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治国”的关键在于加强“官德”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关键在于论文,以德论文,官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以德治国”是江泽民同志在新世纪之初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以德治国”思想是对传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的继承和创新,它既植根于中国传统道德沃土之中,又完全不同于古代的“德治”;它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其本质是“以德治人”,其途径是通过加强干部道德即“官德”建设,影响、提高全体人民的道德水平;其关键在于加强“官德”建设。
一、新形势下强调加强“官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靠各级干部来贯彻执行,只有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的干部队伍才能与党同心同德,才能从根本上防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党的路线决定政治方向,方针是沿着路线所要达到的目标,政策则是为实现这一目标而遵循的行动准则。三者之中,最终归结为政策。毛泽东同志说:“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干部的职责就是把党的政策贯彻执行好,使党的意志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并变成他们的自觉行动。这是每一个干部所应具备的首要政治道德。具备这种道德的主要表现是,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工作中与人民息息相通。不具备这种道德的主要表现是,政治上“耍小聪明”,对上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下搞愚民政策,以权谋私。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只有不断提高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从根本上防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把广大干部的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上来。
其次,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要靠各级干部去实现,只有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的干部队伍才能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才能从根本上防止以权谋私。“三个代表”的核心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人民的根本利益归根到底要靠各级领导干部去代表、去实现。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的干部能够自觉做到执政为民。山东省临沂市罗庄村共产党员王廷江把自己400多万元的资产无偿献给集体,带领村民共同致富。江总书记夸赞他“好样的”。而思想道德低下者必然以权谋私。大贪官胡长清生活极度糜烂:包养情妇,嫖宿妓女,甚至让人空运妓女,供其玩乐。广大群众对他的所作所为嗤之以鼻,就连他的最要好的“大款朋友”也是他的主要索贿对象周某都说:“说他以权谋私都太文雅,其实他就是个政治流氓。”正反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执政为民与以权谋私是两种世界观的道德表现。
再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场“伟大变革”要靠各级领导干部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来实践,只有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的干部才能积极参与和领导这场“伟大变革”,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干部在“变革中不变质”,在“改革中不改向”。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体制在变,运行方式在变,组织形式等等也在变。但是,党的各级干部的人民公仆性质不能变,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不能变。在这场变革中,如果没有健康的体魄,坚强的毅志,就很难抵御和抗拒各种病菌的侵袭和私欲的诱惑。要想强壮体魄,仅仅靠法律的外力是远远不够的,主要还应该靠思想道德内功的“调理”来提高免疫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市场经济不仅是法制经济,同时也是道德经济。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各级干部的带领下进行的,“道德经济”更是题中应有之义。因此,在这场伟大的创新和深刻的变革中,各级干部经受着空前的道德洗礼和检验。只有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才能既积极参与变革,又永葆人民公仆的光荣本色。
第四,完成新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要靠干部来奋斗,只有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的领导干部才能自觉地艰苦奋斗,才能彻底防止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动摇和背叛。“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先哲们这种崇高气节应当成为今天共产党人的为政之道、处世之基、立身之本。历史和现实无数次告诉我们:浩然正气的养成源于良好的道德修养;它的反面就是“贪图富贵、耐不住清贫、屈服于权势”,其致病根源就是道德滑坡。从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许多腐败分子身上不难看出:腐败分子虽然犯罪行为各不相同,但是有一点却是惊人的相似,那就是都从追求享乐和极端个人利益开始。在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糖弹的攻击下,他们对共产主义信念产生了动摇,最后导致腐败堕落。实践要求我们,越是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加强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从根本上培养他们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
第五,现实存在的“官德”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官德”建设,只有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的干部才能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带动、实现党风的根本好转。毋庸置疑,当前干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1.思想上的消极无为、因循守旧、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类干部不是从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而是处心积虑地建立各种“关系”,以求得落个好人缘,考核时多得几票。2.政治上的自由主义、庸俗哲学。这类干部热衷于听信、散布、传播一些子虚乌有的“政治秘闻”,哗众取宠,以俗媚人。3.工作上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表面文章。这类干部往往违背客观规律和实际需要,搞形象工程,玩数字游戏,信奉“形象出政绩,数字出干部”。4.生活上的享乐主义、腐化堕落。这类干部追逐享乐、挥金如土,是典型的“新八旗子弟”。要彻底杜绝以上四种败德行为,就要做到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就要大力加强干部队伍道德建设。由此看来,加强“官德”建设不仅有其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而且有其紧迫的现实必要性,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需要和呼唤。
二、加强干部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和要求
道德是指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言论行为准则和规范,是依靠教育、社会舆论和人们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观念、原则、规范、准则等的总和。“官德”是指调整“官员”政治生活的准则和规范,也就是政治道德。它与民德、商德、师德、学德、法德、医德等共同组成社会道德体系。由于“官德”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并影响、决定着其他社会道德,所以,自古至今,“官德”无小德。经过长时期的道德实践,在继承创新的基础上,我们党逐渐形成了以“政治信念、政治原则、政治立场、政治规范”为主要内容的新时期的“官德”。
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就是坚定共产主义信仰。这是加强“官德”建设的首要内容和要求。毛泽东同志在论述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论和行动是非的标准时,从不同角度归纳了六条,他认为,六条之中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这两条。“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论和行动是非的标准”,就是调整人们政治生活的标准和规范,就是政治道德。邓小平同志说:“所谓德,最主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26页)由此可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一直是我们党“官德”的首要内容。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因此,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就是坚持共产主义。这是各级干部思想道德的灵魂所在。
第二,必须坚持立党为公的宗旨,就是坚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政治原则。这是加强“官德”建设的根本内容和要求。立党为公,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宗旨和准则。立党为公的首要的问题就是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全心全意代表人民的利益,还是死心塌地代表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这是立党为公与立党为私的分水岭,也是一个政党能否永葆生命力的根本所在。由于我们党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利益,所以历经八十年风雨,却始终岿然如山。苏联共产党垮台的原因有许多,最主要的就是后来他们不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了。汲取苏共经验教训,我们认为,新形势下的“立党为公”,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处理公私关系上,要逐步达到“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大公无私”三个境界。“先公后私”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公而忘私”是各级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大公无私”则是我们共产党人所应努力追求的崇高境界。实现了这三种境界,我们的干部道德建设就会产生根本性的变化。
第三,必须坚持忠于人民、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马克思主义,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这是加强“官德”建设的核心内容和要求。我们讲的“忠”,是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前提下的“忠”,它与封建的“唯皇命是忠”有着本质的区别。共产党人的“忠”是在思想、立场、行动上同人民、同党、同祖国、同马克思主义保持一致。“忠于人民”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江泽民同志在去年“七一”讲话中指出:“八十年来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忠于党”就是坚定不移地宣传贯彻党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地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忠于祖国”就是心中装着祖国。不论身在何处,都要心系祖国,与祖国兴衰相伴、荣辱与共;不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忠于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坚信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坚信离开了马克思主义,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
第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作风,就是坚持先进的政治规范。这是加强“官德”建设的必要内容和要求。社会主义道德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共产主义道德的核心是“大公无私”。“大公”是指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共产主义思想和行为;“无私”是指反对一切自私自利的思想和行为。在这方面,我们要向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党德”哺育下涌现出来的焦裕禄、孔繁森、李国安等优秀的领导干部学习。同时,也要以刘青山、张子善、王宝森等少数蜕化变质分子为戒。深入剖析近年来发生的腐败案件,不难发现,道德倒错——‘三观’蜕变——信念丧失——作风腐败,是在腐败分子身上反映出来的一种规律。要消除这种不正常的“规律”,就必须使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我们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观点,为人民谋利益是共产党人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的观点,加强对各级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这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保证社会主义国家不变质和实现共产主义宏伟大业的根本措施。
三、加强“官德”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学习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是研究如何针对现阶段存在的“官德”问题,加强“官德”建设,把“以德治国”落到实处。
(一)加强“官德”建设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把“德”放在首位。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古已有之。党的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既吸收了古代用人的有益经验,又融进了时代内容,是科学的用人标准。所谓“德”,就是要有坚定的党性原则,坚持“三个代表”。“德”的最基本方面是要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毛泽东同志认为,“又红又专”才是合格的领导人才的标准。其中,“红”是首位的东西。邓小平同志认为,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他说:“要选那些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斗争中经得起考验的人;要选那些党性强,能团结人,不信邪的人;要选那些艰苦朴素,实事求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作风正派的人;要选那些努力工作,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有魄力,有实际经验,能够办事的人。”(《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75页)可见,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在干部标准问题上,都是把“德”放在首位的。
(二)加强“官德”建设必须坚持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原则,使干部努力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江泽民同志说:“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我国传统的治国理念是“德主刑辅”。由于这种理念的畸形发展,导致了长时期的“人治”局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民主法制建设的道路上进行了不懈探索。特别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使我们步入了健康的法制轨道。然而,现实中也存在着诸如社会治安问题,司法腐败问题,吏治腐败等问题。这一切都在警示:治理国家单靠法制不行,必须发挥道德的力量和作用,以道德弥补法律之不足。从历史上看,所有的治世大多是法制与德治相互结合的结果。“贞观之治”的成因不但在于李世民制定了著名的封建法典《唐律》,更在于他懂得“君犹舟也,民犹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因而兴道德、纳贤良、行善去恶,造就了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从理论上讲,道德和法律作为治国的两种手段和工具,具有其内在统一性:两者都服务于一定的统治阶级,都受本社会经济基础的制约,两者所追求的都是社会的长治久安。道德与法律是相互依存的;法律以道德为基础,许多道德规范经国家强制执行就上升为法律;道德以法律为保障,如果没有法律这个“硬性参照物”,社会道德也必将混乱不堪。从其社会作用来看,法律与道德具有互补作用;法律以其强制力规范人们行为,道德以其感召力整和社会关系,两者以不同的形式作用于相同的对象。因此,我们要善于把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既增强干部的法律意识,又强化他们的道德观念,实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三)加强“官德”建设必须坚持“综合治理”的原则:培养“五要”意识,建立“四抓”机制。首先,要培养“五要”意识。一是“立德要大”。树立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和“公正廉洁、恪尽职守、勤政爱民、好学上进、洁身自好”的职业要求为主要内容的“官德”。应尽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干部道德规范体系,尽快制定实施《领导干部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公务员道德法》,并采取有力措施,督促遵行。二是“育德要小”。把道德教育列为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育德”的关键是强化道德细节养成,逐步养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育德理念。三是“彰德要高”。要大张旗鼓地评比表彰道德先模人物,为人民群众树立道德榜样。为此,应当尽快制定《领导干部道德评比办法》,使“道德积极分子”的评比规范化、制度化。四是“普德要广”。参照“普法”的做法和形式,设立干部“普德”周、“普德”月,先领导干部,后一般干部,分级进行,逐步推进。五是“律德要严”。由纪检、监察、检查、法院、新闻等部门联合组成“领导干部道德法庭”,对违德者给予一定形式的制裁,做到“违德必纠”,保证“官德”建设不流于形式。
其次,要建立“四抓”机制。一是抓教育。这是“官德”建设的重点。当前重点是抓好“三个代表”的教育。这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和核心。二是抓管理。这是“官德”建设的关键。要建立起相应的管理机制,靠管理的力量来强化这项工作。要制定相应的奖惩、考核制度,使“官德”建设制度化,逐渐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官德”管理办法。三是抓监督。这是“官德”建设的重要手段。这里既包括党委监督、纪委监督,也包括人大、政协和民主党派的监督,还包括人民群众的监督。发挥综合监督功能,保证“官德”建设顺利进行。四是抓纪律。这是“官德”建设的保证。纪律是做好工作的保障,在实施“以德治国”进程中,必须发挥纪律的制约力和威慑力,确保“官德”建设有实质性突破。
“五要四抓”是加强“官德”建设的外部条件,具备了这些,“官德”建设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官德”建设必须调动干部自我教育和管理的积极性,激发干部“四个自觉”、“四个自律”的内在道德需求。首先,要激发“四个自觉”。一是自觉学习。这是加强干部队伍道德建设的关键所在。首先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当前,重点是学习运用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指导我们的工作。其次要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学习先进模范人物的美好品德。二是自觉实践。这是加强“官德”建设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鉴别干部道德的真伪优劣;有了好的思想水平,只有去实践它,才能发挥道德的影响带动作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还可以促进干部道德的不断提升,变物质为精神。自觉实践,主要是自觉按照《党政领导干部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的要求去履行职责,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三是自觉改造。我们对许多事物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必须经过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因此,加强“官德”建设必须强化干部的自我改造意识,把那些与社会主义道德格格不入或者已经过时的东西不断淘汰掉。四是自我总结。就是要善于检查自己在道德建设方面的成败得失,发扬优点,纠正错误,不断进步。
其次,要激发“四个自律”。一是自重。就是要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来武装自己。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事事处处起表率作用: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二是自省。就是要不断自我反省自己的行为,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三是自警。就是自己给自己敲警钟,既要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来对照自己,又要用社会上的反面教材来警示自己,防微杜渐,牢牢把住自己的道德防线。四是自励。就是要不断勉励自己:不但要做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更要做一个认真负责、实践“三个代表”的人。
“四个自觉”、“四个自律”是“官德”建设的内在动力,在这种动力的驱动下,才能形成内在道德需求。有了这种需求,旧的“官德”才会不断被破除,新的“官德”才会不断重建。
(五)加强“官德”建设必须不断拓展“官德”空间。第一,不断拓展“官德”空间是事物发展的客观必然。道德属于意识的范畴,它随着客观实践的变化而变化。作为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准则和规范的道德,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处于“永不饱和”的动态之中。因此,不断拓展“官德”空间就不仅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必要,也是事物发展的客观必然。
第二,不断拓展“官德”空间就是“官德”自我扬弃、自我完善的过程。拓展“官德”空间就是不断摒弃落后的旧道德,建立先进的新道德,不断进行“官德”创新。
第三,不断拓展“官德”空间的关键是永远保持党的“官德”的先进性。我们党的“官德”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具体化。由于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所以,在它的指导下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官德”就会永远保持其先进性。在这种先进道德的影响、引导下,全体人民的道德素质才会不断提升,“以德治国”的方略才会最终落到实处。
顾问:张全景 姜大明 刘伟 指导:张蔚萍 组长:董国勋 副组长:刘俭仆 成员:刘池水 林增龙 曹家才 张猛 于庆臣 周其森 执笔:周其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