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价值研究论文_杨津,郑艳艳

(新疆哈密兵团农十三师红星医院 新疆 哈密 839000)

【摘要】目的:研究在临床消化道早癌患者的诊断当中,选择消化内镜技术进行诊断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收治的51例消化道早癌患者进行分析,所有患者都需要接受消化内镜技术诊断与病理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法对患者的病情确诊情况。结果:患者接受两种方式诊断之后的确诊例数相差无几,具体数据比较后无明显意义存在(P>0.05)。结论:针对消化道早癌患者的诊断方式选择,让其接受消化内镜技术诊断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消化道早癌;病理检查;消化内镜;诊断;技术

【中图分类号】R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9-0204-02

消化道早癌是目前消化道癌症中的常见病变类型,也是患者消化道病变发生浸润后至消化道黏膜下层部位的疾病,该病对于患者的身体存在明显危害。消化道早癌患者的身体状况相对较差,患者如果可以接受科学、及时的诊断,对于其生存率的提高有重要意义[1]。临床对于消化道早癌十分关注,且消化内镜技术的大范围应用也给该病的诊断带来了重要意义[2]。我国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水平较高,且消化内镜已经由传统的诊断工具逐渐向着治疗方向发展[3]。我院针对消化道早癌患者的临床诊断选择消化内镜技术进行应用,现根据研究情况进行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时间段内被送至我院进行诊治的消化道肿瘤患者中选择51例消化道早癌患者进行分析,本次研究得到了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且患者及其家属均为自愿入组接受治疗。我院针对本次研究,将以下对象排除:精神功能障碍患者、意识不清患者、非自愿入组患者、临床资料不全患者、无家属监护患者、合并其它类型癌症患者。在所选患者当中,男性患者为27例,女性患者为24例,患者的年龄为38~62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之后需要接受白光检查,一旦患者出现可疑情况,需要接受进一步活检。患者需要接受常规内镜检查,在退镜的时候,一旦出现病变反应,需要给予患者活检。之后,患者需要接受NBI检查,医生对患者病变位置的小凹以及周边小凹部位进行仔细观察,这样可以确保患者的病变范围得到较为清晰的呈现,如果发现患者存在蓝中带白的斑片区域组织,需要让其进一步接受检查,如果患者上皮表面存在蓝色的脊柱状结构,需要在浅蓝色的部位进行活检处理。

患者确诊之后,医生需要选择消化内镜技术对患者实施治疗。患者需要接受麻醉处理,医生利用消化内镜对患者的病变组织进行观察,确认病变组织之后进行染色处理,界限应当在患者病灶外部的2mm部位,并且为患者粘膜下层注射3ml靛胭脂与适量的肾上腺素盐。之后,医生需要选择全套电凝法对患者的病变组织进行切除[4]。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患者分别接受消化内镜技术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确诊例数进行观察分析,并将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当中的相关数据需要接受SPSS19.0软件包进行处理,患者计数资料表示为n(%),接受χ2检验,若相关数据在进行比较后显示P<0.05,即为存在意义,反之则无差异。

2.结果

见表。

从表中所显示数据可看出,病理诊断与消化内镜诊断的相关数据对比后无差异存在。

3.讨论

目前,伴随消化道门诊患者数量的增多,再加上其它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消化道早癌患者的发病率正在不断上升,消化道早癌除了会影响患者的自身健康,更会导致其生活质量等严重下降,这对于患者而言十分不利。如果消化道早癌患者可以接受及时、有效的早期确诊,医生就可以及时为患者选择治疗方案,这对于消化道早癌患者的预后十分关键[5]。在此背景下,针对消化道早癌患者选择科学的诊断方式十分重要。

在消化道早癌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传统的白光诊断确诊率相对较低,这对于患者而言较为不利。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消化内镜技术也出现了显著提高。我院在消化道早癌患者的诊断当中选择消化内镜技术,该技术可以将患者消化道黏膜表面微细腺的的相关形态以及微血管的状态等清晰显示出来,对于患者检查十分重要。消化内镜技术在实际应用当中,医生可以利用窄带成像的技术,这一技术对于患者未染色黏膜的比较有较好的增强效果,患者肿瘤的微细结构都可以被清晰显示出来,医生可以及时对患者胃部黏膜的微小变化进行观察与分析。与此同时,消化内镜技术还可以对患者的病变组织进行一次性切除处理,这样既可以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也能减轻患者的个人痛苦。与病理检查相比,消化内镜技术当中的窄带成像可以对患者的病变组织进行放大处理,患者病变组织的形态会较为清楚地呈现在医生面前,且患者病变组织的血管新生情况也会得到较好显示。

在此次研究当中,所有消化道早癌患者在入院之后需要分别接受消化内镜技术诊断与病理诊断。在对比相关数据之后可看出,患者接受病理诊断的确诊率达到了100%,接受消化内镜技术诊断的确诊率为98%,两者这一数据对比后无任何差异存在。从本次研究的这一结果可以看出,消化内镜技术针对消化道早癌患者的诊断有着较好的应用优势。

4.结语

针对消化道早癌患者的诊断,消化内镜技术诊断的确诊率较高,与病理诊断较为贴近,该方案可作为消化道早癌患者的首选诊断方式进行应用。

【参考文献】

[1]邹永军,张晓云,李路,王波,张丽荣.消化内镜技术对消化道早癌的诊断与治疗价值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5):57-58.

[2]韦凯扬.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消化内镜技术的应用价值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0):259-260.

[3]孙曦,王向东,卢忠生,令狐恩强,王淑芳,杨竞,杜红,孟江云,王红斌,张修礼,杨云生.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价值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33(03):207-209.

[4]李潇潇.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0):81-83.

[5]李润芳,雷骁.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03):100-101.

论文作者:杨津,郑艳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7月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1

标签:;  ;  ;  ;  ;  ;  ;  ;  

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价值研究论文_杨津,郑艳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