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与对策_心理健康论文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与对策_心理健康论文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与对策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误区论文,对策论文,心理健康教育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677(2002)04-0021-05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成长中的大学生面临日益增多的社会心理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和挫折,导致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出现。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着他们将以什么样的面貌跨入新世纪,而时代的特征正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素质走向。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其承受各种心理压力和处理心理危机的能力,以迎接21世纪的挑战,这是高校教育和理论工作者所面临的迫切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越来越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中,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1995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明确提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2001年教育部又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各高校都在以各种途径开展广泛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但目前高校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实践还存在一系列偏差和误区,并因此影响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本身的健康发展。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

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经过十几年的摸索,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但由于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实践上存在的误区,弱化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这些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特性认识不清,将心理健康教育混同于德育

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两种错误倾向:一种倾向是片面夸大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否认学生中存在的大量思想观念、人生及社会价值乃至政治观念上的问题;另一种倾向是将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统统视为思想品德问题,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作用,认为思想品德教育能替代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德育化的倾向。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一定的联系,但二者又有差别,其理论基础、任务、内容和方法不能混为一谈。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培养完善人格,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的,以心理学为主体,运用心理测评和心理辅导技术,面向所有人进行的特殊教育。它是心理卫生和健康心理学的有机结合,也是为心理学自身发展需要应运而生的一门心理学分支学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为目标。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影响,以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德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政治信念,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源于心理学理论,而德育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心理健康教育属于心理科学的范畴,是心理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发展,其任务主要是预防和消除心理障碍,增进心理健康。思想政治教育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领域和范畴,其任务主要是有目的地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以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而指导人们的行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正确的自我意识的养成、学习心理指导、健康的情感教育、人际关系的指导、健全人格的培养、性心理教育、耐受挫折能力的培养以及自我教育等。《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明确强调,德育的内容应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四个方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一般采用个别交谈和运用心理学的方法与技术,对咨询者采取自愿的原则,并为咨询者保密。德育工作通常以报告、讲座、座谈、评比、竞赛、参观、访问等公开的集体形式为主,虽然也采取个别交谈,但提倡主动出击,积极发现问题,强调“你应该这样做”。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既不能相互替代,也不能相互排斥。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重诊治、轻预防

由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缺乏全面理解,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心理咨询的认识仅停留在心理疾病的治疗上,不少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以解决心理疾病为己任,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少数个别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咨询、诊治上,忽视大多数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的需要,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窄,教育的对象和范围有很大局限性,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发挥。继1982年北京师范大学建立心理测量与咨询服务中心之后,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先后成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益友服务中心、学生问题咨询所等心理咨询指导机构。1990年,旨在协助高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或讲座、开展咨询服务的“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亦宣告成立。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国有200多所高校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2]。然而,在轰轰烈烈的表象之下,我们也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事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重咨询诊治而轻视防治引导的倾向。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定位在于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心理素质,防治心理疾病,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起以预防教育为主、防治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把重点放在面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同时关注有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人群的心理治疗、心理康复工作。

(三)学校心理咨询重障碍咨询,轻发展咨询

障碍咨询指为各种有障碍性心理问题的咨询对象提供心理援助、支持、矫正、治疗。发展咨询指根据学生心身发展的特点,帮助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尽可能地圆满完成各自的心理发展课题,妥善地解决心理矛盾,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开发潜能,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3]。

心理咨询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从心理咨询工作开始,从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入手的。在谈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时,人们往往列举许多数字来说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多严重,为此使一些人误认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只是存在心理障碍、人格缺陷的少数异常大学生,与多数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无关。事实上,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学生面临的是成长与成才、情感与事业、日常生活事件的处理等问题。这些问题并不构成心理疾病的主要方面,但它们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健康成长。

对有各种心理异常的学生来说,如果不能通过障碍咨询及时地予以解决,则可能出现更为严重的心理危机。但更重要的是针对广大心理健康的学生提供发展性咨询。通过发展性咨询能够帮助广大学生了解自己在心理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的各种心理异常问题,更能促进全体学生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在能力,提高环境适应能力,充分发展自我。

如果把高校心理咨询的侧重点放在障碍咨询上,势必会降低心理咨询的目标,还可能把大学生心理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发展性问题当作适应困难而纳入心理异常的范畴,不利于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咨询应当成为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生活中的一些事件,将发展咨询贯穿于学生成才的始终,这是一项非常繁重的任务。

(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专业性不强

欧美国家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要求很高,必须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在我国要求从业人员至少要具有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如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至少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至少能运用一些基本的心理测量工具。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机构中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有以下几类:心理辅导教师、德育工作者、医务工作者和其他管理人员,且多是兼职人员。各方面的人员由于多为“单兵作战”,配合较少,所以教育效果差强人意。

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中一部分专兼职德育教师没有经过心理辅导的专业训练,对心理学知识了解不多,对心理测试技术和心理辅导方法不熟,对大学生存在的问题归因不准。误以为凡是做过德育工作的人员都能够直接从事心理咨询,未经过专业培训的德育工作人员在心理咨询中往往受德育思维模式的影响,违背心理咨询的原则、特有规律和要求,对咨询对象的心理产生负作用。另外,即使是心理学本科毕业的人员,由于不懂教育理论和咨询理论,或者是不具备一定的个人素质和修养而不适合于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人员作为专业工作者,不能只懂理论而不懂操作,也不能只懂操作而理论基础不扎实。专业化是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解决的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

(五)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对大学生心理求助方式的调查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调查,并针对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措施,却很少调查大学生的心理帮助与求助方式,即大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采取什么样的求助行为,是否愿意求助于心理咨询机构。

有研究发现中国大学生有心理异常的同学来咨询机构进行咨询的只有1%[4]。一项对全国17所大学800多名大学生心理帮助与求助方式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表现出自尊性人格的特征,有较强的个人独立意识,崇尚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不盲目听从别人的意见。但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表现出注重“面子”,控制乃至压制情绪的表达,难以开放自我。体现在求助行为中:有较强的通过人际交往处理心理问题的需要,他们的求助对象多是身边的同学、朋友,而不是家人和亲友,也不是陌生而更具专业技能的心理服务人员。他们对心理服务的态度在理念上十分肯定,但具体到个人情况时,则往往持否定态度,表现出不信任、不了解。他们对自我排解烦恼的能力表示自信,生怕被贴上“病人”的标签[5]。而现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所提供的心理服务方式相对单一,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尊需求对于大学生群体的突出意义以及他们自我认识的能力,在心理咨询中多采取简单的指导性建议,不容易得到大学生的承认和肯定。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健康开展需要走出上述误区。为此,应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个科学明确的认识,尤其要认清其区别于相关教育方式的特性和规律。要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到底处于什么位置,必须认清心理素质在大学生全面素质中居于什么位置。

二、改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重视心理素质健康发展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地提出心理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之一。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提高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作用。”[1]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我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未来劳动者素质和民族素质的重要举措。基于此,我们认为目前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来改进和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为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依据和前提,两方面配合得当,可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正确的思想、认识指导着人们形成健康的心理,而健康的心理又是正确思想形成的基础。大学生能力的提高、道德品质的完善离不开正确的认识、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规范的行为等基本的心理因素。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要求。此外,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的有效运用,有助于思想品德教育效能的充分发挥。随着心理诊断、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运用先进的心理学理论和方法能更好地解决学生的一些思想问题。

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要替代德育工作,正确处理两者关系,将两者有机结合,取长补短,相互配合,才能使教育更有成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有机结合,首先是教育目标和内容上的有机结合。心理教育和德育工作都是为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而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问题与心理障碍问题往往混杂在一起,要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很重要的,这就需要一定的“价值干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可借助德育途径,在意识层次上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实现二者在教育目标和内容上的有机结合。当然在结合时必须区分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并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其次是教育方法和手段上的有机结合。诸如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应根据中国大学生将自我调节作为首选的解决心理问题方式的特点,改进过去那种坐等学生上门,个别保密交谈的单一方式,借鉴德育工作的方法手段,可采用课堂教学、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理论和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心理自我调节能力,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是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高校教学计划是保证其科学性、有效性的最好办法。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很不完善。尽管已经出版了多种版本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咨询等教材和书籍,但在课程建设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还不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主要是讲座、心理咨询和选修课,还没有真正地纳入到高校的课程体系建设中去,并使之成为一种有机的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还很不全面,学生对此往往是一知半解,不能解决学生的根本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正式纳入到高校整体教育体系中,成为高校课程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高校的公共必修课,在高等学校普遍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加强大学生心理意识的正确引导和人格教育,传授心理卫生知识,使学生学会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调适,保持心理平衡,促进心理健康。对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同对待其他课程一样,也要进行必要的考核。

根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目前各高校开设的心理学课程主要有“大学生心理学”、“青年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卫生”、“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可根据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分别提出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侧重点。在心理学课程讲授中,应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情绪上,而不是对心理障碍、疾病的认识上。注重运用情景教学,指导学生在情景中了解他人心理,学习人际交往技巧,掌握处理问题的方法[6]。由此,真正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取向带给更多的学生,使学生在广泛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获得个人潜能的激活、能力的提高、个性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使学生在具备了心理健康知识后,一旦出现心理问题能及时寻求咨询帮助,减少极端事件的发生。从长远看,心理教育课程化将成为对学生集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三)建设专业性强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学校心理学家的资格和训练提出三项要求:(1)具有教学文凭和教师资格证书;(2)5年以上的教学经验;(3)系统修完有关心理学课程[7]。许多发达国家都按照这三项要求培养学校心理学工作者,而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则面临着专业人员缺乏的现状。《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通过专、兼、聘等多种方式,建设一支以少量精干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要积极开展对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培训工作列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他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备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重视对班主任、辅导员以及其他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教师进行有关心理健康方面内容的业务培训。要逐步建立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兼职教师的资格认定体系。”[1]这就需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加强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以及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并争取配备专职人员,样样才能在知识、技能、时间、精力等方面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专职心理辅导教师队伍的建设,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高校规模都有很大发展,每一所高校都应有一定的专职心理教育教师编制。心理辅导教师负责学校心理健康的规划和实施方案的设计,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为学生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和讲座,开展各种心理辅导培训和心理咨询、治疗工作。加强专职心理辅导教师的培养和系统的专业训练,使其掌握新的心理测量技术、心理咨询、治疗手段和方法,提高专职队伍的专业水平,适应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需要。二是专职思想政治工作教师的培训。辅导员、班主任与学生接触多,最易了解、掌握、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及其原因。因此,对他们进行培训,除了介绍、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外,还应讲授心理咨询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方法,使其能配合专职心理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三是针对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佳的现状,设立能担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门机构,如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健康辅导站等,负责全校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的制订、协调和实施。只有机构落实,人员到位,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才有保证。

(四)优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指高校的校园文化环境、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师生关系等对大学生心理形成的影响。高校应充分发挥各校的有利条件,充分挖掘其环境潜力,为心理健康教育创造适宜的条件,形成自己的特色。

校园文化和环境属于学校潜在课程范畴,它的作用有时比正式课程对学生的影响还大,因此,必须重视校园文化和环境的建设,形成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施加良好的影响。校园文化是大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重要阵地。它对大学生具有多重的教育功能,其中心理教育功能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校园文化。在新的世纪,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提高校园文化品味,增强校园文化心理教育功能,是当前高校面临的新任务。应将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的方方面面。在大学校园内外营造一个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的环境和氛围。一些学校开展的社交技巧训练营、自信增强小组、压力处理工作坊、做情绪的主人团体训练、领导才能拓展小组等校园活动,都深受学生欢迎[8]。

心理健康教育单靠心理学教师的指导和咨询是不够的,必须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去。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依靠少数教师,需要多方面的协同配合,才能产生实效。因此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和教育艺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教育。教师的心理素质和教育艺术可以直接影响大学生心理的发展和变化。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是什么东西推动大学生去追求高尚的美德?是教师的精神和道德的表率作用。”越来越多的教师把心理学原理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实现教书育人的统一,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优秀的品质、良好的学风。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等新技术也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广泛采用,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的“心桥网站”和北师大的“牵牵热线”都在大学校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高校可开设专家咨询网页,或专版利用校园网开设专门的网页单独与学生“对话”,这样可以迅速地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并予以解答。

总之,高校的各种环境建设应当注重人性化的设计,使学生感受到高校生活能够促进自我的发展。这对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不断提高,以适应走向社会的激烈拼搏和竞争是很有益处的。

收稿日期:2002-03-23

标签:;  ;  ;  ;  ;  ;  ;  ;  ;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与对策_心理健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