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对社会变迁的评价_变革管理论文

青年对社会变迁的评价_变革管理论文

青年对社会变革的评价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评价论文,青年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了解青年对社会变革的心态我们在浙江省的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和次发达地区的各个行业3千多名企业工人、机关干部、 大中专学生、农村青年、商业服务人员、文教卫工作人员进行了抽样调查和座谈访问。结果如下:

一、青年对改革开放的总体评价

改革开放近20年来,青年们一致认为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及国际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发展,调查表明其中居前三位的是“国家的综合实力”、“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市场供应”。

表一:您认为改革以来以下各方面的变化如何?

项目

肯定评价 模糊评价

否定评价

1.国家综合实力

97.6%1.2% 1.2%

2.中国的国际地位 95.9%2.3% 1.8%

3.市场供应

93.2%2.9% 3.9%

4.国家经济状况

91.7%3.1% 5.1%

5.物质生活水平

91.3%5.4% 3.3%

6.文化生活水平

85.3%9.8% 4.8%

7.成才机会

80.9%

10.6% 8.4%

8.挣钱机会

78.7%8.1%13.1%

9.民族凝聚力 66.3%

14.8%18.9%

10.社会治安状况 56.2%6.1%37.6%

116道德风尚 47.9%

13.4%38.7%

12.政府办事效率 46.8%

28.1%25.1%

13.政府廉洁性35.4%

13.4%51.2%

对“国家综合实力”持肯定性评价的高达97.6%,表明广大青年对改革开放近20年的成就的高度认同与评价。与国力增强相联系的是“中国的国际地位”,青年们认为提高的占95.9%,他们对中国在国际地位中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和所能起的作用大都表示满意。认为“市场供应”“大有好转”和“有所好转”的占93.2%,这个数字表明广大青年对“物质生活水平”的满意度大大提高。在十五大召开后的调查中表明,广大的青年们对国家进一步改革开放、走向现代化抱有信心的占94.5%。

从表一中可以看出:青年对改革开放以来最不满意的是“政府廉洁性”,认为“大大降低”和“有所降低”的占51.2%,与肯定评价相差近16个百分点,这是整个调查内容正负评价差距最大的项目。不满意中居第二位的是“政府办事效率”,认为降低的是25.1%,而且与政府自身改革或主要工作相关的项目的肯定性评价均不高,如干部制度改革是39.8%,政府领导人对民意的重视程度是46.65%, 公众舆论对政府决策的影响是42.8%,以及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政府的反腐败力度等。从总体上看,青年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满意度达74%,而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满意度只有50.5%,从十四大前的调查中的第一位降为第六位。这决非偶然,说明领导机构自身的改革落后于整个改革的形势和要求。

青年在现实生活中最为关注的问题是“腐败总是得不到解决”,因而认为政府“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是“管理好党政干部”(第一位)、“让各级领导干部接受更多的群从监督”(第二位)和“推进民主与法制的建设”(第三位)。青年对于反腐败的方法问题:有37.3%的人认为现行制度已无法解决,必须以其他超常规手段解决”,高居第一位;有35.5%的人认为应“加强新闻舆论监督与依靠现行体制相结合的办法去解决”,而认为“坚持党的领导,在现行体制内解决”的只占21.5%,而“干部制度改革”在具体改革项目中居倒数第一。

青年对物质文明建设方面的改革满意度高达90%以上,但对精神文明建设相关的改革评价较低,对“道德风尚”是否好转,持肯定评价的只有47.9%,居倒数第三位;与其密切相关的“社会治安状况”满意度只有56.2%(这项调查在十五大召开后有所增长,占70.6%。);认为“民族凝聚力”增强的占66.3%。这显然表明在两个文明建设中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在广大的青年心中并没有根本的改变。

从总体上看,青年对“现行的改革”持肯定评价的占65.4%,持否定评价的占16.4%。当前社会物价平稳,市场供应丰富,社会安定,青年对改革前途充满信心,心理承受能力增强,对“中国的改革前景”有28.4%的人认为“大有希望”,有46.2%的人认为“比较乐观”。对党的十五大寄于很大的希望,认为它是对中国进入21世纪有“深远影响”的占34.3%,有“现实影响”的占47.6%,引人注目是有74.1%的人希望在反腐败问题上有所突破。在召开十五大后的调查中,许多青年认为十五大最主要的成果之一,就是党中央强化了反腐败的决心,对此,72.7%青年抱有信心。青年人对改革中肯定性评价不高的项目,连续几年来变化不大,这些问题,如果不认真及时解决,可能成为社会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二、青年对具体改革措施的评价

我国的改革开放首先从生产力发展水平最低的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此解放了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村生产力,较快地改善和提高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促进了其他领域改革的逐步开展。与政治、经济领域总体评价相比,青年对各项具体改革措施评价不一。

表二:您对下列各项改革是否满意?(十五大前)

序号项目很满意 基本满意 说不清 不大满意 很不满意

1

经济体制改革 12.8% 61.2%15.9%

9.3%0.8%

2

农村改革 15.3% 50.5%19.5% 11.1%3.6%

3

科技教育体制改革 12.6% 51.2%18.6% 15.5%2.2%

4

物价改革 10.7% 52.3%15.1% 19.5%2.3%

5

劳动用工制度改革 9.9% 46.0%22.8% 17.5%3.9%

6

政治体制改革 8.8% 41.7%28.0% 17.0%4.5%

7

住房改革 9.4% 38.3%20.1% 24.8%7.4%

8

医疗改革 7.2% 40.0%14.8% 29.6%8.4%

9

企业改革 8.8% 37.4%20.9% 23.4%8.4%

10 分配制度改革 8.2% 37.2%21.8% 26.8%6.2%

11 干部制度改革 7.2% 32.6%26.6% 25.6%8.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居世界的前列,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因此,青年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满意度高居第一位。大家看到,通过对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把农民的劳动与自身利益直接相联系,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连年丰收,农民收入不断增加,解决了大部分人的温饱问题,农业成为当时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一部分,对社会稳定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对农村改革持否定态度的只占14.7%。当前对于直接关系青年生活水平的“物价改革”大多数人还是比较满意的占63%,一改前几次调查中居倒数第一的状况。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重视和加强了科技教育工作,“科技立国,教育为本”成为大家的共识,高等和中等教育发展较快,青年的受教育水平逐年提高,不断学习最新的科技文化知识已成为青年的追求目标,科技教育体制的改革为青年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就业机会,所以青年的满意度较高。

对于某些改革进展较慢的项目或只开展试点性质的改革项目,如:干部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企业改革、医疗改革、住房改革等,评价均较低,持肯定态度的不到50%。干部制度在十五大前并没有真正的触动,青年把它与干部队伍中的一些不正之风相联系,所以评价最低,认为它是十五大以后的一项重要改革,并寄于很大的希望。

在企业改革中,改革的主体是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在十五大以前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属于探索和尝试阶段,大多数企业依然陷于困境难以自拔,所以对改革的效果青年评价“不满意”和“说不清”的达53.7%。企业改革和政府机关改革的滞后影响到分配制度的改革,“不满意”和“说不清”的高达54.8%。从青年整体上看,在分配层次中处于较低的水平,且利益分化明显,影响到满意度,并产生“贫富差距太大”的担忧,居今后最关注问题的第二位。在十五大后,调查结果表明青年中81.5%的人,认为国家有能力搞好企业改革,信心大大增加。

医疗改革和住房改革还未全面进入到实质性的阶段,因此当前青年对其评价满意度不高。由于企业和政府机构的根本改革才刚刚开始,以前对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并未触及根本,与青年的利益冲突并不明显,因而评价还是较高(55.9%)。今后的改革将真正打破“大锅饭”和“铁饭碗”,下岗人员将大量增加,必将涉及到更多青年的利益,矛盾可能尖锐化。

青年对各项改革的评价和满意度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是其与青年自身利益的相关联的程度,个人从自身利益和受益的角度评价改革,对于自身直接受益或受益明显的改革项目评价较高,如经济体制改革,物价改革,农村改革等,与表一的总体相吻合;对自身没直接受益或受益程度较小的改革项目评价较模糊,如住房、医疗、政治体制、分配制度的改革;对正在探索、试点或没有明显效果的改革,基本上评价较低,如干部制度、政治体制、劳动用工制度、企业改革等,满意度不到50%,这将是十五大改革的重点。

标签:;  ;  ;  ;  ;  

青年对社会变迁的评价_变革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