硬件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涉及到电力系统的各个方面,只有理清各方关系,才能在电网调控安全风险管理不互相掣肘。电力系统运行,电网的管理因素在系统内部发挥的是自我调整的作用。若技术上的缺失或者技术不当、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不当或者判断失误,均将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使电力系统瓦解。由于当前电网的运行模式,是以传统电网为基础的,针对当前电网的运行模式存在诸多学说,其中“大运行体系一体化模式”最为符合现代电网运行模式,该种模式的提法以及模式的建设,已逐渐被业内人士所接受。因为现在电力系统的体量已经大大增加,若再依据以前的传统模式来运行,显然不能适应当前电力系统发展的要求。但“大运行体系一体化模式”在技术上要求更加精细化,对设备要求更高,对人员的素质及管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3.2集约化因素管理问题
集约化因素问题,主要是针对传统电网存在问题而设计的。由于大运行的电网体系与传统电网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在电网管理模式转换过渡中,传统调控方式必然产生渐变。通过集约化因素的合理管理,可逐渐实现对整个系统的调控、对断路器进行调控、对二次设备进行控制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大运行体系的调控在细节上比传统的控制模式更加细化,增加了电力系统运行调控中的风险及技术成本。
3.3外部因素管理问题
电网调控运行风险中的外部因素主要由气候因素、地质因素及人为因素构成。气候因素包括雷击、暴雨、气候异常等情况,可采取一定的措施防范,比如在电网线路建构过程中,通过增加安全等级和技术等级进行防范。人为因素在电网运行安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在设备操作过程中因操作人员出现失误、在配置设备参数过程失职错误录入继保定值都极有可能导致电网发生故障。解决人为因素在电网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实施相应的安全责任制,并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管理培训,提高有关人员的责任心及自身安全的保护意识。
4 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的对策
4.1人员培训以及安全管理
电网调控运行中,应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安全风险管理素质。由于“大运行体系一体化模式”调控系统是在计算机程序辅以人工操作完成,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实施。若调控出现差错,均将导致相应区域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遭到破坏。因此需加强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对于基层员工,更要加强安全知识的培训,做好有关防护和保护工作,严格按照有关安全规程技术标准执行,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技能进行定期的模拟训练,确保实际上岗操作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确保有关操作正确无误。
4.2完善电网调控技术支持系统
加强电网调控技术支持系统的研究工作,拿出一个切实可靠的方案,不断完善之,使之符合电网调控的基本需要。同时针对系统中的遥信、遥测、遥控等信息进行分类规范化处理,将系统中的信号可分为一般告警信号、重要告警信号、越限报警信号、事故信号等。调控监测员在接收信息之后,对所检测的内容进行判断,明确信息的级别,根据级别做出合理的判别处理,最大程度上提前预知和避免风险产生。
4.3避免电网事故的发生
电网事故风险在电网调控运行过程中,在系统操作不当的情况下,极有可能出现突发事故。比如在进行电网设备检修工作时,监控员将检修设备挂“检修”牌。当设备检修工作结束复电时,由于相关人员未能及时取消挂牌,导致系统信号不能及时上传,可能引发电网运行安全事故。电网以及电力工作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取完备的安全保护措施,熟悉电力管理的各种规程,不得有一丝一毫的马虎。
5 结语
对于电网调控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电网调控一体化推进中,必须对有关制度的建设、设备技术以及人员素质管理诸方面综合考虑,控制安全风险,完善防范措施,确保电网安全运行,使电力系统持续、稳定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曾卫国.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及对策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 (24) :182-182.
[2]冯科.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及对策探究[J].山东工业技术 , 2015 (21) :185-185.
[3]李冬梅.如何加强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的管控[J].通讯世界, 2017 (6) :239-239.
[4]杨晓娟.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及对策探究[J].科技与企业 , 2015 (15) :34-34.
[5]章龙.运行的安全风险及对策探讨大运行体系下电网.
论文作者:林必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3
标签:电网论文; 风险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因素论文; 设备论文; 模式论文; 电力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