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与幼儿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幼儿论文,艺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面临21世纪人才需求的挑战,对下一代的教育,由偏向智能转向素质的培养,转向对人的生理、心理、想象、情感各层面都有不同要求,以期促进人格完满发展的教育。
完满的人格是心理素质的最佳表现。它的特征是:它在从事社会实践中所追求的客体是真、善、美的统一,它在从事任何具体实践活动时的主观表现是知、情、意的统一。完满型人格的心灵是理智和情感的结合,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结合。完满型人格的生理基础是全脑功能的协调发展。有学者认为,完满型人格的培养,必须依赖于实施一种完全的教育,它应该由哲学、科学、艺术领域的有关学科组成。这三者的结合,构成了对受教育者心理功能和大脑功能的全方位刺激。
艺术教育可以促进幼儿左右脑协调发展
艺术教育对全脑功能的开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艺术活动是一种灵活的、开放的创造性活动,是一种情感的接纳和表现的活动,主要是右脑的功能,与哲学、科学活动中主要是左脑的功能之间起了平衡的作用。另一方面,任何一种艺术活动,都是大脑两半球协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新近的研究发现,大脑两半球均有对语言,包括艺术语言的加工能力。右脑对具体形象的词语有较高的识别、储存和提取的功能。对大脑损伤病人的研究中还发现,在言语交往中,左半球只能表达和理解事实,但不能表达和理解情感,不能表明他对这一事实的情感和态度,也不能理解别人说话的情感和态度。在音乐方面,对旋律和感知功能在右半球,而对音乐性质的理性理解功能则是左半球起了重要的作用。在绘画方面,画面整体结构的感知和构思在右半球,画面细节描写功能则在左半球。真正的绘画作品,既需要整体画面符合审美要求,也需要有局部的细节性描绘增添作品的内涵。确切地说,艺术作为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是在右脑功能统摄下的左右脑协同活动,可以促进幼儿左右脑协调发展。
幼儿期是艺术智慧发展的黄金时期
无论从认识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大脑发育的顺序来看,右脑的功能先于左脑功能的发展,形象思维先于逻辑思维的发展。幼儿期主要的形象思维的方式对客体做出反映,在反映的过程中,经常进行形象的变形和创造,特别富于艺术的创作特色。他们的随意画画,他们经常冒出的“妙语”,他们对音乐的敏感性,都显示了儿童早期有很大的艺术潜能和表现的兴趣,表明他们的右脑活动很活跃,成人在这个阶段向儿童进行艺术教育,正是赶在右脑功能迅速发展的时期,是顺应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也是极易取得成功的教育。例如,孩子的绘画能力就是在有意无意之中发展起来的,孩子随便在纸上涂涂画画,却能成为他们自身和家长眼中的审美对象,这时常给儿童的不仅是绘画过程的快乐,还能及时获得结果的享用。当他完成一幅画时,他会迫不及待地拿给成人看,希望成人分享他的快乐,这样,他也很容易从成人那里获得正面的反馈而增强再绘画的动机。这期间,如果成人能够创造宽松的气氛,不给任何压力,饶有兴趣地观赏评价,随时引导儿童观察、发现周围生活、大自然以及艺术品中的美,并及时提供作画材料和工具,教给使用方法等等,儿童对绘画就会有比较持久的兴趣,也就会越画越好。
艺术发展不同于一般智慧的发展,后者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进步,而艺术智慧的建构和发展却要困难得多,它并不一定随年龄的发展而发展,缺乏恰当的教育,早期的艺术潜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一般智能任务的增加而削弱、而消失。但是,如果把早期的艺术教育仅仅看成是操作乐器和绘画技能的单纯的“技艺教育”,只是通过模仿和深化训练获得操作的技能和技巧,就未免有失偏颇了。
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作用
1.培养下一代成为美的发现者和创造者。对此,幼儿的艺术教育必须将外部的行为操作与儿童内心的体验感受以及创造欲望联系起来。艺术是一个开放系统,无论在艺术欣赏和艺术实践中都有大量的艺术空间,留给儿童去创造和充实。事实上,儿童不可能完全按成人的要求去做。尤其是一些比较具有创造性的孩子,他总是要在艺术活动中渗进他自己的直觉和想象。例如,有一位父亲要他4 岁的儿子照着他的范画画“鱼”,这个4岁的孩子却画了许多歪歪扭扭的小线条, 问他为什么不照爸爸的“鱼”来画,他说,自己画的鱼是活的,爸爸画的鱼是死的。他指着一只金鱼缸里的小鱼说:“我就画这鱼。”人家又问他,你画的鱼,怎么歪歪扭扭的呀?他说,鱼游的时候就是一扭一扭的,他一边说,一边扭动身子学鱼游的样子。接着,他又学了个挺直身子的动作,表示爸爸画的鱼是死的,一动也不动。从这一事例中看出,父亲的画是概念性的,是鱼的“类”特征;儿子的画是对具体生命运动模式的直觉感受和表现,具有独特个性的创造。如果父母不了解孩子的这一特点,总是要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孩子,就会使孩子失去发现美、创造美的积极性,使作品缺乏创造性和情感表现性,失去活力和生气。同时单纯模仿的艺术活动,与心理功能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是全方位的,只注重于感知、理解、记忆;忽视了情感、想象和创造意志等心理功能在艺术活动中的作用。这样的活动,既减少了儿童自娱自乐的情趣,对脑功能的刺激也不是全面的。
2.从艺术审美中得到愉悦和享受。艺术审美特征包括形式美特征,如色彩、线条、节奏、旋律、语词、音韵等,根据对称、均衡、单纯、多样统一、重复变化等美的原则加以组合,使它们成为具体、可感知、优美、悦目、悦耳的整体形象。内容审美特征是指被“包装”在形式中的真和善的认识内容和人物的情感世界。艺术美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高度统一,是美中之冠。美是动人的,色美悦目,音美悦耳,意美赏心。当儿童看出、听出、“悟出”美的某些特征时,他就会深深地被美所吸引,沉浸在愉快的体验和享受之中,绘画、听故事、唱歌时,许多儿童都有沉迷的表现。体验的不断积累,使儿童的情感世界日益丰富和健康。
如何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
1.用艺术综合的方法,培养儿童对作品审美特征的感受力和识别力。艺术综合方法就是把文学、美术、音乐的作品按情感形式和认识内容的一致性组合在一起供欣赏和表现,可以使文学形象更加鲜明丰富,使词语找到形象的依托,对音乐欣赏中被节奏和旋律所激发的不可名状的体验情感找到了词语和图象的依托,成为可以识别交流的情感。例如,我们让幼儿在《梦幻曲》的伴奏下欣赏诗歌《梦》,在音乐的伴奏下朗诵《梦》,又在《梦》的伴奏下唱《梦之船》的歌。在这一艺术氛围内,只要提醒幼儿像唱歌一样朗诵诗歌,像朗诵诗歌一样唱歌,幼儿就会自己找感觉,自动调节、控制音量的节奏,使三者在情感的表现性方面达到一致。接着又让幼儿在《梦幻曲》的伴奏下做自己的“梦”,用绘画表现自己的“梦”,再把画面的“梦境”编成“我梦见了……”的诗句,为原诗歌扩充形象。由于梦的氛围的营造,幼儿画出的画也都有一种似醒非醒的朦胧感。
我们也把韵律动作组合在综合艺术活动中,加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如,让幼儿先倾听一段韵律比较柔和的乐曲声,其中夹杂着河水流淌和小鸟欢叫的声音;接着,让幼儿跟随乐曲声自由表达有韵律的动作,把乐曲的形象转化为动作;再接下来让孩子说说自己在乐曲声中好像看到了、听到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用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的语言和着音乐声进行表达;最后,把刚才说的、想的画在纸上,也可以先画再说。在这样的活动中,每个幼儿都能充分发挥想象,和别人跳的、说的、画的都不一样,表现了各自的不同感受和创造。例如,有的孩子说:“我听到了小鸟在树上喳喳叫着”、“我看见了阳光在妈妈的脸上闪着”、“我看见了白云在天上柔柔地飘着”、“我听见了河水在轻轻地淌着……”连起来就是一首诗。在儿童与艺术作品的相互作用中,同伴之间,儿童与成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很重要,如,互相倾听、互相观看、自由议论、互相学习。家庭中若无此条件,也可以邀请同伴来访交流和分享。
2.将艺术经验用于生活,引导孩子到生活中去发现美、创造美。孩子可以参加家庭或幼儿园的环境布置,在讨论什么东西放在何处,自己的作品如何摆放最合适、最舒服这类问题中,成人可将对称、均衡、多样统一等要求贯穿其中,让孩子受到熏陶。过去对儿童行为的调节都从“善”出发,以好与不好为标准。如果在“善”中增加美的成分,拉开距离,把日常行为当作欣赏对象,如,玩具怎样收拾,碗筷怎样摆放、对同伴怎样说话等,看上去、听起来才舒服。走在十字街口的人行道旁,看到闯红灯的行人或自行车时有什么感觉,当行人、车子都听红绿灯指挥,队伍排得整整齐齐、行止有序时又有什么感觉等。使儿童逐渐获得在周围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的习惯和能力。美和艺术对行为的调节总是与自身的情感体验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有更多的自发性和愉悦感。如果能将德育中的规则、秩序与艺术中的和谐达到同构,艺术氛围与道德氛围一致,那么,就能使儿童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