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建造微蓄微灌系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系统论文,微蓄微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技术原理
高山自流式微蓄微灌是利用山区自然地势高差获得输水压力,供应地势低处的田块进行微灌,即将微型蓄水池和微型滴灌组合成微蓄微灌。其方法是:在田块上坡(即地势较高处)建造一定大小容积的蓄水池,利用自然地势高差产生水压,采用塑料输水管把水输送到下部田块,通过安装在田间的出水均匀的滴灌管,准确地输送到植株根部,形成自流灌溉。
基本构成
引水池——
引水池起过滤、沉淀泥沙及枝叶的作用。通常选用水质较好的山沟长流水作水源,根据山地具体地形、水量,建好拦水坝,截流山沟水,拦阻泥沙,使水能尽量流入引水池。引水池的大小要根据水源的大小而定,水源大引水池可小些,水源小引水池要大些,一般为5~15立方米。
引水管——
引水管是将上部引水池中的水引入蓄水池的管路,其口径大小根据水源流量大小、灌溉面积以及水源与蓄水池之间的高差而定,原则上既要保证有充足引水量,又要经挤合理。铺设引水管时,应尽量顺坡而下,不要起伏太大,引水管埋设深度宜在40厘米以下,不允许水管裸露,水管的接头要紧密不漏气。
蓄水池——
根据微灌系统工作压力要求,蓄水池与灌溉菜地的落差应在10~15米以上。蓄水池的大小根据水源大小、灌溉面积确定,一般以50~120立方米为宜。蓄水池建造质量要求较高,最好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池体应深埋地下,露出地面部分以不超过池体的三分之一为宜,既可确保水池牢固,又可节约建池成本,建池时要装好供水阀、洗池阀,并选好排水出口。为确保安全和池内灌溉水质量,蓄水池顶部宜加盖保护。
输水管路——
输水主管与蓄水池下部的供水主阀门连接,将蓄水池中的水输送到需灌溉田块,其埋设深度应在地下40厘米以下,一般不宜埋在路中、沟里,以防损坏。根据输水需求安装各级分管和分阀门,输水管与每一田块的连接处均应安装子阀门,以调节水压或分区灌溉,子阀门出口安装过滤器,然后与田间的微灌系统相连。过滤器是滴灌系统长期安全使用的重要保障,必不可少,不使用过滤器或者过滤器损坏,会造成滴灌管堵塞而报废。
田间微灌设备——
(1)滴灌管的选择。根据实用与提高相结合、先进适用与普及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对国内外主要微灌产品如内镶式滴灌、管上式滴灌、微型喷灌、迷宫式滴灌、发丝管滴灌、打孔式膜管等代表性微灌产品的综合比较,根据山地蔬菜的生产特点和实际需要,选择技术性好、性价比高、组装性好、适用性强的内镶式滴灌管为微蓄微灌系统的田间微灌设备。内镶式滴灌管的滴头镶嵌于滴灌管内壁,滴灌管内的水通过狭长的流道,与管道内壁摩擦消压,使各部位滴头出水压力均衡,确保了灌水的均匀度。该滴灌管滴头间距为30厘米,适用于按植株行株距栽种的蔬菜,如番茄、茄子、辣椒、四季豆、瓠瓜、黄瓜等,并可输送水溶性肥料溶液。
(2)滴灌管的田间设置。一般采用单畦单管铺设法,即将内镶式滴灌管置于每畦两行植株中间,管长与畦长相同(滴灌管上的滴孔应尽量朝上,可使水中的少量杂质沉淀在管子的底部),用专用配件将内镶式滴灌管与放置在灌溉地端面的输水管连接即可。该微灌设备采用专用配件连接,互通性好,能满足不同情况的安装需要,而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只要略加指导,即能自装自拆。
(3)滴灌管的使用要求。正确使用和保养滴灌管,可最大限度地延长滴灌系统的使用寿命,充分发挥其抗旱和增产作用。一要定期检查和清洗过滤器。及时清除过滤器中积聚的杂质,防止过滤器堵塞;检查过滤器是否完好无损,发现滤网损坏时要及时更换。二要定期冲洗滴灌管。新安装的滴灌管在第一次使用时,要充分放水冲洗滴灌管,把安装过程中积聚的杂质冲洗干净,封堵滴灌管末端的堵头,再开始使用微灌系统。滴灌系统每使用5次左右,要拆开滴灌管末端堵头,把使用过程中积聚在管内的杂质冲洗出滴灌管。三要防止滴灌管破损。在进行锄地等农事操作时,要避免损坏滴灌管;滴灌灌水时出水压力保持在1公斤左右即可,防止压力过高而损坏滴灌管。
微蓄微灌好在哪?
微蓄微灌系统能利用山区自然地势高差进行自流灌溉,可有效解决山区用电不便的问题,适合在山区、半山区和丘陵等非平坦地形上的蔬菜灌溉。经试验示范表明,该系统不仅具有灌溉、施肥、节水、省工等多种功效,还可把山区白白流失的细小水源蓄积起来,成为宝贵的可灌溉水资源,做到了“小水大用”,在山区农业生产中特别是旱季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与传统的灌溉方式相比,微蓄微灌有三大优势。一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微灌将水分供应到作物根系分布范围的土壤,加上配备管网输水,减少了输水损失,水资源利用率可达95%以上。而传统灌溉方法因渠道和畦沟渗漏、蒸发等损失,水利用率一般为45%,两者相比水利用率提高约1倍。因此,应用微灌可大大节约灌溉用水,还可大幅度减少灌溉用工,提高生产效率。二是减少养分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传统灌溉方式用水量大、所施肥料随水分流失较多,肥料利用率不高。利用微灌施肥的肥料几乎全部随水渗入耕作层内,土层表面化肥积留较少,有效防止了养分流失,大大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同时还减少了化肥对山区水系的污染。三是促进蔬菜优质高产。微灌能适时适量、均匀准确地为作物补充水分,使作物在最佳的水分状态下生长,并使土壤不易板结,灌溉质量大为提高,促进了蔬菜的优质高产。如番茄应用滴灌能比常规灌溉亩产量提高18.6~24.5%,畸形果比例下降8个百分点。我省临安市海拔850米的高山蔬菜基地,示范应用微蓄微灌技术后,取得了大旱无灾的突出效果,与一些地方的山地蔬菜因旱绝收的情况形成鲜明对照,四季豆、辣椒、番茄等蔬菜的增产幅度达20%~60%,外观品质明显改善,商品率和优质品率大大提高,增收幅度高达50%~100%。
微蓄微灌费钱吗?
通过我省山地蔬菜区的生产实践证明,建造微蓄微灌系统投入不大,地上部微灌设备和蓄水池以及地下塑料输水管道的一次性投资成本每亩为1500元左右,年使用成本每亩约200元。与传统灌溉方法相比,微蓄微灌大大减少了灌溉用工。据测算,一季高山蔬菜应用微蓄微灌技术每亩可节约灌溉用工15工以上,按每工30元计,可节约用工成本450元以上。
微蓄微灌还能有效促进山地蔬菜优质高产,蔬菜平均增产达15%以上,干旱年份增产幅度更大。按亩蔬菜平均产量1800公斤、增产幅度15%计,每亩可增产270公斤,每公斤蔬菜按平均价1.5元计,亩增产值405元。由于微灌施肥可使肥料全部进入土壤耕作层内,一般能节肥15%以上。
联系电话:0571-86757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