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联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22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越来越多,使得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通过在水利工程中融入生态理念,可为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提供有效的驱动。针对现阶段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因素,对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优化应用进行分析,结合生态学的相关内容和相应的流域发展规律,在以往水利工程设计的基础上,对相应生态水利工程进行统一设计规划,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生态理念;水利工程;设计
引言
基于目前人类生活的现状,我国革新生态水利理念已经成为了水利设计工程环节中不可或缺的存在,是实现水利设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在治理河道水利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治理管理,要与时代和政策相结合,通过对生态水利河道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用更科学、现代化的眼光去看待水利设计工程问题,用生态的理念维系水利工程的正常运作。
1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特点
①自然性。将生态理念贯彻与渗透到水利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其最为核心的特点就是增强了设计方案的自然性,同时也是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一定要遵守的设计原则。在设计与规划水利工程期间,不仅要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分析,还应充分尊重当地的自然发展规律,绝不能通过强硬的手段来改变与逆转自然规律,确保水利工程可以对当地周围的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并促进当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但在传统水利工程设计的过程中经常会忽视水资源自身的属性与循环规律,就会对当地水资源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设计时,一定要遵守自然性原则。②可持续发展性。水利工程作为一项惠民工程,不仅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可以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但在水利工程设计的过程中,若只是单一地考虑到水资源的分配与调配问题,而不重视对工程周围生态环境的保护,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水资源出现恶性发展的现象,最终不利于水利工程发挥其本身的优势。因此,将生态理念融入到水利工程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生态理念的水利工程设计措施
2.1强化水文工作
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往往具有较为广泛的服务对象,即在基础灌溉性能的基础上,还具有发电、供水、航运、防洪、养殖等方面功能。在上述功能运行过程中涉及到生态用水、经济生活用水等多个类型的水资源。因此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应结合生态目标对应的水资源在时间、空间维度上的运行规律,明确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目标。如在进行提水灌区设计过程中应结合生态水文学、工程水文学的相关内容,综合考虑非灌溉时期、灌溉空隙期、灌溉时期等相应时期的特点,并对灌溉区域尾水储备及湿地补水情况进行可行性分析。同时依据区域季节特点及降水情况进行合理设置,从而保证相应水利工程在整个时期内都具有充足的水利资源储备。完善的水文资料是水利工程设计工作正常开展的基础。因此为了保证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工作顺利进行,相关工程设计人员应加强对水文工作的重视,将生态理念贯穿到水利工程设的整个过程中。
2.2加大对生态化理念的重视程度
要想从根本上将生态理念有效地贯彻落实到水利工程的设计过程中,首先就要增强设计人员的生态保护意识,并实现生态理念与水利工程设计的有机结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也要要求设计人员积极转变自身的水利工程设计理念,并在传统水利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对其设计理念与方法进行适当的创新与完善,以此来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促进我国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另外,设计人员在对水利工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不能只考虑眼前的经济利益,而是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3要不断转换传统理念的设计观点,提高生态理念设计的要求
在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利工程和生态环境总是处于矛盾的两面,虽然传统水利工程有利于周边居民的生活和发展,但在某些程度上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影响。因此,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促进水利工程和生态环境的共同发展成为了当下生态理念的主要发展问题。在这种前提下,设计人员在进行水利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地完善自我,加强生态环保的理念,并提高自身的设计要求,将生态理念融入到水利设计工程中,用更符合时代背景的可持续战略看待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从而维系好水利工程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为社会构建出更好的未来蓝图。
2.4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水利工程的建设与设计离不开施工人员以及高素质设计团队的支持。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水利工程的设计水平,尽可能减少水利工程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为水利工程后续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首先就要加大对相关设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与学习,增强设计人员的生态理念,从而让设计人员在进行水利设计的过程中更好的应用生态理念,提升我国水利工程设计的生态价值。
2.5完善基础模块设计
首先在防洪工程规划设计过程中,主要通过对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的综合分析,采取一定的经济、生态环境协调措施。以此为依据对相关水利生态工程进行经济效益评估,并建立完善的生态评价指标。在以往河道整治河流本身有机联系生态评定的基础上,可将海岸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及其周边生物群落、下游人群聚集区纳入整体生态经济评定体系中。通过建立完整的生态系统,结合生态走廊的相关内容进行统一规划。在水文设计的过程中,还应强化水文地质勘探及生态系统内部生物群落调查,从而保证整体水利工程生态效益充分发挥。其次在堤岸线设置过程中应依据河流形态同质化的特点,遵循以往河流、湖泊运行规律,保证其原始状态的有效维持。在堤间距确定之后可依据适当等宽理念,对土地利用与生态维护、防洪建设与生态维护等方面进行协调分析。然后依据洪水流量要求,进行植被空间宽度的合理设置,为有机体生长及河流自净功能的充分发挥提供依据;而在堤岸形态设计过程中,主要依据水利工程渗漏要求及工程生态恢复要求,优先选择原始地质缓坡或原始材料,为河流侧向连通性的恢复提供依据。最后在岸坡防护设计过程中,水陆交错带护岸结构对整体工程具有较大的影响,其不仅是陆生及水生动植物的主要栖息地,而且对于生态景观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边坡防护工程设计过程中,应加大对水陆交错带护岸结构的管理,通过对区域自然景观的协调设计,实现良好的缓冲及水质过滤作用。同时护岸结构设计中通过天然材料、多孔混凝土等渗透性良好材料的应用,可以提高整体工程稳定性。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给水利工程施工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促进了水利工程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同时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也给水利工程施工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施工过程带来的经济效益。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运用也是十分关键的。为了确保水利工程施工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通过有效的理念和方法对水利工程施工设计作出系统性的研究,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延明.基于生态理念的水利工程设计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108- 109.
[2]刘建军.基于生态理念分析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9):103- 105.
[3]郭猛.基于生态理念优化水利工程设计探究[J].水能经济,2017(7):313- 314.
[4]孙翠英.水利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应用[J]. 北京农业,2014(12):209.
[5]徐品良,黄亚斌.解析水利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应用[J]. 江西建材,2013(06) : 156 - 157.
[6]田晓凤.水利工程设计中生态理念应用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2016(02) : 92 - 93.
论文作者:梁慧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1
标签:水利论文; 生态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理念论文; 工程设计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