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与新工艺被引进建筑工程建设中。相比于国外,而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建筑行业中的起步较晚,因此,发展的也比较慢。传统现浇施工工艺虽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缺点,例如需要的人力较大,能源消耗大,质量不好控制等。采取装配式建筑能够很好地完善传统的现浇施工工艺缺点。本文主要分析了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要点。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要点
0引言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建筑组成部分或所需要构件等,在工厂内进行预制的操作,建筑组成部分或构件制定完成后,在施工现场中采取特定连接方式进行组件,然后形成一种可居住与办公的公用建筑。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工程在建筑行业中越来越重要,现如今,已经有部分城市已开始进行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试点建设,试点建设的工程质量和水平是促进装配式建筑工程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对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要点分析很重要。
1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1.1施工质量存在问题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节点质量控制是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中的重要部分,其能够直接影响到建筑构件强度和整体稳定性梁。生产运输和现场安装(吊装))是影响预制构件质量的两个重要问题。在生产运输中,通常会出现墙板龟裂、构件露筋、套筒裂缝渗漏、各类板面缺棱掉角、预留孔截面破坏等情况。而在现场安装(吊装)施工过程中,在铺设叠合板底部钢筋、浇捣混凝土、螺栓穿孔施工中会出现预埋管线破坏的情况,预制墙板与楼梯移动及吊装过程中通常会出现相互之间的碰撞、棱角损坏等问题。以装配式墙板(墙板、阳台板、PK 板)为例,各部分之间接缝宽窄不均匀、上下不顺、严重的话会出现错台情况,从而降低厨卫间降板标高的误差,在装配式建筑安装过程中,会存在构件的晃动等因素,从而影响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安装质量。吊装质量通常会受到施工测量精度控制不良的影响,造成构件整体拼装的不够严密,由于累计误差超过允许偏差值,从而导致后续构件不能正常吊装就位。
1.2 质量管理存在问题
近些年,设计与施工在我国建筑行业中,通常被认定为两个不同的领域,从而导致两者之间没有较多的沟通。与传统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在设计与现场施工之间的相互沟通能够促进结构深化设计和构建生产运输的进行,这样可以大大地减少工程质量在反复低效的信息沟通中出现问题。装配式建筑建造信息化集成程度低,预制构件部品智能化追踪管理能力不强。现阶段,在建筑业“两化融合”情况下,把 BIM技术、RFID技术、云应用、VR/AR技术融入装配式建筑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是很有必要的。
2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监管要点
2.1设计图会审阶段的质量监督
在施工之前,需要根据审查合格的设计图文件进行预制构件的加工图设计,而深化设计图纸需要通过原设计图单位审核确认。另外,需要将设计图纸委托给设计图审查机构进行审查。不可以随意变更审查的设计图纸,若必须变更的图纸,需要根据规定程序办理变更手续,设计结构安全、使用功能、装配率变化等比较大的变更,则需要委托原设计图审查机构重新进行会审。
2.2 预制工厂阶段的质量监督
预制构件出厂时,应提供构件质量证明文件,包括构件的物理、力学性能参数和抽检报告。构件应在便于现场识别的部位设置出厂标识,包括生产企业名称。制作日期、品种、规格和编号等信息。落实驻场监理制度,监理单位要切实履行相关监理职责,实施原材料验收、检测、隐蔽工程验收和检验批验收,编制驻场监理评估报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预制构件模具既要有一定得刚度和强度,又要有较强的整体稳定性,同时模具面要有较高的平整度,需定期对模具平整度进行检测。预制构件在生产时,应设计明确吊点的位置,要保证吊点处的钢筋与主筋有效连接。
2.3 运输吊装阶段的质量监督
构件在运输和堆场过程中,应注意加强成品保护,特别是空腔侧壁、立槽、滴水槽以及水平缝的防水台等部位的保护。预制构件应设置专用堆场,并满足总平面布置要求。应根据预制构件的类型选择合适的堆放方式及堆放层数,同时构件之间应设置可靠的垫块;若使用货架堆置,货架应进行力学计算,满足承载力要求,堆放好以后要采取临时固定措施,以防止构件发生倾覆等。从事预制构件运输和吊装的工人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吊装操作工人须持有建筑施工高处作业的特殊工种证书。
在运输吊装阶段,结合现在装配式建筑营造模式和监管形态,对构件中的悬挑部分、开槽空腔部分、设缝开洞部分必须制定运输方案、防护措施的审核;对构件的码放堆放,按照构件类型、荷载、材质进行合理布局,对可能的较大静载进行专门计算,相关方案、计算书须要通过监督单位的审核批准。
2.4 安装和混凝土浇筑阶段的质量监督
需要对每批预制构件全数进行进场质量验收,并经监理单位抽检合格后方能使用,发现不合格的构件,特别是存在影响吊装安全的质量问题的,应立即退场。为保障构件安装后的稳定性,预制构件安装的临时支撑体系等应经验收通过并挂牌方可投入使用。在构件安装并固定后,还需进行垂直度和水平度校核方进入下道工序。
在安装和混凝土浇筑阶段,参与质量管理的主体主要有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政府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三方各负其责、各落其实,这样可以有效提升促进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施工单位需要结合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质量安全控制方案,构配件安装技术要点、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要点和养护措施等技术方案。监理单位需要结合施工进度,履行职责,对进场原材料、构配件、吊装就位、连接校准和隐蔽验收、浇筑养护等各阶段施行旁站、抽查、平行检验等方法。政府工程质量监督机构需要按照工程监督计划和监督告知书,主要的工序、重要分部进行抽查抽测,监督各方主体质量行为。并且结合建设主管部门关于样板引路有关工作安排,把梁柱节点、钢筋绑扎、防水保温、抗震抗渗、预制楼梯等技术要点和关键工序进行展示,从而提升装配式建筑安装阶段工程质量。
2.5后浇带施工质量监督
后浇带的施工质量监督主要是控制钢筋配筋和混凝土浇筑,配筋是指钢筋在后浇带中的分布,钢筋的排列方式和数量,直接决定了后浇带的性能,后浇带砼浇筑,一般应使用无收缩砼浇筑,可以采用膨胀水泥也可采用掺和膨胀剂与普通水泥拌制。砼的强度比原浇筑砼提高一个级别。后浇带的连接形式必须按照施工图设计进行,浇筑砼前对缝内要认真清理、剔凿、冲刷,移位的钢筋要复位,砼一定要振捣密实,浇筑完成后做好养护期保护。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管,都还没有形成优化标准和系统方法。加强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和监管工作不但需要从体制机制健全上找支撑点、从规范标准上找出发点、从实践经验上找突破点,把工厂预制、现场安装“二联动”的质量管理策略落到实处;也要防止质量上的太过审慎,削弱装配式建筑的成本优势,全面推动装配式建筑更好地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苏杨月.装配式建筑建造过程质量问题及改进机制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7.
[2]常春光,王嘉源,李洪雪.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1):58-63.
[3]齐宝库,李长福.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估方法研究[J].施工技术,2014,43(15):20-24.
论文作者:王经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4
标签:构件论文; 建筑论文; 预制构件论文; 钢筋论文; 质量监督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要点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