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在幼儿园小班进行数学生活化教育论文_刘文兰

谈谈如何在幼儿园小班进行数学生活化教育论文_刘文兰

刘文兰 广西桂林市荔浦县教育局 546600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同时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即强调“幼儿园数学教育应生活化”。

关键词:小班幼儿 数学 生活化

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被广泛地运用到自然科学、生活科学等各个领域,它是幼儿将来学习、工作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的一门科学;同时,幼儿园数学教育也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同时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数学认知的目标是“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即强调“幼儿园数学教育应生活化”。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可以理解为两层含义:一是“从生活中来”,即幼儿园数学教育内容、操作材料等来自生活,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二是“到生活中去”,即让幼儿在生活中感受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由于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刚入园不久,各方面的能力还较差,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自我中心意识强,思维具体形象,具有明显的自觉行动性,他们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学习经验少,因此许多教师忽视了小班幼儿的数学教育,数学教育也不够生活化。笔者近年来对幼儿园小班数学生活化教育进行了深入研究,积累了不少有益经验,收获颇丰。

一、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小班幼儿数学能力培养

1.教师要树立“生活即教育”、“把大自然、大社会当成活教材”的思想,真正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的“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数学学习扎根于儿童的生活与经验,在探索中发现数学和学习数学”。要真正做到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的教育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行动中来。

2.教师要深入了解小班幼儿的身体、心理以及智力发展特点,充分认识到“3-4岁期间,儿童数学认知能力各维度均得到迅速发展,4岁时儿童数学认知能力各维度的发展水平均显著高于3岁时的水平。在此阶段,儿童的神经系统进一步成熟,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发展迅速,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他们不断接收到外界事物的刺激,数、量、图形、测量和模式等作为事物自身和事物之间的主要特征成为儿童的重要信息源,由此,儿童的数学认知能力得到不断发展,从而明确小班幼儿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掌握指导幼儿学习数学的方式方法。在以前的分科教学中,教师习惯于根据数学学科的体系来设计教育活动,只要考虑教材内容与儿童的发展水平这两方面的因素,不必考虑在什么时候适合进行什么内容的数学教育活动。而现在我们幼儿园实施的是主题式课程,教师在实施主题课程时不仅要考虑教材的内容与幼儿发展水平,还要考虑一个更复杂的因素,即如何把这两方面与主题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因此,我们教师必须要清楚地把握幼儿园各年龄班的数学教育目标,必须明确地了解幼儿数学学习与发展的年龄特点以及当前发展的状况,以主题活动为基本线索,要学会改造、设计与主题有关的数学活动,在科学、美工、故事、儿歌、歌曲、体育等活动中渗透、整合数学内容。例如:在开展《好吃的水果》(小班.上)主题活动时,教师可以发动每个孩子都带些水果来园,在教孩子们认识这些水果后,让孩子数一数、说一说自己带来了几个水果?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什么水果大?什么水果小?一串葡萄有多少颗?一串葡萄多还是一颗葡萄多?在故事活动《一棵苹果树》中,渗透1和许多的认识;学念儿歌《数果果》;还可开展《买水果》的游戏:给孩子提一个小篮子,篮子边贴着数字1、2、3、4,让孩子根据所贴的数字去买相应数量的水果;还让孩子学习给两种水果排队,启发孩子可以“苹果、橘子、苹果、橘子、苹果……”排队,还可以“香蕉、香蕉、梨子、梨子、香蕉、香蕉、梨子、梨子……”的排队等等,孩子们在这个主题活动中能够获得关于手口一致点数、数概念、实物与数字的匹配、比大小、比多少、排序等多方面的数学知识经验。

二、将小班幼儿的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

1.教育内容的选择应联系幼儿的生活。数学知识是非常抽象的,而幼儿生活在充满数学知识的现实环境中,从而也为幼儿提供了通向抽象概念的桥梁。为此,数学教育的内容应和幼儿的生活相联系,这样可以借助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幼儿了解生活中的数学,例如:分点心时让幼儿感受“1”和“许多”;玩球时让幼儿认识“大”与“小”,感受“高”与“低”;分碗、勺时让幼儿了解一一对应的关系,等等。小班幼儿的生活时空,散步、盥洗、进餐、睡眠等活动环节都可以成为学习数学的场所,所看见的、所经历的事件都可以成为数学教育内容。

例如:散步时,教师引导孩子们数一数操场上有几棵树?比一比哪一棵树最大?最高?最粗?教室的窗子是什么形状的?玩具屋的屋顶又是什么形状的?秋天拾落叶时,数一数自己捡了几片树叶?同伴捡了几片?谁多谁少?洗手时,数一数自己这一队有几个小朋友?谁在你前面?谁在你后面?排第一的是谁?第二的是谁?洗手池上有几个水龙头?睡觉时,比一比谁的动作快,睡下第一的是睡?谁是第二?第三?吃午点时,说说吃的点心、水果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每人有几个?上楼梯时,带领幼儿一边上一边数楼梯有几级?在教室里,引导幼儿观察黑板是什么形状的?桌面是什么形状的?钟是什么形状的?还可以经常引导孩子回忆昨天发生的事情,说说今天早上谁送你来?中午我们吃什么?下午想玩什么游戏?等等,在自然而然中,孩子就可以学会点数、比较、序数、排序、认几何图形、了解时间、空间等等数学知识。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教师做个有心人,让幼儿在生活中感受数学,增强充分利用生活素材让幼儿积累数学感性经验的意识,引导幼儿在无意、有意间通过各种感官充分感受到来自生活的种种数学信息,培养幼儿的数感。

2.活动目标的制定应关注与生活的联系。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教师需关注数学活动目标的制定,要引导幼儿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并用数学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中的数学”“幼儿园中的数学”和“生活中的数学”紧密地联系起来。如:“认识几何图形”,可以将活动目标制定为“寻找并发现生活中与之相似的物体”;认识数字可以将目标制定为“寻找各种物品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数字,初步了解各种数字的不同含义,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知道生活离不开数字”,等等。

3.将教学过程生活化。由于小班幼儿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思维具体形象,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有强烈的好奇心,爱模仿,他们自控力差,不喜欢正而八经地上课,而是乐于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教师应该尽量使数学教育过程生活化。一要提供来自生活的学习材料,选择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物品作为部分操作材料,幼儿既觉得亲切又具有变通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树叶、矿泉水瓶、长短不一的铅笔、玩具、娃娃等等,幼儿可以用来点数、排序、对应、比较等等。二要情节设计贴近生活,幼儿的学习活动是在教师所设计的情节引导下展开的,如果教师所设计的情节是幼儿生活中所感受并能唤起相应体验的,幼儿的兴趣会更浓,如:请男孩当“爸爸”,“爸爸”请一个女孩当“妈妈”,“爸爸”“妈妈”商量后找一个小朋友当“宝宝”,然后一家三口去买菜,幼儿在活动中学习了数数、比高矮、分类等等数学知识,小朋友们都对这些乐此不疲,参与活动的兴趣非常浓厚。

4.积极创设模拟现实生活的活动情境。幼儿生活的一切时间、空间都是他们接收信息的环境,各种环境无时不在影响着幼儿,起着稳性教育的作用。教师要提供合理的环境刺激,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蕴藏在环境中的教育资源,变环境影响为环境教育。因此,在数学教育中,教师可以根据数学内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并借鉴一些常见的生活事件,创设一个个生动而真实的、可亲身体验的、科学而有效的模拟生活的教育情境,让幼儿与情境中的人、物、事件相互作用,从而建立起连接数学概念与生活的桥梁。如:教师可以把“整理东西”这一生活事件,创设成一个教育情境:准备一些杂乱的衣物、玩具、文具等物品,让幼儿充当“小管家”把物品分类整理好,摆放整齐。

三、充分利用操作材料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

数学知识的抽象逻辑性和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决定了幼儿数学概念形成要经过操作层次——形象层次——符号层次的逐步抽象和内化的过程,这需要以作用于事物动作的足够经验为基础,通过自身活动的操作层次,借助被操作的物体获得感性经验,并从类似的多种经验中抽象概括而逐步构建起来,因此数学操作活动是一种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觉活动,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基本活动之一,更是幼儿数学生活化的关键点之一,所以,教师应从现实生活中选择相关的材料,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物品、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安全的废旧材料,让幼儿真切地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在准备操作材料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选择相应的材料。

如:几何图形的教学中,可以用小手帕、小圆镜、纸张、七巧板等来让幼儿区分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在4以内的基数教学中,可以利用手机、电话机认识数字;可以用花生、扣子、水果、玩具等学习点数;学习分类,可以利用玩具、日常用品、水果;学习一一对应,可以利用杯子和盖子,碗和勺,椅子和幼儿,瓶子和瓶盖,饮料和吸管,等等;在让幼儿比较大小、长短、厚薄、多少等量的差异时,也有很多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可利用,如:皮球、小棍、饮料瓶、笔、筷子、水果、娃娃、书本等等。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活动前或活动后去找寻生活中的有关材料,如:在“认识几何图形”活动后,教师发动孩子们继续寻找家里或周围环境中相关的物品,并把物品带来与同伴交流分享,这样既可以让幼儿学会珍惜和利用资源,同时也节约了教师制作教具的时间和幼儿园的物质资源,更为有利的是,数学活动区的材料投放大大地丰富了。操作材料丰富多样,幼儿的学习兴致也会随之提高,幼儿通过与这些材料进行交互作用,从而获得大量的数学感性经验,能激发幼儿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家园配合多方位开展幼儿数学生活化教育

幼儿园环境只是孩子生活中的一个小部分,在家庭、社区周围还有许多更值得利用的生活情景和参加数学活动的机会。鲁戈夫以维果茨基的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认知的发展是一种合作性过程”的理论。这一理论不仅强调“成人在儿童早期认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且关注成人与儿童对这一合作过程的贡献。”近年来,有关“成人——儿童共同参与各种活动对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影响”的研究也一再证实了这一理论观点。研究表明,“儿童早期数学技能的发展离不开成人——儿童的共同性活动。”专家研究发现,“4岁儿童的数概念发展水平与家庭中父母是否经常与儿童共同参与有关活动密切相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因此,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共同合作促进幼儿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教师应常给家长一些教育观念上的引导,让家长既明白幼儿数学教育的目的和正确的教育方法,又明白如何运用日常生活中丰富的情境进行教育,使孩子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1.注意在观念上引导家长。家长对数学教育还存在不少认识上的偏差,例如,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学数学,就是读写阿拉伯数字和做加减运算题,但实际上幼儿数学教育包含了集合、数、量、形、时间与空间等内容。因此,教师应常给家长一些教育观念上的引导,让家长既明白幼儿数学教育的目的和正确的教育方法,又明白如何运用日常生活中丰富的情境进行教育,使孩子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2.定期向家长介绍、汇报幼儿数学学习情况。教师要充分利用日常交谈、“家园园地”专栏和开家长会的机会向家长介绍本学期、本阶段的数学学习内容,介绍在家庭生活中如何配合教师教孩子学习数学?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以此解决家长不知道“教什么”、“怎么教”的种种困惑难题。另外,还可以在每个主题活动进行后,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数学学习上的优势或学习能力发展方面的具体情况,尤其是对个别在数学能力发展上比较迟缓的孩子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3.利用家园互动,促进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由于家长每天有两次机会与教师见面,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接送时间与家长及时交流幼儿的学习情况,但也有不少家长由于工作繁忙、平时由老人接送而无法与老师面对面交流,为此,教师可采用电话、网络等形式与家长进行反馈与沟通。例如,笔者在带班时,在本幼儿园的网站上专门开设了一个班级博客,把本班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主题开展的情况、孩子们的在园表现向家长们公布,还特别介绍了数学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在博客里经常与家长交流幼儿学习数学的情况,受到了家长的热烈欢迎和大力支持。通过网络互动,家长更清楚地知道了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了解自己孩子的发展情况,从而在家能有的放矢地培养孩子,更主动、积极、自信地与孩子互动交流,极大地促进了家庭与幼儿园、家庭与教师、家庭与家庭之间的良好关系。

总之,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蕴藏着许许多多可对幼儿产生数学影响的事例,而且这些事例经常反复发生,教师要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用心引导幼儿感受这些事例中的数学,让幼儿积累相关的数学经验,使幼儿“他学会一切,而不知道自己是在学习,与此同时,他逐步从无意识过渡到有意识,而在这一过程中总是充满着欢乐和爱。”在幼儿数学教育中,教师要树立“现实生活是幼儿数学概念形成的源泉”的基本观念,贯彻“数学教育联系幼儿生活”的原则,并抓住教育内容、活动目标、操作材料、活动情境和实施途径等几个关键点将小班数学教育生活化真正落实到实处,使幼儿园小班的孩子都喜欢学习数学并体验数学对其生活的重要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顾明远 教育大词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3]廖丽英 为幼儿提供什么样的数学教育[J].浙江:幼儿教育,2006,(7、8)。

[4]周欣 黄瑾 幼儿园综合课程中的数学教育——对小班数学教育的思考与探索[J].浙江:幼儿教育,2007,(6)。

[5]潘烨 培养小班幼儿数学学习的兴趣[J].浙江:幼儿教育,2007,(6)。

[6]张毅龙 陈鹤琴教学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4。

[7]张俊 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数学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

[8]朱家雄 中国视野下的学前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论文作者:刘文兰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5月总第2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1

标签:;  ;  ;  ;  ;  ;  ;  ;  

谈谈如何在幼儿园小班进行数学生活化教育论文_刘文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