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居住区儿童活动场所设计论文_陈蕾

浅谈居住区儿童活动场所设计论文_陈蕾

33108119821014xxxx

摘要:随着住宅市场的发展,人们对住宅产品细节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追求高质量的生态健康型的生活环境,而且越来越关注居住空间环境的各项功能,希望疲惫的身心在社区活动中得以释放和恢复。而居住区中最活跃的群体是喜好户外活动的少年儿童,生活在城市中的这些孩子极其需要更多地接触自然、结伴嬉戏和与人交流。因此业主对小区园林景观的关注和儿童乐园的重视和需求逐步加深。儿童活动做的不仅仅是设计,更是孩子的童年。

关键词:居住区;儿童活动场所;植物配置

现今我国大部分场地所提供的环境质量以及儿童游戏设施的质量和利用情况并不尽人意,由于用地紧张大多数城区建筑密度高,缺乏专用的儿童活动场地,建筑规划体系中缺乏对这类场地的关注。功能偏单一、设施少,缺乏趣味性和创造性,不能满足儿童多种活动展开需求,设施缺乏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研究。缺乏儿童场地设计规范要求,对场地安全设计认识不足。

1.儿童活动明确指标要求

1.1选址要求

儿童在玩耍高峰期极易因为拥挤而发生事故,且因国内人口密度和二胎政策开放,所以其场地空间应为较大尺度。建造安全的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甚至认为这比建造活动场地本身更为重要。基于安全归家原则,儿童活动应选址在人行主干道或人流聚集处,避开车行主干道,保证儿童从家到活动地的沿途的安全。儿童活动区由于其独特的人群特性,与其他活动空间相比,较为吵闹,在选址方面应避开住宅内敏感户型,增加住宅舒适度。需考虑婴儿车及儿童滑板车等儿童用具的停放,为住户提供便利。儿童活动场地应设置于建筑的阴影范围内,或通过树木提供树荫。且较大的儿童活动区应距离住宅6米以上,以保证充分采光和视野宽阔。

1.2分区原则

1.2.1分龄分区

实践性游戏——无规则阶段,0-3岁活动场地:充足日照+视野开阔+独立空间。象征性游戏——规则他律阶段,3-6岁活动场地:足够安全+公开、有主题+多种活动设施。规则性游戏——规则自律阶段,7-12岁活动场地:简单不花哨+自由不约束+包容不排斥+学习不拘谨。

1.2.2分情分区

(1)聚众性:当儿童发现别的孩子在游戏时,就非常想参与并加入游戏。

(2)主动性:儿童常为体验快乐而游戏,因而游戏是一种具有主动性行为。游戏中任何新的发现、行动的自由、成功的体验都会给她们带来喜悦。这使她们不断在游戏中尝试、发现、练习与表现,表达意愿,宣泄情绪和展示能力。

(3)连续性:好奇和好动的特点使儿童活动既不定时也不定点,不仅在指定场地上活动,还有可能到达具有吸引力的潜在的活动场地,并且停留的时间也会更长。比如从家门口、到宅前空地、到人行道、再玩到街头。即儿童的游戏是连续而随意的。

(4)探索性:好奇心使儿童善于发现游戏中更隐含的东西,如卵石、掉落的纽扣和小饰品、树枝等,并爱摆弄可塑性强的沙、泥土、积木、油泥等。他们还很爱冒险,杂草众生、无人看管、具有一定神秘色彩的场所都是孩子们喜欢光顾的地方。

(5)专注性:儿童在活动时往往过于专注,而忽视周围环境的刺激,一旦投入到游戏,就会忘乎所以,而忽视潜在的安全隐患。

(6)自然性:儿童活动喜欢接近草地水池和泥沙,喜欢在草地上奔跑,作各种活动。

1.2.3分时分区

从时间上来讲,白天在户外活动主要是一些学龄前儿童,且多由家长陪伴。放学后,午饭前后和晚饭前后是各个年龄儿童户外活动的主要时间。周末、节假日、寒假、暑假期间,儿童活动人数增多,活动时间多集中在上午九点至十一点,下午三点至五点。特别是夏季,室内温度高,天黑后还有不少儿童在户外游戏。

从季节上来讲,气候条件对儿童的户外活动影响很大。气候适宜的春季、凉爽的秋季最适合儿童的户外活动,而寒冷的冬天和炎热的夏天则使儿童的户外活动明显减少。可以根据不同季节来设置一些活动空间的环境和设施。例如,在夏季,可以在水池中设置亲水设施,让孩子们尽情享受夏季带来的欢乐,冬天则可以吧水池改为沙池,同时在其中设置一些玩沙的工具,如提沙器、机械铲等,孩子们可以在沙池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玩自己喜欢的小游戏。

1.3铺装材料种类

1.3.1人造材料

包括彩色沥青,彩色塑胶,人造草皮等彩色沥青,彩色塑胶是具有缓冲性的弹性材料,球类、骑车、滑板等活动都可以在上面进行。人造草皮适合铺在游戏区域或者结合消防登高面所做的儿童活动,但是易燃,需要注意防火。

1.3.2松填材料

松填材料分为有机松填材料和无机松填材料。有机松填材料有:木屑、树皮碎屑、坚果壳碎屑等。无机松填材料有:细沙、圆滑的小石子等。沙子是儿童活动区常用的铺装材料,尤其在活动器械下面。要注意的是作为铺装的沙子和玩沙用的沙池需明确区分。

1.3.3自然草皮

草地是运用率极高的铺装类型,由于草地具有亲和力,耐践踏,适合儿童。孩子的兴趣,他们可以在这里捉迷藏、打滚、休息等。

1.4植被配置

1.4.1活动区内植物配置——植物感知

应按照不同方面刺激儿童感知能力为主线的原则。视觉:植物的形态、质感、色彩(叶色、花色、果实色、枝干色);触觉:植物的枝干、叶片、果实等;听觉:植物和大自然因素互动产生的声音;嗅觉:植物的气味(叶子、花朵、果实);味觉:植物的果实。

1.4.2活动区周边的植物配置——植物围合

主要是环绕场地周边活动区内以游乐设施为主,植物按照乔、灌、草搭配,在竖向上有一个围合和分割的作用,在沙坑周边,也可以加上植物绿篱,作为一个天然的围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①乔木宜选用高大荫浓的种类,夏季庇荫面积应大于游戏活动范围的50%;

②活动范围内灌木宜选用萌发力强、直立生长的中高型种类,树木枝下净空应大于1.8m。

③儿童游戏场四周应种植浓密的乔木和灌木,以植物分隔空间,形成相对封闭而独立的场地。既有利于儿童的活动安全,又可减少儿童嬉戏时对居民产生的噪音干扰,使居住社区保持安静、舒适。

1.4.3科普区(特殊主题)周边的植物配置——植物科普

应按照展示科普知识的原则来进行搭配,将一些趣味植物、有特殊特点的植物展现给儿童认识和学习,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2.儿童区从功能上明确哪些内容

2.1安全器械活动区

儿童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活动时难以完全顾及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安全设施活动区建议可根据儿童年龄层和活动器械适宜的游玩年龄对设施活动区进行分区,保证儿童活动区内全龄儿童对设施的活动需求,让同龄儿童参与团体游戏。

2.2自由活动区

自由活动区也可命名为留白区。儿童的活动习惯,喜欢互相追逐玩耍,在儿童活动区内设置留白的空间,让儿童有一起游玩的空间和自发组织并行游戏的空间。自由活动区通常临近看护区,婴幼儿可以在看护区观察小童的活动行为,进行模仿学习。

2.3自然体验区

自然体验区设计目的在于让儿童接触自然,认识自然。通过园林设计让儿童了解动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自然界生长的奥秘。大树的季节性变化和植物铭牌能增长儿童对植物的认知,加深对植物开花结果落叶的认识,了解大树的生长规律。

2.4看护区

看护区是邻里交往的物质载体,是灵活使用的多功能交往空间看护区是邻里交往的物质载体,是灵活使用的多功能交往空间,社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是否合理,关系到住户交往的效果。看护区设计应遵循尺度把控专项设计原则。

2.5游戏草坪区

满足儿童的心理和活动需求,为儿童提供安全的、愉快的、促进身心发育的、加强社会性发展的活动空间。在器械区旁设计开阔的草坪区,可以供儿童奔跑、互相追逐、晒太阳、踢足球、放风筝等多种的活动。设计需考虑草坪区排水的有效组织,设计合理的排水路线,规划好周边绿化堆坡的方式,在草坡的两侧分别设置排水沟,草坪地面找坡需超过2%,并在大草坪最低处布置集中排水,保证地表排水。

3.儿童区从效果上明确哪些内容

3.1主题性明确

设计,要唤起儿童的好奇心及创造性,主题设计中应以孩子喜爱的故事主题或游戏主题为题材进行景观设计。这样的主题设计可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探索。浓艳的色彩也会让场地活泼起来,设计的趣味性也很重要。在造型中融入多变的图案和色彩可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满足儿童的想象,符合他们探寻的心理。

3.2故事性明确

戏剧化传达主题,不只是在电影场景里才有戏剧化,现实生活也可以戏剧化。场景具有故事氛围,在这独特的环境中,对孩子有吸引力。

3.3参与性明确

幸福的童年也是有父母的共同参与。主题设计中应以孩子喜爱的故事主题或游戏主题为题材进行景观设计。这样的主题设计可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探索。

3.4教育性明确

大自然才是孩子们观察学习最有利的教材。梳理场地高差,结合重塑地形将宇宙的主题引入。让人们行走在其中犹如穿梭与星际间。体验是无法言表的,无论从哪个角度切入空间,都是培养孩子的道具。在椭圆型屋顶上的奔跑,在特意作成高低不平的操场锻炼身体。引导孩子们发挥出“自我培养能力”,是非常科学并且经受历练的教育方法。

3.5激发想象力明确

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激发一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鲜明主题的创意性、冒险性游乐场往往更吸引孩子,这是因为这种具有神秘感的场地会更深层次的激发孩子们的想像力,少了视觉对我们先入为主的限制,心灵的觉知能力才得以苏醒。

4.儿童活动空间设计三要素

4.1造型设计

趣味的造型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设计师的目标是给儿童一个富有创意的游戏场地,即使儿童在游戏中能充分地发挥其艺术天分和激励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在造型上最好以自然中的动植物等为素材。这样有利于提高儿童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也能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造型审美固然重要,它背后存在的意义要大于造型本身。设计,要尊重儿童的活动性。

4.2色彩

在儿童活动场地设计的时候,色彩系统容易让入忽略,不引起设计师的重视,其实除了新生婴儿对色彩无色彩感之外,5个月以后的儿童对色彩的敏感度逐渐提高,在12岁发育时就已经具有可依据颜色判定事物的能力,喜欢桃红色和黄色等,3-6岁的儿童喜欢黄色,红色等暖色,7岁以上儿童能接受更多的颜色图绿色,蓝色等冷色调。因此对于儿童活动场地色彩的设计和搭配也非常重要。儿童活动场地的色彩主要分为地面色彩,墙面色彩,器械色彩等。孩子是个“好色”的家伙,欢快、明朗的色彩组合更能提现他们的儿童特点。

4.3仿生主题表现

最大限度的还原真实形象,使得作品更加直观、生动和具有亲和力(直接仿生设计)

针对儿童的不同喜好、个性及当前儿童关注的热点进行角色设计,将自然形态通过提炼、分割、夸张、变异、拼凑等设计手法将原有的形态意向仿生(间接仿生)大自然是物质的世界,形状的天地,好的灵感来自大自然的创意,主题设计中应以孩子喜爱的故事主题或游戏主题为题材进行景观设计。这样的主题设计可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探索。

5结语

儿童活动场地是提供儿童活动的空间,以“玩”为天性的活动,除了让孩子们可以追随自由的心灵之外,同时还可以帮助他们的成长。它是孩子们的乐园也是父母们守护孩子的宁静空间,在这里孩子们互相追逐嬉戏,共同分享这个神奇场所的幸福时光。现阶段,西方先进国家的儿童活动场地设计和设施较国内先进和齐全,而我们也应该积极学习,为我国的儿童创造出更舒适成长的环境。

参考文献

1.HKASP先锋空间编著.儿童乐园设计手册.中国林业出版社,2016

2.布鲁斯?格利尔梅耶(作者).吴宝强(译者).户外儿童娱乐设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版.2015

3.朱望规(作者).欧洲城市儿童活动场地景观与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1版.2013

论文作者:陈蕾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

标签:;  ;  ;  ;  ;  ;  ;  ;  

浅谈居住区儿童活动场所设计论文_陈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