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美妙的远大理想 长期艰辛的不懈努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不懈努力论文,远大论文,美妙论文,艰辛论文,理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归宿
新世纪伊始,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人十分坚 定地强调:“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这一基本原理”,这无疑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坚信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归宿,是 因为:
1、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类历史发展必然规律所作出的科学结论
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所有思想家,都把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看成是各种观念的产物。而 马克思和恩格斯则通过对纷繁复杂的人类历史材料的廓清,第一次发现人类的历史首先是物 质资料生产的历史;发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 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 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现“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他们一直在其 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 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 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①这就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揭示了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使人类对于自己历史的考察真正成为科学。马克思恩格斯从这一 基本原理出发,深入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明确指出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 ,是资本主义制度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狭隘利己性,不公正的社会制度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为了攫取财富获得垄断利润而进行的疯狂竞争,对落后国家和民族竭 泽而渔般的掠夺,从不同的侧面表明:资本主义制度在根本上无法顺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无法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需要,这就必然加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之间的矛盾,引发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以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 对立。随之而来,各种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就不可避免,从而导致整个资本主义制度 的崩溃和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恩格斯不仅从理论上说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而且发现了推动 这一历史进程的现实物质力量,这就是社会化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无产阶级。社会化大 生产,使工人的联合和团结成为可能,这就使无产阶级的战斗力得到空前的加强。资本主义 首先生产的是它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2、经济全球化绝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象柄双刃剑、有着正负两面效用的经济全球化正在曲折中发展。经济全球化推动国际贸易 、金融、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甚至西方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和文化价值观念,不断跨越民族 、国家的地域界限,超越制度、文化的障碍,在全球各个角落大规模地拓展,从而将给西方 发达国家带来经济上更大的持久的繁荣,但人类历史长河绝不会按照资本主义所一厢情愿 划定的路线翻卷。全球化的客观进程,必然突破资产阶级狭隘的主观动机,进而产生出它不 愿 看到但又无法避免的历史趋势。
其一,经济全球化加剧了资本的高度垄断。苏东剧变后,美国垄断资产阶级及时利用其技 术、资金、人才和市场的绝对优势,从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赚取了巨大的超额利润。 美国经济的繁荣,汇率和股市的坚挺,又极大地刺激了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外资通过直 接投资、储备美元、购买美国国债、购买美国公司股票等途径源源不断流向美国。据国际货 币基金组织估计,到2000年3月底,在美国的外国资本高达4.8万亿美元,其中流入股市1.4 万亿美元,公司债券9000亿美元,联邦债券1.3万亿美元,直接投资1.2万亿美元。1994年年 底,美国全部公开交易的股票价值为4.5万亿美元,2000年3月底,暴涨为14万亿美元。美国 政府直接或间接地调动着如此巨大的资金,既为其经济繁荣、称王称霸打下基础,也为其衰 落种下祸根。与此同时,实际资本正向垄断寡头手中集中。目前,世界上最大的200家跨国 公司的年收入占世界收入总量的25%以上。世界上100个最大的经济体中,有51个是跨国公司 ,只有49个是主权国家。
其二,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发达国家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内部的贫富差距。西方 强国凭借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主导地位,盘剥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财富,并向这些国家转嫁经济 危机、金融风险和社会矛盾。西方发达国家向广大发展中国家兜售“私有化”等新自由主义 主张,进一步加深了这些国家和民族对西方的“依附化”,使得富裕国家与贫困国家的收入 差距1990年为60∶1,1997年达74∶1;使得占世界人口约17%的24个工业化国家占世界生产 总值的79%,而占世界人口83%的发展中国家仅占世界生产总值的21%;使得第三世界国家的 总外债高达2.5万亿美元。同时,现在世界上仍有10亿人没有固定的工作岗位。按照美国杰 里米·富弗金《劳动的终结》的结论,在新的世纪,随着全球化和高新科技的发展,20%的 劳动力就足以满足世界经济增长的需要。那么80%的劳动力则是多余的。若果真如是,全球 大多数从业者也更有理由为全球化而忧心忡忡。失掉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福利政策作为参 照系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更多地体现经济效率,正在向“第三条道路”转轨,实施缩 减福利开支和有利于资本的税率改革。可以预见,发达国家内部的贫富两极分化现象将会进 一步加剧。
其三,经济全球化加剧了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其周期性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依然 存在。从表面看,越是现代化企业,其雇员人数越少;但是,其生产过程与社会上其它生产 要素的联系却愈加紧密,产品的销路和社会占有率也愈加需要扩大。在这一过程中,超额利 润便愈加向少数人集中。今天的经济全球化,将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推向了全球,将自己 难以 克服的社会危机推向了全球。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2000年4月发表的《千年报告》中指 出的,“全球化对许多人已经意味着更容易受到不熟悉和无法预测的力量的伤害,这些 力量有时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造成经济不稳定和社会失调”。2001年8月下旬,从美国密 西根大学商学院传来的第二季度美国消费满意度指标(ASCI)表明,美国电脑产业计分下跌4.1%,创下自1998年以来的最低纪录。当年,美国资本家将牛奶倾倒大海之中;将来,会不会 将电脑付之一炬?在广大第三世界国家,8亿人忍受着饥饿,8千万人完全不能享受医疗服务 ,2.6亿多的人不能上学。对他们来说,首要的是吃穿住,而决不是其它。
其四,有压迫,有盘剥,就必然有反抗,有斗争,这是人类社会中亘古不变的铁的法则。 反抗盘剥、压迫,并不是马克思主义涎生以后才有的事,而恰恰是马克思主义深刻总结了反 抗盘剥、压迫的历史经验,才创立了无产阶级翻身求解放的理论。国际垄断资产阶级盘剥、 压迫得愈厉害,国际无产阶级的反抗、斗争便愈炽烈。在全球化的条件下,无产阶级反对资 产阶级的斗争,将在更加广阔的空间,通过更加多样化的形式展开。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 现代科学、现代技术在世界各国逐渐推广,交通和通讯日益便捷,“世界正在缩小”,所有 的国家和民族,被前所未有地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为先进思想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为各国无产阶级的联合,为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的联合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近两年来,西方世界兴起的反全球化浪潮值得关注。从1999年底美国西雅图世界贸易组织 部长会议开始,到今年七月在意大利热那亚举行的八国峰会,共约有11次大规模的反全球化 游行示威,参加者大都是来自被社会边缘化的群体。有环保组织、产业工会、农业工会、左 派政党及形形色色的非政府组织。最近参加热那亚8国峰会的示威者,据外电报道达到上千 个团体,近30万人。这些群体尽管代表着各种不同的利益和社会思潮,但都是世界经济在向 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科学技术高度发展、西方资本主义进入国际超级垄断阶段、社会 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有可能催发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反全球化浪潮中,“全球化 反对资本主义”、“以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政治口号已不鲜见。
鉴于以上理由,得出下面的结论是十分自然的:全球化以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而开始,但 最终,它将以共产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胜利进入新的纪元。
3、共产主义运动最终必将走出低潮
在历史上,共产主义运动曾多次出现低潮。每一次低潮,都会引发革命阵营内部出现悲观 失望情绪。然而,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低潮也有低潮的好处。在低潮中,我们的队伍 会得到纯洁,会在严峻的考验中变得更加成熟,会总结经验,寻找更加科学的革命和建设道 路。低潮中孕育着高潮,从失败中我们会开辟出通向胜利的道路。正当国际反共势力陶醉于 对社会主义的“决定性胜利”的时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又在许多国家悄然兴起。这从下面 几个事实即可清楚看出:
第一,马克思主义重新传播成为世纪之交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西方发 达国家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马克思热”。比如,1995年9月,在法国巴黎举行了有1500多 位学者参加的“世界第一届马克思主义大会”;1996年4月,在美国纽约召开了有1500多位 学 者参加的“世界社会主义学者大会”;7月,在英国伦敦召开了有欧亚10多个国家的6000多 名代表参加的“96伦敦马克思大会”,1998年9月,在法国巴黎召开了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 区的近1500多名学者参加的“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国际大会”;2000年9月,在 美国马萨诸塞州立大学举办了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多名学者参加的“2000年世界马克思主义 大会”。今年4月中旬,由美国左派人士发起的并已持续19年的社会主义学者大学在美国纽 约召开,世界各地2000余名学者出席大会,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重建左派。
第二,在一些原社会主义国家,共产主义运动正在复兴,社会主义力量正在复兴。如俄共 成为议会第一大党,摩尔多瓦共产党在10年之后重新掌权,这预示着经过对社会主义和资本 主 义政权的比较,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的认同在增强。
第三,中国、古巴、越南、朝鲜、老挝等社会主义国家在苏东剧变后顶着压力,正在积极 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始终坚持了社会主 义的方向,坚持改革开放,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指出:“在 世界社会主义发生严重曲折,国内外风云急剧变幻的局面中,我们党砥柱中流,岿然不动, 社会主义在中国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是对国际共产主 义理论、运动和制度的重大贡献。
第四,当我们刚刚迈入21世纪,世界资本主义强国经济已呈衰退之象。占尽经济全球化好 处的美国曾数次把内部的经济危机转嫁国外,实现了118个月的经济持续增长。但在世纪之 交的2000年,股市泡沫开始破灭。截止今年8月底,总计道指比去年创下的11723点的最高纪 录下跌约13%,纳指比去年3月初所创的5048点高峰跌大约63%。有的悲观者认为,美国年内 甚至可能出现10多年来首次负增长。日本经济仍然低迷。欧盟经济减速已成“不可否认的事 实”,而且强度“出乎意料”。有人说,资本主义全球经济由一片欣欣向荣,到快速崩溃, 速度之快,为1973年石油危机以来之最。当然,当前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衰退究竟衰退到什么 程度,仍十分需要冷静观察,决不能匆忙下结论。但其所积聚的深重矛盾,总有一天会爆发 。
二、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
1、共产主义既是十分崇高的理想,又是无比宏伟、壮丽的事业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把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概括为三个方面:物质财富的极大 丰富,人民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论述,体现了历史唯物主 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相结合的理论精髓,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意义,同时,也为我们指出了通 向共产主义之路的宏伟奋斗目标,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这三个标准的提出,从理论和实践 上又进一步揭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首先是发展物质生产力的长期性。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意味着生产力极大发展,意味着束 缚生产力发展的所有羁绊都将被彻底铲除,特别是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将最终消失,社会公有 制生产关系的最终确立将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最强大的支持。但是,人类发展生产力的任务 将 是长期的,不仅资本主义制度在其最终消亡之前还会不断产生新的生产力,进入社会主 义的国家也同样面临着发展生产力的任务,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最 终优势,并且为共产主义阶段准备物质基础。因此,在向共产主义迈进的不同历史阶段,生 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结合形态将是多种多样的,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们还要鼓励、发挥和利用各种所有制关系,甚至包括注定要消亡的私人所有制经济的积极 性,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服务。物质财富极大丰富这一需要通过非常漫长历史过程方能完 成的异常艰辛的首要和根本任务,决定了实现共产主义的长期性。
其次,人民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和精神财富的极大丰富也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精神财富 的 丰富与物质财富的丰富是相辅相成的,精神文化的发展在人类社会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 淀了各种各样的文化传统,有奴隶制社会的文化,有封建社会的文化,也有资本主义文化, 这些精神文化传统有其积极的、精华的一面,也有其落后的、糟粕、局限性的一面。我们相 信,这些文化形态必将为更为灿烂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文化所替代。但是,这些文化形态 的局限性及其陈腐落后的因素退出历史舞台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特别是在生产力不发达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大力提倡社会主义文化的同时,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合理吸 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果,社会主义文化要与传统的和资本主义的文化长期共存,人民的精神境 界将会在共存和比较中获得提高,社会主义制度和文化要在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中,在与资 本 主义制度和文化的竞争中才能获得丰富和发展,并最终取得优势地位。
再次,人的全面进步更需要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对此,马克思恩格斯作了精辟的论断。 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实现共产主义的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 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二是与“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只有所有制、分工和精 神境界等人类历史发展的一系列局限性全部被打破以后,才会迎来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一个 更为长期的过程。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人们奴隶 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 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 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 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②由此 可见,只有占据生产力核心地位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才是共产主义实现的真正标 志。达到这一点,既是人类历史的必然逻辑,又是一段漫长的历史进程。
2、资本主义正处在其发展的又一个巅峰时期
自从共产主义运动诞生以来,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始终是此消彼长,高潮和低潮交替出现 的。如果说资本主义依靠其炮舰铁骑和血与火的战争完成了全球殖民地瓜分,在20世纪初叶 达到其第一次发展巅峰的话,二战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获得了高度发展,在 经过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时代”后,现在已处于其发展史上又一个巅峰时期。当今资本主义 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全面取得了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优势。
一是其经济实力获得极大扩充,在短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尚难望其项背。从50年代中期 到70年代中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年经济增长率高达5.5%,超过资本主义有史以来的任何时 期。到20世纪90年代末,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万亿美元,其中西方国家所占比例高达 3/4,仅美国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就超过8万亿美元,占世界总产值的26%强,是当今世界名 符其实的超级大国。
二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掌握了国际政治、经济、贸易、科技领域的主导权,利用其先发的 优势和制订、修改、实施国际规则的权利,不断挤压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空 间,使它们失去与其竞争的可能。世界三大经济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 织和世界银行从本质上讲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世界国家要么被排 斥在外,要么在其中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社会主义和第三世界国家又被 挤压在能源、原材料和劳动输出者的地位,无法参与国际高科技、高利润、高附加值行业的 开发和竞争,处于被剥夺的地位,大大限制了其发展的潜力。社会主义和第三世界国家在相 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只能远远步其后尘而无法实现超越。
三是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现有的经济、政治实力,不断利用软的和硬的两手,依靠军事干 涉和文化渗透,围剿、打压社会主义国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经历了长期与社会主义 阵营的硬碰硬的竞赛之后,逐步摸索到用和平演变来瓦解社会主义国家的手段并大获成功, 苏 东剧变即是典型。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他们对仅存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西化”“分化”的 步伐更会加快,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西方开辟的另外一个战场便是赤裸裸的军事扩张 ,在必要时对社会主义国家不惜动武。1999年美国实际军费开支为2879亿美元,相当于欧盟 、俄罗斯及中国军费开支总和的1.5倍,美国新任总统小布什上任伊始便大力推行“国家导 弹防御计划”,声称“其系统不仅要保护美国的50个州,还要保护美国的盟友,美国的海 外驻军”,企图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劳永逸地放在其“天网”的保护伞下。在竭力维护其 自身军事安全的同时,它维持了近30万人的海外驻军,利用其盟友和海外军事基地保持其世 界宪兵的超级大国地位。
面对一个在经济、政治、科技、军事等方面异常强大且反共之心不死的对手,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之路必将是异常漫长和艰辛的。
3、社会主义国家自身的力量还十分弱小
20世纪人类历史最辉煌的成就之一,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一些国家的确立,它为国际共产主 义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方。然而,首先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几乎都是在生产 力很不发达、带有强烈封建色彩的农业或半工业化国家,其原有的社会基础十分落后,落后 势力强大,科技水平滞后,生产力未能得到充分发展,国民总体文化素质偏低,是这些国家 的共同特点。在落后国家从事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付出异常艰苦的努力。
与此同时,经历了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力量已大为削弱。当今中国、越南、古巴、朝 鲜、老挝等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总人口中的比重约占23%,但国民生产总值仅占世界总产值 的3.4%左右。除去中国是发展中大国外,其它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小国、弱国,这就决定了在 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社会主义的综合力量无法和资本主义相比肩,要在短期内改变社会主义 和资本主义之间的力量对比是不现实的。
4、社会主义没有固定模式,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探索不可避免地要经历曲折和失败
人类对自身命运的认识、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探索和深化过程。 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个国家首先取得胜利这一科学真理的发现,直接指导了苏维埃俄国社 会主义国家的诞生,然而,要在资本主义的汪洋大海中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一个生产力 高度发达、精神财富极大丰富的社会主义,更是一个极其艰巨的历史使命。在探索如何建设 社会主义、怎样才能完善社会主义这一问题上,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付出了沉重甚至是十分惨 烈的代价。社会主义国家既要面对资本主义的遏制和扼杀,又要面对封建残余和其他落后势 力的破坏和捣乱;既要尽可能快地赶上世界科技、文化进步的浪潮,又要想方设法提高全民 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直到今天,如何根据国内外飞速发展又错综复杂的形势变化,创造 性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与时俱进;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与各国共 产主义运动具体实践的科学结合,开辟出符合本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如何在全球化的 过程中,传播共产主义思想,提高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理论水平,促进国际社会主义 运动的复兴,仍是摆在各国马克思主义者面前的十分艰巨的重大课题。
三、我们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
1、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二者始终是辩证的统一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
在任何时候,无产阶级政党都需要制定科学而明确的奋斗纲领。党的纲领在实现党的宏伟 事业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决定党的前进方向;决定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路线;人 们就是以党的纲领来了解党,认识党,从而决定对党的态度的。党的纲领这面公开树立起来 的 旗帜,把全党团结在一个共同的理想目标上;号召、集合千百万浩荡的大军共同奋斗。
中国共产党人从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我们党的最高纲领是最终要将中国推进到共产主 义社会去的。为什么呢?如前所述,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科学的社会理想和社会制度, 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归宿。它又是人类历史上最进步的社会理想和社会制度。以往人类 历史上的一切社会理想和社会制度,都是为少数人利益服务的,而唯有共产主义理想和制度 ,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乃至全人类的根本利益服务的。因此,它能极大地动员全人类的进 步力 量为之不懈奋斗。它还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的社会理想和社会制度。江泽民同志在“七一” 讲话中所预见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 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学说的继承、坚持和发展,进一步指 明了共产主义这个将来的、无限光明的、无限美妙的最高理想最基本的特征。
我们应充分看到,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总体预见,比之以 往我们的各种描述,都更加概括、更加集中,因而也相对抽象。这样的预见,不仅坚持了马 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而且更好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因为我们对未来社会发 展的方向可以作出科学上的预见,但未来的事物具体如何发展,应该由未来的实践去回答。 如果对遥远的未来作过于细致的设想和描绘,就很容易陷入不切实际的空想。
马克思、恩格斯1848年发展的《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个纲领。这个纲领 宣布,全世界共产党人的最高纲领就是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党的纲领时, 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则,这就是他们在《宣言》中所说:这些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 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887年,恩格斯在《美国工人运动》中,更加明确地 指出:党的“纲领在细节上可因环境的改变和党本身的发展而改动。”③恩格斯在这里所说 的纲领的细节,实质上主要是指党在为自己的最高纲领奋斗过程中的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 是最低纲领。恩格斯的论述为无产阶级政党在制定自己纲领时提供了一个基本原则。
因此,无产阶级政党所确立的纲领中,始终包含着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党的 纲领,既有终极性目标,又有阶段性目标;既有长期目标,又有短期目标;既有理想目标, 又有现实目标。在制定党的最低纲领时,应十分注重与最高纲领的相互联系,应以最高纲领 作指导,决不把党的阶段性目标、阶段性任务和阶段性利益,作为党的最终目标,全部任务 和根本利益,要始终保持最低纲领的正确前进方向。同时,又应十分注重与最高纲领的相互 区别,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决不仅仅奢谈最高纲领,丧失对现实问题的关注,沉醉于美好 的空想当中,制定出超越阶段的“左”的路线和政策,最终挫伤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这 也会从根本上影响党的最高纲领实现。
2、中国共产党人既是彻底革命论者,又是革命和建设的阶段论者
党的最高纲领的实现,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最高纲领是由一个个最低纲领次第完 成而最终实现的。因此,无产阶级政党为自己事业的奋斗决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必须在始终 坚持最高纲领的同时,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客观分析当时社会的基本走 向,紧紧抓住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大胆正视亟需解决的各类问题,把最高纲领的奋斗目标 ,置于不同社会阶段的现实基础之上,及时变更和制定符合各阶段实际的最低纲领,分阶段 有步骤地推进自己的事业。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无产阶级政党一个个最低纲领如果制定 得正确,并得到顺利的实现,那么,最高纲领的最终顺利实现便在其中。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中,我们党既 有 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把最高纲领与最低 纲领辩证统一起来,并使之不断中国化,这是我们党不断取得伟大胜利的根本保证。
1921年7月,党的“一大”时,就明确了我们党用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最高纲领的实质 。这就为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指明了前进的方向。1922年党的“二大”上,又明确了党在当 时的现实奋斗目标,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并“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 社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员人对马列主义纲领原则在中国的具体运用。毛泽东透彻地分析了 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特点,把中国共产党的纲领明确区分为最高和最低纲领 两个部分,两者既有区分,又有联系。党的最低纲领,是实行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即 新民主主义革命,这是第一步,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 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革命是第二步,是新民主主义必然趋势。正是在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 纲领相统一的旗帜下,集结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浩荡队伍,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八大开始,中国共产党继续前进,努力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十一届三 中全会以来,党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通过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逐步提出和完善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现实纲领,科学地回答了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性的问题。回顾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取得 ,也是与我们党在新时期适时提出并切实落实、完成相应的阶段性奋斗目标分不开的。党的 十二大明确提出了新时期的总任务、奋斗目标和全面开创新局面的纲领,随后又提出了我国 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温 饱,第二步小康,第三步比较富裕,在二十一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三步走 ” 的战略部署提出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发出“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 纪”的伟大号召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更是一日千里,在新世纪之交,我国不仅完成了 第二步战略目标,而且正在向第三步战略目标奋勇迈进。
3、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两个纲领的辩证统一,明确党在不同阶段的奋斗目标,是把党的 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根本保证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在论述了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关系后,十分明确地指出 :“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将来条件具备 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会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这就在党的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和文件中, 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始阶段”与社会主义“更高的发展阶段”相并列的概念。这一概 念,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这就把我国社会现今和以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建设有中国 特色社会的初级阶段,即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始阶段;二是建设有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更高的发展阶段;三是与全世界一道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科学、正确地认识和 划分社会发展的阶段,是制定科学正确纲领的前提。
这三个阶段的提出,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于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辩证统一关系的认识 ,为我们制定和规范三个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纲领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可以说,现时 代我们党的最低纲领,是一个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我们党的中期纲领, 是在一个很长历史过程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更高发展阶段的纲领;我们党的最高纲 领 ,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这三个阶段与三个层次的纲领,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 ,依次递进,形成一个完整全面而又辩证统一的整体。这就从不同层次上进一步明确了我 们党在不同阶段的奋斗纲领。可以预见,这三个不同阶段的划分、不同层次纲领的提出,对 于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依次实现党的最低纲领和最终实现党的最高纲领,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
标签: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无产阶级政党论文; 党的纲领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共产主义社会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共产主义国家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美国社会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社会主义阵营论文; 西方世界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美国史论文; 理想社会论文; 社会财富论文; 经济论文; 全球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