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隧道渗漏水原因分析及施工处理技术论文_张文亮

某隧道渗漏水原因分析及施工处理技术论文_张文亮

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 361021

摘要:目前,随着我们隧道数量的不断增多,隧道渗漏水现象以及由此产生的危害已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尽管现在新防水施工工艺和新防水材料的推广应用使得隧道的防水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有不少隧道出现一定程度的渗漏,造成严重危害。本文通过对隧道渗漏水原因分析,提出相关的治理思路以及措施,以达到防治隧道渗漏水的目的。

关键词:隧道;渗漏水原因;处理措施

1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稳步提升,交通运输事业也在蓬勃发展,对于隧道修建技术和施工质量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大量隧道的修建,对地区的经济发展、国家综合实力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因为存在多种影响因素,隧道不能长期投入使用,主要是由于渗漏水现象严重,严重危害到运营隧道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周期,所以要加大力度研究运营隧道渗漏水的治理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隧道的运营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了避免该种情况的出现,就需要我们能够在对隧道渗漏水原因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以针对性措施的应用避免渗水情况的出现。

2 隧道渗漏水原因分析

2.1 渗水部位

在隧道中,主要可能渗水的部位有变形缝渗水、裂缝渗水、施工缝渗水以及其他部位的渗水情况等。而在形式方面,则具有线渗、面渗以及点渗等形式,其中,线渗以及点渗是经常出现的渗水类型,面渗情况则较少发现。

2.2 渗水原因分析

2.2.1 点渗原因

该渗漏问题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时,由于部分点没有振捣密实而使内部由于疏松而形成渗水通道,在对穿墙钢筋以及管道进行焊接时没有对采用双止水环,或者是在对防水措施进行处理时没有到位而在隧道形成渗水通道。

2.2.2 面渗

该问题主要由于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时,工人责任心不强,造成漏振,使其体质较为疏松所造成的。或者是因为冬季施工,经过冻融现象后使混凝土局部出现大面积渗水情况所引起的。

2.2.3 线渗

线渗可以说是隧道实际应用中出现较多的一种渗漏类型,也可以说是现今隧道渗漏情况出现的主要方式。其主要是因为以下原因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并因此形成渗水通道:第一,变形缝渗水。该情况在隧道渗水中出现的较多,在对隧道进行施工时,考虑到混凝土材料的热胀冷缩现象,一般会以变形缝对隧道进行设置。在变形缝设置中,对止水带进行了埋设,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受到地基基础沉降或者混凝土热胀冷缩的影响,就非常容易引起止水带结合处松动以及止水带拉裂等情况,尤其是止水带安装位置,如果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时使止水带出现了变形情况,就很可能引起变形缝渗水现象;其次,施工缝渗水。该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在对施工缝进行凿毛时,由于没有凿毛充分而使施工缝位置夹杂着焊渣以及模板渣等现象,没有清理彻底。或者止水钢板安装不到位,或者在模板位置处由于没有靠近而引起漏浆等现象等;最后,裂缝漏水。对于该种情况来说。引起原因则具有着较为多样的特点:混凝土自身质量存在问题;在混凝土配比没有严格按照配比进行,细砂料过多;混凝土由于具有较大的水化热,如不及时养护,极易出现裂缝;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没有满足要求,使钢筋砼混凝土由于热胀冷缩出现裂缝;混凝土由于干缩出现裂缝;拆模过早,应力变化产生裂缝等都可能造成裂缝渗水情况的出现。

3隧道渗水漏水处理方案研究

3.1隧道防渗漏水的准备工作

在工程出现渗漏水情况时,要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和工程要求,完成好以下几点准备工作:

(1)查找渗漏水来源

要深入考察工程周边的水质特点、水源布局、土质等情况,充分了解水位随着季节变化的涨幅情况和地表水分布规律,从而得出工程能承载的最大水压。并且还要确保生产生活用水的管道安装,分类明确,从而能掌握引起隧道渗漏的因素,为研究出防水堵漏的策略与断开水源提供基础条件。

(2)从结构上分析渗漏水原因

要分析结构强度、刚度是否符合工程特点,地基是否出现沉降情况,由于这些情况都极易引起结构开裂而引起渗漏。堵漏修补工作要确保在结构协调、裂缝在可控范围内才能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检查材料质量

对施工防水材料要严格审核,从而分析工程渗漏水是否因材料质量不合格或选择不合理导致的。在对以上特点分析的前提下,根据止水与防水相协调的要求,深入到现场,全面调查,将渗漏水位置、数量,按照渗漏形式科学分类布局,制定堵漏空间设计图,也就是堵水防漏的计划。

3.2隧道渗漏水的技术措施

(1)预注浆加固防渗漏

喷射混凝土施工法是以每秒 50 m~100 m 的高速度将混凝土拌合物喷射到土层上,以形成密实的混凝土衬砌层。喷射混凝土与锚杆、网片联合支护,不仅是安全可靠的支护形式,也是地下工程最优越的衬砌形式。为防止锚杆孔有渗漏,可先进行作业面预注浆。在拱顶及两侧墙打超前管棚,开挖前首先采用小导管注浆加固拱顶及侧墙,浆液采用酸性水玻璃既可以防止锚杆孔渗水,又可增强隧道周围土体的凝固力。

(2)背后注浆防水

在隧道施工中喷射混凝土与土体间易形成空隙,为保证喷层与土层密贴,控制地表沉降,提高防水性能,采用背后注浆法。按 1.5m~2 m 一个注浆孔注水泥浆液,背后注浆紧跟掌子面,水泥浆中灰砂比为 1;1.5~1:3,水灰比 1:1~1:1.1,注浆压力不小于 0.4 Mpa。

(3)喷射混凝土防水措施

混凝土是一种微孔结构材料,其中的部分开放式毛细孔及混凝土自身收缩形成的开裂是造成漏水的主要原因。防水混凝土是通过加入少量外加剂或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并通过调整水泥、砂、石及水的配合比,抑制混凝土孔隙率,改善孔结构,增加原材料界面的密实性,达到防水目的。在隧道喷射混凝土中掺加 8% 的克勒曼防水剂,同时喷射混凝土用水泥不低于 425 #,选用细度模数大于2.5 的中粗砂,小于 0.75 mm 的颗粒不多于 2%,砂率为 45%~55%,选用粒径小于2 cm 的卵石,水灰比为 0.4~0.5。这样水灰比小、粗骨料粒径小,有利于在粗骨料周边形成足够数量和良好质量的砂浆包裹层,使粗骨料彼此隔离,有助于阻隔沿粗骨料相互连通的渗水网孔,还可减少混凝土中多余水分蒸发后形成毛细孔渗水通路,因而有较好的抗渗性。

(4)二衬混凝土自防水

在混凝土中掺入 UEA 膨胀剂,依靠水泥在水化硬化过程中形成大量体积增强的结晶体,并产生一定的膨胀,补偿混凝土收缩变形,避免开裂渗水,从而提高混凝土的自防水能力。膨胀混凝土的拌合时间要比普通混凝土延长 30 s,以保证膨胀剂与水泥拌合均匀,提高其匀质性,并且要有充分湿养护,更好地发挥其膨胀效应。

4、实例分析

某东南沿海地区城际轨道交通隧道,采用明挖法、盾构法、矿山法开挖。隧道所处地区属冲积平原,当地年平均降水量1700mm。该城际轨道交通隧道埋深浅,穿越软弱富水砂层、素填土、粉质粘土、混合片麻岩、泥质粉砂岩等地层,地层透水性良好,地下水受地表降水补给影响显著。该隧道渗漏水主要是由于防水板损坏、砼施工工艺控制不严、施工缝及变形缝止水装置失效、泄水孔堵塞等原因造成。

据此,我们遵循“排堵结合、以堵为主”的治水原则进行治理。对于施工缝及裂缝渗漏水,沿施工缝及砼裂缝凿槽后用KT材料对槽底进行封堵后安装PVC 管,其上用KP 材料封堵,确保管外不渗不漏;砼表面点片状渗漏水处将需处理部位的基面凿除后均匀地涂抹KT1 溶液。对于较严重的渗水,可先找出渗水点用KT 材料堵漏后再涂刷KT1 溶液;拱脚处渗漏水采取“先排后堵”的原则,即凿槽冲洗后安装PVC 引水管,再采用凯顿系列堵水材料封堵,使渗漏水直接排入纵向排水沟。磨沟岭隧道渗漏水仅历时两周,经现场检验及观察,采用凯顿系列防水材料治理渗漏水后,隧道渗漏水得到全面解决,不仅达到了“快速高效”的目的,还确保了隧道处理后“不渗不漏”。我国大部分的隧道都有裂缝和渗漏水现象发生,若要解决这类问题,必须从防水、堵水、排水三方面出发,尤其在围岩破碎且受挤压扭曲变形严重的地区,必须三管齐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

5、结语

隧道的渗水漏水病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隧道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在施工中,加强各个环节的管控,从根源上进行控制,才能有效的解决隧道渗水漏水问题。

参考文献

[1]任亮.关于隧道渗漏水处理技术的探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1):00177-00177.

[2]车玲利.有关隧道渗漏水病害成因与治理方法的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6).

[3]刘会迎.隧道渗漏水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研究,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0

[4]向威.国内隧道工程的主要技术应用和实践[J],四川水泥,2018(05)

论文作者:张文亮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1

标签:;  ;  ;  ;  ;  ;  ;  ;  

某隧道渗漏水原因分析及施工处理技术论文_张文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