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玲 山东省日照市技师学院 276800
摘 要:传统节日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幼儿教育既具有道德教育的价值,又具有民族精神教育的价值。从传统节日文化的艺术性和审美性特点来看,于幼儿艺术教育的价值亦极其重大。本文主要从培养幼儿民族审美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 幼儿艺术教育 价值
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浓缩精华,彰显的是中国艺术的民族审美观。在幼儿教育中进行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对于培养幼儿的民族审美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一、有助于培养幼儿民族审美感知力
所谓审美感知能力,是指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感知能力。就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而言,主要指幼儿对审美对象的外在形式特征色彩、声音、线条、质地、形态等的感知力。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研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马克思曾经指出“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民族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由无数次的审美经验积淀而成。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有的孩子从小听着爷爷的京剧长大的,他对京剧就会有一种相当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这种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是通过从小在依依呀呀的京剧唱腔中,在唱念做打的招式的情景中,在这样的耳濡目染,陶冶浸染中慢慢培养起来的一种审美感知力。同样,一个中国孩子从小在美国长大,天天听嘻哈曲风,自然对于这一类的典型欧美现代音乐具有更强的审美感知能力。有道是“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就传统节日文化而言,可以让幼儿接触、体验和发现传统节日文化中的民族特色艺术元素,多去观察,触摸,把玩传统节日文化中的艺术品,如年画、泥塑、剪纸窗花、刺绣等等,多去接触,听听传统节日文化中的节日音乐如《喜洋洋》、《步步高》等,通过日积月累的感官刺激,来培养幼儿能感受民族风格音乐的耳朵,能感受民族绘画形式美的眼睛。
二、有助于培养幼儿民族审美理解力
审美理解力是在无数次的个别客体的审美属性与大脑审美心理结构的相互作用中抽象概括而获得的对美的本质属性的认识。儿童对客体审美属性的理解主要靠直觉审美经验的不断积累。学前儿童尚未进行过系统的科学分类的训练,也没有复杂的功利性,再加上该阶段少童还是右脑功能占优势,无意注意占优势,他们比成年人更能被美的形象所吸引,更能理解幻想中的人物和事物。
传统节日文化中有许多美丽的故事与传说,如端午节纪念屈原投江。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因忧愤国家之衰落而愤然投江。又如七夕节的牛郎织女的故事,讲述了牛郎和织女为了爱情幻化成了天上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在七月七的这一天通过喜鹊搭桥得以相会,有诗云“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摧素手,札札弄机抒。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是一个美丽与丑恶,善良与嫉妒,遗憾与幸运冲突交叠的故事,动人的故事与诗歌令人感伤。牛郎挑着竹筐里的孩子去追赶被王母娘娘带走的女儿,被王母拦在了一条大河前,牛郎誓要把大河舀干的追求幸福的勇气令王母诧异,只得安排他们七月七鹊桥相会。这些节日故事中,人物的具体关系,情节中所表现的主角的思想美、心灵美、行为美、外表美通过教师形象地讲述、视频动画的播放或相关的讨论和情景再现表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中的文学作品的审美理解能力。此外,在以形式审美为主的音乐、绘画艺术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导儿童对形式美特征及其情感表现性进行理解。如节日文化中,充满喜庆的年画、春联,充满欢腾动感的耍龙灯、扭秧歌表达了对生命的崇敬,对生活的期望与祝福,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引导都可以培养幼儿的民族审美理解力。
三、有助于培养幼儿民族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
想象是人脑对己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过程。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审美想象力是审美主体所具有的能使审美活动顺利展开的一项重要的能力,审美想象力是主体在长期的审美实践活动中生成的一种审美能力。审美创造力是指审美主体在感知美、理解美的基础上,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事物的能力。
传统节日文化中鲜艳的色彩,极富动感和特色的线条,充满情感的传说与故事都能够激起幼儿的审美想象力。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去发现美、感受美,激起他们心灵的冲动,唤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想象。一方面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自主想象进行绘画,手工制作,自主创编舞蹈动作和故事来表达自己的审美想象。幼儿民族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离不开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感知与理解,在这个基础之上,在激发了幼儿对具体的传统节日文化艺术内容产生想象之后,再引导幼儿用他们所擅长的方式来表达出这种想象即民族审美创造力的展现。
参考文献
[1]王玉琴 中学语文教材中岁时节日民俗的教学研究[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07。
[2]屈万青 传统节日与节令诗[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3]郑三元 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一个天真的梦想[M].学前教育研究。
论文作者:徐玲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12月总第25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8
标签:传统节日论文; 幼儿论文; 文化论文; 民族论文; 能力论文; 想象力论文; 理解力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12月总第25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