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三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施工建筑行业借势而不断壮大发展,发展态势的迅速升温也让住宅建筑施工的质量问题不断暴露。如何保证住宅建筑的工程质量,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已经成为建筑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住宅;建筑施工;质量问题
住宅建筑关系到了人们日常的生活及安全,因此无论是建筑单位还是居民都对住宅建筑施工的质量问题极为重视,从近年来的实际案例上看,我国住宅建筑的质量问题不断减少但是依然存在,因此,如何推升住宅建筑的质量,确保居民的生命安全就成为了建筑行业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住宅建筑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1.1 安全施工管理问题
在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投标企业通常会通过价格竞争中标,在中标后又因工程利润太低而减少用于安全施工生产的设备工具等器材,并降低工程施工中的现场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以启用非专业工人来降低工程成本,从而扩大自己的利润空间。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配置的缺失及专业现场技术管理人员的不足是工程安全施工面临的重大隐患因素。
1.2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设备及施工材料的管理问题
整个住宅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中,施工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建筑原材料的质量均会对施工进度与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然而施工设备及材料又是较易被忽视的环节。例如我国很多住宅建筑工程中,存在施工企业对检修维护施工设备的工作不够重视和操作不当等问题,设备故障对施工进度有所影响,同时也会缩短设备使用周期。施工企业在原材料管理方面大多未实行全程控制监管,对原材料从采购到现场管理与储存等环节,缺乏健全完善的制度管理,这对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尤为不利。
1.3 建筑施工质量问题
我国城市人口对居住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正是促进我国住宅建筑迅速发展的根本,但一些已投入使用或在建的工程中依然存在一些质量问题,这对居民生命安全与经济安全造成一定的隐患。造成住宅建筑施工质量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各因素相互影响最终导致质量问题产生。首先,由于住宅建筑项目施工具有流变性、其不可预见的问题较多使得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难以面面俱到。其次,当前建筑行业在招投标过程中存在串标与围标现象,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招投标环节和评标组难免出现有失公正的倾斜监督。再次,建设企业对工程造价的过度压低也是造成工程质量问题的重要因素,建设单位一味压低工程造价导致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偷工减料来控制工程成本,造成工程质量不达标甚至低劣。
2 住宅建筑施工管理的对策分析
2.1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措施
施工安全与工人的生命安全以及施工企业的经济安全紧密相连,分阶段预防是安全工作的重点,通过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自我的束机制来增强工程安全管理预防工作。施工单位应当定期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并安排专人负责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安全问责制”和“以人为本”的责任体系,有计划的进行劳务人员的培训机制,严格执行施工人员持证上岗,严禁违章作业与指挥情况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构建完善的施工管理质量保障体系
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是需要多个工种之间协调并配合进行的,因此建筑材料与施工人员的工种也呈现出多样性,可见整个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管理工作具有复杂的特点,若执行控制措施不到位,就难以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水平。因此,建筑施工企业需要构建完善的施工管理保障体系,通过完善合理的控制措施为建筑工程奠定良好基础。
3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的所有活动都会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所以,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主要体现在对施工现场的作业活动的控制方面。对施工作业,在施工活动开始前,应按照预先计划检查设备和人员的到位情况,在准备工作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决不能贸然施工,避免计划和实际相脱离。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应做好下面几点:
3.1 质量控制点
质量控制点是为了保证施工作业过程中的质量而提前确定好的控制对象或薄弱环节。对质量控制点应事先分析可能造成质量问题的事故和原因,有针对性的制定对策。施工单位根据施工质量控制的要求,列出详细的质量控制点明细表。在选择质量控制点的过程中,应当选择和保证质量控制难度大,对工程质量影响关键的对象作为质量控制点,对关键的施工工序和隐蔽工程应重点注意。其次是人的行为,对关键工序,应当以人为重点进行质量控制。如技术难度大和作业精度要求高的工序,人作为主要的控制因素应当重点注意。施工材料和设备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的主要因素,对某些工程尤为重要,常作为控制的重点。例如:基础的防渗灌浆,灌浆材料细度及可灌性,作业设备的质量、计量仪器的质量都是直接影响灌浆质量和效果的主要因素。技术间歇。有些作业之间需要有必要的技术间歇时间,例如砖墙砌筑后与抹灰工序之间,以及抹灰与粉刷或喷涂之间,均应保证有足够的间歇时间;混凝土浇筑后至拆模之间也应保持一定的间歇时间等。准确、有效的选择质量控制点是进行有效施工质量控制的好方法。
3.2 作业技术交底
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是取得好的施工质量的前提条件之一。因此,在每项工程作业开始之前,应当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具体化、细化技术施工方案。技术交底书须由项目总工批准,交底内容主要是施工方法、质量控制要求和工程验收标准,同时技术交底书中应当说明施工当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针对可能出现的意外而采取的应急措施。总之,技术交底要明确施工工程,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施工质量标准等,紧紧围绕具体施工来进行,以方便更好的控制施工质量。
3.3 材料构配件质量控制
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和构配件,首先应当由监理工程师审查质量,确认质量合格后,方能进场,严控施工过程当中使用不合格的施工材料和够配件。其次,对进场的质量合格的材料和构配件,应当根据它们的具体特点、特性及对防潮、防晒、防腐蚀等方面的不同要求,安排合适的存放条件,保证材料和构配件的质量。
3.4 施工环境控制
施工环境主要包括施工作业环境、施工质量管理环境、现场自然环境等。施工作业环境直接影响到施工能否顺利进行,以及施工质量,施工作业环境不好会给施工的顺利进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施工质量管理环境是指施工承包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自检系统是否处于良好的状态。施工系统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检测制度、检测标准、人员配备等方面是否完善和明确,质量责任制是否落实等,这些是保证良好的施工质量的重要前提。现场自然环境条件可能出现对施工作业质量的不利影响时,应事先已有充分的认识并已做好充足的准备和采取了有效措施与对策以保证工程质量。
3.5 施工机械设备性能及工作状态控制
保证施工现场作业机械设备的技术性能及工作状态,对施工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只有状态良好,性能满足施工需要的机械设备才允许进入现场作业。
4 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是相对来说较为复杂的,这就需要建筑施工企业从充分运用自身优势、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来提高施工管理,并结合实际工程特点来细化管理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施工任务。
参考文献
[1]李永忠。浅谈建筑施工技术管理[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0(02).
[2]马立道。关于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技术管理的分析[J].科技资讯,2009(28).
[3]李永忠。浅谈建筑施工技术管理[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0(02).
论文作者:沈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9
标签:作业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质量问题论文; 住宅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科技》2017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